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请假
1959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三,星期二。
第一届全运会的赛事进展见了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体育运动的重视。
作为服务保障人员的马克俭也开启了加班之旅。
也是在这一天,在得到阿美丽卡认可的喜悦心情当中,苏穗宗欢天喜地的踏上了自己的访美之路。
苏穗宗主要去谈“和平”,与白头鹰“划洋而治”的。
至于谈的什么,现下是保密的,但唐植桐知道一些,网上都有,平台不让说,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
当然了,这种国际大事跟唐植桐关系也不大,层次太低,操不了这么大的心,与此相比,他更关心星期天到底去哪秋游。
“八达岭,定了。”罗志平面对唐植桐的询问,直接给出答案。
“那挺好,希望星期天有个好天气。”现下秋风紧,能不能出行也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哎,唐老师说的对,那我等星期六下午再去买票,万一天气不好呢?”听唐植桐一说到天气,罗志平这回多想了一次。
“嘿嘿,班长辛苦。”唐植桐压根就没想到买票的事,属于歪打正着,不过他挺关心另一件事:“班长,那个庆典晚会什么时候办?”
“还没最终确定呢,听说有可能30号晚上,不过1号可以去长安西街看游行的队伍,估计到时候不少同学会去。唐老师去吗?”罗志平悄咪咪的问道。
“我倒是想去,就怕有事去不了。”唐植桐有作为一个普通人去见证历史的想法,但一来没有录像设备,二来没有照相机,最多只能带着两眼去看。
这是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庆典,人数众多,广场附近的位置就别想了,那就不是给小老百姓准备的。
如果去的话也就只能是东西长街两头的路边、房顶、树梢等位置,而且要趁早,晚了这种位置都没有。
现在就是这么随意,虽然是十周年庆典,但只要不是核心位置,市民是可以去围观的。
更随意的是,晚上还会举行大游行,有七十多万人参与,不敢说绝后,但至少空前。
“能有啥事?这可是咱国家的大喜事,反正我是要去的。”罗志平目视前方,眼中充满了向往。
“我到时候看情况。即便我去,跟你也不会在一个地方,你从学校出发,我从家里出发,差得远呢。”唐植桐打个哈哈,把这事糊弄过去。
据唐植桐从一些渠道了解到,有人为了能占到好的位置,会在凌晨两三点就出发。
庆典固然令人向往,但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是看不到电视中那种镜头的,能看到的可能只有一片黑压压的人头。
倒不是唐植桐起不来,主要是他想趁假期的工夫去一趟东北。
山上的松子、榛子、栗子熟了,在睡梦中跟他招手,那是能吃饱的味道。
亲身见证盛典固然有吸引力,但唐植桐更愿意借此机会多囤些东西,在接下来几年中也能多帮助几个家庭。
课间的时候,唐植桐去办公室找到周老师,开口就是请假:“周老师,我想请两天假。”
“哦?什么时间,干什么去?”这并不是周老师多此一举,而是了解学生的动态也是辅导的职责。
“去东北探亲。从下个星期三,一直到下下个星期天结束。”唐植桐算着时间,说道。
没办法,现在虽然交通比解放前有了长足进步,但车次有限,自己过去一趟肯定不能接着打往返,还得进山收坚果,路上的工夫不比坐车少。
“嚯,你这都快有小半个月了。”周老师揉揉眉头,本意上他是不愿意答应的。
“不到半个月,只有十二天。”唐植桐讨好似的回道。
“这两个星期,你学习怎么办?会不会落下?别忘了上次我给你说的那件事。”周老师开口提醒道。
“学习您放心,绝对不会落下,我回来以后找同学补课,期末考试绝对漂漂亮亮的。”唐植桐赶紧保证。
得益于前阵子长脑子,唐植桐对不少课程已经掌握了个七七八八,说找同学补课只是借口,回头自己多看看书就结了。
“非去不可?不能等寒假再去?”虽然有了唐植桐的保证,但周老师并没有立即松口,而是想再争取一下。
“要是能等寒假,我也就不过来找您请假了。”唐植桐苦笑,摆出一副没有办法的神态。
现在要去,寒假也要去,每次去的目的都不同,只是这种事情没法对周老师和盘托出罢了。
“那行吧,你自己注意安全。走之前别忘了把票据领了,发给大家。”周老师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下来。
“好嘞,谢谢周老师。肯定不会耽误的。”唐植桐利索的答应下来,随后出了办公室。
走出办公室后,唐植桐犹豫了一下,本来他是打算将领取票据、助学金的事情委托给罗志平,既然周老师额外嘱咐了,他就去找一趟后勤的魏之桢。
唐植桐跟魏之桢不熟,也就一次握手之交,还是庞师傅给介绍的。
上次有庞师傅的薄面,这次就得懂得“通融”。
魏之桢是不抽烟的,所以唐植桐包了两包松子才过去,每包一斤来沉,两个衣兜,一边一包。
由于松子沉,能塞进上衣口袋后并不起眼。
“魏老师好。”唐植桐来到基础楼后勤处,敲敲门,喊人但没进去,希望能把魏之桢喊出来。
虽然知道在工作场合最好称职务,但上次魏之桢让唐植桐称呼他魏老师,所以他这次就没改口。
现在学院里学生多,宿舍勉强够用,教室短缺,所以很多老师都是挤在一起办公,不少中层都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小唐啊,进来,进来。”魏之桢还记得唐植桐,但不知道是没明白唐植桐的意思,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看到唐植桐后招手让他进去。
“魏老师,感谢您上次对我们班的帮助,班委推举我过来给道声谢谢。”有其他人在场,唐植桐掏出松子,表达“意思”的时候就得注意尺度,以个人的名义是不合适的,但借集体的名义没问题。
“哎呀,你们太客气了,我也没做什么,我还得谢谢你们帮忙卸货呢。”魏之桢挺有意思,话里话外表明上次就是有来有往,照顾一下不算出格。
“您不用客气,以后咱后勤处再有什么卸货的活,直接跟我说,我组织同学来帮忙。”唐植桐说这话算是场面话,但也是发自心内的。
若说接下来的几年内有什么部门饿不着,或者是挨饿程度轻,那后勤绝对能算的上其中一个,搞好关系没坏处。
“哈哈哈,好,以后有这种体力活就找伱。你今天过来还有其他事吧?”在唐植桐说话的时候,魏之桢就打开了纸包,发现时松子后,问道。
“嘿嘿,这都让您看出来了?是有点小事,我下星期需要去外地一趟,来咱后勤问一下,我们班下个月的票据能提前到22号领吗?”既然魏之桢不避讳,唐植桐也就大大方方说了出来,说到底,这是公事,不是个人私事。
“来来,大家伙尝尝有线系同学带来的松子。”魏之桢没有立马回答,而是拿起一包松子,在办公室分了起来。
看魏之桢的做派,唐植桐在心里赞了一下,这魏老师是个妙人,提前领票的事也算妥了。
事情不出唐植桐所料,魏之桢分完松子,才问到负责票据的同事:“黄老师,这票据可以提前领吗?”
“没问题的,魏科长。提前领还能减轻我们集中发放时的负担呢。”黄老师的回答很巧妙,给了肯定的答复。
“小唐,听到了吧?到时候过来找黄老师。”魏之桢笑呵呵的跟唐植桐说道。
“谢谢魏老师,谢谢黄老师。”唐植桐赶紧跟人家道谢,随后又跟魏之桢请求道:“魏老师,财务处是哪位老师负责发放助学金?最好能和票据一起领了发给大家,您给引荐一下?”
“哈哈,我就知道,你这松子好吃但硌牙,走吧,我带你去。”魏之桢的一句俏皮话引得办公室同事捂嘴笑,气氛倒是挺融洽。
魏之桢拿着剩下的那包松子,带着唐植桐径直来到财务处,走到一妇女面前,把松子放在桌子上,跟她介绍唐植桐:“马大姐,这是咱部里委派到学院深造的唐植桐同志,前途无量的市局高材生。”
“魏老师夸奖了,马老师好。”唐植桐一听魏之桢给自己戴高帽子,明白这是在给自己抬身价,好让财务处通融,所以和气的跟人家问好。
“唐同志好。有什么事吗?”有魏之桢的在场,马大姐也挺和气,问道。
“是这样的,小唐呢,下个星期有公事要出差,为了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想在22号的时候把补助金领出来。”魏之桢没待唐植桐开口,就把唐植桐的请求给说了出来,语言上也要比唐植桐有艺术的多 “这事啊,可以。小唐同志,你是哪个班?我记一下,提前给你数好。”马大姐没有犹豫,点头答应下来。
“有线系593班,麻烦马老师了。”唐植桐赶紧报上自己的班级,这事就算谈妥了。
走出办公室,唐植桐犹如变戏法般又从兜里掏出来一包松子,塞给魏之桢:“谢谢魏老师,您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哎你这是客气什么?我可没少从庞师傅嘴里听到你的消息,他对你可是推崇的紧啊。”魏之桢一个劲的推让。
“早就备好的,您尝个鲜。我回头再感谢庞师傅替我扬名。”唐植桐执意塞给魏之桢,现在也大概明白魏之桢为啥这么帮自己、捧自己了,恐怕不仅是为了让这事顺利办下来。
“好,好,那我就收下了。二十岁的股级,以后常走动。”魏之桢看唐植桐执意要给,也就半推半就的塞进了口袋。
“好嘞,魏老师不嫌我烦就好。”唐植桐乐呵呵的答应下来。
魏之桢这句话落实了唐植桐的猜测,这算是看好自己前途想、投资潜力股吗?
唐植桐不敢确定,打算看看再说,反正目前来看,魏之桢是没有恶意的。
从归属关系上来说,唐植桐目前是邮电学院的学生,只要学院里同意,是没有必要跟押运科再请假的。
但唐植桐还想蹭邮政车厢,所以这事还是得和方圆那边通一下气,不过这事不着急,以唐植桐和方圆的关系,请假、蹭车都是没啥问题的。
唐植桐将学校里的事情安排好,并没有着急去押运科,而是先把作业给做完。
唐植桐琢磨着时间上来得及,等下次送白薯上车的时候再和方圆说也不迟。
放学、打菜,接上小王同学,唐植桐把自己请假的事情和她说了一下。
“行,那我回去和咱妈给你准备一下。我妈给的钱到时候一块给你。”小王同学知道丈夫去东北的原因,对此并不反对,趁现在还能买到,尽量去买,他们单位的同事就是这么干的。
“行。那天我去找吕大夫,看她小心翼翼的模样,想起一件事。现在的衣服款式好像对孕妇不太友好,回头你找吕大夫也好,找姜姐也好,问问孕妇对衣服有什么要求,然后跟咱妈说一下,调研一下这种孕妇的衣服能不能有销路。”唐植桐斟酌一下说辞,让小王同学挑头做这件事。
民风还没有开放,一个大老爷们如果站出来把孕妇装说的头头是道,而且家里老婆还是个没怀孕过的,大概率会被当成变态,唐植桐不想露这个头。
“行,放心吧。这事我去办。”小王同学最佩服的就是丈夫这一点,很多东西仿佛看上一眼,就能知道怎么去搞钱。
有些话是娘俩私底下说过,但小王同学没有跟丈夫提过,生怕他骄傲。
叶志娟将唐植桐夸得跟朵花一样,什么眼光独到、目光长远等等,所以小王同学才多多少少有危机感,想在他同学面前秀一下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