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顺治出家
顺治:“我做了很多。比如,不想和其他女子相寝;不想和其他女人游玩。看到其他女人,都会产生厌倦。甚至想把这些女人一个个的赶出宫去或全部削发为尼。她们没一个顺眼了。”
奉天玉:“陛下,罪过。这些女人,都是活生生的与皇上愉悦过,怎生这种意念?阿弥陀佛。”
顺治:“不是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朕也不会来求大师指点。”
奉天玉:“那个女的,你也就是不经意中的一眸,就那样让皇上苦苦冥想,这恐怕是你心中一劫。正如皇上才说的,她根本没在意你的一眸,而今可能结婚生子。甚至在战乱中,早已不在人世。陛下,何必还放不下呢?”
顺治:“情爱之事,你一个和尚是不会明白的。把一个人装进了心里,她就像是魔鬼,你到哪儿她跟到哪儿,无处不在,可又不得。最让人头痛。”
奉天玉:“佛法讲的色就是空,空就是色。陛下如果总沉迷在这色中,不仅有误江山社稷,更是陛下的身体,会被这魔咒拖垮。”
顺治:“有何办法,让朕脱离苦海。”
奉天玉:“陛下,你可在你后宫佳丽中去寻找,也许那女子就在他们当中了。”
顺治:“我已查看数千万遍,就是不得,你说如何?”
奉天玉:“那就忏悔。忏悔就是消除心魔的好法子。”
顺治:“忏悔,朕决不做。”
奉天玉:“陛下,为何做不了?早在贞观初年,陛下曾下令在当年破敌的七处战场建造佛寺,就发文忏悔吗?”
顺治:“那与这个不同,那是为了江山社稷。”
奉天玉和尚轻言轻语:“既然陛下如此倔强,又把此事说与贫僧何用?”
顺治:“她总要骚扰朕,实在没办法了。这不是错,所以,何来忏悔。”
奉天玉:“陛下是没有错,但你要摆脱这个恶魔的纠缠,就只有忏悔,放下心中的私欲,这女子就再也不来了。”
顺治:“在与你之前,我在长安,请过一个法师,到宫中做法驱鬼,可也有灵验,只不过几天之后又如以往了。”
奉天玉:“原来佛门之中,还有驱鬼的法师?我算是孤陋寡闻的了。再说,这是心病,并不是妖魔鬼怪作祟。要驱赶陛下心中的恶魔,他人毫无办法,唯有陛下自己才行。慈悲为怀,阿弥陀佛。”
顺治:“慈悲为怀,真能降魔?”
奉天玉:“慈悲不仅可以降魔,还能让人明智。可以让陛下更清楚的看清事物,而障碍慈悲心的是嗔恨之心,它会让人蒙住双眼,在真假中迷糊。所以,佛陀说要修忍辱,修无诤三味。有了慈悲和忍辱的力量,就不会有心魔了!”
顺治:“朕承认有心魔,所以请教你,为我开示。只是喜欢女人,并不是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朕不想忏悔。”
奉天玉:“既然陛下这样,那就请陛下做些功德,把那些杂念就会抵消掉。”
顺治点了点头:“这个方法可行。也许,那女子就是我前世欠下了她的,她便变成魔女,来扰乱我的生活。我做些功德,让她享用。”
奉天玉:“陛下有此心,可见是有化解仇恨的行动了。”
顺治:“请法师帮朕挑选功德,最好是功德来得快,来得好的。”
奉天玉:“弘法由人,度僧为最。”
顺治:“朕以为你要朕抄写经书,参禅悟道。想不到,法师要朕度僧,这也太容易了。”
奉天玉:“陛下,你要的《心经》我以为你抄下。”
顺治有些力不从心,还是有气无力的说:“朕听说,你讲经很有功力。我这就听你把《心经》讲述一遍。”
奉天玉:“陛下,你身体欠佳,需要休息。”
顺治:“你们佛法,不就是提醒精神的吗?快快讲吧。”
奉天玉只好讲法:“能够自由自在,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的看到了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病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度脱而化解……”
顺治:“大师,你才说空,《心经》中为什么多次提到空,你们看世界真的是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吗。”
奉天玉:“陛下,佛家的空,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涵盖了一切有和没有。空是一种难能,也可以是任何一种东西。”
顺治:“佛法,我是不大懂的,可我相信佛法无边。在这以前,我总是拿事刁难你,就因为我对佛法似懂非懂,特别是佛法和道法,有很多相似处,让人们进行混淆。某些不学懂而又装懂的人,滥用佛法或使道法蛊惑民众,法与法之间产生争执,互相排斥,妒嫉,仇恨。现在寡人总算明白了一些。”
奉天玉:“佛法讲究的是自救。要求心中有佛,自己就是菩萨。而道教是在装神弄鬼,故作救人,假称能帮你起死回生,消磨一切,这永远是不存在的。道教说人可免去一切灾难,而人不照样还是有生老病死吗?”
董鄂妃病逝,这个顺治无法从情中解脱出来,便在二十四岁当了十八年皇帝之后,毅然出家当了僧人,皇位让给了玄烨即康熙。出家后,不是在寺院读经学法,而是独选一古镇山村栽田、种地专至修心,并在临终前写下了一生的感悟《出家偈》:“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好一个“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这就是一代皇帝的彻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