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完美暴君 >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装了,摊牌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装了,摊牌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div id="tet_c">而朱由校,则是站在丹陛御台之上,微闭着双眼听着。

等到廷杖打完之后,好几个官员直接昏死了过去,由此可见锦衣卫下手是有多么重。

他们完全可以理解到皇帝的意思,就是奔着打死人去的。

当锦衣卫校尉跪在殿内汇报完之后,这些官员更是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下一个被拖出去廷杖的是自己。

皇帝每次召开朝会,他们心里都是心惊胆战的,一不小心说错话,得罪了皇帝,那就是不死也得被抄家流放啊。

遇到了如此昏聩的暴君,众多官员心中都在感慨时运不济,自己的赤胆忠心和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只能静等变化了。

皇极殿内鸦雀无声,半晌过后,朱由校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

“世事变迁,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就没有不变的制度和规律。”

“我大明如今就像一只病入膏肓的猛虎,已经快要到奄奄一息的地步了。”

朱由校直接摆明了说,根本就不顾及什么所谓的影响和面子。

“辽东有老奴兴风作浪,长城外的蒙古诸部也是蠢蠢欲动,国事本就艰难。”

“而我大明内部呢?也是祸害蛀虫无数,都在啃食着我大明朝二百多年的根基社稷。”

“朕要是再不设法变通改革,太祖辛苦创下的江山基业,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战国时期,秦孝公与秦惠文王,正是因为敢于大胆改革改制,沿用卫鞅之变法,才有始皇以虎狼之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

“而昔日强悍之齐、魏、楚等国,国力鼎盛之时哪个不是叱咤风云,达到诸国之最?”

“而他们墨守成规,数十年甚至百年时间,都是在吃老本,国家已经彻底腐败,君主鼠目寸光,昏聩至极,焉有不败之理?”

“你们这些饱读史书,通晓历朝历代历史的官员,难道不明白一个王朝兴衰盛亡的原因嘛?”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心里的那点小心思,你们的眼中只有一己私欲,根本就没有天下苍生和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为了我大明的中兴,为了新的盛世降临,为了我大明千秋万代,不要说一个区区的科举改革变制。”

“如果有必要,就算是废除科举,定立新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不可以。”

皇帝竟然有废除科举的想法,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就算是保皇党的官员们,现在也是坐立不安。

毕竟这科举可是已经有数百年之久了,他们也一样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

官员们的反应在朱由校的意料之中,他今天所说的这一番话,也有吓唬威胁的意思在里面,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决心。

“朕知道,改变科举,利益损害最大的就是你们这些当官的。”

朱由校说这句话的时还用手指了一圈,丝毫没有掩饰。

“尤其是江南和浙江几省出身的官员,现在恐怕已经恨不得朕当场暴毙,好让改革到此停止。”

“你们的心里在想什么,朕不说知道的清清楚楚,可也能猜测个七八分。”

“朕在刚登基之时就在朝会上说过,天启年不是万历年,这朝堂上永远只有朕的声音和决策。”

“只要是阻碍朕前进的绊脚石,不管需要多大的代价,难度有多大,朕都会倾尽所有将之铲除。”

“今年的科举变制,只是开始,今后凡是没有必要存在,已经腐败落后的所有制度,朕都要去拨乱反正,为我大明子民改出一个太平清白之世来。”

在一些官员的眼里,皇帝已经是和疯癫无异了。

居然当着满朝文武的的面,公然说出这一番话,已经是间接的和天下的士族豪强宣战了。

一个胆小的保皇官员上前道:

“陛下爱民如子之心,天下无不皆知,只是这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臣担心步子迈的太大,恐怕引起反噬啊。”

“如果他们想要试一试的话,尽管放马过来,朕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现在的朱由校已经丝毫不想掩饰自己了,什么狗屁的城府心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不值一提。

他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两京之地,北方几省也较为安稳,边镇和辽东也都有自己的亲信心腹把守,局势已经和两年前大不一样。

所谓的反噬他根本就不在乎,顶了天也就是江南几省的士族豪强,为了反抗自己而组织一些家丁佃户爆发叛乱而已。

这些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惧,以他现在手中的二十几万精锐,完全可以镇压的住。

至于农民起义,在南方根本是不可能爆发起来的。

历史上的明末农民起义,规模浩大,声势滔天,席卷了数高官达十几年之久。

可湖广、江西、浙江、南直隶等几省,却是没有大规模的爆发,由此可见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南方鱼米之乡,百姓不说多么富庶,可这日子还是勉强能过,因此没有出现李自成、张献忠等大贼领导的大规模民乱爆发。

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些贪生怕死的士族豪强,只会在背后耍阴谋诡计。

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手段,朱由校如果害怕这些的话,他这个皇帝也没必要当了。

他就是要逼的这些人主动跳出来,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省得自己还要去一个一个的去找他们的茬。

皇帝的话已经说的在清楚不过了,官员们都是人精,自然是能听出其中真意的。

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人敢去触皇帝的眉头,因此都是心中有怒而不敢声张。

见他们老实了下来,朱由校当即就宣布了此次科举,负责筹划新题的人选。

新题涉及到农业水利,以及民生经济方面的内容。

徐光启和宋应星自然是不二人选。

虽然他们两个现在承包了许多的业务,已经是处于忙不开交的程度。

可没办法,谁让朱由校就只信任这两个人,且有自己完全放心的能力呢。

这两个可是当代知识最为丰富,思想最为活跃先进的科学家。

而传统方面的四书五经,朱由校最终决定,全权交给内阁首辅王象乾,不管是出题还是内容,他都不想去过问。

7017k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