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是盐的问题
下午,一回到杨庄,杨六子兴奋地跑来找杨再兴。
“再兴哥,第一窑砖烧出来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杨再兴马不停蹄到了砖窑。
但见砖窑旁边的空地上,一排排青砖码得整整齐齐。
每个村民头发上脸上都落了一层灰。
为了早点把作坊建起来,他们没一个敢偷懒,尤其是村长杨丰的儿子杨中伦,脏话累活抢着干,得到了大家伙的一致好评。
杨再兴大手一挥,“六子,你把人分成两拨,一拨继续烧砖,另一拨去建作坊。”
众人神采奕奕,眼中泛着亮光。
等作坊建起来,自己也能参加造纸,一天挣十文钱,可比烧砖轻松多了。
“吼。”
众人一阵欢呼雀跃。
杨再兴回到家时,看到张嫣正在和陈宝田捣鼓织布机。
“舅舅,制造好了?”
“正在组装,马上就好。”
张嫣开心得合不拢嘴。
杨再兴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娘子,咱家也不差钱,我觉得你没必要亲自上场织布。”
“不行,那样别人会说我白吃杨家的大米。”
“你是我娘子,我养你天经地义,我看谁
敢胡说八道。”
张嫣却委屈得不得了,“相公,你是不是觉得我织布赚的钱太少?”
相公一刀纸能卖一贯多,自己织一匹布下卖一百多文,相形见绌,自然害怕相公嫌弃。
“这叫什么话,傻丫头,我是舍不得让你干活,作为我杨再兴的妻子,就该养尊处优,当个败家娘们。”
张嫣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相公已经都败家的了,自己也败家,无异于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眼看两个人又要你侬我侬,陈盈盈心底泛酸。
她咬咬嘴唇,作了一番心理斗争。
“表哥,我倒有一个建议,造纸作坊有了,为何不再建一个纺织作坊,村里的女人也能有钱挣,岂不更好。”
陈宝田却不以为然。
“想法很好,可这种织布机不是一两天就能造出来,况且我还得制作造纸工具,忙不过来。”
杨再兴却赞同陈盈盈,“没关系,舅舅,我们可以找其他木匠帮忙打制。”
谁知,陈宝田脸色大变,“万万不可,这可是宝贝,你找别的木匠做,会泄露出去。”
杨再兴汗。
舅舅的思维一时半
会怕是改正不过来了。
杨再兴想了想,“要不这样吧,把不同的零件交给不同的木匠,我们收回来组装,就不会泄露了。”
“好主意。”
杨再兴看向张嫣,“娘子,你觉得呢?”
“真的要盖一座纺织作坊吗?”
“当然,到时候交给你管理,一天给你五十文。”
听到这个数字,陈盈盈嫉妒的要死。
自己累死累活,一天才十五文,表哥好偏心。
“相公,我是你娘子,怎可要你的工钱。”
“不是工钱,是零花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等工人下班后,杨再兴留下陈宝田。
“舅舅,今晚别去二叔家睡了,留下来帮我做些事。”
……
周家。
砰!
一个茶盏被摔得粉碎。
周永茂青筋暴起,“唐广智拿钱不办事,着实可恶,爹,我们去把那一百两要回来吧。”
“送出去的钱哪有要回来的道理。”
“可唐广智拿钱不办事,我们同福输给了六福,丧失了参加明州厨艺大赛的名额,那些虚荣的有钱人还会来吃饭吗?”
周桐同样恨得咬牙切齿,“唐广智吃了我们的,早晚
让他吐出来。”
他目光一沉,“永茂,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何会输?”
“六福肯定也送钱了,而且比我们送的多。”
“不,六福的菜品确实比我们好吃。”
“怎么会?同福的厨子可是最好的。”周永茂眼睛瞪得老大,根本不相信。
周桐若有所思,“不是厨子的问题,我尝了一口他们做的,菜里边没有苦味,应该是盐的问题。”
“盐?”
周桐嗯了一声,“听说明州出现了一种细盐,细如沙粒洁白如雪,口感极佳,我猜李云山有这种细盐,你即日动身去明州,想办法搞一批来,不然我们很难翻身。”
……
深夜,杨青父子三人从石头山挑来六筐大石头,熬制细盐。
这是张嫣第一次参与制盐。
“相公,这些石头煮出来的盐有毒,吃了会死人。”
“我会把里边的有害物质过滤出来,你相公我就是靠煮盐赚了第一桶金。”
看着清水慢慢结晶成白盐,张嫣直呼不可思议。
忙碌了一晚,煮出来五斤细盐。
杨再兴给杨青和陈宝田各分了一斤,自己留下三斤。
好心的杨再兴
还给李云山煮了几个粗盐疙瘩。
杨青不愿意要细盐,“再兴,给我一块粗盐疙瘩就行,咱庄户人可不敢吃细盐,你还是拿去卖吧。”
杨再兴摇头,“谁说要卖的,制造细盐是让我们自己吃。”
杨青一听,很是心疼,“一斤盐可是能卖五十贯。”
“咱现在也不缺钱,更何况卖盐有危险。记住,这件事只限于我们知道。”
众人郑重点头。
杨大虎甚至还发了毒誓,“谁要泄露出去,生儿子没屁眼。”
……
大魏朝的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
穷得叮当响的,甚至只吃一顿。
能省一顿是一顿。
可杨庄人不同。
人家一天早中晚三顿饭。
早晨上工之前,要先吃早饭,不然没力气干活。
家里的男人一天能挣十文钱,也没人去后山挖野菜了。
今日,杨六子比以往上班时间早了一刻钟,他去见了杨再兴。
“再兴哥,这一窑出来,盖作坊的砖就够了,要不要把窑封了?”
“继续烧,我还需要更多的青砖。”
杨再兴专门去了一次砖窑,告诉了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