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抵达蓟辽
所以她还是暂时将这个秘密藏在心中,以维持与二哥如今这般亲密自然的关系。
魏瑾亦能听出来,魏若口中的“那般男子”是有具象的。
她是遇到了那个人了吗?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子?
思及此,魏瑾亦藏在袖子里的手不由地紧了紧。
然后二人各自看向一边,各怀心思。
一样的是,谁都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没有选择将这层窗户纸捅破。
###
三月初六。
天气虽有些冷,但阳光明媚,如同魏若的心情一般。
魏若一行终于抵达了他们在蓟辽的王府。
魏若跳下马车,紧随其后的魏瑾亦便将斗篷披在了魏若的身上。
“这里不比京城,别冻着了。”
“嗯。”
魏若拢了拢衣服,然后抬头望向大门。
整个大门都很旧,只有匾额是新换上的,上头写着“睿王府”三个大字。
这里就是他们今后的家了。
魏若和魏瑾亦进了门。
这处官邸比他们在京城的王府要小,并且简陋破败不少,看起来有些年久失修的样子。
但就算这样也已经是附近一带最豪华的建筑了。
魏若来的路上已经看过了,这一带地广人稀,百姓贫苦,房屋简陋,就连官府衙门也是破旧的样子。
对此魏若丝毫不嫌弃,甚至满怀期待。
一部分的房间已经由先行部队打扫好了,魏若等人可以直接入住。
因为房子不大,后院较为宽敞明亮的院子就两座,剩下的都相对较小。
魏若和魏瑾亦各一处,这回就和他们在兴善县魏家一样了,房子是挨着的。
刚好秀梅搬了个梯子进来,魏若就将梯子靠在了围墙上,趴在墙头看隔壁。
魏瑾亦敏锐地察觉注视自己的目光,抬起头,迎上魏若笑盈盈的脸庞。
魏瑾亦的脸上也紧跟着多了一抹笑,他目光柔和地望着魏若。
“你在看什么?”魏瑾亦问。
“看看二哥的院子里适不适合种竹子。”
因为兴善县魏瑾亦的迎竹苑里就种着竹子。
“院子是有地方种的,只是在蓟辽之地,竹子不好活吧?”
“那我要试试,我种啥活啥的本事能不能在竹子身上灵验。”
“嗯,依你。”
“二哥,你说我的院子是叫听松苑呢还是叫松竹苑呢?”魏若问道。
魏瑾亦顿了顿,一时不明白魏若问这个问题的用意何在。
“我觉得都挺好。”魏瑾亦回答道。
“我觉着叫松竹苑好。”
“嗯,依你。”
“二哥,我们以后还在一处用膳吗?”魏若继续问道。
在京城的最后一段时间以及来的路上,他们一直都是一起吃饭的。
“依你。”
“二哥你能不能换个答案?别总依我,要真都依我,那我可指不定做出点什么事情来了。”魏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如果若儿愿意,我想与若儿一道用膳。”魏瑾亦回答道。
他自是愿意的,只是怕她不愿意,怕她麻烦,怕打扰到她。
“那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魏若才从墙头爬了下来。
###
入住后的魏若立马就开始忙碌起春播相关的事情。
万物皆有时,时间不等人,魏若可不想错过今年最佳的耕种时间。
蓟辽之地虽为魏瑾亦的封地,但魏瑾亦对此地并无行政管辖权,大部分百姓和土地都还是由这边的官府负责。
不过作为封地的王爷被分到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是魏若眼下要安排的。
这一波春播魏若打算种植土豆,也就是马铃薯,这是她空间刚刚升级解锁的新种子!
很早之前魏若就在等马铃薯了,这种作物十分高产,在她以前生活的世界里,就是这作物养活了无数人,让人类迎来一波人口暴涨。
她想着既然红薯也解锁了,马铃薯应当也会有的。
果然它真的来了,而且时机刚刚好!
真的是瞌睡来了有人给送枕头,她正好拿这片黑土地实验!
不是说这里不适合种植水稻,事实上,蓟辽之地是能种出水稻的。
不仅能种植,且只要有抗寒抗冻的品种,这片土地上种出来的水稻质量还十分之高。
只是眼下要种植水稻的各项条件还不具备,且现在是急缺粮食的时机,而比起水稻,土豆的生长周期更短!
魏若空间的土豆为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收获只需要六十天。
如此在冬季来临之前,他们至少可以种上三季!
魏若不仅打算在睿王府名下的土地上种土豆,还打算让附近的百姓都跟着自己一起种土豆。
为此魏若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换粮食种可是一桩大事,土地资源有限,种错了中途可是不能随便更改的,这关系到一家人的生计。故而魏若要在短时间内说服他们就得拿出可以让他们信服的理由来。
首先魏若打算做的
除了这一次跟随魏若他们队伍运送过来的一部分粮食外,后续还会有近百车的粮食运送过来。
这些都是此前魏若储存在睿王府和京城附近的仓库里的。
因为辆车笨重,加上要特别小心沿途的贼寇,故而费的时间要比魏若他们的主队多一些,即便早他们几天出发,也要再晚几天才能到。
魏若打算将这些粮食中的一部分留下,作为今年王府上下的口粮,其他的全部按照统计的人口派发给当地居民。
反正她平时也在用多余的粮食救灾,这蓟辽之地的百姓虽然还没到流离失所成为灾民的地步,但从她这一路过来看到的情况来看,也离成为难民不远了。
她反正都是要拿这些粮食救灾,何不就此用来救自己封地的人?
而且她此举还能为王府赢得一定的声誉,也有助于她后续工作的开展。
于是魏若将张毅柯崇山虞子修等人叫了过来,在地图上圈了块地方,将自己打算给这个区域的百姓派发粮食的决定告诉了几人。
魏若的这个决定让张毅柯崇山虞子修等人十分惊讶和不解。
他们认为魏若此举太过冒险了,救人固然是好,但粮食只留给一年的话,属实有些冒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