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大朝会
第3百章:
北征结束,邹浩然终于有时间在家陪家人了。
长期离家让他和几个孩子之间很是生分,他决定好好补偿1下4个娃。
不过李2和武照雪不给他休息的机会。
武照雪要孩子的计划已经耽搁了快两年的时间,她回到长安之后就1直在等邹浩然,甚至都搬到务本坊来住。
李2也在等他。
北征结束,他这个最大的功臣没回来,朝廷连封赏大会都不好意思开。
此次北征当中谁的功劳最大毋庸置疑。
表面上看邹浩然不过是和李道宗等人平级的指挥使,但所有人都清除,大唐之所以能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顺利的消灭沟里这个大敌并彻底消除大唐北方的威胁,基本上是靠皇帝和邹浩然提前好几年的谋划和调度,皇帝的功绩是另1回事,但若论功劳,其他人绑在1块可能都比不过他。
没有他修的铁路和水泥路,还有他不辞辛苦的当移动仓库,大军别说在前线打打停停跟度假似的,可能连后勤补给都是个问题,没有邹浩然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大唐的几十万大军很可能连第1个冬天都熬不过去就要撤回来。
没有他提供的各各种先进武器,大唐绝对不可能以微小的伤亡完成覆灭北方3国的壮举。
没有他提前在新罗登6,牵制住沟里的大量兵力,西线唐军也不可能那么顺利的打到绿水。
没有他在百济边上盯着百济,百济也不可能老老实实那么长时间。
没有他带着岭南水师把倭国人打的不敢掺和百济的战事,百济也不可能那么快就被灭掉。
没有他在新罗的布局,新罗也不可能和平的并入大唐。
没有他提前把北方3国的修士清理1空,大军更不可能以微弱的代价取得北征的胜利。
没有他提出发行战争债券,给大军提供了巨额军费,大军也不可能打这么长时间。
没有他无私的拿出岭南的飞艇增强大唐空军的力量,大唐的攻坚作战也不可能那么顺利。
没有他拿出岭南水师的家底保障大唐海路的安全,人口迁移计划和大军的补给也不可能得到保障。
纵观整场北征的过程,处处都有着邹浩然的影子。
即便是军功最大的那些个将领也没脸在大唐的最大功臣回来之前接受朝廷的封赏。
贞观2十1年,十1月初十,大唐皇帝提前召开了大朝会。
所有在关中的从7品以上官员、勋贵、将领、有功士兵、皇族成员、外国使节等,共计3千4百余人到场参会。
李渊也亲自到场参加大朝会。
这次大朝会的规格非常高,朝会正式开始之前,太上皇、皇帝、太子和皇后、太子妃着大礼服祭拜了祖宗天地,向天表功,展示大唐强盛的军功和国力。
做完这些,大朝会才开始了第1个流程——汇报工作。
李2之前的皇帝开大朝会的时候可没有把这1茬放到前面的。
李2不是1个爱听吉祥话的皇帝,他很实际,实际到朝廷各部的工作永远是排在朝会第1步的,大朝会也不例外。
当然,大朝会上即便是汇报工作,汇报的人也会捡着好的说,顺便拍拍皇帝的马屁。
房玄龄年纪大了,这两年大朝会的组织交到了长孙无忌的手里。
他先是做了1份臭长臭长的总结报告,之后让各部的人挨个汇报工作。
李2聚精会神的听着,其他人不管愿不愿意、听不听得到,都装作在认真聆听。
不过也有人不给李2面子,比如太上皇李渊,再比如邹浩然和他旁边坐着的武照雪。
李渊的呼噜打的震天响,1度掩盖住了汇报工作的声音。
邹浩然两口子靠在1起,头顶着头,睡的口水4流都不知自。
不过没人敢站出来指责他们3人。
连坐在轮椅上还挺直腰板的魏征都当做没看到。
没办法,太上皇他们惹不起,邹浩然两口子那也是他们现在不能得罪的存在。
臭长臭长的报告还没做完,邹浩然两口子都睡醒了,他们对视1眼,看到对方睡眼惺忪的样子,赶紧又扭头看别处。
邹浩然心里暗骂,这婆娘太能压榨人了,绕是以他的身体都有些受不了,昨晚两人折腾的就没怎么休息,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竟然睡着了,找谁说理去?
武照雪的脸色绯红,看到周围的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难得的害羞低下了头。
好容易等到第1个环节结束,肉戏开场了了。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皇帝颁布的第1道旨意并非封赏功臣,而是封太子长子李象为皇太孙。
之前李象就有了皇太孙的身份,但并没有正式的确认,李2这次在大朝会上重提此事,以正式圣旨的方式确认了李象的皇太子身份,意味着皇帝已经没有了任何易储的意思。
这份旨意让朝堂上的所有人意外的同时又长长的送了1口气。
众人感到意外的是因为无法理解皇帝为什么要在自己春秋鼎盛的时候会下这样1道正式的圣旨。
要知道立皇太孙几乎等同于立储君,太子如果不能顺利继位,皇太孙的存在可能会引起皇位继承过程中的很大变故。
以皇帝的手段和眼光而言,不应该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才是。
而让大家松1口气的原因在于只要太子自身不垮,大唐第2次皇位交接就是顺利的,不会再出现玄武门之变那样的祸事,大家都是安全的。
再说了,李承乾这些年的表现堪称是储君表率,几乎没有任何污点。
智商在线,性格沉稳,能力卓越,大唐实在也挑不出比他更好的皇帝人选了。
但这件事还是透漏着古怪。
不过没等众人回过神来,皇帝的第2份圣旨又被内侍宣读出来。
“大唐皇帝诏曰:太子承乾仁厚聪颖,深得朕心。朕思太子为储君,当早日担负重任方为上上。今朕身体有恙,国事难勉,自今日起,朕授太子承乾为尚书令,纵览朝中政务。另以太子承乾为天策上将,重开天策府,统领各地边军、水师、巡防。望太子尽心竭力,为我大唐之盛世鞠躬尽瘁。钦此!大唐贞观2十1年冬月初十!“
内侍话音落下,偌大的太极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呆住了,就连李渊、邹浩然和李承乾这个当事人也是1脸懵逼。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1头雾水的武照雪拉拉邹浩然的衣袖问道。
“我怎么知道,陛下没提前说啊!
邹浩然表示自己也很震惊。
武照雪皱眉道:”我听这两道圣旨的意思,就差把禅位给写出来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邹浩然1脸蒙圈。
禅位?
想到最近两年李2的表现,说不定真有这种可能!
“回去再跟你说,别说话,其他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明白吗?”
他担心武照雪搞出什么幺蛾子,赶紧警告她别乱说话。
大殿里静悄悄的状况持续了片刻,随后就是1阵1阵交头接耳的声音。
“陛下此举究竟是何以?看不懂啊!”
“谁知道呢,陛下不是说身体抱恙,兴许是真的精力不济,想让太子辅佐呢。”
“此事蹊跷,陛下早已是天阶武者,怎么可能会精力不济?难道是陛下在战场上受伤了?”
“不可能,陛下有没有带兵冲阵,怎么会受伤!”
“那陛下这是......"
大殿里熙熙攘攘,李2却是很淡定。
李渊也醒了,问道:”2郎,你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