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暗器吗?
农业部点了点头,明年也行,今年更好,既然是塑料布的问题,那就必须回去找部里人商量商量。
听完他又一头扎进了塑料大棚中,和农学院的老师开始探讨起技术。
“许主任,你也知道,我们后勤部不容易,领导们很辛苦,他们为了咱国家……”
“佟主任,咱四九城的官太多,真管不过来,这样,在京的每一个处级以及处级以上干部,一个月后,每人每天三斤的采购额,您帮着统计一下。
至于怎么分配,我就不管了。”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佟主任高兴道,处级以上干部就超过一万多人了,有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
“佟主任,我听说外蒙那边有大量的牛羊,咱这边有没有过去采购?”
“这个归财政部管,听说去是去了,可今年的量不大,估计想要大量采购,也得明年了,怎么,你想要一些牛羊肉?”
许大茂点了点头。
“我倒是能解决一部分,不过,咱这工业园的人数太多,恐怕是杯水车薪啊。”
“没关系,佟主任您能解决多少就是多少,我在这谢谢你了。”
“应该我谢谢你才对。”
实际上,许大茂并不需要牛羊肉,可这一来一往,就属于长期交往,关系就处下来了。
对许大茂来说,现在需要的就是人脉。
他现在还是化学部的人,之前和工业部、机械部、外交部都有交集,且表现不错,现在又认识了农业部和后勤保障部的人。
慢慢来,这关系现在没用,但临时抱佛脚的事最好只用在大学考试前面,其他地方别用。
参观这里,许大茂一行又逛了几个公社大队,还特意在三合村吃了顿杀猪菜,大家都很满意。
等下午他回到工业园的时候,相亲大会早已经结束了。
齐大发向他简单汇报了情况,很热烈,很精彩。
兄弟们都很满意,女孩们很满意,家长们也很满意。
女方也都通过许大茂的关系进了工业园。
苏省涟水县。
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收到一笔匿名汇款,表明是给韩赖青的补助。
作为工厂里中层干部的父亲看到金额也吓了一跳,这个金额都赶上他一个月工资了。
他不知道自己的继子干了什么,但还是很高兴。
说明他儿子被人看上了,以后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
坏事?
他都没往那方面想。
上大学能有什么坏事?
电话打到了航天大学,韩赖青让他放心收下,还说他自己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学校的几个核心成员和他聊过此事。
不仅自己收到了钱,家里也收到了。
其中就有同学百分之百肯定,这钱是上面给的,不仅他们有,其他学校的学生领袖也有。
这属于秘密资金,放心使用。
他们这群人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四九城的消费那么高,可解了燃眉之急。
韩赖青也从最初的兴奋到后来的理所当然。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四九城好几所大学里。
只要许大茂盯上的学生都有同样的待遇。
几十人而已,对于他来说,小钱,不值一提。
当然,这样的事情,必须温水煮青蛙,至于能煮死多少,就等最后的爆发了。
……
最近的闶升很难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不是痔疮,而是腰部。
很难受。
本来他以为是年纪大了,又长期伏案工作积累的。
可越往后越不得劲。
前两天突然发现,后腰脊柱旁边凸起了一个疙瘩,吓得他赶忙去了保健局找老中医。
老中医搞了半天也没看出来,只说里面长了个东西。
至于是什么,不知道。
无奈,他只能去医院拍片子,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里面有一只钢笔尖!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建议尽快开刀取出,万一挤压到脊柱神经,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所有人,包括闶升都不明白,这东西是怎么进去的。
没有伤口,没有痕迹。
暗器吗?
最后,还是老中医给出原因,就像针灸一样,就是无意间插进去的,不一定会疼。
从深度上和皮肤痕迹上推断,最少几十年了。
这谁还能想得起来,闶升干脆不想,在他看来,只要不是什么恶性肿瘤就好。
这也不算什么大手术,尽快做,耽误不了多少工作。
手术时间安排的很快,他也早早地住进了医院。
令人意外的是,他居然没让鲁省的儿子过来。
打乱了许大茂的计划。
不过不严重,还可以下次找机会。
住院和动手术期间,来看望闶升的人很多,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大都过来慰问了一下。
大领导都派人送了花。
不得不说,这老油条的人脉还是很强的。
手术这天,不少领导都进去谈了话,出来又找手术大夫郑重交代了几句。
无非都是保证手术成功,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之类。
听得许大茂耳朵都生茧子了。
但还得小心听着,领导都太大,不是一般的大。
不出意外,手术很成功。
在走廊外等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后来冲进来一波人,又快速离开,让许多人莫名其妙。
许大茂装作很不解的样子,结果还没凑上去,人就走了。
在某会议室里,被取出的钢笔尖在几个人之间传了好几遍。
几人都在考虑其中的得失!
因为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字,日月。
有些事情是不能往外翻的,这涉及到了一段很深的历史。
三十年前,王日月的思想就一直和领导们相悖。
至今,他还在熊国,整天写一些攻击龙国的文章,搞得国内的人很不爽,也算龙国的第一代公知了。
而闶升原来就是王日月的坚定追随者,也算他的一段黑历史。
建国后,他就极力隐藏这段经历,就怕有人拿这个说事,而这也是他搞调查部领导的原因之一。
知道这段历史的不多,加上事情久远。
也没几个提。
可现在莫名出现了这么一个钢笔尖,就大有文章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