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的日子
送走白柒枫,季依的日子继续晃晃荡荡地悠悠闲闲地过。
黄昏是暖暖的橘黄色,太阳落山吹散了一丝暑气。屋子的歌声轻轻柔柔地唱着,日子一下慢了下来。
这天,季依吃过早饭,开上车,今天她要去超市采购。
超市前面,喇叭的声音恨不得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推好购物车,顺着超市的架子一排排望过去。黄油,面粉,牛奶,牛肉,猪肉等统统收入购物车。
这时候正是乡下小菜成熟的季节,菠菜,土豆等接踵而来。季依便只买了村里不常见的。至于水果便将自家没种的统统买一点。
回到家里,季依先把蔬菜,肉类等用保鲜膜分门别类的放进冰箱。然后拿出昨晚泡好的豆子,准备做一些豆皮,回来涮火锅。
端着泡好的豆子,再拿几个盆,几块布。去孙奶奶家借了脚蹬三轮车,推着去村子里最大的桑树下,树旁有一石磨,据说,这石磨历史悠久,从季依太爷爷那一辈便存在了。
用这个磨出来的豆子,醇香浓厚,有现代技术打磨不出来的味道。
“阿婆,在家吗?我想来借一下驴。”季依把车子停在石磨旁,敲响了旁边的门。
“在,依依崽呦,驴在棚里,你去牵吧。”阿婆应声道。
“好嘞。”
梨映村村民混杂,全国各地都有,所以称呼也颇有些五花八门。
季依把豆子从车上搬下来,连水带豆子用勺子放入石磨上方的口,套好从阿婆家借的驴。赶着驴一圈一圈的走,随时向口里继续添加豆子。
在石磨的周围,白白的豆浆随着一圈圈的走动,顺着缝隙滑下,不断流淌,汇入地上接着的盆里。
等到所有豆子都磨好,季依还了阿婆家的驴,把磨好的豆子搬上车,用布盖好,防止落尘,推着三轮车回了孙奶奶家里。
“奶奶,我回来嘞。”
“来了,”孙奶奶一边应声一边从屋里走出来。帮季依从车上抬下来磨好的豆子,把它倒入早就准备好的盖有一层纱布的盆里。
把过滤好的溶液倒入锅中,孙奶奶帮季依烧火,季依盛出一部分,分次倒入小灶上的平底锅里,以相对恒定的温度,隔水加热,伏将结皮。
十分钟左右,豆浆,表面就会浮起一层薄薄的油膜,这凝结的精华就是油豆皮。季依将油膜轻轻挑起搭在另一个竹棍上。
大锅里的猛火加热煮沸,至锅面豆浆泡沫破裂。
用小勺将豆浆向前不断搅动,慢慢加入从阿婆家借来的盐卤水,当豆浆粘勺后,搅动放慢,加盐卤水的速度也相应放慢,直到豆浆出现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时,停止搅动,盖上锅盖,保持约半小时。
季依拿出窖藏的萝卜,洗净切丝,将过滤出来的豆渣拿出来。起锅烧油,倒入豆渣,翻炒至表面微黄,放入萝卜丝继续翻炒5分钟,倒入些许食盐,耗油,盛出一部分继续放入些许辣椒面。
用小盆分开盛了几盆,在去大锅里挖上几盆豆腐脑,放入一层层的篮子里。
“奶奶,我去给阿婆他们送点啊,你先吃。”季依向屋里喊了一声,便提着篮子去了阿婆和几个奶奶家里。
村子里的老人的子女大多数在外工作,季依年幼时,受他们照顾颇深,他们把季依当自己的孙女看,季依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爷爷奶奶看。
季依也没空着手回,尽管季依再三说,自己不缺吃的。但在那些老人心里,依依还是那个扎着两个牛角辫,要糖吃的女娃娃。
糖果,饼干,桃子,李子的,整整一个篮子呢。
回到孙奶奶家,季依把豆腐脑倒在铺有纱布的木格内,包好,用重物挤压,把水挤出。这便是豆腐了。
季依将豆腐切块,放凉后一半切成一块一块放入冰箱冻起来,豆腐里的水成冰,体积变大,吃的时候,化开,豆腐变成蜂窝状,炖汤的时候放入,吸满了汤汁。季依跟王落都喜欢,便多做了些。
剩余的一部分将豆腐切成小块,倒油炸起,另一部分,分一分也便不剩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