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给村民建洋楼,冠名权
前来感谢朱棣和燕卫的百姓,还在陆续涌进燕王府。
看到越来越多的百姓,朱棣心情很舒畅。
“诸位乡亲们,父皇让本王来镇守北平府,不是让本王来享清福,而是让本王来治理北平府。”
“诸位父老乡亲每年都给本王上交赋税,那么护卫诸位平安,是本王的责任。”
“本王知道,你们现在手中的一袋袋粮食,还有这些鸡鸭鹅都是你们最宝贵的东西。”
“甚至这些鸡鸭鹅,即便是过年,你们都未必舍得吃。”
“但是你们的心意本王心领了,本王也替那些燕卫们谢谢你们。”
“你们的这些粮食和鸡鸭鹅,还请带回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哗啦啦!
才站起来不久地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全都跪了下去。
“还请愿燕王殿下务必收下。”
“是啊,燕王殿下,这些东西再值钱都比不过燕王殿下和燕卫对我们的救命之恩。”
“燕王殿下莫要嫌弃才好,我等也只能这般感谢燕王殿下和燕卫们的救命之恩了。”
看到一个个百姓不但跪下,而且有的百姓还在不停地磕头。
朱棣顿时为难起来。
他一来也看不上这些东西,二来他也知道这些东西对于百姓来说非常珍贵。
可他不收下这些百姓就不走了。
吕平和梅强等过来向朱棣汇报的那些千户们,心里则是满满的感动。
这时宋隐开口了,“燕王殿下,这是百姓们的心意,那就收下吧!”
“随后,燕王殿下再用别的方式补偿即可。”
“况且他们带着这些东西远道而来,就挺辛苦的,再让他们带回去,负担则更大了。”
那倒也是!
朱棣当下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么咱就谢谢诸位父老乡亲了。”
“谢谢燕王殿下。”
看到朱棣不再拒绝,百姓们都大喜过望。
随后,朱棣让燕卫出来收下了百姓的粮食和家禽。
看到日头已近中午,朱棣把这些百姓都留了下来,让他们吃了午饭再回去。
当地的百姓看完热闹后,也是满脸激动地各自散去。
那么多的百姓,大老远地跑过来,感谢燕王殿下和燕卫对他们的援助,这让他们心里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很快,这件事情就传遍了整个北平府。
燕王府内,朱棣则是有些苦恼地看着宋隐,“宋师觉得本王要用什么方式去补偿这些百姓?”
宋隐微微一笑,“燕王殿下,灾后百姓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灾后重建,那么多百姓的房屋被暴雨冲塌
,即便没有倒塌的房屋很多也成了危房。”
“燕王殿下不妨给他们修建房屋好了。”
“妙啊,这个主意不错。”
朱棣听了宋隐的建议满心欢喜,这些百姓知恩必报,如此懂得感恩,连自己最爱惜的食物都拿来报恩。
由此看来,百姓对他朱棣的信任度极高,向心力也极强。
这样的百姓肯定也会对自己非常忠诚。
对这样的百姓施加恩惠,朱棣根本不心疼银子。
一旁的梅强和吕平等千户也连连点头。
宋隐则继续道,“既然要重建,就进行统一规划,建起洋楼,打造风光秀丽的村落。”
“啊!”
梅强和吕平等千户一个个都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洋楼?”
朱棣也是大吃一惊。
他原本的打算是给每家每户建两间水泥平顶房。
可是现在,宋隐却说要建洋楼,那建房成本直接是翻了几倍。
朱棣有些为难了,看着宋隐,“宋师,每个村落,让每个村民都住上洋楼,这样的成本不是咱燕王府可以负担得起的。”
宋隐笑了笑,“可以进行招商引资,让各州府商贾参与进来,让他们冠名投钱。”
冠名投钱?
又是什么东西?
别说是梅强和吕平他们,就连朱棣都听
得一愣一愣的。
“就是在建起的洋楼上,用醒目的大字标注,这是由某某赞助。”
“说白了,这也是广告的一种方式。”
得知了冠名的意思后,朱棣觉得既神奇又觉得不可思议。
同时也觉得有些行不通。
“宋师,这能行吗?”
“会有人为了这个冠名而投入这么大笔费用吗?”
在朱棣看来,这怎么妥妥地就是冤大头呢?
但是看到宋隐自信的目光,朱棣张了张嘴,质疑的话临时改口,“那么这件事情还得拜托宋师帮忙支招才行。”
“你们就发出这么一个通告……”
宋隐将他的想法告诉给朱棣。
朱棣听了虽然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他决定相信宋隐。
“好,就以宋师所言!”
朱棣办起事来雷厉风行。
翌日,相同内容的燕王府公告,就贴到了整个北平府显眼的位置。
这个公告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且这个公告通过往来的商人,瞬间也传遍到大明朝的各州府,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们听说了吗?燕王府要给这次在暴雨中受灾的村落建洋楼。”
“每栋洋楼耗资一万两宝钞,不但可以在洋楼的墙体显眼处,都标注上赞助者的名字
,而且每栋楼第一层都给赞助商留出十间商铺归赞助商永久使用,产权也归赞助商。”
“这个噱头乍一听,仿佛挺吸引人的,但是细细想来,谁会去当这个冤大头?”
“王老板,这话怎么说?”
“是啊,怎么是冤大头呢?”
并不看好此事的商人还是挺多的,但是也有些商人看法与众不同。
“这个高楼,如果是建在各州府的繁华地段,别说是赞助一万两宝钞,就是十万、百万两咱都敢赞助。”
“可是这洋楼所在地不但偏僻,而且还是村落,即便是在洋楼冠名又如何?就那几个村民看了,有啥用?”
“可不是吗?还有那一楼的商铺,在那旮旯山村里能有什么用?”
“是啊是啊!”
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大有人在。
同样的争议,在福州府商会中也正在进行。
这日,福州府商会聚集了许多商贾。
各个商贾争论了一番后仍然拿不定主意。
许多人觉得这个生意根本就不可能有回报。
但是也有人本着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商机的原则,希望能从中发现并找到商机。
可是争议了半天,仍然没有得到一个让众人心里踏实的决定。
这时,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向谢强看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