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骁骑 > 第029章 【唇亡齿寒】

第029章 【唇亡齿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曹操这番话虽然坦诚,却仍然有所保留,并未将心中所想对袁绍和盘托出。

即便如此,袁绍听后仍是老怀欣慰,仿佛卸下了一块心病,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僵硬而苍白的脸颊上浮现几缕血色,气色明显好转。

显然,汉帝刘协之死就如同一块大石压在袁绍心头,压得他喘不过气,翻不了身。如鲠在喉、如芒在背,让他饱受折磨,一直耿耿于怀,片刻不曾忘却。

如今曹操终于说了句公道话,并且站在他这边。这让袁绍大感欣慰之余,也去除了压在心口的一块大石,绷紧的心神得以稍稍舒缓,轻松了许多。

“两年多来,孟德是第一个相信我袁绍的人。尽管很多人都在我面前说过同样的话,可我并不相信他们,但孟德的话我信!”神色略有好转的袁绍,此时说话的声音明显大了一些,并加重了语气。

曹操闻言后,心情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愈发沉重,心里暗暗惭愧,甚至有些懊悔。因为他并没有对袁绍说实话,刚才所言有所保留。他担心今日之言一旦传扬出去,落入李利耳朵里,将对他十分不利,甚至招致李利兴师问罪,亦或公然讨伐。正是有着这种顾虑,曹操才会刻意隐瞒,不过也算是表明了自身态度,总体意思还是表达出来了。

“本初兄言重了。刘协暴毙之后,其实很多诸侯都知道他绝不可能是本初兄害死的。而鸩杀更是无稽之谈,纯粹是有人试图混淆视听。借机陷害本初兄,以期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最有可能做此事之人便是西凉李利。”或许是感觉心中有愧,曹操此刻才将心中所想全都说出来。

看到袁绍侧耳倾听的神色。曹操语气一顿,接着说道:“其实这件事很容易看出破绽,尽管李利掩饰得很好,却仍然掩盖不了事情的真相。试想一下,在本初兄迎驾之前,刘协和百官们一直都在李利手里,而且西凉军的斥候和细作几乎无孔不入。封锁消息的能力和打探军情的速度都在天下各路诸侯之上,实为群雄之首。再加上李利实力雄厚,兵马众多。尤其是西凉铁骑更是日行三百里、夜行两百里,乃天下驰名的骁骑铁军。

如此以来,李利手中既有遍布天下的细作,又有一流的斥候队伍。还有进军神速的西凉铁骑。在如此严密的封锁之下。刘协和百官们怎么可能逃离长安,有惊无险的返回洛阳?

然而事实却是刘协和百官们都逃出来了。这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这一切都说明刘协和百官之所以成功逃离长安,返回洛阳,全是李利故意放他们回来的,或者说这一切都是李利早已谋划好的巨大阴谋,只等我等各方势力前去争抢,主动跳入彀中。

如果说此前这还只是猜测的话。那么现在一切都已明了。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无论哪路诸侯把天子和百官抢到手里。其结果都会如同本初兄现在这般,被世人唾弃、万夫所指,众口一词,最终落得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千古骂名。最为重要的是,如今知道内情之人相继都已死去,死无对证,以致此事永远也无法澄清,真相被彻底埋没了,永远也无法大白于天下。

所以哎!李利行事素来缜密,滴水不漏,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无懈可击,手段毒辣,根本不留隐患。”话音未落,曹操唏嘘感叹不已,神情颇为无奈,似乎是有心帮袁绍洗脱弑君谋逆的罪名,却又无计可施,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徒呼哀叹,仅此而已。

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是心机深沉之辈,才思敏捷,智计过人。他所说的一大堆推测与“事实真相”几乎如出一辙,唯一偏差就是,并不是所有诸侯都有资格抢夺刘协和百官,真正有资格争夺的诸侯只有袁绍和他曹操两人而已。否则,李利绝对不会坐视不理,更不会坐视自己的谋划落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袁绍是替他曹操做了替死鬼。不然的话,或许此刻陷入危机四伏之地的就不是袁绍了,而是他曹孟德。

此外曹操明知刘协之死有着诸多疑点,可他还是第一时间加入讨袁联盟,并且倾尽全力攻打青州,而今更是早已将青州抢到手里,并将其占为己有。毫不手软抢了袁绍的地盘,此刻他还在袁绍明前大言不惭,肆意挑拨。曹操究竟是何居心,确实很值得推敲,说是居心叵测亦不为过。

或许,这与李利率军南征有关。

入冬以来,北方战事已被迫停歇休战,可是李利并未停歇,而是率军南征,讨伐淮南袁术。尤为重要的是,李利南征之后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如今已将袁术围困在寿春城中,眼看不日便将大功告成。

一旦袁术败亡,那么淮南大片地盘又将落入李利手里,使其实力愈发强大。这对曹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李利越是强大,就意味着他曹操愈发危险。

唇亡齿寒的道理,曹操又岂能不懂?

正因为这样,当他接到袁绍的亲笔密信后,想也不想便痛快答应下来。随即他刻意隐藏行踪,避开各镇诸侯安插在平原境内的细作眼线,乔装改扮之后只带百余名亲兵,星夜兼程赶来甘陵驿站与袁绍当面密谈。

这次密谈不同于以往,意义重大。不仅曹操高度重视,冀州袁绍同样拿出了十二分诚意,是以两人见面之后几乎没有寒暄,直接开诚布公的坦诚相待。

时下袁绍的身体状况无疑是需要高度保密的讳莫如深的**。可是在曹操面前,袁绍没有半分遮掩,近乎毫无保留的坦诚相告,而且说得很详细,前后始末一五一十的告诉曹操。这就代表袁绍对此次密谈的重视,饱含着莫大诚意,同时也对得起那声“贤弟”。而曹操同样需要拿出十足的诚意回复袁绍,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推测和盘托出,尽管他起初还留了心眼,但是权衡利弊之后终于还是道出实情,借此博取袁绍的信任。

事实上,曹操所说的这些推断或者说臆测,袁绍身为当事人,且是最大的直接受害者,他焉能不知?换言之,在追查刘协暴毙这件事上,袁绍比谁都用心,迫切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还自己清白。然则正如曹操所说,当真相浮出水面之后还是无济于事,因为知道内情和参与其中的人相继都死了,没死的知情人都在李利帐下,而且是李利依为臂膀的重臣。所以这就是一件无头公案,一桩冥案,真相被彻彻底底的掩埋于地下,永远也没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

然而对于四世三公的袁绍而言,弑君谋逆的罪名实在是太大了。即使他自己背负得起,但袁氏一族和袁家累世忠良的列祖列宗却背负不起这偌大的罪名。倘若这件事真是他做的,那没什么可说的,问题是这件事根本与他无关,却要让他背负千古骂名,还被各镇诸侯围追讨伐,遭世人唾弃,饱受诟病。

时至今日,天下广为流传着一些谣言:“大汉四百年江山全都毁在他袁绍手里,袁绍是大汉王朝的罪人。”还有“袁绍弑君,袁术篡位,袁氏一门尽是阴谋乱国,大逆不道之徒。”诸如此类的谣言不胜枚举,硬是将袁绍、袁术贬斥得体无完肤,猪狗不如,甚至向上延伸到袁家祖上三代,往下蔓延至袁绍的子嗣,总之袁氏一族上上下下几千族人都没有一个好人,全是犯上作乱、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

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现如今,袁绍已是风烛残年,病入膏肓,并且还处在诸侯大军的团团围困当中,危如累卵。这个时候对于袁绍来说,什么雄霸一方,什么争霸天下,什么功名大业,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无足轻重。他眼下最放心不下的是,袁家一门累世忠良的名声和膝下子女的未来出路,他自己最终落得什么下场已无关紧要,却不能拖累袁氏一族和膝下子女跟着他受牵连,一起走上不归路。

然而放眼天下,各镇诸侯之中,在这个时候还敢和他联系的诸侯犹如凤毛麟角一般屈指可数,大多数诸侯躲他都犹恐不及,谁还敢和他有瓜葛,更别说私下来往了。数来数去,袁绍反复琢磨一遍后,最终决定将此生最大的赌注,最后一搏压在曹操身上。只有他可以托付后事,除此之外,再无旁人。

短暂的沉默之后,袁绍幽幽说道:“淮南战事想必孟德已有所耳闻。不久前,公路(袁术)派人送来书信,信中言道,仲氏王朝是我袁家的基业,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到外姓人手里,是以他欲将仲氏皇位让给我。我答应他了,待寿春城破、公路归天之时,我袁绍便承天应命,登基称帝。而后禅位于孟德。”

“啊!”曹操闻言大惊失色,瞪大眼睛注视着袁绍,脸上满是惊骇之色。显然他被吓到了,而且吓得不轻。这一刻,任凭他曹操智深似海,精明过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袁绍究竟要干什么,又想让他做什么。

夜色渐浓,凛冽的寒风席卷山川大地,“飕飕”的尖啸声肆虐苍穹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恭祝书友们新年好,2015年心想事成,幸福吉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