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兵临城下
原本启王的大本营是从启州那些狭长之地,搬去了富庶程度比肩宛州的江南第二城,云州。
启王本尊也坐镇于此,按照他和军师辰青的原定商议,如果在敌人大举来犯之后,丕、耑二州比宛州先破,那便‘定都’云州。
启王为了‘新都’做准备,已经在开始筹措自己的‘小六部’,其实原架构就是从启州搬来的启州六房,三省便是启州的三位主官,刺史、长史、司马。
启州这个江南贫瘠之地的小小官员,居然一跃,成为了‘三省六部’的主官,那别提有多高兴了。
如果启王真的大业成功,那他们这个三省六部,可就是长安的三省六部了。
所以除了那些个在前线拼了命打仗的将军希望启王功成,这些个文官,也同样翘首以盼。
可地方官终究是地方官,眼界有限,才能根本无法胜任。
就在启王求贤若渴,广纳良才之际,宛州传来了一个噩耗!
启王唯一的男嗣,李尔,战死于宛州城,并且损失了整整一万多兵马!粮草器械更是数不清的丢掉了。
粮草兵马器械,这些东西都还可以整出来,可是他的儿子没了!
前不久,他的女儿,刚刚不幸出了事情,没想到祸事不断,现在连自己的儿子也出了事。
启王于云州府衙后院,独自一人便痛哭流涕。
望着长安的方向,向祖宗质问:“难道我真的不配得到那至尊之位吗?”
启王拔出腰间长剑,蓄力劈下,眼前的石桌裂成两半,“列祖列宗们!哼,如果我下了黄泉,遇到诸位,我便亮出此剑,让诸君看看,本王!!能不能做那人间帝王!”
起兵半个多月以来,迅速占领了江南各地,这是由于起兵之前的劝降工作做的好,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头。
可儿女双双殒命,对于启王来说是极为致命的打击。
他去争夺这座天下,其中自然也想着自己的子女得到应有的荣耀。
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这个念想,他也不得不断掉这个念想。
启王长剑归鞘,“令官何在?!速速传令三军!半日内整军,发兵宛州!”
在云州城的兵马迅速集结的时候,单人单骑回到了宛州城。
是原本前往宛州与李尔合兵一处的辰青,辰青见到启王之后,先是表明了自己的歉意。
启王:“是他无视军令,贪功冒进!这不关你的事情,军师啊,如果我把我所有兵马都出动,你觉得,多久能拿下那座宛州城?”
辰青摇了摇头:“王爷,现在宛州城是一块极其难啃的骨头,毫不夸张的讲,现在的宛州城,就是一座修罗场,投进去多少人,就死多少人。”
“与其如此,我们还不如放弃之前的既定计划,让霍岳将军撤军,我们以业州一带为防守,也更好的收缩战线。”
启王闭上眼睛:“我意已决,不用劝我了。”
辰青不放弃继续说道:“南边的那位,并没有像约定的那样同时起兵,而今居然还鼓动岭南的几座折冲府北上,虽然装模作样,动作缓慢,可总有一天会到江南地界的。”
“届时我们将北、西、南三面受敌,如果拿下宛州,还可以以宛州为中心,作为防御。”
“而今既然无望,何不趁早另谋他路?江南说是富庶,那也仅仅是相较于其它州道。”
“而我们要面对的,是整个天下,原先我等兵力分散,意图就是快速拿下江南全境。”
“现在计划有变,我们就应该合兵一处,尤其是霍岳将军,绝对不能战死,目前来看,这是我们用的最顺手的一员大将了。”
启王第一次以一种绝对的姿态俯视辰青,“小家伙,本王打仗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本王把你当军师,仅仅是想栽培年轻人,你莫要觉得,自己就聪明无比,凌驾于本王之上!”
辰青咬牙切齿,只得说道:“是,全凭王爷吩咐。”
启王重整四万大军,发兵宛州,就连这三万人马,分别来自辰青所部、启王在云州所部、以及原本围住静州的部队。
这四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往宛州城。
这个消息,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朝廷征东大军的耳朵里。
征东大将军何庆平看着斥候传来的情报,召诸将议事。
而今,正前方,的丕、耑二州,霍岳部一万余大军成最大拦路虎,先锋第一战,征东大军就败了。
而整支征东大军,由八座折冲府以及皇家羽林组成的七万大军更是朝廷的斩虎刀!
主将何庆平可谓是信心满满。
开头那一战,只能说出师不利,并无大碍,征东军连个皮毛都没有伤到。
何庆平对诸位将军说道:“我刚刚接到斥候来报,反贼集结四万大军,扑向宛州城,原先围困静州的兵马都被调走了。”
“看来这反贼也是急了眼了,死了儿子,就开始自己拼命了,那个宛州的都尉,还挺有本事。”
“那么现在,诸位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
徐州折冲府哗变之后,徐州新组建了一支新的折冲府。
这支折冲府,被大家称之为娃娃兵,因为年龄都普遍在十六岁到二十六岁中间,也就几个主将,年龄稍大。
而新任徐州都尉,更是只有二十二岁的青年将领,名叫齐骅。
齐骅出列,说道:“而今敌在北面,以古河道为天险,挡住了北边南下的折冲府兵。”
“正面这位霍岳,乃是一位悍将、智将,虽然敌寡我众,可也要细细斟酌。”
“末将觉得,应分出两三万兵马,驰援江南北部战场,敌军在我们这,放的是大将霍岳,可在北面,却没有一个得力的干将。”
“与其啃正面这块硬骨头,不如从北面下手,引得宛州方向或者面前这支军队去支援北边,不论是哪一边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齐骅刚刚说完,便立马有一位都尉出来反驳:“往北支援,那也是需要时间的,时不我待,宛州恐怕已经兵临城下。”
“宛州是四万人攻城,我们是七万人攻城。末将以为,现在就看是宛州撑的久,还是眼前这块骨头硬一些!所以,我等应当全力攻城!而后,以最快的速度,驰援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