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前往米国
在野比狗郎的配合下。
徐家国勉勉强强地把厂子撑了起来,但是,产能略微下降了一些。
毕竟,整个工厂被抽调了不少人手。
好在,还有沈元亮的存在,还能把控工厂的方向。
他不知道的是,王守仁一直在等待,等待着给徐家国来一个大的。
同年4月份,王守仁踏上了前往米国的飞机。
飞机上,徐薇薇坐在王守仁的旁边,她知道,王守仁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按照原有的计划,82年开始,他就打算去米国一趟,工厂那边的进度有问题,拖住了他的脚步,直到现在,他才算是有时间往这边走。
徐薇薇叹了口气,看着窗外,她不怎么喜欢飞机,这种在天上的感觉,总是令人感到有些慌张。
从华国到米国的需要飞行十二到十五个小时的时间。
也需要好地睡上一觉了。
想着想着,她不由得轻呼了一口气。
“怎么了,上了飞机就唉声叹气的。”王守仁注意到徐薇薇的表情似乎有点不对劲。
“不怎么喜欢飞在天上的感觉罢了。”徐薇薇摆了摆手,说道。
“是吗,你可以睡一下。”王守仁贴心地喊来了空姐,要了一条毯子,披在了她的身上。
她又深吸了一口气,也没有拒绝王守仁的好意,闭上了眼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累了,没一会儿,她就睡着了。
等到再次醒来的时候,她发觉自己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她微微一愣。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脏,猛地加快了几分。
她看向王守仁,此时此刻,他似乎也睡着了。
鬼使神差了,她慢慢地靠了过去,轻轻地在他的脸上吻了一下,随后又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般,猛地往后退了几步。
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往后看去,就看到刘勇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看着她。
刘勇:……
我真不应该跟着来的。
刘勇,是上头派给王守仁的保镖,这年头,出行可不安全,特别是去米国这种地方,上头自然会派一名保镖跟着。这不,刘勇有时候真不想拥有这双锐利的眼睛。
徐薇薇低下头,闭上眼睛,继续靠在王守仁身上。
刚才都是做梦,嗯,对的,都是做梦。
只是滚烫的脸颊迟迟都消不下去。
然而这一切,在睡觉的王守仁都不清楚。
下了飞机。
赵星澜已经在机场等着了,同时在等他们的还有娄晓娥。
娄晓娥是今年过完年之后,香江直飞。
而赵星澜,在四九城定居,他的妻儿都在四九城,而他,则是还是在米国开着他的律所。
当看到徐薇薇跟着王守仁下来的时候,娄晓娥不由得撇了撇嘴。
“老板,您来啦。”赵星澜热情地打招呼,拿行李,然后送上车。
“这次的目的,你应该清楚吧。资料收集得怎么样了?”王守仁问道。
“收集得很清楚了,他们侵权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过,老板,真的要在这里打官司吗?”赵星澜犹豫了一下,问道。
“要。两个亚洲的车企,跑到米国来打官司。这不就是他们想要见到的吗?”王守仁悠悠地说道。
娄晓娥和徐薇薇两人在对望,双方似乎在用眼神交流。
“可是,老板,风险太高了。如果因为这个,咱们的技术被人盯上了……”赵星澜对于王守仁的做法,其实是很赞同的,他指的是慢慢发展的做法。
这么说吧,他往外卖的摩托车,只是比普通的摩托车高端一点点,性能各方面都优越一点。当然了,他比最顶级的那一批专门用来赛车的还差了些。算是一个跨国的中高端品牌,也不是什么大众牌子。按照娄晓娥的说法,如果他们放开了卖,别说10亿米金了,翻个10倍,问题都不大。
但是如果真的放开了卖的话,必然会被盯上。
现在没有被盯上,主要是来源于他们白种人的傲慢,他们看不上亚洲来的车企。而且,现在米国和华国正处于蜜月期,略微调查一下,就放弃了针对的想法,但若是再往上,就不一定了。特别是当他打开往这个地方销售车辆的时候,情况又不一样了。
“门店都拿下来了?”王守仁问道。
“拿下来了。”
“记者什么的,找好了吗?”
“找好了,你安排的事情,我都准备好了,放心吧。”
1984年,在米国本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本土车企,例如福特、通用汽车和克莱勒斯。
另外,小日子的车型也逐渐在米国崭露头角,小日子的车子以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受到米国消费者的欢迎。像是王守仁这次的目标,丰田,就是其中的代表。
而他的摩托车厂,准确的说,是徐家国的摩托车厂,正式开始生产四轮车往外运是在今年的3月份。
为什么?因为国内的人工够便宜,他们从来都没有享受过如此便宜的人工,甚至,他们都在研究继续扩大在华国的产量。至于发动机,在短短的14天时间内,就被对方的工程师研究好了,并且改了个造型,直接用上了。
对此,王守仁表示,你们干得不错。
哥们蹲了这么多年了,总算是把你们给蹲下来了。
娄晓娥从到香江起,就一直都买房子的习惯,哪怕到了米国,她也屯了一些房子,这年头的米国,房子还算是中等偏上,她大多数房子都购置在了洛杉矶的富人区,安全也算是有保证。一路上还算是顺风顺水,事实上,现在的米国远没有后世那么疯狂。
毕竟他们的高福利,都是通过各种掠夺搞过来的,而且,大多数时候都一致对外,国内的矛盾仅限于大公司和大公司之间,屁民之间的事情还没那么多。所以,相对来讲,倒是文明了些。
看着眼前这栋略显辉煌的别墅,王守仁有些无奈:“这玩意,每年还得交不少税吧。”
“谁说不是呢,要不是它每年都涨,我就卖了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