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165章 连续冲击科举?入仕为官?

第165章 连续冲击科举?入仕为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御书房。

朱元璋带着李文忠抵达后。

命人给李文忠赐座,就又打开折子,仔细的看了起来。

连着反复看了好几遍。

李文忠不免有些狐疑。

不明白,朱元璋到底想从折子内容中,看出点什么。

在李文忠的注视中,某刻,朱元璋合上折子,微微后仰,闭眼,‘这个冯胜,这么多年一点儿都没变,说话、做事、写文章,一点真实情绪,都不想让咱知道。’

他不相信,冯胜看不透,丘福、朱能就是他钉在辽东内部的一颗钉子。

这道折子,没有一点怨气,字里行间只有请功的喜悦,以及对他的歌功颂德。

要么,冯胜就是真的绝对忠心,没有半点私心。

要么,就是隐藏的极好。

‘甭管你是真对咱绝对忠心,还是隐藏极好,身为皇帝,咱都不能让一个臣子,长期山高皇帝远,独掌大权。’

“文忠。”朱元璋突然睁开眼睛。

正在悄悄窥探朱元璋的李文忠,吓得瞳孔猛然收缩。

舅舅眼睛睁开刹那,一闪而逝的冷冽,让人心悸。

李文忠忙起身应道:“臣在!”

朱元璋瞥了眼李文忠,吩咐:“按丘福、朱能的功劳,提拔丘福做个卫指挥使,朱能同时升一级,应该合情合理吧?”

“是。”

“那好,升任丘福为卫指挥使……”

丘福既然有这个能力,他就顺势把这颗钉子变得更粗壮一些。

“臣遵旨,臣马上回去,以大都督名义,给辽东方面下达提拔命令。”等朱元璋说完,李文忠领命,就要离开时。

朱元璋突然叫住李文忠,“等等。”

李文忠停顿,转身,狐疑看着。

朱元璋询问:“咱听说,正月休沐这几天,金陵城各府,都在议论老四参加童生考试这件事?”

李文忠微微诧异,没想到朱元璋居然打听这件事。

笑道:“是,这件事,的确引起了很多人关注。”

朱元璋示意李文忠坐下,“都在议论些什么?质疑他考不过童生试?”

“那倒没有。”李文忠笑着摇头,“凭四郎接受的培养,一个小小童生考试,怎么可能难得住四郎。”

“大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童生考试成绩出来后,四郎会不会在今年内,冲击院试、乡试、会试。”

“二,四郎为什么突然决定参加科举,是不是想入仕为官……”

李文忠小心翼翼看了眼朱元璋,“最后这条,大家议论的最多,好像也最关心。”

“唔……”朱元璋似乎想说什么,话到嘴边,点头摆手,“咱知道了,你去忙吧。”

李文忠悄悄看了眼,也不敢打听,请安后,快速离开。

目视李文忠离开,朱元璋好奇自语,“那混球,会连续冲击院试、乡试、会试吗?若冲击,又能过几关呢?”

朱元璋很好奇,他这个满身棱角,不听话的儿子,到底会在哪一关被卡主。

大明的科举可不好考。

多少人,埋首苦读一辈子,到头来都只是个童生。

……

东宫。

朱标在书房门口,活动着筋骨。

方孝孺在书桌前,帮忙整理已经审阅完毕的厚厚一摞奏折,进行归类,准备发放给六部。

一边整理,一边说着朱棣参加童生考试的一些事情。

朱标听着微微苦笑。

原本,去年他就决定,趁着春节休沐比较空闲时,带着发妻和长子雄英去土桥村小住一两日。

就是因为这件事,所以春节期间,才没有去。

担心去了,给老四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殿下,现在大家主要是议论,燕王考科举,会不会入仕为官,以及燕王会不会连续冲击院试、乡试、会试。”

朱标笑问,“那你说说,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在意,老四会不会入仕为官这个问题。”

方孝孺手上动作微微停顿,犹豫一下,回答道:“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有两层原因,支持太子爷的同僚,担心燕王为官,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不过为官,毕竟不是恢复爵位,这种担心并不是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不愿燕王入仕为官,其实是因为竞拍包税、乡土村社。”

……

朱四郎的想法太多了。

太能搞事儿了。

当个农民就这样。

要是让他当官,指不定会搞出什么推陈出新的事情。

这种人当官,并不讨人喜。

“是啊,很多官员习惯了一成不变,这样他们就可以尸位素餐了。”朱标不由感慨一句。

话中,转身坐回桌案后,“所以,我是特别希望老四入仕为官,还希望,他能多提出一点,类似竞拍包税,乡土村社建设这样的新鲜事物,一成不变,大明就不可能变好。”

“希直。”

出神思考的方孝孺被惊醒回神,“殿下有什么吩咐?”

“吕本多次在我耳边念叨,让伱去地方为官,我知道他的用意。”

朱标无奈笑笑。

无非就是希望,一个最正统纯粹的太子系,竞拍包税做的比蒋进忠更出色罢了。

收敛思绪,继续说道:“我想了想,认为让你去地方上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我不是要你和蒋进忠竞争……”

……

父皇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极力想要老四回来帮忙分忧。

老四具体什么时候,入仕为官,这一点他无法确定。

但他坚信,老四最终拗不过父皇。

就如群臣所担心的。

老四入仕为官,这大明官场可就好玩儿了。

依着老四能折腾的性子,肯定会有很多日新月异的变化。

方希直与其待在金陵城,在人情世故的交际应酬中,虚耗时间,不如去地方上历练。

掌握实干的能力。

为将来锻炼储备人才。

任何新政推行,空谈家做不成,只有实干者才行。

朱标抬头,笑着征询,“怎么样,想不想去,愿不愿意去地方上历练。”

“臣愿意。”方希直高兴笑着应道。

“好,那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

……

江宁县虽然属于金陵管辖。

但金陵,距离朱棣和徐妙云还是有些太远。

他们也不关心金陵发生了什么。

过了元宵节后,孩子们短暂的假期结束,《大学》学完后,徐妙云开始教授孩子们《中庸》。

同时,也有意识的为不久后的童生考试做准备。

而朱棣,除了偶尔给孩子们上课外,大部分时间,则是带着乡亲们,搞乡土村社建设。

乡土村社建设,是一个很大的范畴。

可不是单纯的联合起来种地。

还有纺织、养殖。

纺织还好办,已经开始了。

村里纺线最好的、织布手艺最好的婶子们,已经被挑选出来,纺线最好的就专司纺线。

织布手艺最好的,就专司织布。

养殖就比较麻烦了。

简易一点,也需要搭建一个场地。

去辽东弄回来的十匹马,到现在还被寄养在叔伯们家中。

这些马都是战马,用来耕地不合适。

这不,为了这件事,朱棣专门组织了乡土村社成立以来的

办公房内。

各家主事的爷们儿,都聚集在一起。

朱棣看人都差不多到齐了,笑着说道:“先向大家说两个好消息,过年期间,粮食价格相较于秋收时,已经涨了三成,我想,等春耕前后,再涨三成,应该没问题。”

八叔等人,顿时喜笑颜开。

六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涨了的这六成,即便不分红,也完全可以用来买耕牛,买鸡鸭来养。

四叔笑着询问:“四郎,另一个好消息呢?”

朱棣笑着环视众人,小心翼翼解开桌案上,用一块包袱皮包着的一匹布,“

众人全都好奇的凑上去。

看着雪白光洁的布,首先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后,才小心翼翼抚摸布,判断质量。

八叔抚摸片刻,点点头,“面料光滑,没有十分明显的线头,布料也十分紧密结实,就算比不上江宁县城,绸缎庄上等江浙布,也勉强达到中等了。”

“四郎,谁家婆娘织的?”

“八叔,俺婆娘!”一个年轻人站出来,得意炫耀道。

众人瞧着,纷纷打趣。

“原来是二子家翠兰。”

“二子,又不是你织的,你得意个什么劲儿。”

“以前你就被你家婆娘管的死死的,现在人家能织出这么好的布料,你小子的日子就更难喽!”

……

朱棣笑着任由大家打趣一阵,才抬手制止,笑道:“布匹成色、品质提升了,等春季后,首先就有两项收入,一是卖粮食的收入,一是卖布的收入。”

“除了通知大家这两个好消息外,另外就是商量一下,咱们弄回来的十匹战马,是留着,还是卖了换钱,置换成骡子、耕牛、驴子。”

吱呀!

朱棣的话音刚落,八叔等人皱眉琢磨时,门突然被推开,徐妙云出现在门外,“四郎,周浪家长子在祠堂外面。”

朱棣脸色微变。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可能是关于进攻东昌堡的消息。

“八叔,你们先想想,我出去一下。”朱棣交代一句,快步走了出去。

顺着祠堂大门看去。

就见周世显有些拘谨的站在祠堂外,向里张望,却不敢进来。

……

过渡铺垫一下,接下来,就是考科举、乡土村社建设的情节了。

厚着脸皮,继续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