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返牛津
怎样才能让儿子重返牛津,攻读天文学博士学位呢?赵中兴是颇费思量。
空手套白狼向牛津大学提出申请,恐怕是不行的,翻过来调过去的思量了老半天,不能空手套白狼,猛然间大脑里蹦出了一个主意。
“捐赠”
揣上一亿美元支票,赵中兴飞到英国,来到牛津大学。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市,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
牛津大学共有38个学院,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像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样,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 of 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
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态。
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在35个学院中,《众灵学院》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包括访问院士)。
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
牛津的学院系统产生于大学诞生之时,并逐渐成为牛津市独立机构的集合体。
赵中兴来到牛津,请求会见校长斯特.查尔斯。
查尔斯在会客室接待赵中兴。
赵中兴走进会客室
高个头一头黄发,不胖不瘦查尔斯,二目炯炯有神目视着他,健步向前同赵中兴拥抱,口里嘟嘟囔囔。“哈喽!有幸拥抱中央帝国京都集团掌门实在是不容易,是我的荣幸。”
“校长的接见,我赵中兴脸上有光彩 。”
“哈哈,彼此彼此。”
“不知赵掌门因何要见我?”查尔斯十分豪爽,可以说是开门见山。
“此来是捐赠,捐赠一亿美元附加一个小小的条件,要我的儿子赵天华重返牛津读天文学博士学位。如果两个月取得不了高标准天文博士学位,学校可以将其除名。”赵中兴也是竹筒子吹火直来直去,没有绕弯儿。
校长斯特.查尔斯听到这句话,愕然了,愕然的是全校出了明的废物人渣,要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拿下高标准天文学博士学位,这怎么可能,他有点儿不相信,怀疑是不是听错了,还是赵中兴头脑发烧,瞎说一气?
一亿美元不是买学位,捐赠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虽然好似天方夜谭。
查尔斯思索了老半天,没有理由摇头。一亿美元的捐赠,只是让赵天华重返牛津,即便是赵天华拿不到博士学位,牛津也没有损失,校长也不能摇头。
------
重返牛津大学,读天文学博士学位。
赵天华没有按部就班坐在教室听课,而是有选择的听天文物理学讲座,而后是到图书馆翻书。
课余时间不是到灯红酒绿之处消遣,而是坐在图书馆里同图书打交道。
可以说两个月的攻读,赵天华在课堂听课的时间不多,绝大部时间是在图书馆渡过,如此的偏执,在他人看来他就是个呆子,呆的可爱。
光阴似箭,两个月以后。赵天华向导师琼斯.大卫交上了博士论文,题目是天文学理论创新。
《天文学理论创新》
看到论文的题目,导师琼斯.大卫暗暗吃惊,赵天华怎么这么大胆,竟然敢碰这么大的题目。当他审阅了论文,反复看了三遍,被赵天华天才的思维,论文极高的学术水平震撼了。
虽然是自己指导撰写,难以置信如此高的学术水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
为了验证有没有抄袭,琼斯.大卫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广泛检索,没有发现有类似内容的论文,断定高水平的论文,是赵天华智慧的结晶。
琼斯.大卫思对赵天华的博士论文思考了许多,而后,向校长提出建议,建议邀请英国天文学研究机构三名知名天文学家,同本校六名天文专业教授,组成九人答辩考核组,考核赵天华博士论文论文的学术水平,学术价值。
同时建议采取开放的答辩方式,允许外界旁听。
一篇博士论文答辩,如此规模的组织,采取开放方式,在牛津也是破天荒的一次。
校长斯特.查尔斯斟酌了再三,批准了琼斯.大卫的建议,指示他组成答辩组。
经过戴维斯.大卫串联,答辩组人选确定。敲定人选以后确定了答辩日期,琼斯.大卫通知赵天华做好答辩准备。
博士论文答辩,对赵天华来说,是巨大的学术挑战。不仅要证明自己不是笨蛋人渣,将决定自己今后人生的轨迹,他将答辩日期告知了父亲。
赵中兴对儿子的博士论文答辩,时时刻刻惦记着,答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儿子人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世界首富的儿子,若是愚昧无知扶不起来的阿斗,自己的声誉也会打折扣,脸上也是无光,因此他特别重视这次答辩。
对天文学一无所知,赵中兴无法判断答辩中有无偏见。故而,他聘请中央帝国紫金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周正道,清华大学天文学教授李文亮,两位学者一起赴英国,观摩答辩。
观察儿子的博士论文答辩,判断答辩过程中,有无刁难题目发问,答辩过程,答辩评语是否公正。
答辩现场!
教室讲台上精心布置一字排开的九个座位,教室各个方位架设了摄像机。
别具风格的答辩会,不仅在牛津校园引起轰动,在大不列颠引起天文学界的关注,一些天文学家揣着好奇,观摩这次答辩。
答辩开始之前,旁听者陆陆续续走进了答辩现场,在旁听席就坐。
赵中兴一行三人来到牛津,没有和校方接触。就是赵天华的导师,戴维斯.大卫也没有打招呼,三人悄无声息走进教室,在旁听席入座。
讲台上九位学者就位正襟危坐,看着赵天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教室,他们的目光立刻聚焦过来。
赵天华来到讲台下,向台上九名学者躬身一礼,转过身,来到答辩者的座椅前,坦坦然然没有一丝一毫地紧张,站在那里。
赵天华心里嘀咕: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的感受长期的压抑着,弄得心情实在是郁闷。再也不想郁闷了,再也不想压抑了,通过答辩证明自己的才华。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并不代表自己做不到,这一次,要好好地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突然窗外一声鸟鸣,打断了他的思绪。
“天华同学请坐!”
坐在讲台上中间的年迈的学者,用清脆的声音淡淡地说。
他满头黄发,年龄约七旬左右,老花镜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散发着睿智的气息。
年迈的学者接着说:“我是本次答辩组的组长,叫约翰.戴维斯,负责这次博士论文答辩。”
“天华同学!提醒你,答辩要求是苛刻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回答不了的问题不要勉为其难,更不要随意发挥离题万里。”约翰.戴维斯带着浓重鼻音提醒。
坐在约翰.戴维斯身边的一位年轻学者,瞧了瞧赵天华,解说答辩程序。
答辩的流程和要求:九位学者将从你论文涉及的内容,随机提出相应的题目要你创造性地解答,而不是鹦鹉学舌。你的博士论文超常水平,一定是很有底气。所以,答辩考核组商议决定,选择难度最高的课题用于本次答辩。不知你是否有疑问或是其他意见?
“没有一丁点儿异议,一切按照各位学者出得题目,创造性地阐述。”赵天华听罢答辩流程和要求,自信地微微一笑,荡漾着坚毅眼神,从容不迫的回答。
“说得非常棒!”
戴维斯扶了扶老花镜,发出爽朗的笑声,一脸慈爱的望着赵天华,宣布答辩开始。
“答辩开始!”
天文学家约瑟夫.卡通,提出天体演化趋势;
天文学家杰登.卡森,提出天文动力学和伽马射线暴;
天文学家肖恩.科尔,提出射电源和红外源。
三位学者提出了天文领域,当前探索的课题,要赵天华阐述自己的观点。
旁听席上天文学家周正道,天文学教授李文亮,听了三个答辩题目,是天文学探讨的前沿课题,难度太高了,均是一脸的诧异。
二人不约而同心里嘀咕,这是给答辩者难看,天华能够回答的了吗!?不免担心起来。
三名学者提出的课题,要求要求赵天华阐述理论观点。
不管天文学任何学科,任何探索课题,赵天华都能驾轻就熟,而且无需思考就能信手拈来。简明扼要,层次分明阐明了创新观点。
创造性的答辩,让得在场的学者,一次次被震撼,脸上的表情也是越来越丰富。
眼神越来越欣赏这名智慧超群的学子了,不断地点头,个个都是赞赏的目光投向赵天华。
赵天华言简意赅,创造性地阐述完了三个天文学前沿课题,其它几位学者,随机插言提出天文学当前探索另外一些题目,赵天华没有半点迟疑,对答如流。
时间溜走了四个小时,答辩席上九人考核组交流后,答辩负责人约翰.戴维斯,满怀欣慰深情觑了一眼赵天华,瞥了一眼旁听席,宣布:
“我代表答辩组,做出最终结论,赵天华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昭示了博士后的专业水平。”
他那蓝色的眼球,放着喜悦光芒,再次觑了一眼赵天华,又说:
“论文答辩显示赵天华同学知识渊博,是他聪明才智的真实表现!好了,不需要再答辩了。如果还有人质疑,我愿意再一次组织答辩,一正视听。”
答辩负责人约翰.戴维斯,铿锵有力话音刚刚落下,一千多人的旁听席掌声轰鸣。
掌声是对赵天华的学术水平的肯定,也是祝贺答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