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水稻丰收
赵程月看着人往田地里倒,恨不得砸一块石头把人打飞。
故意往水稻田里倒的人想着:凭什么他都快吃不起饭了,这家人却还能大丰收?
故意往水稻田里倒的人没成功,被他四周的村民们扯住,整齐划一的用谴责的视线看着故意使坏的男子。
“这可是粮食!你知道什么是粮食吗?!”
“但凡你今年敢往这田地里倒一下,信不信我把你腿条折?!”
“……”
都不用赵程月他们出手,同样围着田地旁的人已将人训得缩着脑袋不敢吭声。
人群跟着赵村长往村中心去,热闹的场地瞬间恢复清冷安静。
此时,田野旁只有赵程月家的与周老夫子,共四人。
“种水稻的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周老夫子目光幽深不见底,盯着赵老三问。
如果赵老三有法子,不至于今年才拿出来用,他怀疑这法子并非赵老三的。
“我我我!”
赵程月高举着手指着她自己蹦跳。
“是我想出来的!”
周老夫子更加不信了。
“朝廷发放了一本叫《务农》的农书,里面有讲种水稻的法子。”
“不对,里面是讲了什么时节适合种,以及种植的时间长短,但并没说怎么种。”
周老夫子不愧是大儒,脑子里背记的书就是多,种类也丰富,竟然还记得这本。
“还有一本《种豆得豆》,里面就说了育苗法。”
赵程月声音清脆的回。
“不对,《种豆得豆》并不是讲种粮食的,他说的是做什么事情得什么因果,里面的确有提过种番邦种豆之法,可那是种豆,用作比喻的,并不是……”
周老夫子的声音戛然而止。
赵程月先一怔,随即惊叹的望着周老夫子。
牛啊!
如果她不是特地去留意,谁会注意到这些啊!
而周老夫子,可真真是把所有的书都记在脑子里!
太厉害了!
周老夫子对上赵程月佩服的大眼睛的一瞬,他哑然不语。
通过刚才的辩论,周老夫子肯定,这水稻育苗法的确是赵程月想出来的。
“你怎么想到把番邦种豆之法用到水稻上的?”
周老夫子蹲下身,与赵程月平视。
周老夫子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他在这方面不及赵程月,他就虚心请教。
赵程月歪头认真的想了下,清澈的大眼睛变得迷茫困惑。
她知道原因,但她不能说。
“呵呵……”
周老夫子伸手用力的揉了揉赵程月的脑袋,笑得肆意。
“番邦种豆之法,我们也曾用过,豆子被泡发成豆芽儿,长出来的豆芽鲜嫩爽口,但除些之外,也没什么不同,没人想到可以将此法用在水稻育上,”周老夫子站起身,发出长长的叹息。
成功蒙混过去,赵程月也是心头一松。
忽悠赵老三他们轻松,毕竟见识的世面少,她的演技在线,不用担心被识破,可周老夫子他们就不同了,她还是会紧张的。
刚才,她就紧张得双手手心出了汗。
“你们打算将此法公布开来吗?”周老夫子双手负于身后,望向上京城所在方向。
赵老三想也没想点头,望向赵程月。
“要!”赵程月声音清脆响亮的回。
周老夫子欣慰的笑了。
“我写一封信,劳烦阿磊你帮我送去县城驿站,”周老夫子吩咐。
“好,”赵老三点头。
周老夫子居住在他们家,他帮着传了几回信,不差这一回。
“我会把你们这次的发现写进信中,你们介意吗?”周老夫子定定的望向赵老三。
赵老三吞咽了口口水,莫名的紧张。
“本来就是要公布开来的,”赵老三紧张不安的回。
“呵呵……”
周老夫子开怀大笑。
“阿流,你去村中央,把水稻育苗法告诉来的人,”赵老三有些迟疑,要不要提到赵程月?
赵程月现在才六岁,若传出这令水稻增产的法子是她想出来的,会不会对她往后的人生有影响?
“……好”赵程流点头。
来围观赵老三与赵村长两家四亩田地的人群,关心的是怎么种,即知道了,便不再停留,纷纷散去。
* * *
两天后——
日头正好——
赵老三他们家的水稻可收获。
散去的人群再次涌到靠山村,想知道那四亩田地的确切收成。
“别挤,人太多了,万一踩踏坏了水稻怎么办?大家都站远些,”赵村长扯着喉咙喊,喊得声音都哑了。
勉强算是拦阻成功。
赵老三要下地收水稻,这些跑来围观的人根本不让他动手,拿着收割水稻的镰刀直接代替他收了。
脱谷也不用赵老三动手,人群主动帮着折腾。
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四亩水稻田分别收好。
“快,过秤了!”
围观的人潮要把整个靠山村挤爆,满眼焦急又憧憬的望着。
“是三百斤,哈哈哈,一亩竟收获了三百斤!”
三百斤每亩的数量一出,人群沸腾了。
他们种田,上好的良田能种出二百多斤,已是兴奋不已,而现在,每亩是三百斤,多了近百斤啊!这得多了不少的口粮啊!
开心的情绪将现场包围,所有人脸上都是欢欣雀跃。
“明年我们也要先育苗!”
“今年时间来不及了,明年我们也行!”
“我家水稻田是中等的,能多种出个一二十斤,我也是开心的!”
“……”
闹哄哄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开心。
赵程月也被感染了这欢喜的心情,跟着傻乐。
虽说种得多了,每亩五成的粮税也要被多收些,可他们留在手里的粮食也多了啊!
日子不就又有了盼头!
赵村长也是感叹不已,伸手拍拍赵老三的肩膀,似乎有话要说,千言万语,最后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当初赵村长提议让赵老三收养程家四个孩子,只是想刺激赵老大与赵老二,他并没真的想让赵老三收养程家四个孩子。
若不是赵老三当了真,程家四个孩子也不能姓赵。
得了确切的消息,人群再次散去。
育苗种水稻之法,也会传扬开来。
此山县的县令坐不住,派来了官差,让赵老三去县衙一趟。
赵老三觉得,县令是想夸奖他,于是他欢欢喜喜的去了,不曾想,却是一脸悲愤的回到了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