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五十三章 十九世纪魔幻的工业时代

第五十三章 十九世纪魔幻的工业时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sript><sript>

单从利润的角度上去分析,重工业根本无法和轻工业相提并论。就拿服装和化妆品这两种日用品举例,厂家赚取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倍的夸张利润可不是开玩笑。

但是假设我们将重工业的价值和作用从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完全刨除掉,那么还会剩下什么呢?

一句话,没有重工业的工业化就像是在沙滩上堆砌的一座城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以说是一碰就倒。

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美国人搞了几十年的去工业化,最终只能靠寻找渲染所谓的外部威胁论来转移国民的注意力,并通过更疯狂地掠夺来挽回它们的颓势。

重工业的作用在于它可以把工业原料通过加工转化为半成品,然后提供给轻工业工厂使用。

除此之外,前者也能通过机械制造生产出各种各样的零件和五金器械向供应链输送给养。

总的来说,只有当一个国家真正地建立起了一套较为齐全的重工业体系,才能完成不被卡脖子的第一步。

第一次奥越战争的爆发意味着奥地利双脚迈入了工业化的大门。

这些年来伴随着铁路建设和工业发展热潮的不断深入,一大批炼钢厂在帝国内部就如春雨过后沉睡的大地复苏一般茁壮成长,钢材产量也在节节攀升。

但对于不断扩大的需求量缺口来说,这种规模仍然是杯水车薪,面对来自于工厂主和商人还有资本家们的一封封如雪花般的信件而苦恼的帝国政府高官们不得不考虑从卢森堡和普鲁士等国进口钢材来填补国内的缺额。

重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本额度一向很大,而且回报周期长和见效慢也是极度考验统治者的耐心。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最先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多半都是依赖殖民掠夺手段积攒下的第一桶金,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英、法两国。

当然无法走外部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就只好靠压榨内部来获取宝贵的资金了,比如后世的毛熊。

不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对资本需求的不断增大,又催生和衍伸出了现代金融业用于帮助重工业融资,例如比利时和卢森堡还有美国。

(美国人非常坑,但也是第一个逆向收割欧洲资本的国家。)

历史上的美国政府和其本土财团曾几度疯狂地向欧洲融资,并且一再坚称自己的潜力远高于比利时。

然后经过他们之手投资了一些项目,剩余的资源都投进地产了。

之后闹出了一连串的经济危机时,这些项目轮番破产,这时候欧洲资本试图撤出北美,但是狡猾的美国人为了转嫁经济危机,采取各种手段限制并拒绝资本外流,然后连带着英国人也一起掉到陷阱里了。

不甘寂寞的英国人当然不会坐视自己受苦而别国旁观这种情况发生,于是乎几乎整个欧洲都不约而同地被拉了下水,成为了受不同程度经济危机影响的受害者。这就是前面书中讲过这场经济危机的冰山一角,在此就不赘述了。

但不管怎么说,其最终受益人是美利坚,这些资本最后确确实实地落在了他们手中,而我们的主角弗兰茨不过是因知悉这段往事而借机分了一杯羹而已。

反正当时欧洲陷入资本过剩,这个韭菜不割白不割。而且这笔账也不会算在奥地利人的头上,毕竟是美国人直接出台法案强行留住那些欧洲人的钱袋子而已。

再者说,历史上也没人向他们报复,甚至连个象征性的制裁都没有出台,所以弗兰茨这便宜占得心安理得。

还有第四种道路那就是通过本国的自身市场来缓慢促进工业化发展,例如普鲁士和奥地利。

不过未来的普鲁士人在得到了英国人的帮助后成功逆袭,哪怕后来又从法国人获得巨量战争赔款,但依然没有改变其身为瘸子的先天不足。

和这个北方的邻居相比,奥地利人的工业化道路则要凄惨得多。因一直没有获得外国资本的帮助而且国内资本还疯狂流向普法两国的情况下,致使其工业化进展极度缓慢。

(历史上有法国财团打算支持奥地利,但是被拿破仑三世勒令制止了。)

而这一世由于弗兰茨这个天降猛男的横空出世,让奥地利获得了一部分海外殖民地帮助其拓展贸易圈范围,但是指望这区区几个地区就能让一个大国完成工业化,未免有些过于痴心妄想了。

另外由于自己这只蝴蝶的一番折腾,国外资本可以说是基本与奥地利无缘了。无论是约翰牛还是高卢鸡都不希望一个中欧帝国实力的复苏而变得强大。

而普鲁士和比利时等还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是没有余力去帮助的。至于东边庞大的毛熊倒是很想借钱给这个北方三宫廷之一的重要盟友,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外部的市场可以说都已扩张到极限了。再想进一步扩大就只能依靠战争或者殖民手段了。

但是对于一向是有备无患的弗兰茨来说,坐拥德意志和亚平宁两大市场,这才是奥地利的底气所在。

然而除了历史上出现过的四种道路以外,作为穿越者还可以选择第五条路,那就是科技创新。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弗兰茨对此深信不疑。

现下的欧洲主流炼钢法依然是世纪时发明的坩埚法。这种方法是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打成所需的形状。

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不过缺点是含量小,且成本相当高昂。

除此之外,还有泡钢法;就是用上好的铁棒放在熔炉中用木炭加热十天,使含碳量增加,达到一定硬度之后,表面出现气泡,称为“气泡钢”。而想要提升韧性和强度就要在加热和捶打上下功夫。

虽然当时已经有了利用熟铁渗碳的“泡钢”法和坩埚炼钢的“铸钢”法,但生产“泡钢”要经过天的渗碳过程,而“铸钢”的一次产量不过几十公斤。

而且这两种方法都兼具成本高,质量不稳定,效率低下,产量有限的缺陷。而大量废钢流入市场,再被制成劣质钢炮。严重阻碍了当时军事科技的发展,毕竟每次试炮都有可能成为人生中最后一次。

此时钢的产量还不到铁的四十分之一,而且价格相差悬殊。当时的钢材每吨价格在英镑上下,而生铁的价格只要英镑,熟铁的价格也不过英镑。

当时欧洲人为了应对钢材产量不足的情况,又发明了第三种炼钢方法,就是搅拌法。

这种方法甚至得到了伟大导师的夸赞,称其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然而这不过是东方两千年走过的老路而已。搅拌法不过是汉代炒钢法的升级版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炼钢的效率。

在十九世纪这个魔幻的时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群人干不出来的事。跨越千年的神奇炼钢法再次成为社会的主流,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并为当时的人感到唏嘘。

<sript><sript>

<sript><sript>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