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上交报告
把强盗送走之后。
李卫国拿起王守仁的报告就看了起来。
该说不说,王守仁的报告永远都是那么地赏心悦目,哪怕过去这么多年了。
他李卫国也依旧喜欢看王守仁的报告。
这不看不要紧,真是一看吓一跳。
越往里看,就越不对劲。
这里面,可不单单是他手中摩托车的事情了。
而是四冲程的发动力的问题了。
根据王守仁的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四冲程的玩意,那可是接轨世界的东西了,没准,还可以创造外汇。
摩托车还好说,但是汽车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众多制造业里,汽车产业是所有制造业里面最重要的产业,没有之一。这玩意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大与否。
很多人听到这玩意估计第一个就是不信。
但事实如此。
汽车产业,不单单是制造一辆汽车这么简单。
里面涉及到了材料、金属、能源等等等等一系列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环链。
而且,国外但凡是工业发达的国家,都经历过汽车产业的熏陶,可以说,现当下,想要发展经济,刺激重工业,那最好的产业就是汽车。
但是国内的汽车,缺陷也很明显。
水准明显很落后,50年代,国内就有了自己制造的汽车,但是这玩意说白了,就是纯粹的抄袭,没有自主的创新,在国内自己家里人用用倒是没什么,放出去,那就是纯粹的丢脸。
至于国内的民众就更别提了,现在摩托车都还没放开,别说汽车了。
现在的现状就是没有一个领头的,大家伙都在各自过各自的,压根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使劲。很多工厂其实都是在吃老本,只有少数的几个,类似于钢铁、矿石、化工等产业发展得不错。这个发展得不错的原因就在于国家在搞基建,需要这东西。
但也摆脱不了吃老本的现象,活力不足。
工业部其实很早就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了。
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单单王守仁提出的精细化流水线,没有哪怕一个厂子能够成功,他们就知道,这或许,已经不单单是没刺激的原因了。大多数人,都喜欢稳定。
李卫国在阅读了王守仁的报告之后,也没有耽搁,直接就往上送,甚至,自己开车就往上送。
这份报告上去之后,就停留在了大领导的位置上。
大领导并没有继续往上递。
因为暂时还没有必要。
摩托车的事情他倒是可以做主,但是,汽车的事情,那就不是一个公私合营的企业能够玩得转的了。而且,就目前而言,王守仁只能算是做出了一点点成绩,也不足以说服上面的人往这个方向走。需要时间去折腾。王守仁自然知道这一点了,他也就是提前打一个预防针罢了。
说实话,汽车这玩意,可不是摩托车这么简单。
需要考虑的事情比摩托车多多了,他琢磨着,没个两三年的时间,估摸着也弄不出来。先打一份报告,让上面知道自己需要挣钱,需要挣外汇了。后续的事情,再说就是了。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守仁骑着自家厂子制作的摩托车,在许多人羡慕的眼神之中,开回了家。
现在厂里也基本上安排到位了,他打算第一批的利润下来了,就扩建一下厂子,至于厂子平时的事情,交给徐薇薇去做就行了,反正这姑娘现在精力充沛得很。有事情的话,她直接打电话过来就成了,接下来的时间,他打算好好地修炼一下内功。
刚回到家,就发现,秦京茹正吭哧吭哧地打扫着卫生呢。
看到王守仁回来了,她没好气地说道:“你可倒好,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剩下我一个人在家。”
“你怎么回来了?”王守仁惊喜地走了过去,一把就抱住了正在发脾气的秦京茹。
“去去去,浑身臭烘烘的,别瞎抱。”
“你臭我也喜欢~”王某人那是张口就来。
“我说的是你臭!”秦京茹一把就把他推开了。
王守仁嗅了嗅鼻子,没什么味道啊。
“我说,咱们这院子里,也忒不热闹了,表姐又跑到乡下去了,你还别说,平时住在这地方,心里有点慌。”
王守仁当初心也大,直接就买了一套三进的院子。家里就这么几口人,要是秦淮茹、小当、槐花、娄晓娥这些人都来住,那还能算是有点人气。至于现在,整座三进的大院子里,就他们两个人,的确有点瘆得慌。
“要不,咱们把爸妈两个哥哥接上来。”王守仁尝试性地提出意见。
“你可快拉倒吧,还爸妈,跟两个哥哥,他们现在在村里过得好好的,老头现在整天没事就乐呵呵地到处去逛,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秦家村是他的功劳。要是没事,他估摸着这辈子都不打算出秦家村了。还有啊,老娘整天就盼着到饭点去食堂吃饭,她说了,这辈子还没试过让别人伺候她的感觉,临了了,得试试。”
“你要真让他们来,他们买菜估摸着都心疼。”
王守仁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就生活环境而言,秦家村的确可以算得上一句优秀了。
老岳父和老丈母娘他知道,听秦淮茹说,村长的位置交接出去之后,这小老头,整天就背着手在村子里瞎逛,时不时地指点一下江山,老岳母就更不用说了,做了一辈子饭,好家伙,现在不用做饭了,也跟着老头瞎逛,只不过经常逛着逛着就去跟村口的老娘们聊八卦。
按照老丈母娘的话来说,她得负责把王守仁这个花心姑爷的形象给掰回来。不然以后好说不好听。
至于怎么掰的,王守仁上次回去就听说“夜里狐狸叫”的故事了。现在更新到什么版本他就不清楚了。他琢磨着这要是放在古代,自己是不是该黄袍加身了。
该说不说,老丈母娘加工故事的水准还是很高的。
“还有啊!这家!怎么扫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