第二十四章 第四世(4)
已经整整两日了。
裴遇安的胳膊已然麻木。
两日前,因着合纵围攻之计事关重大,故三城主帅们决定亲自共同商议军机。
为掩人耳目,裴遇安佯装成普通百姓,带着十人前往刚收复的汉阳关。
然而在回营的路上,裴遇安一行人突遭大队人马袭击。
那群人就像是早就知晓般,埋伏在了必经之路上。
寒风搅着冰雹,撞击着枯枝,亦击打着那浑身浴血的少年。
“筷子你先回去搬救兵”
“公子属下怎么能把你一人留下?”
“少啰嗦,我让勺子暂管大营,现下唯有你去他可放心出兵来救。”
“可…”
“我现在是主帅,不是你家公子,这几个兵我既带他们出来,自然也要带他们回去,快走别墨迹。”
说罢,裴遇年便把筷子拽至马背上,随即十人化作人墙,掩护筷子策马而去。
恍惚间,不安感涌上了心头,筷子不由自主地向后望去,唯见公子的背影。
不知过去了多久,鲜血漫地,战马早已死的死逃的逃。
待敌人杀的差不多时,裴遇安命所有人向不同方向逃走。
可那些人像是锁定他般,直奔他而来。
“明明是是易容了的,难不成是皮开了?”
想着,便用手摸了摸脸颊,可脸上的伪装完好无损。
“难不成军里是出了奸细?”
不知不觉,前面竟是悬崖尽头。
“裴大将军,这下你没的跑了吧?”
裴遇安笑道:“真难为你们如此追小爷”,随即扯下了粘在脸上的伪装。
“只是,小爷我有一困惑,你们这群人是怎么认出我的。”
语毕,敌方为首的突然一笑,后拿出了一张画像。
“自是有人将你的样子画给了我们啊。”
那张画上,正是易容过的裴遇安。
“果然有奸细啊。”,说着,裴遇安咬牙掰断了大腿上的箭矢。
“裴遇安,我劝你乖乖束手就请,到时候留你条全尸。”
“我呸,我晋人宁战不降!”
说着,挥起手中剑迎风而战。
然终是难敌一群人。
又不知过了多久,裴遇安突破不成反被敌人逼至悬崖边。
忽然之间,那左腿处的伤口再次被长矛刺穿,踉跄间,裴遇安摔落下去。
电光火石间,他在半山处用尽全力抓住了一根藤蔓。
可藤蔓的位置离崖头相差甚远,根本爬不上去。
周身迷雾缭绕,光用肉眼亦看不到崖顶。
山间寒风刺骨,裴遇安的双手早已冻得紫红,且血肉模糊,狰狞可怖。
其实,裴遇安明白,即使来了援军,他也不一定能得救。
可,内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鼓励他,哪怕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一定要坚持…”
“我还要回京,亲自拆开她的答复。”
裴遇安心想着,不自觉地更加用力握起藤蔓。
短短两日,却恍若两年。
每当他想放弃时,脑中皆会浮现一女子清丽的容颜。
“慕欢年…慕欢年…”
裴遇安喃喃道。
不知此刻她是否能听得见?
如今,左腿上的伤口既痛却也痛地麻木,不知此刻这伤口是否会通过左边的心脏与她相感应?
不过,她还是感受不到的好。
又是一天熬过。
“公子…”
“公子你在这吗?”
是勺子和筷子的声音。
裴遇安嘶吼道:“在,快把爷弄上去。”
良久,上方迟迟没有回音。
“你们在干嘛呢,你俩带人来了没?”
“公子,对不起。”
“什么?”
“公子,你死了我妹妹就能活。”
此刻,裴遇安已然明了。
良久,缓缓问道:“筷子如何了?”
“待我回去安顿好我妹妹后,我就去地府里向筷子赔罪。”
随即,裴遇安突自嘲地笑道
“小爷我也想去下面呀,想去陪陪爹娘,想去看看哥哥叔伯们,可我不能,家国动荡未平,况且,我还有最后一个渴望活下去的理由。”
那笑意含着半分悲切半分期许。
“前日,京中传来消息,慕大姑娘…没了。”
“你说什么什么叫没了?”
“慕家大姑娘于街上施粥,突被人一刀直插胸口,当天便去了,慕府的灵堂第二日便设了起来。”
裴遇安嘶吼道:“哪个慕大姑娘?”
“慕府嫡长女,慕欢年。”
一瞬间,都没了。
裴遇安的脑中像是有什么断了似的,生生愣在了半空,眼框早已猩红。
绝境处,君本知已无路。
其实,这三天他悬在这无法动弹,亦无人说话,她何尝未曾想过就此松手,可京中还有个姑娘欠他最后一封回信。
明知前方唯有死路,却依旧为了心中的一簇火苗,顽强地与命运一搏,然终是大雨临盆而落。
“爹娘,我好冷,好痛。”
“原来保家卫国,这么苦。”
“她死了,那我还在坚持什么?我本该在几日前就去见她的。”
“不该的,我不该抓住这藤蔓的。”
只见,半山腰的少年缓缓抬起头,似是看向勺子的方向,继续喃喃道:“勺子,你说黄泉远不远。”
良久,裴遇安笑了笑,那笑容充斥着解脱。
夕阳欲西下,少年终是松开了紧握藤蔓的双手。
他未曾跪于战场,却折于身边之人的背叛落下山崖,最终止步于对命运的挣扎。
“一定要等我呀。”
“我还没收到那最后一封回信呢。”
“要不,在黄泉尽头,你说与我听吧。”
“来世,亦愿你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岁岁年年。”
“我也是。”
可发生的这一切慕欢年并不知情。
那几年,他无缘无故的失踪了,她权当他还活着。
哪怕是后来勺子跪在我的面前,她依旧觉得他还活着。
后来,娘亲又为她张罗了几门婚事,她皆拒了。
每每谈及婚事,娘亲便感慨道:“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可慕欢年并不觉得这是场秋风。
是正在等待春风拂过,绽放的冬梅。
是正在等待一人归来,日夜的期盼。
太子泷川登基的第二天,裴遇安失踪的消息便传来。
那悬崖之下是万丈深渊,彼时无人找到他的尸首。
将领失踪,主要兵力被趁机摧毁,荣城露出了缺口,得有后人续上。
虽蛊毒已有了办法,但终究是牺牲了那么多数不尽的儿郎。
举国上下已无合适的将领人选,一大半的男子,皆已扑于战场,别地的军队早已分身乏术。
内忧已除,外患犹在。
那时,有一群人挺身而出。
裴遇安的十五嫂嫂,带着裴家女眷,于金銮殿外请站。
所言所行,令朝中无数大臣羞愧难当。
犹记得她们出征那日,整个京城都在为她们加油鼓励。
那天,她们卸下钗环,束起长发,换上铠甲。
原来女子也可以这般英姿飒爽。
“裴家的女娘们,年前我们还是夫人和小姐,可如今我们的丈夫、儿子已化作一捧尘土,他们是为了国家为了我们而留在那北方。
如今小十六失踪,荣城破了个缺口,作为裴家军的家眷,我们要誓死守住他们用血汗挣来的军功。
让我们来为他们的魂魄引路,带他们回家!”
十五嫂嫂的一番话,令在场慷慨激昂。
此次出征的女军们,是整个裴家军的女眷。
那些家中还有未成年的孩子的女子,她们被勒令禁止随军出征,其余全凭个人意愿。
然即使如此,人数也不比裴家军少到哪去。
据说,她们这一路走来,各地的遗孀皆纷纷响应,自愿虽大军出征。
终盼所归,她们赢了,可也付出了无法想象的惨痛代价。
几十年匆匆而过,京中添了许多的新贵。
而那些旧臣武将世家大都合埋进了各家的坟冢,每座坟冢里只有那么两三具寿终正寝的男儿尸骨。
如今再看这些权贵们,竟鲜少能瞧见熟悉的面孔了。
--
这便是他们的故事。
不似寻常的少年少女般轰轰烈烈,甚至有些寡淡。
但与的裴十六郎记忆,却是她这六十几年以来尝过的最甜的蜜饯。
尽管这记忆少的可怜。
明月正当空,千千思绪亦作空。
“他到底还要我等多久?”
“我这身子骨,还能再等他多久。”
小遥在她的身边噙着泪,终是顺着主子说道 :“说不定那酒酿圆子明天就来了。”
是呀,说不定明日一早她就能看见他了。
许是念叨久了,恍惚间慕欢年好像看到了一个挺拔的身影走来。
那少年一身劲装,头戴白玉发冠,额间别有赤色发带,白皙的肌肤上散发着浓烈的酒香。
一切宛如最初的模样。
片刻间,少年亲口念出了他记的最后一封信。
“欢年亲启,
不知不觉已经是最后一封信了,可我总觉得不太够。
澄心堂纸不太够,传信的速度不太够,我们相识的时间不太够。
我此一生,最后悔的事便是去少了京中的宴会,未能早点认识那传闻中温柔典雅的慕家大姑娘。
我不信神佛,却曾在佛前燃过三炷香,只为许心上神女垂怜一眼。
只奢求一眼。
现下战事依然好转,待我凯旋挣得无上军功,安能在金銮殿上,换得神女一生垂青注目,一世相伴不弃?
望我归后,神女能予我答案。
愿吾之神女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岁岁年年。”
片刻间,幻境消散,唯留腿上的那一张铺开的书信。
良久,她让小遥取来妆奁。
在妆奁最底下压着的,是一封十几年未曾开启的书信。
望着信封上的那几字“邹年亲启”,过往记忆不由得一闪而过。
曾有几何,那送信的信使还赞誉过她慕家子女之间亲情深厚,邹年即使在翰林院忙于公事
,还时常与亲人互通家书。
可很久,再也没有邹年的家书传来了。
慕欢年将那最后一封信拆开来,给它换了个信封。
信封上有着四个字“遇安亲启”。
“小遥,我死后,便把这封信烧给他们裴家的衣冠冢吧。”
许久,小遥都未曾说话。
余光仿佛飘见这个老家伙又在暗自抹泪,可她却无力气开口安慰了。
今夜是中秋佳节,月色皎洁,宛若轻纱倾泻。
这景色真好看呀。
不知那酒酿圆子归来时,是否亦会有如此的夜色。
恍惚之中,她似是又见到了那名少年。
他在这极美的夜色下,带着最动人的情话。
耳根依旧是那般通红。
她随后终于递出了覆于自己答复的,那最后一张澄心堂纸。
“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