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缆镇语录 > 姑苏金陵走(附录:《宝积经》40)

姑苏金陵走(附录:《宝积经》40)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姑苏金陵走

对于要去姑苏,是隆厚归夫妻提议的。

隆厚归对周浩然说:他请了年休假,在五一前去旅游可以避开人挤人的窘境!

周浩然征求了老婆肖雅文的同意后,同意了隆厚归的提议!

隆厚归老婆叫齐爱洁,也是个医生,不过是个西医。

四个人都有驾照,开了一辆越野车去,空间很大,出门比较方便。

早上六点从缆镇出发,上午十点半就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门口。

我们下车之后,就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沐着悠远的钟声,穿过一座宏伟的三门黄色牌楼,牌楼正中匾额石雕贴金“寒拾遗踪”四字,它是寒山寺深厚历史文化的标志之一,“寒拾遗踪”为明朝翰林学士姚希孟所题,落款为崇祯癸酉冬章美书住持明五立。

据史料记载,寒山,拾得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的两位高僧,也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他们的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寒山居浙江天台寒岩,喜欢吟诗唱偈,与国清寺僧拾得结为友好。

拾得本为孤儿,因丰干禅师领入天台国清寺为僧,故名拾得。

唐贞观年间寒山和拾得来到了苏州城西枫桥镇上的“妙利普明寺”住持,“妙利普明寺”遂改名为“寒山寺”。

牌楼内是一溜的黄墙碧瓦,围墙内就是名闻天下的寒山寺了。

千年古刹寒山寺,随处可见古迹遗踪,还未进入寺庙的大门,已在门外看见了和合泉,和合泉旁还有一块刻有“和”、“合”两字的太湖石。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

“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

我们继续朝着寒山寺山门的方向行走,寺院山门的前面的石拱圈古桥就是江村桥,就是张继在此触景生情写诗的地方了。

大唐天宝年间爆发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与杨贵妃仓皇的逃亡四川,此时江南的时局尚且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人士子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躲避战乱,这其中就包括张继。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江南水乡的秋夜勾起了这位客子的忧愁,面对月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城外、古寺、客船、钟声等朦胧的忧愁意境,于是有感而发,一首流传千古的名句喷涌而出。

然而令张继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首诗,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掀起了多么大的波澜。

中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名山大川,处处都有著名的寺庙禅院。

寒山寺规模不大,名气不响。《枫桥夜泊》的出现,让寒山寺名声远播,成为与少林寺、灵隐寺、大相国寺、法门寺、白马寺等相提并论的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在江村桥与寒山寺山门之间,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山门之前,朝西临河而立,庄严厚重,黄墙黛瓦,上置脊檐,饰有游龙,气势非凡。

黄墙上镶嵌有三方古朴苍劲的绿色青石,上面刻着“寒山寺”三个大字,铁划银钩,笔力雄峻,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寺庙增添了庄重感。

山门两旁是两棵古樟,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

走进山门,山门佛龛背后站着一尊威风凛凛的将军像,面朝里,对着大雄宝殿,手拿金刚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韦驮,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

寒山寺的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总共有四间房,房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

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

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

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

为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

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神态安详。

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的是一幅唐代僧人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其他寺院供奉的南海观音菩萨。

画像据说是出自“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却又不失眉目传神。

画像中寒山右手指地,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而身旁的拾得更是袒胸露腹,欢愉静听。

寒山与拾得两人之间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他们的对话中,话语不多,世俗之人如能参透,一定是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减少无数烦恼事,增加生活幸福感。

从大雄宝殿出来,正前方的两层屋宇是藏经楼,面阔3间,宽9.8米;进深9.2米。远望屋顶,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可见唐僧、孙悟空等西天取经塑像群,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这一组塑像群的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吻合。

藏经楼在二楼,里面秘藏了大量珍贵的佛经。

一楼是“寒拾殿”,这也是寒山寺里的一大特色,殿的正中供奉着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泥塑金身像,拾得举持荷花,寒山捧托食盒,这便是“和合二仙”的由来了。

他们纯朴浑厚,嬉笑见神。我凝视着他们的塑像,忽然仿佛看到了佛祖手拈婆罗花时的禅意,更看到了摩柯伽叶参悟后报与的会心一笑。

在寒、拾塑像的背面立一巨碑,嵌有千手观音、韦驮和关公等人物的画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状元石韫玉的篆书“现千手眼”。

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

游寒山寺,总想观赏一下钟楼,钟楼就在寒拾殿的旁边,步入大殿南侧“性空世界”的月门,可以望见绿树掩映的钟楼,翼然如亭。钟楼为二层,是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

走进钟楼,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展示在我们眼前的钟楼建筑和这里的钟,早就不是诗人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了,据记载,甚至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那口大钟也早已不知下落。目前的这口钟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铸的,由江苏巡抚陈夔龙督造,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两吨。钟声宏亮悠扬,余音绕梁,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

僧人撞钟之所以要敲108下,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1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

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我们从钟楼一路看着明清风貌的建筑过来,普明塔院马上就出现在眼前了,蓦然看到大唐风范,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普明宝塔是“一寺标帜”,是塔院的主体建筑,也是寒山寺的最高点。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开山之塔的形制与层高,无史料可据。

寺经几焚,塔遭三毁。

然建塔之志不灭,建塔宏愿常萌。

经秋爽法师鼎力,复巍峨宝塔,辟威仪塔院,唤唐风重新,使塔影再现。

普明宝塔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四方五层,由须弥座台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42.2米。宝塔的建筑蓝图,是以敦煌壁画中唐塔造型为样本,同时参考山西五台山南禅殿、佛光殿,以及扬州平山堂的建筑形式设计。

普明宝塔的台基为花岗石材料,高2.1米,宽16米。四边有台阶拾级而上,气势宏大。平台四周花岗石斗拱托起石栏杆,石栏立柱上整体圆雕牡丹花。

台基外四角,各立小青铜卧狮一座。塔身。高30.5米,筒壁厚度仅14厘米,“木构方体,敦厚庄重,层阁复叠,耸然晕飞”。

宝塔西东南北四门,各悬“普明宝塔”匾额,分别为赵朴初、谢孝思、费新我、沈鹏题书。2层到4层的顶面是各种几何造型的平板,上面绘制佛门演变发展的图像。

塔身出檐飘逸,翼角端庄,各层渐次收进,底层对边为8米,第五层对边为5米。五层皆有塔廊平台供人驻足眺望。

近水远山,一览无余。塔中设天室、地室各一。地室在底层塔内,边长2.8米,深2.2米;天室在四层楼面下,边长1.2米,高0.8米。留作供放宝物。

塔刹。高9.6米,相轮直径2.4米,由覆钵、仰莲、相轮、华盖、三花蕉叶、宝珠、刹链、风铎等组成,重约12吨,黄铜铸就,外贴金箔,光华四射。

华盖和水焰上各有4组(8个)和6组(12个)飞天女,水焰外圈、7重相轮和4个方位刹链上,以及各檐层下共设置108个风铎(遇风即响的占风铃)。

新建成的普明塔院位于藏经楼后方,与大雄宝殿遥相呼应,占地约3000千方米,平面呈回字形。

院内建筑造型古雅,斗拱粗硕,吻兽雄状,出檐深远,具浓郁的唐代建筑风格。

进塔院钉门厅,厅中立汉白玉石横碑—座。

正面刻“普明塔院”四个金光大宁(性空书),背面为《寒山寺重建普明宝塔暨塔院碑记》。撰文是雷应行教授,碑记完整地记述了普明宝塔的历史、兴衰、重建。

骈散相间,富有感染力。

普明宝塔北对法堂,法堂坐北朝南,面阔五间,为单檐庑殿。

正脊紧凑,两端吞脊兽鸱尾相向高耸内曲,外沿有鳍状边缘,正中饰宝珠一枚;垂脊舒展奔放,檐角远伸;斗拱硕壮疏朗,沉雄敦厚,体现大唐建筑风范。

堂前池水环绕,水上凌空架露台,露台有桥与宝塔相通。

法堂是寺院中仅次于大雄宝殿的重要建筑,也称讲堂,是讲演佛法、举行受戒仪式,以及重要集会的场所。

每逢圣诞或重大佛事活动,常于此举行法会,钟鼓齐鸣,场面庄严隆重。

寒山寺佛教图书馆暂设其中。

法堂匾额为谢孝思题。

门外廊间悬挂着金碧辉煌的抱柱楹联四副。

门前抱柱联:“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冯其庸撰并书。两侧联:“同游华藏庄严海:共入菩提大道场。”

钱绍武撰并书。法堂走廊抱柱联: “众生觉悟当成佛;正法宏扬本在僧。”茗山撰并书。两侧联为: “华藏庄严,等太虚而成量;遮那妙体,遍法界以为身。”杨仁恺撰并书。法堂内挂性空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拓中堂,两侧联为: “枫桥夜泊,听几杵疏钟,无边佛法;宝塔晨香,传三乘教典,普渡众生。”“王禹时撰联并书于燕京”。

沿法堂两侧向南,有碑廊相环通,壁间嵌碑刻77石,图文并茂,融汇古今,满壁生辉,蔚为大观。

进塔院左行,碑廊首位是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所题“寒山寺碑廊”石碑。

在其余76方碑刻中,书写张继《枫桥夜泊》诗的有11石,有集宋代王硅字、集明代文徵明字诗碑;其他书题者为张继(溥泉)、李大钊、陈云、启功、钱太初。各类画像、图画石刻13石,有谢孝思《十六罗汉画像》2石,王锡麒《观音大士宝相》,僧法磬、觉明题《极乐世界庄严全图》,张晓飞《玄奘》画像等。图画类有凌虚《寒山寺重建唐塔图》,邢少兰《梅花图》,孙君良《寒山寺图》,徐源绍《花鸟图》,蒋风白《兰竹》,马伯乐《张继枫桥夜泊图》,杨旭《竹石图》等。其中郑板桥《墨竹图》上,有陈从周、顾廷龙、王蘧常、施蛰存、苏步青、周谷城、俞振飞等多人题跋。

其余为古今名流诗文刻石,有明代祝枝山草书《千字文》书条9石。清代俞樾隶书联句:“山野所乐世无禁:金石之辞臣有长。”邓石如篆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石刻4石。镇江金山寺住持茗山法师书碑:“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落款为“性空法师嘱为碑廊书”。有三乐老人方建中书诗:“游到姑苏兴倍浓,园林苍翠水溶溶。一舟行傍枫桥泊,静听寒山夜半钟。”有崔护题诗:“南朝古寺喜新颜,塔影钟声不一般。缘是天台开妙果,四方游子谒禅关。”下署“寒山寺复建古塔碑廊,赋之记盛”。题咏普明宝塔的有寒山寺住持性空、上海玉佛禅寺住持真禅、章节、钱仲联、仲贞子等。此外还有松年、费新我等多人的题书石刻。塔院南墙东西两隅,各建两层仿唐式角楼一座,雄踞拱卫。对着宝塔基石四角,分立日本友人赠送的“石灯笼”四只,状如小塔。塔院内及周围绿草如茵,花木扶疏,庄严宁静。

寒山寺的主庭园左侧的花坛两面嵌长条石刻两块,一为明代崇帧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刻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这些都是寒山寺历史演变的碑证。寒山寺的寺院不大,却秉持了精巧细致的风格,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环顾寺院,殿堂轩昂,木廊飞檐,窗棂斗拱,香火颇盛,人来人往,枫木相间,黄墙绿树,碧瓦绀宇,古色古香,引人入胜。登塔远眺,寒山寺周围翠竹牡丹,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凭窗看去,青林一片,红楼数幢,别是一番风光。寺前隔墙临水有江村桥一座,江村桥畔,良田千顷,一直延伸到太湖边,远处灵岩、天平诸峰,浑然一色,绵亘如屏,妩媚的江南风姿,任人饱览。当我们走出寺院,不禁又回身伫立了片刻,凝望着黄色的院墙和参天的古木,我还在想着唐朝诗人张继听到的那悠远而肃穆的钟声,仿佛耳边又传来了那首传诵了一千多年的朗朗读诗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门外的枫桥夜泊景区是开放式的,不收门票,商业气氛很浓。

可以说是香火和导游齐飞。

枫桥仍可夜泊,运河依旧繁华如梦!

中午在如家酒店休息,房价很平民!

下午游西园寺。

姑苏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

位于阊门外留园路西园弄18号,东靠留园,西邻寒山古寺,北倚虎丘风景区,南临阊门运河。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于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1522——1566)之末,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

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并于崇祯八年(1635),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改名戒幢律寺,该名反映出寺院高树戒律之幢,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立寺原则。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法会盛极一时,列为江南名刹。

西园寺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是市内规模最大的寺院。

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面阔三间的牌坊、山门、金刚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藏经楼。出金刚殿东侧有观音殿,西侧有罗汉殿。寺中还有念佛堂、法云堂、客堂、斋堂、库房等建筑。

除了寺庙常规的建筑群,西园寺另有两大看点,值得关注。

一是苏州园林中独有的罗汉堂,罗汉堂屋宇深广,共三进四十八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分单双号相对排列。

步入罗汉堂正堂,迎面是一尊用四快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观音像共有1000只手,每只手掌中有一只眼睛,象征了观音菩萨无限慈悲和无量智慧。

佛教四大名山塑座,罗汉堂以此为中心,呈田字布局。四大名山分别为四大菩萨成道的应化道场:普陀山为大悲观音菩萨应化道场;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九华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峨眉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

罗汉堂内中心两侧的济公与疯僧。济公塑像歪戴僧帽,肩披破僧衣,手持破葵扇。现在《济公传》中的形象就是源于此。

二是西花园中的放生池,西花园放生池里有两只斑鳖。世界上已知最常寿的动物,而且,这种背上有斑点的斑鼋全世界仅存三只,而西园寺小小的一个放生池里就有两只大鼋,一椭圆、一长圆,一名方方,一名圆圆。

放生池岸边有两只铜塑斑鼋造像,是以一比一的比例塑成的,本地人对风水大鼋有很多奇妙故事传说。

最初,我们以为神鼋仅是一个传说而已,可是看到池边有喂食时间的提示,经向当地人询问,的确有大鼋在池中生存,有幸的话可以看到它们浮出水面,我们默默的瞧着水面,不时看到有小龟在水中游弋,大鼋却踪迹全无,估计看到大鼋,可能要等到驴年马月。

晚饭在西园寺门口的一个小素菜馆吃。

饭后去看了一下枫桥夜泊的夜景。

第二天一大早,四人就去了平江路吃早饭。

当走入这里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梦幻般的感觉。

喧闹嘈杂的欲望都市刚刚离去,素雅清静的世外桃源就呈现在面前,这种因穿越空间形成的物象反差,竟然让人感到恍如隔世,心中不由得问道:这是哪里?

但街边的路标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平江路。

在路口的示意图上,了解到平江路是河街并行、相依相伴、水陆相邻、纵横阡陌的双棋盘城市街巷格局,这在江南众多古城镇的历史街区里无疑是独领风骚的。

举目望去,这里的一切都是古朴自然的。河街的两边都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木栅花窗、错落有致的老建筑,东部临街房子已改为商业店铺,西部临水还是普通的民居。

初看,很多老房子门楣古旧、油漆斑驳,山墙上外皮脱落,显得有些苍老和衰败;但细品,还是散发着江南民居建筑艺术的疏朗淡雅、简约平和的风格和韵味。

在这些古旧的老房子和青石板路以及古井、古桥、古牌坊的面前,会使人感到千年的姑苏并没有远去,而是像个积年的老者坐在我们身边,带着淡然恬静的神情向我们叙述着自己的沧桑历史。

时序已是初春,那“嫩黄杨柳未藏鸦,隔岸红桃半著花”的初春美景早已呈现,在清爽宜人的春风中微微地摇曳着,却更加繁茂、翠绿和妖娆。

河岸的香樟树和垂柳也依然浓郁婆娑,无怨无悔地为河街撑起了片片的绿荫。

岸边平展展的石栏也向远处无限地延伸着,石桌和石凳在一旁静静地守候着,真诚的迎接着陌生的人们的到访。

碧水微波的平江河在缓缓地向远方流淌。

“绿杨深浅巷,清翰往来舟”,不时地有身穿蓝花布衫的船家摇橹驾舟从眼前驶过,好像从那过去的岁月驶向未来的时光。

古宅、老街、竹丛、花木、河水、蓬船交融在一起呈现出江南水城独特的诗情画意般的美感。

在河对岸的树荫下,几位老妇人坐在石凳上聊天,脚下伏着一只花猫;一位白发老者半躺在岸边的藤椅上,身边石栏上放着老式的收音机,暖水瓶和搪瓷茶缸;街边屋角的阴凉处两个老伯在对坐弈棋;巷口里一中年妇女在挑着竹竿晾晒衣服......看着这一派安详闲适、怡然自得的生活景象,忽然想起了“岁月静好”、“今夕何年”这两句词,尽管发明“岁月静好”这句词语的人为我所不齿,但此时我还是为这句话而感动了。

平江河上每隔不远处就有一座石桥,有的宛如半月,有的平铺直通,桥的两边连接着条条的的横街窄巷。

“问君何不到姑苏。千载古城一卷书”。那矗立在巷口路边的精致的指路牌,就像这部浩繁历史大卷的章节回目,引导我们来到这些幽深的古巷里,穿越千年的时空阻隔,翻开尘封的历史记忆。

“朱户千家巷,丹楹百处楼”。在这些雕梁画栋、庭院深深的高门豪户面前驻足,你会想到有多少达官显宦、才子佳人曾经在这里过着钟鸣鼎食、笙歌管弦、浮华豪奢的生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如今这些王谢朱门早已人去楼空、寂寥落寞,使人感到“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只有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里的普通民居还在延续着那平淡的、琐碎的.、世俗的日常生活,还在延续着让人心驰神往的姑苏旧梦。新开的评弹茶馆还在演绎着昨日的故事!

随着向前延伸的石板路往前走,一个个店铺接踵而来。

这些店铺都是由普通的民居改建而成,外表朴实无华,但屋檐下吊着的花篮和灯笼、店里的装饰和摆设等,却无不体现出别有韵致的创意和温馨清雅的品位。

这里有茶馆、客栈、小吃店,咖啡馆、美术馆、特色书店、慢生活馆等。“鱼香饭稻”、“绿竹翁”、“停云香馆”、“品茶听琴”、“彼岸”......仅仅从这些旗幌和牌匾名字上你就会感到浓浓的优雅闲适的文化气息。

在这里流连徜徉,很容易滋生怀旧的情感,浮躁、混沌、迷茫的心灵也会沉静下来。

古人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一家精雅的客舍前,真的好想放下背包,就在这里长期寄住下来,每天会同三两知己坐在花木扶疏的庭院里,读一本书、品一壶茶、观一局棋、喝一杯咖啡、赏鉴一幅字画、聆听一曲弹词开篇,聊聊过去的陈年往事,享受散淡和清逸的慢节奏的生活;或独自倚坐在河边的木椅上看悠悠流水、垂垂细柳、隔岸桃花,慢慢地消磨那长长的午后时光。

据说还有七里山塘街也是一样的风景!

据说这里正在流行竹筒奶茶,会不会是昙花一现的东西?

然后排队进去游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东北街178号,在元代原是一座寺院“大弘寺”,到元末逐渐荒废。到明朝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历经两次牢狱之灾,罢官后回到故乡苏州,购得大弘寺废址,经拓建后成为私家园林。

据说主人对园名颇费周折,最后决定取晋代“潘岳”的《闲居赋》“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仰众妙而绝思,終优游而养拙。”之意。自省自己个笨拙的人,不懂为官之道,几经牢狱差点命都不保。故而决定退而求之,归家种田浇菜,自给自足,并自嘲这才是我保命养拙的良策,拙于政退为农,故而取名——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宅园合一。约占地83.5亩,水面积占全园的一半有余,以水池为中心。其布局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东、中、西为花园景致,南为主家宅居。

我们大巴到达拙政园已是早晨八点多了,从大门进去便是东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湾溪水,水质澄澈碧绿,游鱼翕忽,几只野鸭悠哉游哉,划波戏水,逍遥自在。沿着一条斜斜的石板路度去,来到了精巧典雅的“兰雪堂”堂中屏风有一副漆雕图画,雕刻细腻清晰,拙政园的全景分毫无遗。兰雪堂四周竹翠、幽兰、疏梅,环境幽雅静谧。

穿过兰雪堂,迎面一座假山掩映在浓绿从中,香风徐徐,树影摇曳,掩映在葱绿从中的那座小假山,遮遮掩掩,绿影重重,让人有种错觉,好像云朵假山间来回飘悠荡,故而此景被称为“缀云峰”。兰雪堂东北面的荷花池上,有一座临水而建的水榭“芙蓉榭”三面临水,四面空敞。想来盛夏之时,风荷摇曳,碧玉半卷,波光倒影,清香袭人。现虽已秋暮,半池残荷,亭亭擎盖,仍然韵味十足,令人流连,看哪如云伫客即见一斑。

慢悠悠地来到了“秫香馆”,顾名思义,几百年前这里四面稻浪滚滚,麦香飘飘,在“秫香馆”里品尝丰收的喜悦。也正是园主的“归田园居”的宗旨,看起来主人心思缜密,颇含言外深意……。

如果从东花园去中花园,必须要通过一条长长的回廊,此回廊准确的说,是东花园和中花园的分界线。回廊里开了二十多个漏窗,信步度去,随着漏窗的更换,窗外的景色也在不断的更换,故而有雅客戏称——移步换景。穿过回廊便是中部花园,贴靠回廊有一座半亭,因它紧靠朱红色回廊,所以称谓“倚红亭”。

与倚红亭相隔不远处,有亭名为“梧竹幽居”,”梧竹幽居”又称“月到风来亭”,与其它亭的不同之处,在于此亭四方正形,四面筑有白墙,墙上开一月圆门洞。人站在亭里往月洞外看,就像一副镶着圆框的风景画。更令人着迷的是,四面月洞代表四个季节:南面月洞是迎春花代表春意盎然;北面月洞数竿翠竹,无风自曳,簌簌清音,恰似秋夜箫音缭绕;西面月洞一汪碧池,清波涟漪,碧玉擎珠,粉荷含嫣,清风徐来,香气四溢,自然夏色无疑;东面月洞是一睹白墙,象征白雪皑皑,残雪照壁,令人不觉生寒。此景着实妙不可言,可见园主颇具匠心巧思。

据说:亭额“梧竹幽居”和两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都是明朝才子“文征明”的手笔,名人名句更增添了“梧竹幽居”的神韵雅趣。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中部花园有一偌大湖水,湖心有个像碧螺般的岛屿,四面环水,三面植柳,岛上葱茏秾郁,掩映着一座小亭称为“荷花四面”亭。单檐攒顶,六角六柱,飞檐黛瓦,白玉底座,红柱上有副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此联揽尽了“荷花四面”周遭的风景。进了十一月,已是秋暮冬近的季节,看哪一湖残荷,不禁感叹不已……拂鬓迎风身觉凉,残荷已半染枯黄。落梧凌乱哀秋去,烟柳无情翠絮扬。

在“荷花四面”亭的北面,是一座叫“见山楼”的二层楼阁,三面环水,一侧依山。粉墙黛瓦,雕梁重檐卷磯,红柱玻窗,古朴典雅,极具明清建筑的风格。一楼叫“藕香榭”沿水外侧是回廊,设有吴王斜靠,凭栏观鱼赏花,甚是惬意。二楼原来的名称叫\"隐梦楼\"后来因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此办公,嫌隐梦楼这名过于消极颓废,遂改称为“见山楼”二楼高敞开阔,站在楼上,中部花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且四季不同,春来新绿盎然,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夏临细雨蒙蒙,一湖菡萏,荷风流香;秋到金风徐徐,芦絮轻曳,袅娜飞雪;冬莅漫天梨花,媲若柳絮因风起。届时宾主披裘暖酒,边赏琼瑶玉景,边吟诗填词,哪是何等境界……女儿轻轻牵动衣袖,方然醒悟。

穿柳影,爬假山,过鱼梁,最后绕到一座精巧玲珑的石舫前。匾额“香洲”据说,洲是舟的谐音。形象极了,此建筑外形像极了一膄画舫,精雕细琢,纤秀俊雅,三面临水,一面曲桥通岸。上下二层,亭、台、楼、阁、榭、廊,一应俱全。船头处“荷花台”面临一池荷花,现如今虽已三面残荷,依然余香缥缈,风韵犹存。前舱为”四方亭”坐在那里细细品茗,悠悠扬扬的丝竹清音,在耳畔氤氲,一阵阵淡淡的香风迎面拂来,那惬意惬意……。

中舱为“榭廊、内舱”,慢慢地细细观赏那,雕梁画栋,漏窗朱栏,真的大饱眼福也。船尾处有“秀阁”此阁绚丽多彩,小巧玲珑,翠绕珠环,清雅别致,匾额一个“秀”字,揽尽了此阁的神韵。此石舫奇在,集亭楼阁榭廊为一体,又那么地和谐,那么地美奂美伦,无怪被称誉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型中最美的石舫之一”。

下午去了虎丘景区。

虎丘,原名海涌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在悠悠演变中,早已变为苏州古城的标志,变成苏州形象的象征。

虽只有三十多米高,却素有“吴中第一名山”“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正所谓“虎丘吴小山,东南称奇观”。

如此独绝,难怪苏东坡要发出感叹: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远看隔河照壁,上嵌“海涌潮辉”四字。

虽寥寥四字,却点出了虎丘来历:远古时期,火山爆发,产生灼热岩浆堆积,形成几个小岛。

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

久而久之,海陆变迁,就变成山丘。

虎丘虽最矮小,但却如明珠闪烁,流辉至今。

经过入口处,走上海涌桥;向前眺望,就会发现:山藏寺里,寺中藏山。

特点鲜明,如诗所绘:“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平生只见山里寺,今日来看寺里山”;“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叫锁寺门”。

仔细观看,稍加想象,丘如蹲虎,蹲虎如丘:二山门像老虎头颅,洞门如老虎嘴巴,窗洞似老虎眼睛,两边石碑是老虎耳朵,两旁树木好像老虎胡须,门前露台如同老虎舌头,环山河水好似老虎口水,山丘好比老虎脊梁,宝塔宛如老虎尾巴。

史料记载,公元前496年,吴越宣战时,吴王阖闾受伤死于返程途中,归葬于海涌山。

为了保守吴王墓的秘密,在吴王下葬三日后,盛传其霸气凝聚成白虎,蹲于海涌山上。

从那以后,便有了虎丘称呼,且沿用到今天。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发现墓门,推测是吴王墓,但因墓恰巧就在斜塔底下,担心开挖会影响到斜塔,故而只好作罢。

斜塔岚浮,却是只真正保护吴王墓的白虎。

向前不远,是二山门,即断梁殿:主梁拼接,斗拱托梁;独具一格,含真藏古。

穿门北上,路西有古井憨憨泉:上盖铁盖,周有栏杆。

继续上山,路东有试剑石:中间裂开,酷似剑劈。

往北前进,路西有枕石:圆卵蜒蝣,状如大枕。

再向前走,便是虎丘中心千人石:形如盘陀,色如紫缯;平坦如砥,高下如削;广可数亩,大容千人。

相传,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埋葬了三千宝剑和大量财宝。

为保守秘密,吴王夫差赐鸠酒于此,设鹤舞助兴;千余名修墓者在此饮酒,鸠毒发作,惨死于巨石之上。

血流成河,染成红色;天长日久,遂成暗红。

为扶正祛邪,消灾免祸,超度亡灵,在巨石北侧,建有一对石经幢:西北的八棱形,刻有二十尊佛像,为陀罗尼经幢;东北的方柱形,上覆四角攒尖顶,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幢。传说,到了晋代,高僧竺道生在此说法。

虽满腹经纶,口吐莲花,吸引“千人座”,但信者寥寥,疑者多多。

于是,生公聚石为徒,与谈至理;讲到妙处,天花乱坠,白莲盛开,顽石点头。

讲经佳话,脍炙人口,元代顾瑛有诗描绘:生公聚白石,尘拂天花坠;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

抬眼东北角,有一白莲池;池中央,有一方顽石,叫点头石:外表方棱出角,像是点头称是。

转身向左,迎面有“虎丘剑池”四字,苍劲有力。

过了“别有洞天”,眼前就是“天下第五泉”的剑池:石崖两片,陡峭高耸,拔地而起,锁住一池绿水。

池形狭长,南稍宽大,北微狭窄,形似平放宝剑。阳光斜射,寒光闪闪,即便炎夏,也觉凉凉飕飕。

石桥拱形,飞悬半空,倒影水中,神奇惊险。苔藓满壁,藤萝倒挂,透壁望塔,如临深渊。导游说,剑池是因埋剑和寻剑而形成的。

据《吴地记》载,因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故以剑池名。

据《元和郡县志》载,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

孙权穿之亦无所得,所凿之处遂成深涧。

公元1512年,唐伯虎、王鏊等人因池水干涸,发现墓门,留下石刻。

1955年人民政府整修虎丘,疏浚剑池。

在戽干水后,于池北最狭处发现了一丈多长的隧道。

尽头呈喇叭状,容四人并立,并竖有石板,形似墓门。

为确保上方云岩寺塔的安全,未作深入发掘,随即进行封没。

种种迹象表明,剑池存在着某种秘密,应是为掩护吴王墓而设计开凿的:从上面的第二泉用暗沟将水引到剑池,再从剑池用暗沟将水引到白莲池,然后从白莲池用暗沟将水引到养鹤涧。

但吴王墓是否就在其中,在未经考古发掘证实之前,还是千古之谜。

再往上走,就到了山顶。抬头仰望,是虎丘塔:四周八角,八面开窗;上下七层,将近50米。

楼阁砖塔,高耸入云;古朴雄奇,气势磅礴。走到塔东,面西观察,不难发现:塔身向东北倾斜,且右侧呈弧形曲线。

据介绍,古塔建造于959年——961年,比比萨塔早完工390年,是江南现存唯一始建于五代的多层建筑。

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4米,斜度为2.48度,被称之“中国比萨斜塔”“东方比萨斜塔”,“世界第二斜塔”。

据推测,和意大利比萨塔一样,建塔时就开始倾斜;最后一层塔有点偏向左边,就是为了改变重心,纠正倾斜。

而究其原因,偏斜是塔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因为山顶岩面倾斜,西南高,东北低。

填土高度不等,西南薄,东北厚。

加上地下水流影响,地表雨雪渗透。

难免塔基有硬有软,硬软不同;沉降有多有少,多少不一。

这样,就造成了塔身倾斜,塔周裂缝。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古塔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不仅倾斜严重,而且裂缝遍布,最宽处高达80厘米。

为了保护古塔,政府采用了铁箍喷浆、盖板置换、围桩灌浆等多种方法,加固修整,解决了塔身开裂和地基松软问题。

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倾斜裂缝,保护了千年古塔。

顺着原路,走下山来;边走边看,边想边悟;虎丘美景,天下独绝:丘绝在假,假虎成真;石绝在传,传说惊人;池绝在谜,谜疑千古;塔绝在斜,斜塔东方。丘石池塔,永绝天下;观赏感悟,永无憾事!

斜塔依旧,吴王可安好?

灵岩寺门望古城,山难得!

姑苏河畔旧游船,一水游全城!

景区商业化是必然,连花朝节也是表面文章!

第三天一大早乘动车去了金陵牛首山景区。

初进牛首山,一座方塔引起了我的兴趣,金光闪闪的“牛首胜境”四个大字透露出一股让人肃然起敬的气息。

同行的导游介绍,这是风铃塔,内挂了400个风铃。走近游览,微风徐来,清脆的铃音十分悦耳,闭上眼细细聆听,那种宁静恬然就从心田里蔓延开来。

沿着天阙路一路往山中深处走去,两旁的花木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混合着泥土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

贪婪的呼吸未够,我们来到了第一站,佛顶寺。

据说这是山上佛祖舍利护持僧团的弘法道场,由隆相法师亲自选址,按照唐代寺庙风格建立,内分多个功能区。

入寺参观,恢弘的建筑景观让我折服,寺内景观颇有些日式的感觉,处处皆景致,对细节的刻画十分完美,让人感觉静谧、深邃,这不正是一沙一世界,一石一宇宙的禅趣意境吗。仰首远眺,远处一方“天印”与牛首山遥相呼应,目下一片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转过头,远处山坳耸立的高塔也尽显唐风古韵,宛如把我带回到贞观之治的盛世场景。它叫佛顶塔,塔身九级四面,巍峨而又深情的俯视着脚下这方净土。

拾级而上,走过佛顶塔不久我们就来到了久违的佛顶宫。

原本以为不过是一个设计精美的宫殿,然后我又错。

导游告诉我们,佛顶宫不单是宫殿,而是地下宫殿。

这是世界鲜有的深坑建筑,总体高度近90米,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一个崭新景观。

珍宝状的“小穹顶”以及袈裟状的“大穹顶”补缺了牛首二峰,使“牛首”的名号更加挡住无愧。

整个精美的建筑设计让我们惊叹不已,以这样的场所来安奉佛教圣物舍利,想必也是极好的了。

金玉其外,内部如何呢?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

乘坐电梯到达佛顶宫的内部,从电梯门打开的那一刻起,可能叹为观止已经无法准确的表达我们的感受。

浓郁的佛禅文化气息仿佛雾气一般在我们身边氤氲开来,让人不由得心怀虔诚,连隆厚归这个平日里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也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走过“万佛廊”,来到“舍利大殿”,一路上惊叹声不绝于耳,整个大殿内围绕着舍利大塔,数不清的佛祖、菩萨、飞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在感叹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也由衷的钦佩设计师和手工匠人的辛勤劳动。

午饭在金陵老门东吃,鸭血粉丝很地道。

下午游夫子庙,夫子庙不见夫子,只见盐水鸭。

午饭后乘动车回到姑苏。

第四天早上开始返程,路过香海禅寺逗留了一下,下午返回了缆镇。

旅游,就是去陌生的地方体验生活!

附录:《宝积经》40

第四十期

【宝积经 | 经文】

云何菩萨所习法船?谓平等心一切众生为船因缘;习无量福以为牢厚清净戒板;行施及果以为庄严,净心佛道为诸材木;一切福德以为具足;坚固系缚忍辱柔软忆念为钉;诸菩提分坚强精进,最上妙善法林中出;不可思议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毕竟不坏大悲所摄,以四摄法广度致远;以智慧力防诸怨贼;善方便力种种合集,四大梵行以为端严;四正念处为金楼观;四正勤行、四如意足以为疾风;五根善察离诸曲恶;五力强浮,七觉觉悟能破魔贼;入八真正道随意到岸,离外道济;止为调御,观为利益,不著二边,有因缘法以为安隐;大乘广博无尽辩才,广布名闻能济十方一切众生,而自唱言:‘来上法船!’从安隐道至于涅槃,度身见岸至佛道岸离一切见。如是,普明,菩萨摩诃萨应当修习如是法船。以是法船,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在生死中度脱漂没长流众生。”

佛陀说,菩萨修学佛法是为了利益众生,要渡脱众生出离生死轮回,断除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等四种瀑流,需要有承载众生渡过生死长河的“法船”。菩萨所应修习的是什么样的“法船”呢?

首先,需要培养平等心以救护一切众生,这是造法船的基本前提,也叫作成就法船的因缘。

其次,是修习无量清净戒行而积累无量福德。以此作为法船坚牢厚实的船板。

第三,要以修行布施所获得的果报作为法船的装饰。

第四,于佛菩萨而生清净信心,以之作为成就法船的木材。

第五,除了布施、持戒、净信之外,还要积累一切福德作为法船上坚固的缆绳。

第六,通过修忍辱行而获得的柔软心和忆念不失,作为法船上的钉子。

第七,积极增进菩提智慧,作为最好的船木。

第八,修习不可思议的无量禅定,帮助积聚福德、调伏身心,以此作为造船的匠师。

第九,法船是尽未来际广度一切众生的依靠,是由毕竟不坏的大悲心所支持和摄受的,又是由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来引导的。

第十,法船在航行的过程中,以智慧力觉照一切,从而防止烦恼怨贼的捣乱。

第十一,从智慧所起的善方便力,可以集合慈悲喜舍四大清净梵行,这是法船最美好的装饰。

第十二,身、受、心、法四念处,是法船上的了望台,帮助法船在航行中,时时观察苦、不净、无常、无我。

第十三,四正勤和四如意足所散发出来的精进和神通力量,是鼓起法船风帆的疾风。

第十四,眼、耳、鼻、舌、身五根,相当于观察法船航道的工具。

第十五,信、勤、念、定、慧五力,相当于强大的载船的浮力。

第十六,七觉分能够觉悟大众的昏迷,是降服魔贼的利器。

第十七,八正道相当于八条正确的航线,法船只要驶进八正道的航线,就可以不受外道解脱法的干扰,随意地到达涅槃彼岸。

第十八,止和观是修行的主要法门,止相当于专心驾驶的船长,观能够确保方向正确。

第十九,法船在航行中能够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不至于偏向生死、涅槃两边。

第二十,把握缘起规律,确保航行安全。

上面从二十个方面说明了度众生到彼岸的法船的意义和作用,而作为船主的大乘菩萨,他们具有广博无尽的辨才,德行名声广布于十方世界,悲心和净行具有无量功德,能够救助一切众生。这些大乘菩萨要极力倡导众生:“来上法船,从安隐道,至于涅槃,度身见岸,至佛道岸,离一切见”。

正如上文所说,所有发菩提心的大菩萨们,应当修习上面所说的“法船”,进而用这条“法船”在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中,救度在无尽生死苦海中漂没长流的众生。

【宝积经 | 经文】

又告普明:“复有法行能令菩萨疾得成佛,谓诸所行真实不虚,厚习善法深心清净,不舍精进乐欲近明,修习一切诸善根故,常正忆念乐善法故,多闻无厌具足慧故,破坏憍慢增益智故,除灭戏论具福德故,乐住独处身心离故,不处愦闹离恶人故,深求于法依第一义故,求于智慧通达实相故,求于真谛得不坏法故,求于空法所行正故,求于远离得寂灭故。如是,普明,是为菩萨疾成佛道。”

佛陀指导修学《宝积经》的第四个要点是为了速成佛道而学。佛陀告诉普明菩萨:除了上面所说的三个要点外,还有一个要点:随顺正法的法行,可以使菩萨迅速地成佛。哪些是随顺正法的法行呢?

一、行真实不虚的直心,正观法相而厚集善法;

二、怀有深切的与般若相应的清净悲心,丝毫不放松精进努力;

三、菩萨以追求菩提为乐,所以能够修习一切善根功德;

四、由于喜乐善法,所以时时能够一心正念,常时现前;

五、由于多闻佛法而不厌足,所以能够不断深入法义,具足智慧;

图片

七、由于菩萨除灭了一切爱见戏论,所以能够具足一切福德;

八、菩萨乐于独处僻静,所以能够远离身心的虚妄之相;

九、菩萨不与恶人为伍,所以他的周围也就没有愦闹妨碍修行;

十、菩萨能够透过现实看到本质,能够以第一义谛为自己的依止;

十一、菩萨专注于追求智慧,以通达实相的如实智为目的;

十二、菩萨不懈地追求真谛,真谛本来不坏,所以最终能够获得不坏法;

十三、菩萨追求毕竟空,因为所行中正而能够真实悟入毕竟空;

十四、菩萨追求远离一切烦恼,因而能够证得涅槃寂静。

上述十四点,就是佛陀所说的菩萨能够速成佛道的办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宝积法门,像恒河一样的广大,本来就不是一下子就能学成的;而我们的色身无常,变化不息,成住坏空,终归于磨灭。

所以我们修学宝积法门,在没有获得正法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不能因为色身的毁损耽搁了我们成就道业。

【宝积经 | 经文】

说是经时,普明菩萨,大迦叶等诸天、阿修罗及世间人,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佛陀说完《宝积经》后,在座的普明菩萨、大迦叶、诸天子、天女、阿修罗,以及人世间的与会众生,无不心生欢喜,纷纷表示要对佛所说的大法,顶戴奉行,积极传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