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易宋 > 第193章 童贯的火候到到了!

第193章 童贯的火候到到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佶接过王黼递上的联名挽留童贯的上疏,狐疑地展开一看。

看着看着,脸色就跟刷了一层酱,黑得可以用来下酒。

还没看完,赵佶把上疏往地上狠狠一丢,破口大骂道:“狗阉奴!欺负到朕的头上了!以为挟持了这些西军诸将,就能逼迫朕了吗?

这些狗东西,都是忘恩负义的混账子,妄朕如此信任他们!一个个暗地里擅权敛财,欺主凌上!该死!该死!都该死!”

赵佶真得被气到了。

他自负天命所归——天上掉下一个皇位,还不够天命所归?

又才高八斗,自认应当执掌乾坤,万民咸服。

所以最恨之一就是欺骗他的人。

先是蔡京,又是杨戬,都是他十分信任,委以重任的人。

结果暗地里干的那些腌臜事,谋逆弑主,弄权欺上。尤其是杨戬,一位残缺家奴,不仅骗他,还设计坑害他的儿子!

现在又多了个童贯。

童贯真把官家给气到了,火候到了。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孰可忍孰不可忍!

再如此放纵下去,朕的威严何在!

刘二郎会不会成为安禄山,关老子什么事?

我当然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

“你觉得怎么看?”

老子先把少宰的位置坐稳了,再把前面的太宰郑居中挤出去,成为大宋宰相,秉持国政再说。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他的脑海一闪,随即被抛到脑后。

他为了打破前唐出将入相的惯例,想独占相位,怂恿唐玄宗大力提携蕃将为边镇节度使,然后养出一个安禄山。

必须竭尽全力,把他弄到西北去,然后想方设法把他钉在那里,十年八年都不要回来。

“二郎,童贯老贼的上疏,你看了吗?”

“回官家的话,王相刚才把臣叫到政事堂,给臣看了。”刘国璋还是以前那副坦荡无私的样子。

刘国璋一脸气愤地答道:“童贯老贼,欺君太甚!他身为天家家奴,给他的,是天恩浩荡,修几辈子功德也求不来的好事。不给他的,怎么敢自己强要?

可想而知,老贼在西北肆意妄为,持宠弄威,何等嚣张猖狂,已经全然忘记他的身份了。”

但两人都沉得住气,静静地等待着,等着赵佶发泄完怒火。

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问都不能问!

看到赵佶一脸深得我心,十分欣慰的样子,王黼心里那个嫉妒啊。

大不了等老子羽翼成势了,再把刘二郎调回就是。

此话深合赵佶的心意。

刘二郎才在御前随驾多久,就已经受宠到这个地步,再让他在汴京待下去,朝堂上还有自己的位置吗?

看到赵佶气得失了态,刘国璋和王黼悄悄对视一眼。

以前念及旧情,劳苦功高,只要低头认错就好了。不想这厮得寸进尺,不仅死活不上疏求辞,进京来请罪,居然敢拉着一票西军将领,要挟自己!

想到这里,饱读史书的王黼猛然意识到,历史上有过类似想法的人,应该是前唐玄宗皇帝的宰相李林甫。

赵佶满意地点点头,转向王黼。

“王卿,朕看你先找到二郎,想必把解决方法准备妥当了?”

“回官家的话,臣奏请,表刘二郎为陕西河东宣抚使,判京兆府,移为彰武、平凉镇节度使。”

“什么?”赵佶吓了一跳。

知道你想让刘二郎去陕西,取代童贯,可是你这官阶给授得太多,权柄赋予得太重了吧。

“二郎年轻,骤然托以重任,朕担心拔苗助长。”

“官家,二郎才干,众人皆知,去西北接任,最合适不过。官阶权柄,臣是这么想的。此前童贯欺瞒官家,骗取了高官重权,进而威压西北诸军。不如此加权二郎,恐难服众。”

王黼说得很委婉,但赵佶听得明白,脸色有些尴尬。

这话的意思是官家你此前对童贯太信任了,一个劲地加官进爵。

太尉、护国军节度使、武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保、中太一宫使、直宣和殿、陕西河东路宣抚使、雁门郡开国公,一堆位高权重的官阶官职,从而使得他能在西北作威作福,挟众欺上。

要是不给刘二郎加授足够高的官阶,赋予足够重的权柄,他去西北能从童贯手里接过军权,稳住局势吗?

官家,一切都是你以前识人不明,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啊!

看到赵佶犹豫,王黼继续说道:“官家,刘二郎有才干,又年轻有为,锐气十足,去到西北,定能破旧立新,彻底铲除童贯遗毒,稳住西北局势。生聚数年,定能兵发河西,直捣兴庆府。”

官家,你外甥什么德性你还不知道,要是不授予足够的权柄,他死活不去西北,赖在汴京,你还能打他骂他?

赵佶也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犹豫再三,转头问刘国璋。

“二郎,你可愿意去陕西?”

“官家,去可以,但是咱们可得说好。

陕西那个苦寒之地,哪有汴京繁华好玩!”

看到刘国璋一脸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赵佶反倒放心了。

你不想去,我偏要让你去!

至于去一年还是三年五年,就由不得你了!

观察到赵佶神情变化,王黼及时送上一记神助攻:“臣再奏请,以谭稹为陕西沿边六路观军容使。”

派自己信任的内侍去当监军?

好!这下朕彻底放心了。

王黼还真是个能办事,会办事的能臣啊!

赵佶欣慰地说道:“谭稹这个观军容使不好听,改叫宣慰观察使吧。”

叫什么都没关系,关键是他的职责是什么,权柄有多少。

“官家圣明,是臣疏忽了。”王黼连忙承认错误。

心情大好的赵佶转头问刘国璋。

“二郎,你去陕西,当如何处置?”

“官家,臣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首要在于胜捷军。”

“胜捷军?”

“对,此军乃童贯一手创建,几为童氏私军。只需拿下胜捷军,童贯再凶焰嚣张,也只是没牙没爪的丧家之犬。只需小吏一人,军士数人,就能把他拿下,押解到汴京。”

“嗯,说得有道理。还有吗?”

“其二就是掌握陕西转运使司。臣请调走现陕西转运使刘韐刘仲堰公,改任张悫张诚伯为权陕西转运使。”

大宋从仁宗开始,在西北堆了二三十万精兵,却很少担心他们会造反。

事实上,这些西军虽然有种、折、刘、姚等诸多军将世家,但几乎没有军阀化,也没有出现过谋逆造反的情况

关键在于大宋的祖宗之法。

所有军队的兵甲粮饷的调集和发放,全部有中央统筹安排,具体交由文官执掌的各路转运司执行。

所有军队不得自筹粮饷,私置兵甲,这是底线,谁也不准触碰。

这就是以文制武,守内虚外的关键举措之一,也是有效羁制军队的重要手段。

所以负责陕西六路粮饷兵甲筹集、转运和分配的陕西转运使,就非常关键。

童贯在西北十几年,位高权重,现任转运使刘韐会不会跟他有勾连,谁也不知道。

刘国璋趁着这个机会,理直气壮地提出换人的要求。

刘韐是正直忠臣,虽然跟童贯关系密切,但不可能为虎作伥,刘国璋知道。

可关键他现在不是自己的人,那就必须得换!

而且换陕西转运使,是自己暗地里掌控西北重要举措之一,现在就看赵佶答不答应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