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高调低调
不过他确实是想多了,他眼中那个会因为各方势力虚伪与蛇、阳奉阴违而难做的少年早就已经做好了举起大棒和屠刀下重手的准备了。
后面的故事很单调、也很简单,无需冗述。
总而言之,高剑屏逐渐弥合了各家,在整个把改革扩展到这个大琉球。
在几次斗争之后高家压制了各路海盗,成功会盟建立南洋海帮,这才有了后面总旗主下三十八大旗主的浩大海帮。
所谓的海盗,那是旁人给他们的定义,至少在高剑屏的设计里,南洋海帮是一个为了穷苦人拼搏在海洋之上的帮会组织,是所有劳苦大众的帮会。
南洋海帮的人,那自然都是为民请命的义士,而不是匪盗。
南洋海帮会盟之后,高剑屏也不可能再和大离朝廷藏着掖着了,没错,老子就是造反了,不演了,大琉球现在是南洋海帮的总舵、总旗所在!
南洋海帮想要干什么?就是要颠覆你的朝廷,剿灭所谓官府,还天下于天下万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南洋海帮不仅把这一项和大离朝廷明示了,还向整个外界都公布了自己的这一项主张,得到…是朝廷的轻视和旁人的嘲笑。
一群海盗,聚在一起就想要改天换地了?就想要改朝换代?说白了就是一群海上的土匪强盗,居然还口口声声地说什么“天下”、“万民”,那是你这个档次搭得上的东西吗?
南洋海帮一出世就遭到了几乎各方面的歧视和警视,既看不起他们的狂妄自大,又深以这个泛整个南洋的大海帮为患。
大离朝廷首到其冲,虽然他们不认为这伙子海外贼子有所谓的“颠覆朝廷”的能力,但是海面上的事情大离朝廷说了不算这确是事实,要不然大离朝廷也不可能向大琉球各家族妥协。
现在被高家整合在一起、又联合进了南洋的大部分海盗的这个南洋海帮就算颠覆不了朝廷,但是在大离东南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威胁几乎可以覆盖大离的整个沿海。
本来高剑屏是不应该如此高调的,毕竟南洋海帮初立,大离国力也日益强大起来,在有能力和大离一战之前,是应该保持低调、耐心发育的,甚至都可以直接保持着各家明面上的存在,继续向大离朝廷展现大琉球的一切如旧。
但是高剑屏考虑到要快速把南洋海帮的名声打出去,还是选择了这种利弊兼具的方式,否则随着大离得国日长、其权威不断巩固,再想要从沿海地方引来支持那就困难了。
有着六百多艘大海船、两万多精锐凶悍的家族水兵外加上近万海盗的南洋海帮已经是绝对的东南第一海上力量,而这让统领这支力量的高剑屏完全有信心——大离朝廷对他暂时没有办法,至少在一个十年之内他都有把握保证大琉球、南洋牢牢掌握在手上。
在这样的前前提之下,不论是让人钦佩还是沦为人们口中的谈资和笑柄,高剑屏都不在乎,他需要让南洋海帮为人所熟知,让人们知道有这么一个为了穷苦人奋斗的组织存在。
并且,这样“不理智”的举动也能够误导和麻痹大离王朝的君臣,高剑屏乐于大离君臣把自己的南洋海帮当做一群“井底之蛙”“自以为是”的鼠辈,敌人对自己的低估是对己方而言最有益的误判。
无论大离君臣对南洋海帮到底是甚为忌惮还是过度低估,他们都对大琉球的“叛逆”做出了相应的反制——大离朝廷宣布封禁沿海,禁止任何非官方船只私自出航,无论官船、军船还是民船都不得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驶向大琉球方向,而渔船还能够前往官府所规定的区域进行作业。
大离君臣深刻吸取了前代教训,没有做出逼着老百姓下海从逆的昏头操作,而是在封锁对大琉球的商贸运输的同时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克制,慎重考虑沿海百姓尤其是渔民的生计问题。
但是他们毕竟远居庙堂之高,并不实际了解沿海一带真正的社会生态,完全没有考虑到沿海大量的专门海商还有各类走私商人完全依赖着内外贸易生存。
而且很关键的是,这些商人的生意都或多或少有着和地方官府的牵扯,或许有些人的投资方就是衙门里的老爷,或许有些人光明正大地进行走私买卖时手里拿着的“特许文书”就是从某位大人那里重金购得。
官商勾结不可怕,可怕的是朝廷不知道,还下令让官府砸“自己的饭碗”,这样会发生什么结果那不言而喻。
这项法令在沿海地区激起了严重的民愤,包括商人、渔民、手工业者。
商人们就是靠着内外倒买倒卖盈利,现在你不让我出去,那我怎么挣钱?官府又不接收,难道让我自己买单吗?
去找官府反应,结果却因为“违反国策”的罪名被入狱甚至受刑,还有官府因为商人们联名上问就说他们是有组织地阻碍国策施行,逼迫他们交代身后是受何人指使。
渔民们按道理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才对,毕竟他们受到了朝廷着重的关照,依然抱有在打渔区进行作业的权力,但是架不住地方官府划得巧妙啊。
官府给渔民划定的地方没有什么打渔的条件,而且又小又碎、互相之间还不连通,划了跟没有划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划了会让渔民们“望洋兴叹”。
这倒是不需要地方官府用什么坏心思,毕竟只要借口考虑南洋海盗的活动问题,为了百姓安全计,不得不如此设计,这谁都说不了什么,就算是中央大员们亲自下来对着海图划定打渔区,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最安全的考虑那就是不设定打渔区。
至于手工业者们,因为商人不能出货,他们的销路也就相应地断了,那些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到一半的东西,一下子就变成了没处去的滞销品,不知道要赔多少钱,许多工坊都已经因此破产了。
官府还对手工业者上了税,因为他们的生产对商人下海经商提供了商品,所以按照逻辑来讲,朝廷要禁止外贸,地方官府按照朝廷命令就要限制手工业者的生产。
除了收税,朝廷还直接限制铁器的生产,命令一些地区的铁匠铺和铁匠工坊不得产出铁器,不仅执行了朝廷意志,还为大离国家自身的“铁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行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