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满清的野心
广场内,一队受伤的大顺军军卒中,有一个年轻人看着四周的朝廷官军军卒,听着周围都是同伴在讨论的声音,便低声喝道:“不要被骗了,明国皇帝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说得像菩萨一样!你们不要忘记了,听义父说,早些年投降朝廷官军的兄弟,都被他们给处死了的!”
听到他的话,另外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立刻附和道:“来亨说得没错,听说过洪屠夫么?以前的朝廷大官,凡投降朝廷的兄弟,全被这人给杀了!”
听到他们的话,周围有点兴奋起来的同伴,顿时就被打击了。本来以为有生的希望,甚至都能回去的,结果是骗人的?
其中有一人似乎是不甘心这份希望的消失,便还带着一点希望说道:“可说话的是当今皇帝啊!他在代州的时候,为了救那周大彪等人,都把过天星都放了。这么讲义气的,我觉得都比得上关爷爷了,不会说假话的吧?”
关爷爷,就是关公,是大顺军上下最为尊崇的历史人物。一直坚持抗清到最后的李来亨,就曾在最后的岁月修建了圣帝行宫碑,立在关帝庙前。
此时,来亨,便是李来亨了,听到同伴的话,却是不信道:“我爹说过,当官的最会虚情假意。当官的如此,当皇帝的还能差了?我就告诉你们,当官的嘴,千万不要信!”
“那信什么?”被浇了一瓢水,找不到共同话语的人,说这话的底气都有点不足了。
李来亨听了,断然说道:“就看做什么,懂么?”
说完之后,他用肯定的语气又道:“你们看好了,那狗皇帝说了那么多好话,其实是想稳住我们,等他们缓过来,准备好了就会收拾我们了!”
其他人听了,也都是附和,甚至看看周边那些人还带着期望,一个个都表现出了不屑。
然而,就在这时候,就见大批的锦衣卫校尉拥进了广场。
这动静有点大,所有人立刻都盯着那些锦衣卫校尉看。他们的眼神中,有期待的,也有不安忐忑的,还有仇恨的,各种都有。
就见为首的锦衣卫百户扫视一眼之后,用手一指一堆人,便立刻有锦衣卫校尉上前,让那堆人跟着他们走。
李来亨这边的同伴见了,不由得道:“都是妇孺,他们想干什么?”
没有人知道答案,所有人都看着。虽然看到这些传说中凶神恶煞,连当官的都怕的锦衣卫校尉,似乎没有那么凶狠,可不少人还是担心。
一队又一队的人,按照顺序被带走。
终于,大概在所有的老弱妇孺被带走之后,便轮到伤兵这边了。李来亨这边的一群人,也被锦衣卫校尉带走。
他们每个人都盯着四周看,彼此之间用眼神沟通,一旦发现不对,便都决定拼命,哪怕拉一个垫背都是值的。
结果没想到,等他们一离开广场之后,就听到周边的房子里传来了透着感激的话语。
“皇上是真的好啊!”
“是啊,都是那些贪官污吏,逼得我们活不下去,皇帝还是好的!”
“可不是,殿下的檄文,不也是这么说的么!”
“要我说啊,当今皇帝是说到做到的,以后就别和皇帝做对了,活着不好么?”
“……”
听到这些话,李来亨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难不成是自己真的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一路走着,一路听着周边传出来的声音,要不知道的,压根不会认为这边的都是俘虏,而是一户户居家过日子的普通百姓要过节了呢!
终于,锦衣卫校尉把他们带到一处房门前停下,然后捆着他们的绳索被揭开,同时为首的那个锦衣卫校尉对他们说道:“不要试图捣乱,一旦闹事被发现,立刻处死。甲胄脱下,进去自行烤火,回头有粥会发。”
有几个伤兵脱甲困难,甚至有锦衣卫校尉还伸手帮了他们一把,且没有用那种粗暴的方式,似乎是同袍一样对待。
李来亨等人都没有说话,走进了大门,果然看到里面开着的房门内,都有一个火盆在那。
他们正要进去时,却听为首的锦衣卫校尉又对他们说道:“伱们的伤口,最好都用烧开之后的温水清洗下。陛下说过,如此有助于伤口愈合!”
听到这话,李来亨等人,眼神有点复杂地看着这些锦衣卫校尉。
朝廷官军竟然如此对待他们,如果到这时候还猜忌朝廷官军会害他们,那朝廷官军是脱裤子放屁,哪需要如此多事!
换句话说,那皇帝说的话,是真的了?
正当他们怀着复杂的心情要关门时,忽然又听到路上有动静传来,然后就听到刚才说话的锦衣卫在那说道:“一切都按陛下交代在安置,还请公公放心!”
李来亨看到,那锦衣卫校尉是在和皇帝身边那个太监说话。这是皇帝不放心,还特意派了这个太监巡视?
这一刻,他们都震惊了!
要知道他们在朝廷眼里,那是死硬老贼及其家小了吧?就这,竟然会被仁慈对待?
皇帝所说的那些话,不由得再次在他们脑海中闪现。
“朕说过,你们中很多人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活不下去才会造反,都是朕之子民,不要再当贼祸害天下,朕愿意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赦免你们。”
“朕知道你们中很多人的家人在李贼手下做事,赦免你们后,你们可能还是会回到李贼军中。那朕告诉你们,下一次遇到朕领军征讨李贼的时候,不要抵抗,就不会被杀。”
“李贼为了一己之私,能把太原的粮草席卷干净,不顾当地百姓之死活。你们跟着他助纣为虐,是要受世人唾骂,死后也是下十八层地狱的。朕希望你们能劝你们的家人,及早回头,不要再跟随李贼助纣为虐,让天下太平能早日到来!”
李来亨等人,或者说差不多所有俘虏都有了一个念头:皇帝真的是好皇帝?
………………
他们如此想着,但是有一个人,绝对不是如此想的。
此时,远在辽东沈阳皇宫崇政殿内,人头涌动,非常多的人,都在看着大殿中间一个留发的汉人在那哭诉:“……朝廷扣了草民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抄家灭族不说,草民在侥幸逃出关后,还遭察哈尔部的人打劫,原本押往辽东的货物全都被抢,还请摄政王殿下为草民做主啊!”
这个人,不用说,就是被逃走的八大晋商之首范永斗了。狼狈逃到了沈阳,向满清奴酋哭诉,要求满清出兵为他报仇。
坐在上首的,是满清的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在他身后还有满清名义上的皇帝顺治以及他的亲娘布木布泰,不过这两个暂时还是摆设而已,能做主的是多尔衮。
只听多尔衮非常关心地说道:“你且休慌,事无巨细,且都说来,本王自会为你做主!”
范永斗听了,连忙把他知道的事情,再次说了一遍。
多尔衮听得非常仔细,甚至还追问了几次,看实在问不出什么了,才让范永斗先去休息。
等范永斗一走,多尔衮的表情严肃,看着底下的亲王贝勒,当即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多尔衮的主要对手,是和他争夺皇位失败的皇太极长子,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此时一听他的话,二话不说,当即嚷道:“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大清都已经集结军队了,正好杀进关去,夺了明国的天下便是!”
满清这边,根本就不是李自成认为的,满清无意关内,抢了就跑,而是早就对关内虎视眈眈,只是基于山海关拿不下,才一直在等待机会。
皇太极在松锦之战后,就曾对满清的亲王贝勒说过:“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何以言之?彼流寇内讧,土贼蜂起,或百万,或三四十万,攻城略地,莫可止遏。明所恃者惟祖大寿之兵,并锦州、松山之兵,及洪承畴所领各省援兵耳,今皆败亡已尽,即有召募新兵,亦仅可充数,安能拒战?明之将卒,岂但不能敌我,反自行剽掠,自残人民,行赂朝臣,诈为己功;朝臣专尚奸谗,蔽主耳目,私纳贿赂,罚及无罪,赏及无功。以此观之,明之必亡昭然矣。“
大概意思就是说,大明朝内乱不止,且闹得非常凶又镇压不了,所依赖的兵还都被他给灭了,就算再招募新兵,肯定也不堪用。更不用说,明朝官军劫掠百姓,行贿朝堂高官,各种杀良冒功,并且朝廷高官就知道搂钱,赏罚不明,都是亡国之相。
在认清这个事实之后,哪怕皇太极死了,多尔衮当了摄政王,成为满清的实际掌权者,一样是继承了皇太极的遗志。
一开始的时候,是想着联合关内的流贼共分大明江山。为此,他还写了封信给李自成。
这不,他刚刚收到李自成的回信,感受到李自成的傲慢,又听去送信的使者说,李自成已经打到了晋地,并且还占了一大半,他们就赶紧商议怎么在这天下大变局中捞取好处。
最早投降满清的明朝秀才范文程,文武双全,深受历代满清掌权者的信任,就上奏说:“窃惟成大业以垂休万世者此时,失机会而贻悔将来者亦此时。盖以为明劲敌者我国也,抑则流寇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意思是说,这么好的机会,千万不要放过。满清的敌人,不再是已经要灭亡的明朝,而是李自成这些流寇。当前局势,就和“秦失其鹿,楚、汉逐之”那时候一样。
多尔衮感觉他说得很对,和亲王贝勒商量之后,已经下旨,“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要经过明国密云一带破关。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才刚出发,就收到了吴三桂派去求援的信使,从而立刻改变行军路线,直扑山海关。
如果在这个位面上,满清还刚开始集结人马,结果又遇到了范永斗的事情。
豪格的嚷嚷,多尔衮压根没在意,而是看向站在最前面的一个老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代善也知道,此时的抉择关乎大清未来,眉头紧皱,分析说道:“按照这范永斗所言,那李自成该是很快会打到晋北了,而此时,朝廷官军却以通敌卖国的罪名诛杀他们这些晋商,想必晋北之地也会乱成一团!如此一来,到底是李自成会很快占下晋北,进而前去攻打京师,还是说,他们会在晋北打起来?”
不管是信使的来往,还是范永斗的消息中,都没有皇帝亲征的消息。因此,满清奴酋们也压根想不到会有这事。
听到代善这话,一向稳重的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便开口说道:“还有一事也得重视,察哈尔部的两个小部族竟然敢劫掠晋商的商队!”
这是挑战大清的威势,以前可是没有过的事情。
听到他这话,另外一个亲王,和多尔衮同母的爱新觉罗多铎,当即面露杀气道:“活得不耐烦了,屠了便是!”
多尔衮发现,他一问之下不但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反而是又遇到了不少问题。思考之下,他便转头看向站在范文程后面的一个文官道:“洪卿对关内局势如何看之?”
洪卿,便是投降满清最大的大明朝官员,原蓟辽督师洪承畴。你要说对关内情况最熟悉的,那肯定是他了。
洪承畴在满清这边一直比较低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范文程的媳妇会被惦记的原因,此时听到多尔衮点名问他,便出列恭敬地回奏道:“微臣以为,明国虽还有一些能打之武将,但其兵力在松锦之战败亡之后,新兵当无多大战力。又朝廷不可能发放足饷,皆要武将自筹,如此之下,明国朝廷对武将更无约束,朝局之败坏,盖开国以来之最。晋北晋商之事,更可能是地方武将私自所为……”
听到这里,多尔衮不由得问道:“如何得知?”
洪承畴自有理由,马上就答道:“做大之晋商,自是会上下打点,如果此事乃朝廷旨意,断然不可能。光是朝堂上争吵,都能吵上几日,晋商这边该是早就收到消息。可刚才之范永斗所言,乃是毫无征兆。由此,微臣断言,多是地方武将觊觎晋商之财,面临李自成所部进攻,天下未有之变局,由此狗急跳墙,试图壮大自己实力而为之!”
代善听到这里,插嘴问道:“那此事或是何人所为?”
一个武将如果能有如此魄力,一旦获得晋商的大量财富,必定在短时间内就能壮大势力了。
听到这个问话,洪承畴犹豫片刻后,还是如实回答道:“微臣已离关内时间久矣,不知关内调动之情况,不好猜。如若是左良玉的话,最有可能。但是此人该是在南方,并不在北方。”
“管他是谁,还能挡我大清兵锋不成?”豪格听到这里,有点不耐烦了,当即插嘴说道。
多尔衮另外一个同母兄弟阿齐格也是跟着附和道:“没错,我大清进关,哪次不是横扫明国各地?”
多尔衮等人,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集结全部人马,准备入关抢地盘的。
多尔衮衡量片刻之后,又看向洪承畴问道:“对李自成这股贼寇,卿又是如何看待的?”
他估摸着入关之后,主要对手就是这个李自成了,因此,虽然之前已经有了解过,但他还是想要多了解一点。
洪承畴听了,保守地回答道:“在微臣围剿李贼所部时,其实力一般,只是善流窜。不过如今他既能在秦地立国,并且攻入晋地而势如破竹,当是耗尽了明国兵力,已成气候。”
说到这里,他看多尔衮似乎听得并不满意,便又立刻接着说道:“李贼所部,乃是各路流贼汇聚而成,从未有过整顿内务,就算如今实力强大,只要击其贼首,贼首或死或伤,其部必然分崩离析,各自为战。一如其物建于砂石之上,极易崩溃!”
“微臣听闻,李贼伤过其根,房事无能,不但贼婆与人私通,且至今无一子半女,长期看,李贼所部内患甚重,不可能长久!”
豪格听到这话,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充满了嘲笑之意。
其他亲王贝勒,有不少人也是笑出了声。
但是,多尔衮却阴沉了脸色,明显有些不高兴。因为他也非常努力,但是只有一女而无子。
于是,多尔衮不再问洪承畴,又和其他亲王贝勒探讨起来。
如此议事,持续了几日。范永斗那边,听闻之下还主动求见多尔衮,说他在晋地经营已久,可为大清军队带路。
于是,多尔衮便决定,依旧按照原定计划,出兵明国。
不过还在集结人马之际,他让祖大寿再写信招揽吴三桂一次。如果能招揽成功,那便是最好了。招揽不成,也不妨碍此次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