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陈家落败
腊月寒冬里,皇城御书房的地龙将屋内烧得暖如春日。
程炎如今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景丰帝的亲信之臣,不仅时常被景丰帝带在身边,还在御书房设了一张小几案,常年陪侍君侧,帮忙做些起草诏书之事,圣宠无两。
眼瞅着快到年底,吏部又开始忙于对官员政绩的考核评定,景丰帝问程炎:“虽说你这样陪着朕比较方便,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在翰林院已有六年了,接下来可有什么打算?”
程炎猜到他的意图,笑道:“陛下既然这样问,想必对微臣的去处已经有安排了吧?”
景丰帝最欣赏他这份恰到好处的聪明,满意点点头:“不错,朕确实已经有了想法,但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朕可以给你两个选择。”
“
内阁虽然看起来凌驾于六部之上,但实际上就是个秘书机构,阁臣都是皇帝的顾问,本身的官阶并不高,只有正五品。后来的阁臣渐渐由各部尚书兼任,这才使内阁的地位日益变得重要。
然而归根结底,内阁的权力还是皇帝赋予的,皇帝让你进你才能进,皇帝不让你进,就算你官职再高,你也进不了。
程炎是一甲状元,在翰林院熬满资历之后直接进入中枢,担任要职,也算是状元的典型升官之路了。但本朝开国以来的状元很多,当上阁臣的状元却没几个,关键点就在于能否取得皇帝的认可和信任。
程炎想过景丰帝会很重视自己,却没想到他能给出这么具体的承诺。闻言他并没有急着做出回答,而是问景丰帝:“那陛下给微臣的
景丰帝从容笑笑:“
若以进入内阁为最终目的的话,这两个选择可谓殊途同归。
留在翰林院,胜在平顺安稳,等资历熬够了之后,什么时候内阁有空缺,就能立刻补上。缺点在于没有经过六部庶务的磨砺,人脉不够广,仅凭皇帝的信任入阁,可能难以服众。
现在就进入六部,必然会比待在翰林院更苦更累,困难和麻烦数都数不清。好处是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政绩,比靠年龄增长熬出来的资历踏实得多,而且手握实权,无论是身份地位,都和清水衙门的翰林院大不一样。
将来慢慢地做到了一部长官,同样可以进入内阁,说不定还能当上内阁首辅。
程炎比较了一下二者的优劣,稍一思索,便拿定了主意:“微臣想离开翰林院,去六部任职。”
景丰帝惊讶于程炎的果断:“这么快就想好了?确定不再考虑考虑?待在翰林院,今后不仅可以和现在一样,继续陪在朕身边,将来还可以直接进入内阁,不比去六部轻松得多?”
程炎坚定道:“不需要再多考虑,微臣就是想去六部。翰林院虽好,却过于安稳,未曾经过六部庶务的磨炼,又怎能说有能力为陛下分忧呢?总要做些实事,才担得起陛下对微臣的悉心栽培。”
景丰帝笑得意味不明:“到底是想做实事,还是想要手握权力?”
程炎犹豫了一瞬,还是坦然道:“既是想要做实事,也是想要权力。”
“微臣出身贫寒,寒窗苦读多年,终一朝得中金榜,入朝为官。然而本朝开国一百余年,哪怕是三年一个的状元,累积起来也有好几十个,进士更是有成千上万。若无显赫家世,出色政绩,仍然难以在史书中留名。”
“论出身背景,微臣并不是同僚中最高贵的一个,论才学能力,也并非朝中
说着,程炎从座位上起身,朝景丰帝庄重拜下去:“微臣想进入六部,既是为实现自我抱负,也是为了回报陛下,手握实权,担任实职,才能为陛下做更多的事。”
“别人做官,或为名,或为利,微臣亦不能免俗。但微臣和他们不一样,微臣并非出自书香门
“今朝中诸公,都是朝廷的臣子,大夏的臣子。而我程炎,只想做陛下的臣子。”话毕,程炎重重地叩首下去,久未抬头。
景丰帝目光幽深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朝中人才辈出,有能力还年轻的官员多的是,景丰帝可以随便选一个栽培。但像程炎这般,有能力又出身寒微,还没有势力依靠的,却只有他一个。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很聪明,知道景丰帝想要什么,也知道他能给景丰帝什么。
钱逊那样的人,忠正纯直,是个好官,可以放心使用,却不能收为亲信。因为他能对景丰帝忠诚,也能对下一任皇帝忠诚,对大夏朝每一任皇帝都忠诚。
程炎则不同。他今日的一切都是景丰帝给的,景丰帝捧他,他便高,景丰帝踩他,他便低,高低皆在股掌之中。就算程炎有野心,那也是看得见、可以掌控的野心,景丰帝并不害怕。
诸皇子一天天的长大了,再过个几年,就要开始入朝听政,处理政务。而与之相对的,却是景丰帝日渐衰老,越来越力不从心,届时看着年轻力壮的皇子们,朝臣还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吗?
景丰帝需要有一批从头至尾只忠诚于自己的臣子,程炎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程炎仍跪在地上,未曾抬头,景丰帝看着看着,忽然笑起来;“起来吧,朕准了,你想去六部朕便让你去六部。说说,想到哪个部门当差?哪怕你说出具体的官职,朕也不是不能给你。”
“当然,你太年轻了,尚书和侍郎暂时别想,其余的只要合适,朕一定允你。”
程炎抬起头来,缓缓道:“既然陛下厚爱至此,微臣便直说了——微臣想去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