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个圈
不惑之年之后,李晨换了工作环境,除了工作在家积极辅导孩子学习之外,她多了一项任务,每晚看着她男人早点睡觉。不许超过11点半,最好是十点半陪她一起入睡。反正是绝对不允许他熬夜,熬到一两点。
她记得她前世的一个导师就是四十六岁没有的,儿子才刚刚读大二。本来说手术会好的,结果手术后没挺过来,李老师是个非常优秀的人,她读书时,李老师去了清华参加培训,是当年考入人大的高材生。他儿子上的北京化工大学。李老师忽然查不出得了肿瘤,真是太让人吃惊了。那时她都毕业了。在八宝山送别李老师的时候,师娘哭成了泪人。换她,也会哭成泪人啊。天都塌了,完全没准备。男人过了四十,就是猝死率最高的年龄段。她还不想失去他。
她四十五岁,丈夫四十三岁。已经走在边缘了。前世她四十八就猝死了。所以,在愈来愈接近尾声的年月里,她变得越来越温和。声音也柔和了很多,气息也显得不太足。她真的有大疾病吗?没有。可是她的精气神非常差。除了工作时精气神饱满些,私下一个人的时候,她感觉一下子灵魂被抽走,说话有气无力。就想躺着。
有时候也会给老友打个电话,告诉他要保重身体,莫要熬夜。否则得了病就晚了。不舒服了,赶紧去医院。“不是有你吗?”“瞎说,我又不专业,总之,你要好好的活着。”“知道了。”说完了,她觉得也没什么牵挂了。
依旧陪着两个小升初的孩子刷初一的英语练习册,语文练习册。不难,她却看起来精神很差。想睡觉。正好儿子喝雪碧喝的有点拉肚子,于是她就停了讲课,让他俩自由休息。她和小女儿说:“小溪啊,若是妈妈突然没了,你不要太难过。就当我解脱了。妈妈给你留的钱足够你念书的了。念好书,享受生活,至少要活到四十岁。无所谓生不生孩子。最多生一个。”
她半倚着床头,精神看起来不太好。她本来是让双胞胎俩趴在床上写的,当然她也趴着。三颗脑袋凑在一起。“妈妈,你不会有事。你要陪我到老。至少结婚呢。”小女儿认真滴对她说。“好。等着小溪儿找个俊女婿。”
她的精神状态极差,就不到九点就睡着了。晚上睡的早,早晨四点多点天蒙蒙亮,她就醒了。起来,也没有声响,就独自一人出去,漫游在寂静的小区里。清晨的小区,人烟稀少,只有路灯还在顽强地坚守。她去了常去的小广场,一个人,慢慢地踱步,感觉舒展开了,就慢跑起来。直到有早起的人了,她才停下来,出去小区买了早餐,拎回家。
家里依旧静悄悄。她看了一眼手机,还不到六点。她感觉无所事事,就拿起刚买的初中自学读本看起来。是周长生编的,她以前学数学是凭着一股劲儿,靠脑子,现在重新看这种理论式的,感觉很新奇。于是,这套书三本就摆在了她的枕头下。
书中谈到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精读深思的习惯,她居然觉得自己没有具备。因为她一般把题看一遍,就做,最多看两遍,还是不同视角看的。所以她学不了数学专业,物理专业,因为她没有养成爱琢磨,精读深思的习惯。她人生过了大半辈子了,现在反过头来看初中的数学自学读本的第一章,发现作者说了大实话。好在她有自知之明,没有去搞数学和物理。不然毕业读个研,也就最多混个讲师。和她一个小学的同学一样了,她学了数学,也考了硕士,可是大学数学考试经常不及格,她在老家教大学,20年了,还是讲师。没有天赋,一起念书时,她也就比这个小学同学强一点而已。这个同学最擅长的科目是语文。然而她偏偏选了数学系。
也许是上了岁数,也许是腰疼不再折磨她后,翻着代数读本第一章,她就逐渐开始回忆少年时期的事情了。今天她看着这本数学书,想起了转学后认识的比较的小伙伴-女生。可惜,她读中学后就没和她一起念书过。就失去了共同进步的机会。当然她也有了其它的朋友,她亦如此。生活就是个圈子。不是在这个圈,就在那个圈。不会离开你的,大概率是你的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