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5集《》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二页,我们看小妄语,具六缘成犯。这一科是讲到妄语戒。
凡夫众生在整个十法界的缘起定位是什么呢?我们的定位就是一个罪障生死凡夫,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定位。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上“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在流转当中,既有“罪”又有“障”,这种“罪”跟“障”的结合,使令我们的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我们不知道来生要飘到哪里去,更严重的是,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我们外有罪业,内有颠倒妄想的障碍,所以这个“心”跟“境”、“心力”跟“业力”经常交互地作用,人生充满了不确定。一个凡夫众生只要没有学佛,你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即使要规划也都是在打妄想,因为你做不了主。
佛陀在《法华经》把我们这种生命的不确定,讲一个譬喻,说我们就像一个在外流浪的乞丐,《法华经》上说,这个有三种过失:
第一个,没有住处。他今天睡在公园,明天睡在马路,他哪有家呢?这是第一个,没有住处,他的内心是不决定的。你用好的因缘刺激,带他来共修,他就念佛;你带他去不好的地方,他就放逸。他的心哪有家呢?完全跟着感觉走,这是流浪汉的第一个特色,没有家。
第二个,没有资粮。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凡夫不能够创造一个决定性的善业,是因为你没有善根。我们所有的善业,都是外境刺激的。一般人都是看到了可怜众生,他才会生起慈悯心;你刺激他,他的内心就造罪业,所以他不能创造一个自己决定的善业力,只能够靠一种善良的外境的资助才可以造善。所以就跟乞丐一样,乞丐自己没有饭菜,有人施舍他,他才有办法得到饭菜,他没有决定性的资粮力。
第三个,没有目标。一天过一天,反正时候到了再说。
所以,我们凡夫众生,无量劫来我们的生命有三种相貌:第一个,没有住处;第二个,没有资粮;第三个,没有目标。古德说,很像空中的羽毛,随风飘荡。你运气好,遇到好的因缘,刚好住在净宗学会的隔壁,反正闲着也闲着,就来念佛,欸,念念念,起欢喜心了;你运气不好,家住在一个放逸的歌厅,整天你就听歌。就是说,你不可能从内心发出一个愿力——我一定要誓断一切恶,我一定要誓修一切善,我一定要誓度一切众生。我们的功德力都是从外境而来,这种都是不算的,你的资粮都是外在给你的。
这种情况,我们把它分成两种:就是没有住处跟没有目标,这是属于内心的问题,心理的问题;没有资粮,这个是指外在的业力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凡夫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心理的问题;第二个是外在业力的问题。这两个会互相作用。我们讲过,心理创造了业力,业力又牵动了心理,所以这个心跟业,我们一般凡夫纠缠不清,有业力,有心力,人生就无解了,我们已经没办法去处理问题。因为你的心受业力的牵动,业力又受你心力的创造,两个相辅相成,狼狈为奸。
直到伟大的佛陀出世,开始解决我们的障碍。大智慧的佛陀,他先处理心理问题。他知道业力是无解的,业力这一块先不碰,因为这个无始劫来的业力,盘根错节,已经是说不清楚了,这一块业力是无解了,因为它积习太久。
所以我们不要一开始去改变外境,这是错误的,因为你改变不了,错综复杂,连释迦牟尼佛都不能够去改变他的外境,佛陀的圆满来自于内心的圆满,我们看佛陀的一生,他并不是没有挫折,佛陀的一生也充满了挫折,但是他是怎么样?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不随外境而转。
所以当心力跟业力纠结在一起的时候,诸位!你要先掌握正确的方向,先解释、先处理心理这一块。佛陀告诉我们,一开始学佛要先听经闻法。在内心当中,听闻佛法要成就两种善根:
一个是智慧的善根,第一道善根就是观照业果。我们心中要经常存有业果的思想,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你的心就住在这个业果的思想,这是我们第一个安住处,第一个家。虽然这个家不是很大,但是好歹比一个流浪汉好多了。我们慢慢以这个家为我们生命的目标,以道为住,就是以业果之道为住,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愿景。人生没有目标,你就很难有修行的动力,因为我们的修行来自于一种思想的改造。但是我们的习气已经太重了,如果你没有一个愿景来引导,你很难下定决心去做心灵的改变,所以愿力它是一种改造的动力,我们希望来生是安乐的,这是第二个。
所以佛陀刚开始的时候,先让我们心中产生一个安住力跟引导力,把这两种善根确定下来。
当我们的心中有智慧的观照,有一种愿望以后,佛陀开始处理我们业力的问题,佛陀开始施设法门让我们断恶修善,所谓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开始处理无始的业力,比方说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这些就是在处理业力的问题。
但是你在处理业力问题之前,要先建立内心的善根,就是“发心”跟“正见”这两块。我们从人天乘的修学,从流浪汉,至少我们的生命得到一个明确的确定:佛陀的保证,至少你不堕恶道。所以五戒十善的第一班车,就是运载我们离开三恶道趋向了人天。
所谓的不堕恶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管你过去做了什么,不管你今生做了什么,只要你开始修学佛法,如法地操作五戒的方法,我们待会儿会讲包括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一块,只要你如法地操作,一定不堕恶道。不管你过去做了什么,因为这个业力,只要你不刺激它,它不能得果报,当然你必须改变你的思想。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背负了很重的罪业,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过去生做了什么。但是合理地推论,我们应该都造过很多重大的罪业,所以到现在末法时代还在流转。但是只要你肯吃药,你就可以改变,因为佛陀是大医王。只要我们在死亡到来之前,如法地吃药,起码能够把最重的病——所谓三恶道的病治好,所以人天乘不保证你一定往生,也不保证你能够解脱,但起码保证你不堕恶道。它能够让我们的罪业没有得果报的力量,这个种子让它枯萎,让它暂时沉淀下去。所以不要小看五戒十善,起码它让你的未来生命,达到善得人身、六根具足,这是一个起码的标准。
我们来看讲义。
前面讲到大妄语的因缘,这个地方讲小妄语,它有六种因缘成就犯罪,我们把它念一遍。
小妄语包括:两舌、绮语、妄言、恶口这四个过失,它是属于轻罪。轻罪有六个条件:
第一个,你妄语的对象是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听懂你说话的人。如果小孩子年龄太小,他听不懂你说什么,这个不能构成犯罪,要有一个听懂说话的人。
第二个,人想。你很清楚他是个人。
第三个,你违想说。你所说的言词跟心中的想法是违背的,这个地方针对小妄语。
第四个,知违想说。你自己也知道违想说,换句话说,你有欺诳之心,不是一时的误判,你是故意的一种欺骗。
第五个,言了了。表示你是讲得清楚明白,不是一个暗示的方式。
第六个,对方理解。这个业就成熟了,就成就了,叫作小妄语。
辛三、犯戒轻重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
(一)大妄语
向人说证果乃至罗刹来到我所,彼领解——上品不可悔罪。
这个上品不可悔,叫作破戒了。也就是说,杀盗淫妄一旦破戒,就有堕三恶道的可能性了,任何一个上品不可悔罪的业力,只要临终被刺激出来,都会堕三恶道。
大妄语的过失有两个:第一个,是说自己证果,就是妄谈自己的果证;第二个,就是说“罗刹来到我所”,这是妄谈感应神通。这两个是很严重的过失。
在《楞严经》讲到这两种过失,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妄语的严重性,它不轻于前面的杀盗淫。佛陀说,杀盗淫这三种过失,会让你未成不成,就是尚未成就功德时,你要成就的功德,因为犯杀盗淫,就没办法成就了;但是大妄语会让你“既成必失”,你本来念佛念得非常好,乃至于成就念佛三昧,因为大妄语,你的功德一定会失掉,大妄语会让你功德成就了也会失掉。
为什么它的过失这么严重呢?《楞严经》提出两点:第一个,你讲自己的果证,扰乱众生学佛的因缘。我们寻求佛法有两种情况: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以法为师。佛陀在世时以人为主,因为佛是圆满的,佛陀怎么说,我们依教奉行,没有第二句话。但是,圆满的佛陀灭度以后,就不能以人为师,要以法为师。
也就是说,在末法时代的修学,法重于人。当然我们皈依法,也得顺便皈依人,因为法跟人分不开,佛法是赖人来弘传,但是它的重点还在法。你今天说,你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很容易造成一种个人崇拜。本来这个人要依止海公师父修学成就,另外一个人依止忏公师父的法而成就,结果你说你是初地菩萨,这些人就全部来归依你了。每一个人过去生结的法缘不同,他跟你可能没有法缘,但是因为你自己说的,你是一个圣人,造成一种盲目地崇拜,他本来应该法得度的,结果他失去了一个得度的机会。因为你破坏整个佛教的因缘,你把人放在法的上面。
所以佛陀在《楞严经》上说,即便你是圣人,虽然你没有打妄语,也不可以宣说你是圣人,因为佛陀的意思是不能强调人,每一个人都是凡夫,众生的因缘,让它自己去运作。
在禅宗里面就特别有这种情况。这个人跟临济宗有缘,他一听就开悟;另一个人在临济宗里面,参了三个月没有开悟,到了曹洞宗马上开悟。同样一个道,但是善知识表达的法不同,他契他的机,过去生跟他结过法缘,所以你今天宣说你个人的果证,就打乱众生一种正常的缘起,每个人都来亲近你,但不是每个人都跟你有法缘,你耽误了他学佛的因缘时间。
所以佛陀规定,所有的人,一旦你来到末法时代,要把你的本地风光收起来,你过去生是怎么回事,通通不能讲,每个人都扮演一个正常的凡夫。靠这个法的因缘,各有各的定位。
这个地方,不能打大妄语的意思就是说,必须把法放在最高,人是在法的下面。你打大妄语,你就错乱了,个人崇拜多于法,这时佛教就乱了。这是第一个,你扰乱了众生学佛的因缘。
第二个,感应神通。这个过失更严重,你破坏众生缘起的正见。我们的离苦得乐来自于皈依法,内调妄想,外断罪业,都是依法修学。你今天讲感应神通,让众生追求一个相,一个不可思议的相状,这个相状救不了他。我们承认你好好地修学,整个过程会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相状,但这个相状只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副产品。
佛教也承认感应神通,但是重点不在这个地方,因为你有法,你才有这个功德相,现在是舍本逐末,讲感应神通,大家打佛七时,就不专心听佛号了,就是在看:欸,佛什么时候出现?就很容易着魔。
诸位!你有法才有相。因为他如法地去安住佛号,所以才去感应佛陀,根本在法。你现在追求相而轻法,这叫作舍本逐末。这破坏了整个众生的缘起正见,是因为有法才有相,不是先有相再有法。你先谈感应神通,刺激大家向外攀缘,糟了!大家不再注意自己的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的法,大家不管自己的法,只追求那个相,这就是破坏众生缘起的正见,你把他的善根破坏了。
所以这两个过失很重。第一个,扰乱众生的学佛因缘;第二个,破坏众生内心的善根。为什么你要付出代价?宣说大妄语的人,你的戒定慧功德必定失掉,因为你过失太重了,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叫上品不可悔罪。
我们再往下看,中品罪跟下品罪,请合掌。
向天龙鬼神说证果等,彼领解;向人说证果等,而言不了了,前人未解;向聋痴不解语者说——中品可悔罪。
向不解语畜生说,发心欲言而未言——下品可悔罪。
我们先看中品的可悔罪,这个过失比较轻。就是说,它不会马上去破坏你的善根,但是如果你不忏悔,长时间的累积,也可能会破坏善根,这是中品。
就是说,你不是针对人,你向天龙鬼神说证果等,对方理解。为什么向天龙说的是同样的话,不是针对人,他的过失比较轻呢?因为这些人不是法器,他根本就很难修行,所以你这样讲,他听懂以后,反正他也不能修行,所以你就没有所谓扰乱他的学佛因缘,也就没有所谓破坏他的正见的问题。因为他根本就没办法修行,他听你发心欲言而未言,对他有听没有听的影响不大,所以是中品。
向人说证果等,但是对方没有听得很清楚,没有真实地理解,没有对他构成一种实质的伤害,这个是中品;向聋痴不解语者说,他是个聋子或者是一个愚痴的众生,你讲什么他听不懂,当然这个对他的伤害就轻了,这是中品可悔罪。
我们看下品。
向畜生说那更轻了,或者你发心欲言而未言,这个就是下品可悔罪。这个责心忏就可以了。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大师在讲妄语戒时,他特别提到“增上慢”,我们把它念一遍再解释。
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法相,谓证果等,本无欺诳之心,名增上慢,不失戒体。然须请教师长,先达抉择是非,殷勤悔过,舍其有所得心,精求真正出要,方免沉坠耳。
假设你修行很用功,而且有某种的相应,但是你不知道整个修行的次第,这种果证的法相。你说,我证得念佛三昧,开悟了。但是你这样讲时,你的心是以正直的心讲,没有欺诳他人之心,这叫“增上慢”。你不学无知的增上慢,因为你真的不知道。那么这种情况不失戒体。
但是,你也要小心,这个过失你要赶紧处理。怎么处理呢?请教师长前辈,来判断你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出方法,一方面忏悔,一方面舍其有所得心,执着境界相的心要舍掉,好好地依真正的法要,才不会堕落。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你要是说没有在用功,这句话可能对你没有什么帮助,尤其一些很用功的人,如果你在用功要注意,智者大师《小止观》说,如果你用功一天超过两个小时,这句话对你就很重要。你可能念佛,也可能持咒,那么心跟法,心持法、法持心,慢慢这个心跟法会打成一片。我们刚开始念佛时会觉得,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佛号,好像两个东西,很生疏,没关系,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刚开始是带有强迫的一种信仰、皈依,我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
但是,慢慢地心跟法会互相摄入,心摄入法中,法摄入心中,到时候就功夫相应。这个功夫相应可能是一刹那,瞬间,也可能会有一段相续的时间,你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相状出现,比方说你看到光明,看到佛陀,甚至于你看到很多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这时你要记着,千万不要跟别人宣说。
智者大师提出,向别人宣说有三种过失:
第一个,你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引导。因为你的境界相,你怎么说都不可能说得刚好,你讲太多也不可以,讲太少也不可以,所以你怎么说都没办法正确地诠释那个所缘境,所以有引导众生误入错误理解的嫌疑。
第二个,功德丧失。你只要讲出来,你再去打坐,那个境界就没了,消失掉了。
第三个,是最可怕的,误入歧途。你讲的时候别人一定会赞美你,然后你对这个相就更执着了。
修行的过程,在《楞严经》只有两个原则:离一切相,修一切法。你的相要越少越好,即便是佛菩萨的清净相都要舍。你说佛菩萨的相要舍,那我念佛也是佛法的相状,那只是我借佛陀的相状,来开显我自性的功德,相状只能够借,不能执着。
你讲感应神通,讲久了以后,你的心就注意这个相了,就开始忽略忆佛念佛那个方法。这时如果你刚好有怨亲债主在鬼神道,他已经等你很久了,你刚好出现这个隙缝,就糟了!他就出现你喜欢的相状,然后你就跟鬼神感应道交,误入歧途,堕入魔道了。这个时候,佛陀出世都没有办法救,因为这时你善根完全破坏了。
所以说功夫相应,你只能请教善知识,这个是怎么回事。他说:“喔,这个是好现象。”你只是知道,喔,这是好现象,增长信心,如此就好,继续往前走,后面有更好的摩尼宝珠,不要留恋旁边的小花。你知道这个相状是好的,是功德相就够了。
《楞严经》上说,知道就好,“知”但是不能“着”。知道会启发我们的信心,喔,我的业障消除了,我看到这个相状,我消除了,知道就好,继续再往内修,里面有更殊胜的清净功德等着你。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有“有所得心”,这会自己障碍自己。
(二)小妄语
前面到这个地方讲到大妄语,以下讲小妄语的过失。
有两段,先念一遍。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言了了,前人领解——中品可悔罪。
若言不了了,前人未解——下品可悔罪。
这个地方讲到小妄语,就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你讲得很清楚,对方也理解,中品。因为妄语戒中小妄语是轻罪,它最多也就是中品。如果你说不了了或者前人不理解,就是退而求其次,下品。它没有上品,先从中品判起。
辛四、开缘情况
你如果是跟人家解释,什么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法相,什么是念佛三昧,你在解释法相,没有说你自己证得,这个是不犯。你本来要说其他的事情,但是误说了证果,那是一时的口误,你没有欺诳之心,不犯。戏笑说,你是开玩笑的,虽然不犯重,但是它犯轻罪,这叫戏论。因为它不是正常的说法仪轨。最后一个狂乱坏心,当然不犯。
开缘情况,我们再增加一个。诸位!你看蕅益大师的《五戒相经笺要》,蕅祖提到一个方便妄语,我们解释一下。
小妄语戒有两种情况是开缘的。第一个,为了救拔众生的命难。比方说你到一个树林去,看到一个野鹿跑过来往东边去了,后面有一个猎人拿了刀剑,要去追这个野鹿。他问你说:“欸,你有没有看到小鹿呢?”你说:“有,它往西边走了。”你指示一个错误的方向,虽然是妄语,但是这时因为牵涉到一个众生的命难,这个小妄语,不但没有过失,菩萨生诸功德,还有功德。这是第一个条件,有牵涉到众生的命难。
第二个,牵涉到众生的慧命。你直接跟他讲,他可能就退失对三宝的信心,破坏他的善根太重了,所以菩萨可以善巧方便,暂时地隐藏事实,而宣说对他有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增上的话,为了救他的慧命,可以。
所以小妄语的开缘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救他的色身;第二个,救他的法身,可以开缘。但是大妄语任何情况都没有开缘。你不能说,我讲我是初果,对他会启发信心,不可以!因为这个影响太大了,后患无穷。
有一种情况例外。你要走的时候可以,临命终的时候可以。你看智者大师临终时,有人说:“智者大师,您老人家一生为人家判教,您老人家的阶位是什么?”他就讲出他的本地风光——五品观行位。说完就走。现在的人讲自己的果证,讲完也不走,这个就大妄语了。
所以临终时讲,你不能说,欸,祖师犯大妄语,不能这样讲。他临终之前讲是可以的,他讲完马上就走。所以他不会造成个人崇拜。因为他讲,他要让后世知道他说的法是正确的,因为他是有果证的,他的着眼点也是在护这个法。但他人走了,所以你就没有个人崇拜的问题。所以大妄语只有一种情况是开缘,就是临命终时开缘,有利他、有令正法久住的因缘开缘。
辛五、持犯得失
这有两段,我们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多被诽谤;二、为他所诳。
这个地方的过失,偏重于小妄语的过失,大妄语的过失我们前面讲过了。
小妄语的过失,果报主要是在三涂,但是它的余报,多被诽谤,就是说这件事明明不是你做的,但是很奇怪就有人诽谤你,说是你做的,表示你过去生有恶口的业力。为他所诳,你很容易被骗,就是你因地时,经常用妄语骗别人,所以很容易被欺骗。
我们看持戒的功德。
持不妄语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发言信重,二、言无误失。
我们修学小妄语戒,就近处来说,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就远处来说,能够往生西方乃至于佛果。它的余报,“发言信重”,讲话有威德力,而且在讲话过程当中没有过失,“言无误失”。
小妄语,它不像前面的杀盗淫大妄语的严重,业力来得那么粗猛,所以你可能不会有急迫性的问题。但是没有急迫性的问题也有缺点,你很容易累积。
诸位!如果你一天差不多静坐一个小时以上,或一天拜佛持咒,静坐一个小时,这种情况下,你相对有一种寂静的力量出现。如果你经常讲开玩笑的话,跟人家嘻嘻哈哈,你再来打坐,就发觉不对了。就是经常在戏论的人,在静坐时,你就发觉心有波动了,波涛汹涌,你要花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止观,才能够调伏它,因为戏论障道。
佛陀大智慧,他制的每一条戒,教你不能这样做,一定有道理。所以小妄语,它没有急迫性的问题,但是它某种程度已经在增长罪业,破坏善根,它是点点滴滴的侵蚀。
我们讲一个小公案,来做一个举例说明。佛在世时,在一个小村庄有一条毒龙,这条龙经常出来伤害大家。村民就请住在山上的五百阿罗汉来调伏这条毒龙。五百阿罗汉用神通力没办法调伏它。这毒龙看得出来过去生修过大福报,它也看准了,阿罗汉也不敢伤我。所以他们打到最后,都筋疲力尽各自回去了。
后来村民看五百阿罗汉没法降伏毒龙,只好去找佛陀了。佛陀就派一位比丘说:“你去。”这位阿罗汉比丘,一到毒龙的地方,只讲一句话,他说:“仁者!汝出去,不应住此。”讲一句话而已。毒龙马上现身,跟阿罗汉顶礼就离开了。
这时村民就觉得很奇怪,问佛陀说:“为什么五百阿罗汉不能降伏毒龙,而这位阿罗汉一句话就可以降伏它?”佛陀说:“他因地时,对小妄语戒持得非常严谨。所以他有那种善根力、威德力。”
当然成就阿罗汉是靠善根力,有我空的善根,才证得阿罗汉。但是阿罗汉当中也有差别,就是业力,善业力,这虽然不影响你证阿罗汉,但是你在利他时,那个威德力,就是你的戒持得越清净,你讲出那个声音,它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力量,你非听他不可,很奇怪,他就是有这个善业力。
所以菩萨先求内心的善根圆满,最后一定要求善业的圆满,才有万德庄严。所以这个小妄语虽然过失小,但是在成佛之道里面,迟早要次第圆满,佛陀制的戒都有道理的。
庚五、不饮酒戒分五:辛一、解释名义;辛二、具缘成犯;辛三、犯戒轻重;辛四、开缘情况;辛五、持犯得失
前面的四条戒,我们叫作性罪,就是杀盗淫妄,它的本质就是罪,你犯了以后,就会产生罪业,就会创造今生来生痛苦的果报,就是性罪,它的体性就是罪。
饮酒,它只是遮罪。酒本身不是罪,喝酒,酒本身不酿成罪,但是它会带动罪业。它本身不是罪,但是会引生其他的罪,所以佛陀遮止,是这个意思。
辛一、解释名义
我们看第一个,解释名义。什么叫作酒。请合掌。
凡具酒色、酒香、酒味,饮之能醉人者,名之为酒。
这是古代的解释了,就是有酒的颜色,有酒的香气,有酒的味道,三种定义。但是简单来说,现在的科学发达,就是说只要有酒精成分的,不管是米做的酒、水果酒,不管是什么酒,只要验出来有足够的酒精成分,能够醉人的就是酒。
酒的一个特点,我们佛法叫作无明药,会让一个人心智猖狂,一个正常人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喝了酒以后,他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这就是佛陀为什么要遮止,因为会使你失去理智。酒本身不是罪业,但是会带动其他的罪业,因为它会让你失去理智,所以佛陀要遮止,是这个意思。
辛二、具缘成犯
它的犯罪因缘有三个。我们把它念一遍。
第一个,它本身有足够的酒精成分,有醉人的情况;第二个,你没有重病的因缘(待会儿再说明什么叫重病因缘,在开缘的时候再说明);第三个,你饮咽,犯的成立要吞下去才犯。如果你在吃的过程不知道它是酒,你含在口中觉得有问题,赶紧吐出来,不犯,一定要吞下去才犯。这个是具缘三种。
辛三、犯戒轻重
有中品跟下品。只要是有酒色、酒香、酒味,就是它有酒精成分,不管它是稻米、水果、醋所酿成的酒,你喝下去,能够让一个人产生昏醉,就是犯到饮酒戒当体的中品可悔罪。如果它有酒色、酒香、酒味,但是它的酒精成分很低,你喝再多也不会醉人,但是它的确有酒精成分,下品,比较轻。因为它至少不会让你心智猖狂。那么你只是含在嘴巴没有吞下去,也是下品可悔罪。
这一点我们简单地作一个补充。
在菩萨戒,跟酒有关的有两个:一个是你自己饮酒;第二个是你把酒卖给别人。菩萨戒中饮酒是轻罪,因为你伤到你自己而已;你今天开一个商店,把酒卖给别人,在菩萨戒是重戒。你如果数数现行,深生好乐,失戒体。因为你把这个无明药卖给别人,明明知道它是酒,你为了利益还是卖给别人。所以诸位!卖酒是重罪,喝酒是轻罪,因为它的伤害程度不同。你喝酒,你伤到自己;你卖酒,你伤到太多人。所以这个地方有不同的说法。
辛四、开缘情况
开缘情况有四个。请合掌。
第一种情况,就是你到外面吃饭,店家把食物放了酒,你不知道,但是你第一口吃的时候误饮了,第一口不犯。但是你知道它是酒,你第二口再吃就犯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了。所以第一口不犯,误饮不犯。
第二种,“以酒煮物,已失酒性。”这个酒经过长时间的煮,它的酒精已经蒸发了,已经没有酒精成分了,这个不犯。
第三种,“病时余药治不瘥,以酒为药”。这个说明一下,以酒为药引,有两个条件要具足:第一个,重病的因缘。这个病不治,已经影响你的修行,甚至于影响你的生命,或影响你的法身慧命,就是你这个病太重,你不治不可以了,这第一个,重病因缘。第二个,无可取代。你问过所有的医生,没有东西可以取代它。这种情况暂时开缘可以,但是你不能为了补身去吃那个药酒,那就不对了。它是重病因缘,它的开缘是重病因缘。
第四种,“以酒涂疮”。这是用来治疗伤口消毒,你没有喝到嘴里,只是皮肤的消毒,不犯。
这饮酒戒我们讲一讲它的公案,大家参考一下,佛陀为什么制这个酒戒,它的缘起。
佛陀在世时,有一天带着弟子到了支提国,一个印度的小国家。支提国有个小村庄,它旁边有个湖泊,湖泊有一条毒龙,经常利用晚上的时候出来喷毒液,哪一个人被它喷到以后,马上就死掉了。
这条道路是必经之道,你不走还真不行,所以大家很困扰,就到了僧团,僧团就派了娑伽陀尊者去降伏这条毒龙。
娑伽陀尊者是什么时候去的呢?他晚上去。拿着一个钵,到那个湖泊的旁边打坐。这条毒龙一闻到人的味道想,这个人那么大胆,竟敢在我的湖泊里面打坐!那条龙不是喷毒液,它喷火要去烧娑伽陀。娑伽陀是一个大阿罗汉,三明六通八解脱入火光三昧,他生出光明保护住自己,然后再把火弹回去,结果那条龙就被调伏了。调伏以后,就皈依了三宝,不敢害人了。
村民就很高兴,很感恩,很多人一起请娑伽陀来家里应供。饭菜弄得很丰盛,旁边摆了一杯黑酒。娑伽陀在高兴之余,顺手把黑酒一饮而尽,喝完就醉了,醉倒在回精舍的路中间,衣服、钵就散满地上了。
佛陀带着弟子经过时,就明知故问,说:“这个人是谁?”弟子说:“是娑伽陀。”“喔,是刚刚降伏毒龙那个吗?”他说:“对。”佛陀说:“娑伽陀没有喝酒时,可以降伏毒龙。喝了酒以后,连地上的蛤蟆都没办法降伏。”
所以佛陀就召集比丘说:“圣人饮酒尚且如此,何况凡夫!”佛陀就诃责饮酒的过失,制定了饮酒戒。一个三明六通八解脱的阿罗汉,喝了酒,当然他不会造业了。但是他的心识,那个明了性,也是失掉了,也是昏睡了,何况是凡夫呢!
《楞严经》里面,跟饮食有关的有三个东西:第一个,酒;第二个,肉。肉你吃下去,增长瞋心。你经常吃肉,你要小心,《楞严经》上说会变成大罗刹。酒肉穿肠过,罗刹心中坐。真的,心跟饮食是互动的,我们心无形无相,但是它受熏。第三个是五辛葱蒜,生吃增恚,熟食发淫。葱蒜生吃,增长瞋心;把它煮熟了吃,增长淫心。所以饮食当中,你要修道,这三个不能吃:酒、肉、葱蒜。它对你的善根,是潜移默化地改变。
五戒我们讲到这个地方,下堂课讲它的忏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