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完了,抢戏了
所谓的偷龙转凤,其实就是找一副尸骨,和老太爷进行调包。
但这个掉包也不好弄啊!
它是有前提条件的,需要找到一副性别相同、年龄相仿,以及下葬时间相近的尸骨。
张子安本就是岭南人,他知道这边迁葬时的大概流程。
那就是:开棺、验尸、殓骨,入瓮。
经验老到的殓骨人,眼睛尖得很。
用来掉包的尸骨,要是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下葬时间相差甚远的话,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任老爷在这一带,怎么说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老太爷迁葬那么重要的事情,他肯定会请那些经验老到的殓骨人。
也正因为这样,这个法子实施起来很有难度。
不过一旦成功了,张子安就可以一劳永逸,让大家都觉得,老太爷已经变成一堆骨头了。
所以他决定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到这样的一副尸骨。
如果实在找不到,他再执行下一个方案。
张子安扫了老太爷的墓碑一眼,记下他是生于同治四年,卒于民国元年后,开始在坟堆之间游荡起来。
如今清明刚过,老太爷附近的那些坟头都没多少杂草。
张子安只要往墓碑上扫一眼,就知道墓主人的生卒时间。
但凡事都有例外。
张子安走着走着,就遇到了一座墓碑都快要被杂草掩埋掉的坟墓。
他扒开墓碑前的杂草,惊讶地发现,那竟然是董小玉的的坟墓。
和电影不一样,眼前的这个董小玉,她的坟墓不但杂草丛生,而且就连墓碑也是相当的简陋。
那上面只是写着:“爱女董小玉之墓,生于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卒于民国四年二月。”
在小说里面,董小玉其实是叫做张小玉的。
作者并没有给出她的生卒年月,只简单地提了一句“享年十九岁”。
而在电影里面,导演却给了董小玉的墓碑一个特写。
那上面显示着,董小玉是生于咸通七年,卒于咸通二十七年。
当年看的时候,张子安想知道董小玉到底死了多久,特意查了一下“咸通”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谁知道那居然是一个来自唐朝的年号,而且还只用了十五年。
“那会不会是咸丰呢?”
张子安又查了一下,结果发现“咸丰”这个年号的使用时间,比“咸通”还短,只有十三年。
晚清时期,在位时间能超过三十年的,要么是道光,要么是光绪。
张子安觉得,董小玉死于光绪年间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那时候离现在比较近。
他拿出手机,查了一下时间。
他发现光绪二十一年是一八九五年,而民国四年则是一九一五年。
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个董小玉,她和电影一样,享年二十岁。
至于董小玉的生平,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没有提及。
不过从坟墓目前杂草丛生的情况看来,张子安觉得,这个世界的董小玉应该是个孤苦伶仃之人。
要不然,她也不会连个祭拜的人都没有。
张子安本想就此离开的,免得破坏她和秋生接下来的那一段露水姻缘。
可正欲离开之际,他突然想道:“这里那么多杂草,到时候秋生会不会没发现她直接走过去啊?”
张子安想了一下,决定动手除掉董小玉墓碑前的杂草,好让它更容易地被秋生发现。
事情搞定以后,他站起身子,往附近的坟墓信步走去。
可没走几步,他的身后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
她用一种充满感激的语气说道:“谢谢!”
张子安一听,暗叫不好。
“完啦,我抢戏了,她该不会来找我了吧?”
但他马上转念想道:“不过她来找我也好啊!这里那么多坟墓,与其一个个地去看,还不如让她帮我的忙。”
董小玉都已经在这里待了六年多啦,应该知道附近那些坟墓里的尸骨情况。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了九叔的声音。
“张兄弟,太阳上来了,我们到镇里找个凉快的地方再聊吧!”
张子安回头看了董小玉的墓碑一眼,便回到九叔他们身边。
从山上下来后,他渐渐地发现,回去的路和来时的不一样。
他忙向抬滑竿的人问道:“师傅,这也是回泰安镇的路吗?”
其中一个滑竿夫回答道:“少爷,这是去天宁镇的路。”
“天宁镇?那是个什么地方?我们去那里干什么呀?”
张子安虽然心里有些纳闷,但也没问出来。
因为这肯定是任老爷吩咐的,他作为客人的,当然要客随主便啦!
等到了天宁镇以后,他才知道任老爷是这里来谈生意的,而之所以捎上他们,只是想顺带着请他们吃顿便饭而已。
酒楼门前,任老爷朝张子安他们说道:“九叔,我已经在楼上为几位安排两桌酒菜。我还有些生意要谈,就不在这里陪九叔你们了。”
他离开以后,张子安便和九叔一起,带着那几个滑竿夫往楼上走去。
任老爷给他们安排的那两张桌子,都是临街,靠着栏杆的。
那几个滑竿夫很是识趣,让张子安和九叔两人单独一桌。
张子安刚坐下,就抬手跟一个小二打扮的小姑娘喊道:“靓女,给我来壶热水!”
那个小姑娘长得既漂亮,又机灵,她很快就给张子安打来了一壶热水。
张子安一边熟练地用热水啷着碗筷,一边跟九叔说道:“任老爷这人还挺好的呀,连滑竿师傅的饭也包了。”
九叔看着张子安啷碗,同时点头道:“在那些有钱人之中,任老爷算是不错的了。”
他接着一脸不解地问道:“张兄弟,你这是在做什么?”
“啷碗啊!”
话刚出口,张子安突然想到,在这个时间节点,岭南人还没有啷碗的习惯。
他之前查过这方面的资料,大概在民国二十二年,省城出了一份名为《取缔酒楼饭店规则》的文件。
那上面有一条规定,那就是客人的餐具器皿,必须使用热水消毒。
这本来是酒楼工作人员做的事情,慢慢地就演变成普罗大众做的的事情,最后更是变成了一种风俗。
鉴于这是一个出现在十多年后的习俗,九叔为此感到奇怪也是正常的。
张子安想了一下,解释道:“这是我们家乡吃饭前的一种仪式。”
说完,他把啷好的碗筷放到九叔面前。
九叔道了声谢后,向他问道:“张兄弟,不知你对老太爷的墓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