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易姐姐人咋这么好
易小秋将要用到的东西都拿出来后,赶紧给灶里塞了些柴火,打开了里间的门。
“衣服改好了,你赶紧换上吧!”
郭小川见易小秋进来,赶紧从炕上站起来,看着她手里那厚实棉衣,他哭了。
马菊花进门后,他就没有穿过这么厚实的棉衣了,就连他妈在的时候,家里也没有那么多棉花给他做那么厚的棉衣过。
“这……这是给我的吗?”他一脸不可置信。
“是啊,这么小,不是你的还能是我的?”
易小秋也就一米六出头,北方人个子普遍偏高,按理说十三岁的男孩最少跟易小秋差不多一样高,或者比她更好才对,可郭小川不这样,他很矮小,就是十来岁的样子。
他穿的衣服,易小秋可穿不了。
郭小川知道自己矮小,有些不好意思,他脸一红,“谢谢你,我以后肯定会报答你的……”
易小秋见他人小鬼大,一本正经地说着报答的话,忍不住笑了,“你真要报答我,以后就好好读书,用学到的知识报效国家。”
她帮郭小川可不是盼着人家报恩的。
“读书?”郭小川心头一震,心跳都快了几分。
他还能读书?
亲妈在的时候,他还上过两年扫盲班,后面亲妈死了,马菊花进门,他就没去上学了。
这附近没有小学,刘大军每次都是去别的连队上学。
他有时候偷偷地看刘大军的课本,学书上的知识。
每次被发现,马菊花没少教唆郭大嘴打他。
“是啊!只有读书了才能用知识建设祖国呀!”
“可是,我……”没钱。
读书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易小秋坐了下来,神色认真地看着郭小川,“小川,我刚才在队长家说的都是真的,每个孩子对国家都很重要,你也是,你不要妄自菲薄。
只要你想读书,我可以借你钱,送你去上学。
你要是怕欠我太多,还不完,那你就好好读书,以后考上大学,你才有钱还我。
你这么小靠种地养活你妹妹很难的,你年纪还小,劳作只会把你的身体给累垮。
到时候那些人还会笑话你,没用,没出息,种地都种不好,你想要这样的结果吗?”
易小秋把血淋淋的现实放在他面前。
不!他不要种一辈子的地!他不要被马菊花母子瞧不起!
郭小川眼睛里涌现出名叫野望的光。
“姐姐,我听你的!”
易小秋想了一下,七连队没有学校,郭小川拖着妹妹去远的地方上学不现实,
而且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去学校一年一年的读太慢了,也不知道这小子智商怎么样,要是太笨……
易小秋没法在想下去,她自己现在学习都一团糟。
学习之前还得把课本弄回来,看来她还得去县城,快点把书都找回来,估计沈若菲都已经在屋里偷偷学起来了。
读书的事倒是不急,眼前安排郭小川晚上在哪儿睡,才是头等大事。
“晚上你去男知青那屋挤一挤,我等会儿过去说一下。”
郭小川已经十三岁了,跟她一屋住显然是不合适的。
晚上她倒是可以带着郭小草一起睡。
郭小川还是送到前面男知青那边比较合适。
只不过那边住的人多,估计有的人心里会不乐意,看来得拿些吃的,跟那些男知青好好说一下。
易小秋决定好后,也不耽误时间,装了一条一斤来重的腊肉,和一包绿豆糕瓜子花生啥的。
郭小川要住十多天,东西不能拿太少了。
炕一天要烧不少柴火,这东西不能拿轻了。
“你快把衣服换上,我出去一趟。”
易小秋拿着东西出门了。
前院男知青那边屋里很热闹,大过年的都在屋里窝着。
知青们去队长家拜了下年,就没地方去了。
在这里过年不像在老家,不是到这家拜年,就是到那家拜年,忙得脚不沾地。
这里大家可没什么亲戚,平日跟农工们关系也只是一般,自然没什么人家走的。
别说知青,就是连队里的农工们,过年也没什么亲戚可走的。
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老家不是一个地方,也没啥亲朋好友,也就一两个关系好的,才走动一下。
男知青这屋可能是因为过年,倒是没像上次来的时候,那样臭气熏天。
屋里的男知青看到是易小秋敲门,还挺惊讶的。
“易知青,你也太客气了吧?咱们同辈,拜年还拿啥东西啊!”
谢行之看着那包点心,感觉肚子又饿了。
“有个事想麻烦你们一下。”易小秋往屋里一瞥,见屋里人都到齐了,也没多说废话。
“什么事,进来说呗!”陆怀安把炕上的瓜子花生一收,准请人进来说话。
易小秋摆摆手,“我就不进来了,一句话的事,给你们屋里加个小孩子,借住十几天。”
“那行,没问题,这屋大,还能添个人,东西就不必了吧!”陆怀安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易小秋看了眼屋里的人的神情,见没有脸上带着不乐意的,就知道拿东西来,是对的。
“那就麻烦你们了,这东西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晚点儿那小家伙就过来睡觉。”
既然东西都拿来了,易小秋自然没有拿回去的理。
她把东西递给了谢行之。
这屋要是谢行之的,他肯定不会接这些东西,可这屋是大家的,他跟陆怀安说的不算。
只好伸手接过了东西。
陆怀安虽是好心,可不代表其他人不会介意,还是出点东西堵住一些人的嘴,比较好。
易小秋离开了男知青那屋。
其他人立即讨论了起来。
谢行之笑提着肉,笑呵呵的,“这条腊肉下午加个菜,点心瓜子花生啥的,大家都分一下吧!”
屋里九个男知青,绿豆糕刚好九块,谢行之一打开,大家一人一块,一口就分吃完了。
剩下的花生瓜子,看着跟大家炒的差不多一样。
结果吃的时候才发现,这瓜子是甜的,还带着奶香味。
花生是五香的,又咸又甜,比他们的好吃多了。
这都是管家在农场里,按照后世方子炒制的,跟现在自家弄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本来还不把那包花生瓜子当回事的知青们,尝过一口后,立即抢了起来。
几个知青为了那点儿花生瓜子,差点儿没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