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建造围墙
“嗯,我已经和村长说了,他安排了几波人,轮流值守,只要有悍匪,立刻就通知村里人。”
“那就好。”陈枫点了点头说道。
这几天一定要严防死守,等到弩箭造出来,就不用担心受怕了。
陈枫和陈恺一边聊天,一边朝着家中走,此时陈枫的院子已经修好了,里面放置了四十多张织布机,一到白天,整个院子都是叽叽吱吱的织布声。
陈枫想着,现在日长夜短。索性改为两班倒,早上天蒙蒙亮开始,到晚上天黑之前。完全可以上两拨人,大不了天黑后点上火把,在加班一个时辰。
这样四十张织布机,可以给村里八十个人带来工作。基本上覆盖西湾村所有妇女。
这样一来,西湾村的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女人的地位在村子里水涨船高。因为女人成了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
甚至一些每天都不给丈夫做早饭了,一问为什么,就说要上工,正钱养家糊口。
有些蛮横的妇女,甚至敢拧男人的耳朵。
前天,张嫂子和他当家的,因为没有给张顺倒洗脚水,被张顺打了张嫂子一顿,把胳膊都打骨折了,因此张嫂子失去了织布的工作。
这件事若是换做以前,张顺的父母一定会责怪张嫂子不懂事。可是现在,张顺父亲在得知,张嫂子失去了织布的工作后,提着棍追着张顺跑了三里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村里不少汉子都找过陈枫,希望他能给村里男人找一些工作,至少不能让他们在女人面前抬不起头。
陈枫也想着搞一些工程,给村里男人一些工作。
想着打铁是一门不错的手艺,他想聘请一个打铁师父,让他叫村里的男人打铁。
这样的话,陈枫炼制的铁,就可以交给村民打造成武器。
想着这些,陈枫回到家中。
杨依依这些天管理这村里的妇人上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再加上杨骏帮忙,也出不了什么大篓子。
陈枫算了算,手中大概有四五百两银子。在村里村外,也算得上是一个小财主了。
不过陈枫不想坐吃山空,他需要把产业继续扩大。从西湾村扩大到县城。
十天后,王钟送来十个弩箭,陈枫检查了一下,做工非常精细。至少比自己制造的第一个弩箭要强得多。
术业有专攻,陈枫毕竟不是木匠出身,手艺自然不如这些老工匠。
不过和杜亚龙的木匠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毕竟杜亚龙不缺钱,什么材料都能找到,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
王德康在村里挑选了十个精壮的男子,把弩箭交给他们,并在村子里的一片空地上,立了一些靶子,供村民练习。
这样,村民平时种地打猎,闲时就在村里练习箭术。
有了这些弩箭后,陈枫也松了一口气,现在即使悍匪来,他也不怕了。
陈枫环顾一下村中的环境,心中估摸了一下。
西湾村处于一个山上的平底上,中间高,四处低!
易守难攻,这种地形,再加上这些弩箭,完全可以对悍匪形成有理压制。
只是,在村南有一处缺口,地势比较平摊。也是西湾村村民出入的地方。
陈枫计划,在村南建立一道高墙,进出村口的地方,在建一个土楼。上面留有射击孔,这样一来,就算五百悍匪一起进攻,也可以保证村民无恙。
陈枫将心中的想法给王德康说了一遍。
王德康拍手叫绝:“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村里太穷了,根本没钱建围墙。”
西湾村每年都会被悍匪劫掠一番,村里的粮食勉强饿不死人,但是想要有足够的精力建造围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来缺少银两,而来,村里每个人都饿的面黄肌瘦,哪有力气干这些苦力活。
陈枫以前的时候,每天饿的眼花耳聋,蹲下就站不起来的那种。
陈枫见王德康一脸为难,于是笑着说道:“村长,这钱我来出,你只需要叫村里的人处理干活就行。另外,我再管一顿饭。”
听到陈枫这样说,王德康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激动,他很清楚,这道围墙对西湾村来说意味着什么。
只要建好这道围墙,那么西湾村就可以免除悍匪的侵扰。没了悍匪劫掠,村里收成的粮食,就足够村里人吃了。
这围墙本来就是给村里建的,现在有陈枫出钱,村里的男人只需要出把力气就行。而且陈枫还管饭,这对于饭都吃不上西湾村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王德康马上敲着锣鼓集结村里的男人,把陈枫建造围墙的事情告诉众人,并告知这些人,每天管一顿饱饭。
村里人闻言,都很高兴。
第二天陈恺就和村里的男人进山,运石头。王老六带着一些人和稀泥。
还有村民帮忙砍伐树木。后山森林里的树木很多,完全不用愁木头够不够用,不过这些木头的质地松软,不适合打造成弩箭。
不过用来加固围墙,还是可以的。
陈枫和五六个村里,拿着弩箭,到县城买了十斤猪肉。中午的时候,把十斤猪肉全都放在锅里面煮熟,香喷喷的肉香飘散,村里人闻着肉香,干活更加起劲起来。
煮熟肉之后,陈枫用肉汤煮了一锅米饭。给每个帮忙的男人都盛了一碗米饭,还有几块猪肉。
虽说,这几天村里人每天都吃马肉,不过毕竟这个季节马肉放不了多久。两天前,村里就把马肉吃光了。
现在有能吃上肉,村里人别提多高兴了。
吃完午饭,陈恺带着村民开始垒围墙。
他们先挖好地基,然后用石头砌了一道四五米高的围墙。这个高度,面对戎狄显然是不够的,不过对付悍匪是绰绰有余的。
一直干到晚上,一共砌了五十多米的长度。陈枫估摸着,按照现在的速度,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把围墙砌好。
晚上的时候,陈枫又是煮了一锅肉,他让村里人的妇人帮忙蒸了几锅馒头,每个人都吃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