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废除科举,老朱你傻了? > 第267章 讨价还价

第267章 讨价还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年轻的皇帝出手了。

群臣惶恐。

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有些严重了。

当他问起“郭桓案”的时候,语气里的怒意是显而易见的。

洪武年间,因为一桩“郭桓之事”,太宗皇帝趁着这个机会,开始了一次大清洗。

六部、百司,从尚书到刑部尚书,绝大多数人都被打入了大牢,被判了死刑!

不可否认,蒋垣的案子,跟郭桓案很像。

郭桓和他的几个兄弟,勾结同各直省官员,走私粮食,大赚特赚!

吏部左侍郎蒋元,与六部尚书,暗中操纵粮食商人,哄抬粮食价格!

这两起案件一对比,还真是有些相似。

简单来说,这两个字,就是腐败。

开国之初,太宗皇帝最痛恨的就是贪污,他倡导清廉,让所有的官员都遵守法律,为百姓服务,同时也为了震慑那些违法的官员,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法规。

所以,太祖高宗不仅颁布了很多严厉的法律,比如剥皮之类的刑罚,而且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御使司,来强化对大臣的监视。

饶是如此,最后也发生了一起关于郭桓的案子,惹得太宗震怒,将满朝文武都杀了个精光!

而如今,年轻的皇帝刚刚登基,便发生了江渊等人贪污的事情!

看这小皇帝的性子,还真有几分当年洪武帝的风范!

他直接跪倒在地,开口道。

“皇上,江渊贪污一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不能光凭锦衣卫的一面之词。”

“老臣请求皇上,将这件事情提交三法司,彻查此事!”

王直也没办法,都这么大岁数了,也到了要让位的时候了。

但是,先皇几次想要留下他,还特意任命了一个新的吏部大臣来帮助他,诚意让人感动,所以王直不得不留下来。

渐渐的,他已经成为了百官之长,百官之长。

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身为法官的他,也不得不站出来,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关键的是,他不能让年轻的皇帝对那些大臣们失去信心。

若是将此事交给三法司处置,便能将其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江渊等人就算被杀,也不会有人管。

不过,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美好的。

李恒明对这名天官一直都很尊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在这种情况下退缩!

文臣们搞出这么一出丑事,年轻的皇帝才当上了皇帝,当然要趁此时机,将朝政掌握在自己手中!

“王爱卿这番话,到底是何意?”

“既然都查清楚了,哪里还需要送到三法司去?”

“而且,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六部和百司,就连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有参与,王爱卿,你不会连这点事情都不懂吧?”

王直被年轻的皇帝一句话问得心里一声叹息。

而这个案件,也的确成为了他的突破口。

“皇上,三司掌天下司法,此乃大明祖宗之命!”

“锦衣卫处理案件,往往会制造冤假错案,插手监狱事务,滥用职权,诬陷良赖良善,然后严刑拷打,谋取私利!”

“江渊一事,涉及的大臣极多,牵扯甚广,仅靠御前侍卫的一面之词,不足以服众!”

王直也是个机灵人,他不和李恒明争论,反而话锋一转,将御林军的缺点说了出来。

锦衣卫是出了名的凶名在外,他们有没有被人诬陷,有没有被冤枉?

而那些目击者,都只是一些低贱的商人,他们的供词,能算数么?

商人都是惜财如命的,在锦衣卫的威胁下,他们很有可能会栽赃嫁祸!

这就是他们的弱点,没有说服力。

“祖制?”雷格纳一愣。

“祖宗遗训,你们可还记得?”

“我还以为高宗有过明确的规定,贪污六十两以上的人,都会被处死,难道王爱卿就是这样做的?”

“嘶~”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贪污六十两,当场格杀!

这些大臣哪一个不是吃素的,若是真的按着祖宗的规矩来,那岂不是要被杀光?

王直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种情况下,李恒明也不好多说什么。

“别用祖宗的规矩来糊弄我!”

“若要论祖宗之制,我可以将洪武王朝的律法,全部改成律法,这才是你想要的!”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

众多大臣的脸,也变得惨白一片,一片慌乱。

一旁的李恒明见状,心中冷笑。

“祖制”,是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在他的统治下,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则和行为,它不仅限制了他的家人,也限制了他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也是他在他的统治下,做出的决定。

朱元璋在建国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宗旨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后世子孙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也很有魄力,他很会学习前人的经验,因此,他一方面用自己的实力和理念,来约束朱家的下一代,另一方面,他要对每一个朝代的错误进行惩罚,最后,他用祖宗的规矩,为自己的后人,建立起了一道安全网。

这层防护网络可谓严密而又不完善,大部分皇宫的职位都是有限的,而朝堂上的几个要害部门,却是“彼此颉颃”,相互制约,“一切都由朝堂决定”,以保证皇上的“稳当”。

但也正因为如此,大明朝的中央,职责不明,职权模糊。

各个分支机构都恪守着“祖制”,各司其职,不愿越线,缺少创造性,没有活力,没有勇气,最后便陷入一种循规蹈矩,互相约束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死皮赖脸,活得好。

另外,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观望,官员群体谨小慎微,保守保守等种种不好的表现,无时不在。

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各地的官方机构中,这种相互制衡的、保守的模式,让当地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虽然都有自己的责任,但是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却往往没有足够的权威和决策能力。

但明朝的帝王,自朱元璋到成祖朱棣,大多都是庸碌之人,他们不但无法掌握政权的平衡,而且还被困在了“祖制”所构建的权势网里。

“祖制”成了朱家历代帝王的一道枷锁,也是文臣反抗朱家的理由,最终导致了朱家一系列的性格扭曲,行为偏激。

比如明武宗的朱厚照,他在各地游历,以不同的身份,忽略了政事,将国家大事当成了儿戏。

明世宗朱厚熜常年不上朝,沉迷于道教,对天灾视而不见。

明神宗的朱翊钧,沉迷于酒,沉迷于权势,沉迷于金钱,沉迷于后宫,不问政事,不问政事,不问政事。

明熹宗皇帝朱由校沉迷于玩乐,沉迷于泥塑木雕漆艺之中,以至于权力逐渐被架空。

究其根本,还是受“祖制”约束的缘故。

“祖制”的严苛限制,导致了这些守成之君的叛逆之心,或恣意妄为,或偏激。

而且,一帮文官,以祖宗定下的规矩为理由,对他进行谩骂,对他进行打压,这让他如何能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