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何大清蔡全无兄弟相认
等转过年来,再到过年的时候,何大清再回来时,怕是连住的地方都不好安排了。
一时之间,何大清心里忽然有了危机感。
陈雪茹的奶奶和保姆,还有雨水的房间,都在后院呢。
后院还有好几间空房子,可何雨柱不打算往外租了。
除非是自己的家人和亲属,否则,何雨柱是不打算租给外人的。
何雨柱刚安顿好了何大清跟白寡妇。
王一虎急匆匆跑来中院找他。
“师兄,门外有一位蹬三轮车的师傅,说是叫蔡全无的,说是您让他过来的?”
何雨柱大笑道:“没错,一虎,快快有请蔡全无蔡师傅,让他来中院,到我这里来。”
何大清一听蔡全无来了,他顿时就坐不住了.
“嘿,大清,你跟这位蔡师傅,你们俩这长得也太像了吧?!”
白寡妇瞅着何大清跟蔡全无,她是看看这个,瞅瞅哪个,白寡妇感觉啼笑皆非。
这俩人咋就长得那么像呢?
怪不得何大清她儿子说,这个蔡全无跟他爹何大清,就跟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
这何止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蔡全无简直就是年青版的何大清!
何大清简直就是中年版的蔡全无!
整个房间里,可以说除了何雨柱之外。
陈雪茹和何雨水,连同跑来看热闹的王一虎和吕建松,都被蔡全无跟何大清一模一样的容貌给震惊了。
“爸,这位蔡叔叔,和你长得真是太像了。”
“他该不会就是您说的,您那位从没见过面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吧?”
雨水试探着问何大清。
何大清瞅着面前的蔡全无,连他自己都被震惊了。
这特么怎么就跟照镜子一样?
这小子长得跟我也太像了吧?
况且他又姓蔡……
何大清在心里已经猜了个八⑨不离十。
蔡全无瞅着面前这位老哥,他也震惊了。
这人咋跟我长得这么像?
简直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何大清忽然想到,他很小的时候,老爹跟他说过的一个人……
“兄弟,听说你姓蔡?敢问令尊高姓大名?”
何大清很认真的问蔡全无。
“家父大号何阳明,人送外号何厨子,三十岁入赘到我们蔡家,三十一岁我妈生下了我,我妈叫蔡何氏……”
蔡全无老老实实回答何大清的问题。
可没等蔡全无把话说完,何大清已是老泪纵横。
“兄弟,咱俩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啊!”
何大清带着哭腔对蔡全无说道。
蔡全无也是泪如雨下。
“哥,我早就听父亲提起过您,自从父母离世后,我孤身一个人流离在外。”
“我无时无刻不再找您啊!”
蔡全无和何大清两位失散多年的老14兄弟,深情拥抱,哭了一塌糊涂。
“好了,爸,小叔,你们都不要再哭了。”
“兄弟重逢这本是好事,快别哭了,哭坏了身体可不好。”
何雨柱上前来安慰抱头痛哭的两兄弟。
劝了好一阵,兄弟俩这才分开。
兄弟重逢,自然要好一番叙旧。
叙旧完了,何大清介绍儿女儿媳给蔡全无认识。
蔡全无做梦都没想到,轧钢厂里大名鼎鼎的何雨柱何师傅,居然是他的侄子。
蔡全无更没想到,前门外大街最有名的雪茹绸缎庄老板陈雪茹,居然是他侄媳妇。
这次兄弟重逢,实在是给了蔡全无太多的惊喜。
当何大清得知,他这位同父异母的小兄弟,现如今孤身一人,还在外面租房子住,居无定所,靠着扛大个,蹬三轮车维持生计。
何大清顿时动了恻隐之心。
他当即就让何雨柱想办法,给他这位小叔弄得地方住。
何雨柱也很给老爹面子。
他当即就提出,前院把杂物间收拾出来一大间,可以让小叔蔡全无免费过来住。
蔡全无感激不尽。
何大清很好的维护了自己作为兄长,同时又作为父亲的面子。
王一虎和吕建松都很有眼力劲儿,两人一起过来见过师叔蔡全无,就跑到后院厨房,埋头干做起了菜。
今天是师伯和同父异母的兄弟重逢的好日子,当然要好好庆祝庆祝了。
师伯和师叔还有师兄师嫂他们都在忙着说话,王一虎和吕建松哥俩自然要担负起做菜的重任了。
好在后院厨房里有何雨柱和陈雪茹提前备好的年货,像什么鸡鸭鱼肉,火腿、鸡蛋、罐头、海带等各种食材,应有尽有。
这就让王一虎和吕建松哥俩有了用武之地。
哥俩一阵忙活,做了十道菜,等到了饭点儿后,全部端上桌。
后院老太太也来到中院,跟何大清等人围坐在一起,一大家子人和和美美融融恰恰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晚饭。
当天晚上,何雨柱和陈雪茹没有回锣鼓巷,两口子就住在了这座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专门伺候老太太的保姆张嫂要回老家了。
老太太给张嫂包了个大红包,何雨柱和陈雪茹两口子一人给张嫂包了个大红包。
张嫂的包裹里,也都是陈雪茹送她的新衣服,新鞋子,还有火腿罐头糖果之类的吃食。
何雨柱和陈雪茹两口子,骑自行车将张嫂送到车站。
何雨柱还抢先给张嫂买好了车票。
“雪茹,姑爷,你们都快回去吧。”
“老太太身边离不了人。”
“我趁着年前这最后一趟车回老家,再晚了就没车了。”
“等过了年初五我坐早上最早的一班车回来,你们可要来车站接我呀。”
张嫂红着眼睛抹着眼泪,在车上跟陈雪茹两口子挥手道别。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回家过春节,可每次都跟生离死别一样。
平心而论,她早已融入了这个家,老太太早晨起来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午饭吃什么,吃多少,午休睡多久,午觉醒来后,要溜达多远,晚上老太太吃什么,吃完饭后老太太几点上床休息,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儿,就跟生物钟似的,早已刻印在了张嫂脑子里。
早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习惯。
这冷不丁要离开老太太好多天,张嫂心理上一时间有些无法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