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二百八十六章:北归完成

第二百八十六章:北归完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2百8十6章:

随着长安到洛阳的铁路开通,邹浩然的北归以基本完成。

他重回长安可不只是带着老婆孩子搬个家那样简单,而是要把在岭南证明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带回到大唐北方地区。

在经济上,大唐工业产业集团急速扩张,关中各地的几个工业区也6续投产,关中的工业产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不过由于同时期的岭南也在扩大产业规模,大唐的产业工人实际上处在1个严重缺乏的状态,邹浩然为了保证战争后续的物资装备供给和对内外市场的商品供应,并没有大批量从岭南抽调工人北上,而是只抽调了1批技术人员对关中各个工业区的建设生产提供指导和人员培训,目前新建的工厂虽然6续建成投产了,但是产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

但这不重要,在北证正式打响之前,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培训工人、完善生产。1旦开战,如果只靠岭南1地的产能供应战争明显不现实,海运的风险和效能也不高,最终还是需要关中这个北方的大基地来保证战争物资的稳定供应。

这是工业方面的发展局面,在农业方面,邹浩然没让那些收缴世家的大量土地闲着,除了低价租出去的少部分,剩下的土地全部交到了岭南开发集团手中进行集中耕种,建立几十个大型的综合农业园,将当地相当部分的农户雇佣,只不过这些土地的产权还是在民部手里而已。

在教育上,有了大量得自世家豪族的钱财,大唐朝廷不再因为缺乏资金而畏手畏脚,李21拿到钱,立刻拨款给、岭南总管府、礼部和国子监,增加基础学校的数量,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学校早已经不缺教授基础课程的老师了,只要钱和教职人员到位,朝廷甚至都不需要专门去大量修建校舍,佛道两家在各地寺庙以及从世家豪族手中收缴的房产立刻可以改造成为学堂,朝廷只需要派人到新的学校进行管理、建好食堂、宿舍、图书室等辅助教学设施就能保证1所学校的正常运转。

李2将大批暂时无法安排职位的非世家系的人员派到各地去负责新校的组建和管理工作,不到3个月,礼部名下的基础学校就从不到3千所增加到了5千所。

邹浩然这边联合了道门和稷下学宫,开始在各地依托新的综合农业园筹建大量的高1级教育机构。

知行学派也开始在岭南和各地建立专业的技校来培养拥有1技之长的人才。

截止贞观十8年底,大唐包括海外领地在内的统治地区,共拥有基础小学上万所,初中级学校7百多所,专业技术学校7十多所,包括国子监、知行学院旗下的高等职业学院、知行学派与稷下学宫合办的书院、孙思邈等医者与太医院合作办学的医学院、司农寺与知行学派在各地建立的农学院等高等院校2十余所。

大唐的教育普及程度可谓是千古未有,李2为此还专门搞了个祭天仪式,祈祷列祖列宗和满天神佛保佑大唐文华昌盛。

邹浩然不关心老祖宗们和满天神佛会不会保佑大唐的文华昌盛,他只看重教育的普及能否及时给他的计划提供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看来,他在教育上的投入和付出取得的效果还不错,十几年来培养的人才勉强够用。

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

教育的普及只能给大唐提供大批高素质的工人,无法解决高端人才的缺口。为了从数以百万计的在校学生中筛选出有潜力的人才,他个人出资,在新州和长安各设立了1个研究所性质的学校,向大唐的百万学子开出了相当诱人的奖学金,凡是通过两个研究所的考核,即可获得巨额奖学金和知行学派名师指导的奖励。

可惜高端人才不是只靠考试和重金能够发掘出来的,邹浩然对此心知肚明,他之所以设立巨额奖学金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知行学派而已。

反正学生的基数不小了,总能找到几个相当不错的好苗子。

是金子不1定会发光,因为哪怕是尘土覆盖也会掩盖住金子的光芒。

但是在这个大时代里邹浩然给出了新的进身之阶,总有人能脱颖而出。

最先出头的便是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的人。

狄仁杰、骆宾王、卢照邻、王真如、张柬之等人1个个走进了邹浩然的视野。

不过邹浩然并没有名人收集癖,除了看在狄知逊的面子上给了与自己有过1面之缘的狄仁杰1些照顾,让他跟着自己的几个弟子学习外,其他人并没有受到什么特殊照顾,仅仅是按照他们的特长送到了对应的高等学府去学习。

卢照邻因为范阳卢氏的缘故,对邹浩然很有意见,宁愿跑去登州水师当兵也没不愿意到和他有关的学府学习,他也没说什么。

人各有志,小卢同学不写诗了说不定能成为1名不错的军事人才呢!

在军事方面,邹浩然将手里最为精锐的第2和第46战军团调到幽州看似失去了对这两支部队的指挥权,但两只部队放在北方远比在岭南更有威慑力,可以保证邹浩然在中枢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登州水师初步成型,拥有了3十余艘战船和5十多艘各类运输船。尽管人数不多,战船的吨位不大,火力也不行,但是改编它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让它来充当海战主力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海上运输线的安全,负责从海岸线给前线部队输送部分补给,承担部分人口迁移转运的工作,能解决掉海上0星的敌人袭击就可以了,海战的主力仍然是岭南水师。

岭南水师的大部分主力在协助邹浩然收拾完几大世家门阀之后,将驻地临时放在了登州港,以适应渤海的海况。岭南水师入住登州港,不仅仅是在为战争做准备,还是在震慑河南道、渤海等地的势力,给朝廷的备战提供1个安定的环境。

邹浩然将手中的精锐调到北方,除了是保证自己的利益,还有协助朝廷加快火器部队建设的目的。

目前朝廷的火器部队规模并不大,刨除不受兵部节制的第1和第36战军团、千牛卫、东宫6位率等部队,十6卫完成火器话的部队不到十万。

这点火器部队要是全部用来北征打垮沟里人的问题不大,但是想要彻底解决敌人海远远不够。而且十6卫的职责从来都是护卫京畿之地和皇帝的安全,非必要不会参与对外战争。

所以大唐目前的火器部队数量是不足的。

想要快速扩大火器部队的规模,只有武器装备还不行,还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基层军官和老兵。

李2和邹浩然分别从几大6战军团及十6卫中挑选了1批老兵与班排长搭好部队的架子,在关中、河北道、河南道、河东道4地招募兵员,组建全新的作战部队。

他们初步计划组建十个6战军团和1个两栖作战军团,共计十2万5千人,这些部队的装备与十6卫相同,将作为北征作战当中的中坚力量使用,而装备更好、作战经验更丰富的第1到第46战军团则作为进攻的尖刀使用。

这些部队在战后将成为大唐的常备军编制,彻底取代各地的折冲府府兵,让大唐完成军队的职业化,从而获得更强大的战斗力。

2十多万的火器部队绝对够沟里人喝1壶的,不过邹浩然认为只靠这些装备先进的火器部队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战况。

沟里在唐人眼中是个弹丸小国,可是在邹浩然和李2等人眼中,它是1个人口众多、地员辽阔、资源丰富、战争潜力几大的大国,且拥有完善的行政军事管理体系,突厥看似兵强马壮,但和沟里1比完全不是1个级别的对手。

对待这样1个强劲的敌人,而且还想1战灭之,难度不是1般的大。

所以邹浩然建议在主力火器部队之外还要组织起1支不少于3十万人的2线部队,用于占领区的维稳、治理。

2线部队的装备不1定要多好,少量的火器搭配冷兵器就足够对付那些手无寸铁的占领区百姓了。

不过李21直没有同意邹浩然的这个想法,主要的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了火器部队的组建上。

不是他不知道战后对占领区的管理有多重要,搞不好的话,仗就白打了,打下的地盘也会难以消化。主要是朝廷没钱,实在是玩不起这种近乎全面动员的打法。

别看这些年大唐每年都能通过贸易从海外获得海量的财富,国库每年都有盈余,经济状况空前的好,可看看打沟里人做的那些准备,哪1个不要海量的资金和资源、人力的投入。

仅仅是完成部队的组建和装备少说也需要数百万贯的投入,不说其他的枪炮载具军服营帐等采购装备,单单是1个登州水师就花了兵部上百万贯的预算。而军事上的投入还是小头,其他方面的花销才叫1个大。

两条铁路、3条电报线路、北方各地1直在修公路、运河、河港、海港、物资仓储中心......随便拎出来1个的花费都在百万贯以上,而这些年大唐进行的大手笔投入项目可不止这些。

挣得多,花的更多,大唐那么大,花钱的地方多了,朝廷的家底就是再厚也有些顶不住了。何况前两年还有世家门阀的掣肘,不说朝廷没钱,就算有钱,李2想要1下子扩军几十万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现在的情况不1样了,世家人自身难保,李2最大的阻力少了大半,在大唐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邹浩然又在世家门阀身上猛薅了1把,让国库变得空前的富裕,组建2线部队的条件成熟,邹浩然再次提起的时候李2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扩军计划如火如荼的开展,意味着大唐的北征准备工作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只等长安到幽州的铁路通车,部队组建训练完毕就可以开战了。

大唐这边疯狂的军事准备瞒不住人,这两年沟里和新罗、百济的使者频繁往来于本国和大唐之间,比走亲戚还勤。

沟里人想要竭力避免战争,派来的使者几乎都是来求情的。奈何大唐的决心1定,1直没什么效果。

就在他们几近绝望的时候,邹浩然在大唐内部搞世家的事情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与大唐联系紧密的沟里人很清楚世家门阀在大唐的分量和影响力,他们相信邹浩然的疯狂举动必然会引起世家门阀的强烈反弹,说不定他们只要加1把火大唐自己就先乱起来了,哪里还用担心大唐打自己?

只是邹浩然与世家人冲突来得快去的也快,高建武派到大唐来秘密联络世家人的人刚进入大唐没多久,还没有接触到世家人的时候,邹浩然就已经过了黄河,直奔东武城而来。

他收拾世家人的速度让来到大唐的沟里人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们刚到清河崔氏,就被邹浩然的大军给围住了。

邹浩然对世家人虽然够狠,但实际上整个行动当中并没有怎么杀人,可对这些来拱火挑事的沟里人就没那么客气了,十几个聚集到东武城的高建武的密使让他给送到终南山里的实验室当素材去了。

不过高建武并没有死心,又派来很多人去联络迁移各地的世家分支,邹浩然对此视而不见,反正分家的世家人对他没什么威胁。

但是李2无法忍受高建武这种背地里的小伎俩,先是下中旨警告了1番世家人,回手就把两国之间的边境榷场给关闭了。

这倒不是李2想要限制对沟里的出口贸易,纯粹是因为走私赚的更多而已。

清河崔氏等世家门阀倒下之后,大唐最大的走私集团就是半官方身份的岭南开发集团和大唐工业产业集团下属的各种商队、船队、马帮等团体。

想要彻底截断与沟里人的商路不现实,不如用走私和黑市的方式从沟里人手里套取更多的资源和资金,这样算是变相削弱沟里人的战争潜力了。

高建武连连受挫也没有放弃挑唆皇帝、邹浩然和世家人之间关系。

他甚至想到了在大唐民间传谣言,传邹浩然要造反之类的小道消息来离间皇帝和邹浩然。

不过他低估了2人之间的信任,更低估了邹浩然在唐人心中的形象。

邹浩然在唐人心中的形象是严重两极分化的。

往好的方向说,他在大唐民间就是当世的活菩萨,是神农再世,是医仙落凡尘,是1派学术宗师,是活财神,是大善人,人们提起他做的好事,没人不竖起大拇指真心的称赞几句。

可往不好的方向说,邹浩然是大唐传统的挑战者、旧秩序的破坏者、既得利益者眼中的恶霸、所有规则的无视者、杀人如麻的屠夫,甚至还是父母吓唬小孩子时候嘴里的大妖怪、真恶魔。

邹浩然上限是真的高,底限也是真的低。

对于唐人而言,无论是世家人还是平民百姓,他们听到所有有关的邹浩然的消息时都会下意识的归类。

于他的敌人而言,邹浩然是个没有底线的家伙,本身就没有什么期待感存在,高建武派人造的谣还不如他们造的谣有杀伤力呢,自然没什么兴趣去关注。

于普通百姓而言,邹浩然自带的光环足以抵消掉大部分的谣言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谣言说邹浩然要成仙了,或许绝大部分的唐人百姓会相信,可如果谣言说邹浩然要造反当皇帝,民间的想法大致会分为两种。1种是不相信,1种是巴不得他真的造反。

无论是哪1种情况,放到敢在大唐带着大军从南打到北邹浩然身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沟里人不理解邹浩然在大唐的特殊地位,只能做无用功而已,最多是给无聊时的唐人增加1些谈资而已,就连那些仇视他的人也不会因为1些谣言去怀疑他要造反,何况是李2?

相比高建武锲而不舍的想要避免战争所采取的措施,新罗和百济的想法就要单纯的多。

他们只想大唐赶紧出兵干掉沟里人。

沟里人自从耗死了杨广之后,很长1段时间里都是地区小霸王般的存在,除了不敢主动找大唐的茬,周边的邻居被他欺负了1个遍。

当然,那是因为沟里人的其他邻居都不这么强大,室韦人等部落制的邻居还好1些,没有固定的地盘,走到哪打到哪吃到哪,对恶邻的蚕食并不在意。

可拥有完整国家概念和疆土概念的新罗与百济则不然,他们无法忍受恶邻无止境的侵扰蚕食,1直以来就奉行着抱大腿御恶邻的原则。

平时他们与恶邻发生不愉快都要请大唐来评理,这下大唐准备对恶邻下狠手了,自然是乐见其成,甚至想推上1把。

刚刚继位没多久的新罗女王就给大唐送上了1份超级大礼,只求大唐赶紧出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