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表演
两人虽然有过交流,但都是在网上。头一回在线下面基,还是份量这么重的导演,虽然穿着简单朴素,且现场极度简陋混乱,但姜也还是郑重其事地迈过去跟何导握手。
“何导,终于见到您了。”
何西寺点点头,兀自从夹克口袋中取出一根烟抽了起来。
房间里仅有一只落地灯亮着,光线并不明朗,烟雾慢慢升腾起来,他对姜也道:“我给你两个场景,你试试戏。一个是梦中惊醒,另外一个是告别。”
他惜字如金,姜也反问:“何导,还有更具体的信息吗?做了什么梦?噩梦还是美梦?告别谁?亲人还是朋友?”
何西寺看起来就像个和气的小老头,眼睛不大,却极为犀利,他置若罔闻,只看了眼自己手机:“你有2分钟准备时间。我等下有约,不能耽搁太久。”
这就是命题作文了。单从这两个主题并看不出什么跟剧情有关的门路,姜也索性放弃寻找这些联系,站在一旁双眼放空,大脑飞速运转,开始疯狂思考解题思路。
第一个命题不涉及人物关系,就是自己演自己的即刻,即所谓的构建自己的表演框架。
按照常规套路,或者说普通电视剧中的演法,基本就是“垂死病中惊坐起”那一挂的。主人公从床上猛然起身,睁开双眼,迷茫地看向周围,浑身冷汗,费劲喘息,甚至可以加上以手抚胸,努力克制自己的心跳。
一万个演员里有九千个会这么演,在三流电视剧里也许已经达到及格线。
肯定不行!
姜也想也没想就pass掉。
因为太套路了!套路化表演的后果就是,观众一看就是演的,瞬间出戏,不会令人信服。对方是大导,还是高规格电影,绝对不会接受这种低级演技。夸张,表演痕迹重,也就是所谓的太外放,生怕观众看不懂他的情绪与反应。
极度沸腾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谭千渝刚才的那句话,“顶级演员会用强大的意志力摁住自己的表演欲望。”不能演,演就输了,不能想演戏,要把它当作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想象自己真的发生了这件事,那么真实的反应是……
杂序无章的混乱思路中,这句话犹如一根细细的金线,牵引着他在极度紧绷的精神下拨开那团浓烈的迷雾,往某个最深处的终点走去。
那是无数个表演视频,无数本演技教程,生活中成百上千次不经意的观察与细节捕捉的片段闪现。
最终,姜也的思绪飘回记忆里,定格在上一次惊醒的自己身上。他瞳孔蓦地一动,眼神聚焦,重新看向了何西寺:“何导,第一个,我准备好了。”
何西寺眨了眨眼,下巴一点,示意他到前面开始。
姜也随手拽了一把椅子过来,又在桌上抽了一本书。
那椅子带有软垫和扶手,他坐上去靠后缓缓躺下,头一歪枕在椅背上。右手搭在扶手上,左手将书打开,放在胸前轻轻按住,然后阖目。修长的双腿随意搁在地上,完全没有使力。
房间内很安静,只有他均匀的呼吸声。
忽然之间,一声极轻的几乎不易察觉的抽气响起,他的右腿突然轻蹬一下,其实那一下幅度非常小,速度又很快,如果不是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他身上,甚至会被忽略。然后他睁开眼睛,飞快地眨了两下,眼神还在发懵。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身体再无任何动作,只是原本按着书的左手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于是半开的书顺着他的身体缓慢滑落。只听啪地一声,惊得他原本惺忪的睡眼微微睁大,似乎在此刻才回过神来。
借着他以两条胳膊撑着,迅速坐直了身体,明明没有人,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弯腰去捡书,仿佛刚才睡觉的人不是自己,反而刻意掩盖。
表演定格在这里。
“我演完了,何导。”见何西寺迟迟不叫停,姜也干脆起身提示他。
何西寺咬着烟的嘴角微微翘起,在喉咙里含混地嗯了一声。
他看得十分清楚。姜也采用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演法。即便是一般的资深演员也不敢轻易使用——只演一个人的生理反应。
很多人在遇到梦中惊醒这类主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如何给自己加戏。因为没有台词也没有对手演员,能呈现的东西太少了,只恨不得把所有情绪都放大给观众看。惊惧,害怕,迷茫,心神不定。结果就是它不真实。
试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有谁在被噩梦吓醒时会真的一屁股坐起来,肩头颤抖,表情惊恐?演员们其实都知道这不科学,但大多数人不敢这么演,就是担心给的太少,发挥不出自己的演技。当微妙的表现欲和表演的纯粹性之间互相博弈时,大部分演员会倾向于选择前者。
所以实际上,这道题的难点在于收,如何在收的同时,还能正好满足观众的想象力。
“第二个还需要留准备时间吗?”何西寺漫不经心地问。
“不用,直接来吧。”
姜也没有犹豫。
其实直到飞机上时,他还在思考何西寺在试戏阶段会给他出怎样的题目,这两个看似非常寻常的题目着实在他的意料之外。
告别,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主题。
冥冥之中,好像有什么东西牵引着他,于27岁,跋涉过万水千山,来到这位名动中外的导演面前,去向他展示一个中国北方偏远小镇男孩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最刻骨铭心的情感。
其实何西寺对于情感的细腻捕捉与把控早已炉火纯青,他天生就擅长在电影中拿捏这种细微入理的暗扣。姜也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征服他的技巧,导演本人已经见过太多技巧上的东西,司空见惯。所以,他决定这次扔掉一切技巧。
扔掉一切技巧,等于放弃所有告诉自己一定要演好的心理暗示,也等于放弃一切努力去说服别人的努力,亦等于不再执着于弄明白这场所谓的试戏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姜也将椅子往前推了推,摆在长条桌正中央。那本书合拢,小心摆在桌子右上角。然后他倒退三步,拎起脚边的双肩包,如同倒退7、8年,站在一个看不见的门口。
向内眺望,那是父亲背对着他,惯常坐在餐桌前的场景。
遗憾是什么?是年少的他无数次在门口经过,看到逐渐苍老的父亲头发上间杂的白发越来越多,却没有开口,只是一句“我走了”便转移开的视线,和远去的匆匆步履。
直到父亲走后,注定此生这一幕他再也无法忘记。
为什么,在那么长的时光里,都没有在离家前,多跟他聊一句话?其实他不止一次地想这个问题。
哪怕有一次。
也许,就是这次了。
他于空荡荡的座位上慢慢看到父亲佝偻的背影出现,变得越来越清晰。
可能是听到他的脚步声,父亲回过头来,脸上是爬满的皱纹,眉心是经年累月没有展开而留下的川字痕迹。他看向姜也,脸上其实没什么表情,但那双眼睛,那双深陷在眼窝中的,布满血丝的浑浊的眼睛,却似乎总含着什么。
姜也原本推门的手停顿了一下,单肩背着包转过身来,朝里看。
姜也是笑着的。
他的微笑并不是那么自然,甚至有些僵硬和尴尬的,但他竭力保持着那种微笑,看着眼前的父亲。
父亲站起身,他也走上前来,在离椅子一步多点的地方停住。此时他的视线微微下落。
小时候,父亲一顿吃两碗饭,他连一碗都不一定吃得完。再后来,不知不觉中,他长大了,个头蹿高超过父亲,一顿要吃两碗饭还不够,父亲却越吃越少,一碗就打住。
他们再没有小时候那种亲密无间,变成了男子汉和男子汉之间的交往,是冷硬的,疏离的,客气的。青春期的孩子与父亲保持着距离,再也谈不上什么交心的话。即便他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叛逆期,也没有跟父亲有太大的矛盾,生活仍因为母亲的离世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准备好了?东西都拿了?父亲也勉力回应他的笑容,低声问。
“嗯。”姜也手插兜里,继续维持着这个尴尬的笑容。
父亲下意识地点点头,也没什么能再帮到他的,于是抬起手,想拍拍他肩膀。
这一刻,姜也突然上前迈出一步,朝他展开双臂。将那个小小的肢体接触改变成了拥抱。
父亲似乎有些错愕,但很快接受了他的。
父子之间的拥抱就像蜻蜓点水,稍稍一碰就迅速分开。他在抱住父亲的一霎那,从他怀中闻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油墨香气。家里的杂书废纸一堆一堆,生活的困苦没有抹去父亲那点不费钱的小爱好,母亲走后,他除了挑起生活之重,仍然保持着看书写字的习惯。
尴尬的拥抱之后,他再度将手插回口袋,往门口走了两步,回头再看父亲。
父亲也看着他,用那一直含着什么的眼神将他望着,没有说话。
其实细想起来,这件事遗憾在于,两人从未向对方表达过自己的内心想法,而彼此也不是什么读心大师。所以如果再有那么一次机会,来得及与父亲告别,他会选择告诉他自己在想什么。
于是他停下来,突然喊住父亲。
“爸。”
父亲抬眼,与他对视。
“对不起啊,我应该多抽点时间陪你的。”姜也语调轻松,却抑制不住一丝细微的颤抖。
父亲什么也没说,他一向下垂的嘴角微微抬起,垂头看了眼桌上的啤酒,又抬头看了眼姜也。
父亲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然而就在那一眼再次投射到他身上了,父亲朝他挥了一下手,点点头,什么都没说,但已经做好了目送他离开的准备。
姜也是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了父亲眼神中的深意。
那是一种关乎时间的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