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齐女
窦然听了面色一变,他还真的担心此事。
这个时候来到青楼寻花问柳,何尝不是心存放弃的打算。
现在好了,居然被杨素顶上来了。
这下就是骑虎难下了。
“哼,你还是考虑一下你自己吧!”
窦然冷哼了一声,转身就走,他是没脸在这里待下去了。
“崔兄,没想到你也在这里了。”
杨素看都没有看他,目光落在崔礼身上。
“出来放松一下。”崔礼苦笑道。
“科举考试将至,我猜测,以后我大秦都将用科举的方式选拔人才,我等世家子弟,想要出来为官,还是要看我们是自己的能力。”
“倚仗家世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诸位,好自为之。”
杨素朝人群中望了一眼,人群之中的杨氏子弟见状,纷纷跟在后面离去。
大厅内众人听了之后,脸上露出愤怒之色。
杨素这一打岔,将场中的气氛都给消磨掉了。
“哼,他以为他是谁啊?朝廷的取才制度已经绵延数百年了,天下都是用这种取才制度的,朝廷岂会轻易更改。”
“是啊!这次若不是各家争夺的厉害,陛下,根本不会用这种办法,选拔人才。”
“世人都说杨素聪慧,乃是世家子弟之魁首,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
杨素走后,大厅内众人开始议论起来。
多是以不满和惋惜居多。
也能看的出来,众人都不相信杨素说的话。
数百年的选拔人才制度,怎么可能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呢?
要知道,朝中掌握大权的是世家大族,而这件事情关系到世家的权力。
自己人又怎么可能反对自己呢?又怎么可能砸自己的饭碗呢!
这些世家大族唯一拥有的就是相互斗争。
当某件事情威胁到所有人的利益时,就是一致对外的时候。
科举选才无疑就是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必定会遭到那些世家大族反对。
所以,他们认为,杨素所说的那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而此刻,后面的绣楼里。
一个绝美的女子正端坐在那里,一个中年美妇正在帮助她画眉,身边一个侍女正在禀报着什么。
“梅姨,你说秦帝真的会更改选拔人才的方式吗?更或许说,他想变法?”
绝美女子询问道。
“小姐,秦帝这个人,属下看不懂,这个人心机太深了,先是装着一副老实的模样,等登基称帝之后,毫不犹豫的变了模样,实在太狡猾了。”
“传闻,这个科举考试,就是为了平衡,这些世家大族争斗而出现的。倒好像是临时为之。”
侍女也说道:“小姐,外面的人都说了,现在的人才选拔机制,沿用了几百年了,又怎么可能说变就变的呢?”
“你们啊!还是小瞧了这位秦帝。”
“我相信,这个科举考试他早就酝酿了许久了,绝对不是一时兴起的,否则的话,急切之间,不可能考虑的如此完美。”
“那个杨素说的有道理,这次科举若是举办的成功,大秦日后就会更改选拔人才的手段了。”
“秦帝,这是要变法啊!”
绝美女子幽幽的说道。
变法图强制之说,在七国很有市场,数百年间,各国都曾经实行过,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他会成功吗?”美妇好奇的询问道:“刚才那些人都说了,这可是违背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啊!”
“所以说,秦帝很厉害。”
“他击败了匈奴人,保住了大秦江山,威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朝中反对的力量将会小了许多。”
“许多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就会有许多次。”
美貌女子摇摇头,美目中闪烁着一丝智慧的光芒。
“小姐,有许多人都认为科举考试是夫子想出来的。”侍女忍不住反驳道。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将自己隐藏在后面,让别人冲锋陷阵,自己不下场,这样才能游刃有余,一旦出了事情,就将别人推出去,自己不会有任何危险。”
美妇和侍女听了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若真是如此,这个秦帝实在是太阴险了。
“哼,数百年来,大陆上的那些帝王们,那个变法时候亲自下场的,都是那些殉道者为先驱。皇帝亲自下场,那只能说明,朝中无人。”
美少女忽然叹息道:
“这次可科举考试,绝对不能让他成功。否则的话,七国的人才,都会聚集在大秦,大秦国力就会暴增。”
“哼,小姐,这西陲哪里有什么人才,我们的稷下学宫才是聚集了天下的人才呢!”侍女不屑的说道。
原来眼前主仆三人是齐人。
“是啊!小姐,我们稷下学宫,才是聚集了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中年美妇显得很有信心。
美貌女子并没有辩解什么。
人才是人才,有学问的是另外一回事。
有学问的人不一定是人才,而人才也不一定是有学问的人。
而且,稷下学宫里面做学问的人很多。、
《春秋》、《尚书》、《论语》等等儒家经典都是出自稷下学宫。
甚至大秦的夫子都曾在稷下学宫内求学。
但又能怎么样。
这些有学问的人可以教化苍生,但却不能治理天下。
这些人多了,对齐国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
从大秦泄露出来的科举考试的内容,让女子生出了一丝危机感。
眼前的大秦帝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科举考试的内容包含着各个方面。
诗词歌赋和策论只是一个方面,秦帝似乎更重视大秦律法和算学。
她在齐都的时候,经常看见稷下学宫的博士们,在高谈阔论,畅谈朝中之事,指点江山,意气风发。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有见地的,但时间久了,感觉多是浮夸之言,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依靠这些人治理江山,不可能让齐国强盛。
可惜的是,她虽然身份尊贵,但手中并没有多大的权力,对于这一切没有办法阻止。
而且,这已经成为齐国的特征。
凡是齐国有名声的人,都以高谈阔论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