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晋江文学城首发
哀乐渐行渐远,沈玉娇踩着散落一地的白色纸钱,行尸走肉般推着板车朝城门走去。
十日前被撂在林间时,她心头还残留着一丝侥幸,或许此事与王氏无关,而是族中其他人所为。
然而今日亲眼看到这场仓促又隆重的丧仪,那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殆尽——
若非王氏同意,怎会才短短十日,就迫不及待对外宣称裴氏宗妇已殁。
那棺材里装着的到底是不是她沈玉娇,王氏难道真认不出?
无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盼着她真“死”了吧。
若说在这之前,沈玉娇还想着逃去淮南寻裴瑕,毕竟以那人公正不阿、是非分明的性情,知晓她被奸人所害,定会替她做主,严惩恶人。
可现下确定王氏就是幕后黑手,沈玉娇忽然迷茫了。
真的要去找裴瑕么?
他是君子不错,可孝与义两相抉择,他会为了这个才相处半年的妻子,去忤逆生他养他的母亲吗?
就算他真的为了她忤逆王氏,夫妻间隔着这样一层龃龉,还能当做若无其事,相敬如宾么?
这世道对女子本就苛刻,一个被婆母厌弃、又惹得丈夫忤逆婆母的妇人,又有何颜面继续当裴氏宗妇,日后又该如何在裴氏自处?
种种忧虑如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线,叫沈玉娇眼酸鼻涩,心力交瘁。
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她这边本就茫然无措,好不容易随着一干难民走到洛阳城门,司阍官兵[2]便手持长矛,拦在城门前宣告:“郡守有令,非洛阳籍贯不可入内。有进城投亲者,需城内亲属持所在里坊坊长出具的探亲令,亲自来城门领人!未有亲属者,速速离去,莫要在城门前徘徊聚众,违者以扰乱治安之罪,杖二十,罚银二钱!”
话音方落,从各乡县逃来的百姓都炸开了锅。
“这儿不让进,那儿也不让进,我们难道不是大梁的子民么?你们这群当官的只知关门自保,将我们这些百姓视作猪狗草芥,到底还有没有王法天理了!”
“就是啊,要不是家乡被水淹了,俺们何至于背井离乡,来到外地求活路!”
“大老爷,求求你们行行好,让我们进去吧!我爹还病着,赶着进城抓药吃哩!”
“是啊,我们全家五口,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求求你们,让我们进去买些吃食,给个活路吧……”
城门前的流民们身形岣嵝,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上都写满哀求。
那些司阍官兵也有所动容,但想到上峰的命令,仍是握紧手中长矛,冷声道:“上令不可违,在城内有亲属的,速速去一旁登记,等着亲属来认领。没有亲属的,赶紧去别处,莫要在此聚集!”
流民们闻言,面面相觑,皆不舍得离去。
有一个汉子脾气暴,红着眼睛冲上前去:“我跟你们这些不讲理的狗官拼了!”
还没冲过去,就被长矛扎穿大腿,顿时惨叫一声,重倒在地。
为首官兵冷着脸,朝其他百姓厉声道:“违令擅闯城门者,下场犹如此人!”
“爹爹!”
“大郎——!”
大汉的家眷,一位瘦小妇人和两个半大的孩子,哭喊着扑上前。
沈玉娇看着那妻哭儿喊的场面,恍然回到去年初秋,押送的官兵欺辱她的嫂嫂,那时她也是这般无助地呼喊。
在这弱肉强食的世道,眼泪最是无益。
眨了眨干涩的眼眶,她问板车前头的陶大郎:“大哥,现下该怎么办?”
陶大郎也是满脸愁容,再看车上的老娘和孕妻,他是家中唯一男丁,万万不敢冒险冲关。
“小郎君,你在洛阳城里可有亲友?”他问。
沈玉娇怔了一瞬,摇头:“没有。”
那城内的哪是亲友,分明都是盼着她死的蛇蝎豺狼。
“唉,你也没亲友,我们也没有……”陶大郎望向眼前那座高大巍峨的洛阳城门,疲倦眼中写满无奈:“只能继续往前逃,看哪座城池愿意给我们这些难民一方容身之所了。”
谁叫老天爷不开眼,偏让他们无家可归了呢。
当日夜里,在野外和其他流民聚在一起烤火时,沈玉娇看着陶大郎摸着翠兰的肚子,夫妻俩苦中作乐聊起孩子降生后的事,不由想到自家兄嫂。
年初岭南来信,兄长在信上说阿嫂生了个胖小子,取名为文瑾,和侄女文瑜,凑一对瑾瑜。
算算日子,小侄儿现下也有半岁了,不知道他长得像兄长,还是更像嫂嫂。
阿瑜那爱哭的小女娃,在那偏远潮湿的岭南可还会哭闹?
还有父亲和母亲,他们身体如何?
家书上他们都说一切安好,可沈玉娇知道他们的脾性,定是报喜不报忧。
尽管有裴瑕上下打点,但他们到底是服役的罪奴,又能过得多轻松呢?
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沈玉娇抱膝坐在火堆前,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真的好想家,好想父亲母亲、阿兄阿嫂……
忽的,一个大饼颤巍巍递到眼前,火光下照得黄澄澄的,看上去格外香酥。
沈玉娇微怔,抬眼望去,就见陶老太那张皱巴巴的脸庞在火光下泛着暖色:“孩子,想家了?”
不等她答,陶老太将那饼往她眼前送了送:“吃吧。”
“老菩萨……”沈玉娇吸了吸鼻子,嗓音微哽:“可我…我白天已经吃过两个,不能再吃了。”
“嗐,何必计较那么多。”
陶老太见她如此实诚,轻笑道:“吃吧吃吧,肚子吃饱了,心就没那么空,也不会难过了。”
看着那块不由分说塞在手中的烙饼,沈玉娇心头五味杂陈。
十日前被人用匕首抵着喉咙时,她都未曾掉过一滴泪,现下低着头,咬了第一口饼,晶莹的泪珠儿不受控制“啪嗒”就落了下来。
“哎唷,吃个饼怎么就哭了呢?”陶老太忙拍着她的肩:“乖儿莫哭,这么晚哭,当心把狼招来。”
听到这哄孩子般的口吻,沈玉娇心头既暖又酸涩,抬袖抹了把眼泪,她抽噎道:“老菩萨莫担心,我只是……只是觉得这个饼,太好吃了……”
陶老太望着眼前这张虽然涂了煤灰,却依旧能瞧出秀丽轮廓的小脸,初见时她那穿戴和绣鞋,就知她是个富贵人家出身的小娘子。
想来和家里走散之前,也是被家里人千娇万宠的,什么珍馐美食没吃过?如今吃一块粗面烙的饼子,都能欢喜地落下泪来,真是可怜见的。
“既然觉得好吃,那就把它吃光。”陶老太怜惜望着她:“咱们能遇上,也是缘分一场,吃几块饼子不妨事的。”
沈玉娇强忍着泪意,朝陶老太笑:“多谢老菩萨。”
陶老太被这一声声老菩萨叫得也绽开笑颜:“你这小嘴甜的,我猜你家长辈肯定很疼你。”
她这样说,又叫沈玉娇想起前些年逝去的祖父母。
两位长辈待她说是如珠如宝也不为过,她至今还记得幼时,身为丞相的祖父,在外公正严明,不苟言笑,回到家中,就笑着把她背起,喊着:“带我们娇娇儿骑大马咯!”
忆起往事,沈玉娇眸底也泛起脉脉暖色,轻声应道:“是,我家长辈都蔼然可亲,很是疼我。”
一旁的翠兰好奇问:“小玉郎,那你别处还有亲戚吗?”
沈玉娇拿着饼,噎了下。
陶老太和陶大郎见状,都朝翠兰皱眉:“问这个做什么?”
翠兰也意识到这话好似有点甩开她的意思,忙红着脸摆手:“小玉郎,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随口问问……”
沈玉娇也知自己不能一辈子赖着陶家人,何况,在这世上她还有亲人尚存。
捏着那块饼,她眸光清明,莞尔浅笑:“我有至亲在岭南,我打算去那寻他们。”
她想通了,与其去找裴瑕,陷他于孝义两难全的窘境,倒不如忘记前尘往事,就当那个嫁入裴家的沈氏玉娘真的死了。
用她一条命,还裴瑕对她、对她家人的那些恩,从此夫妻两别,再不相欠!
想明白这点,她忽觉心胸豁然,拨云睹日般,不再那么阴暗茫然。
陶家人则是惊愕:“岭南?那可是个虫瘴横生的地方,何况那儿距咱们这可有千里之遥!”
“纵是有千里之遥,家人在那,又有何惧。”
沈玉娇朝陶家人露出个豁达笑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
陶家人皆是大字不识的平民,自也不懂她这句诗,但见她提起家人那满眼灿烂笑意,也都能理解,毕竟还有什么比和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呢?
“行,那你随我们南下。若是我们寻到地方安定下来,还有富余,就给你备些干粮清水……”
陶大郎望向沈玉娇,言语间满是一位兄长对小妹的关切:“再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
五百里外,淮南地界。
朝廷军与叛贼张英的军队,隔着一条烟波浩渺的淮河,遥遥对望。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燃起一簇簇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边,喝酒吃肉,谈天说笑。
裴瑕坐在河边,一袭白袍,哪怕独处,坐姿仍是端正,肩背笔挺,风姿卓然。
二皇子司马缙寻来时,就见河边那年轻郎君宛若才落凡尘的谪仙人,月色和火光交相辉映,洒落他的袍袖,而他只静静望着眼前波涛流动的河水,漆黑的眸光幽远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司马缙本无意惊扰,但才走两步,那人便回首看来。
“二殿下。”裴瑕起身行礼。
“坐下坐下。”司马缙忙抬手示意:“此处又无外人,守真不必多礼。”
饶是这样说了,裴瑕仍是行了挹礼,神色平淡:“殿下寻臣有事?”
“并无要事。”司马缙走上前,他生在皇家,自有一派天家气度,但看向裴瑕的目光却是格外和气:“只是没在帐中见到你,一问副将,才知你来河边了。”
行至身畔,他看了身侧这位清贵端方的贤才两眼,才缓声问:“守真瞧着似有心事?”
裴瑕薄唇轻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广袖之下的长指不觉拢紧,将掌心那块平安玉扣攥得更紧。
须臾,才淡声道:“有劳殿下挂怀,许是帐中酒气太重,忽觉有些胸闷,便出来透口气。”
司马缙听他所言,一脸了然道:“我知守真是克己守礼的君子,或许看不惯帐中那些粗野的将军们饮酒狎妓,但将士们白日在刀尖舔血,夜里放纵些也是人之常情。”
提起帐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场面,裴瑕浓眉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不过很快,又恢复一贯淡漠:“殿下所言,臣知晓。”
司马缙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刚想与他聊些朝堂之事,还未开口,忽然有探子匆匆跑来:“殿下!急报,急报!”
那传信的探子千里奔袭,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单膝跪地,于司马缙身前呈上书简:“长安十万火急信函,请殿下速览。”
此时传来急报,河边二人皆是一凛。
司马缙急急拆了那书简,待看完信上所言,两道浓眉皱成死结般。
裴瑕唤道:“殿下?”
“黄河水患,堤决堰破,良田覆灭,流民不计其数。”司马缙神色肃穆,边说边将那书简递给裴瑕,“户部已从国库拨银万两赈灾,后续可能还要不少银钱修建堤坝、恢复民生,是以军费吃紧,父皇命我们速战速决,不可再作拖延。”
裴瑕看着信中所书,清阔眉宇也沉下来。
“父皇远在长安,压根不清楚战前情况。是我们不愿速战速决么?分明是张英那老贼,据守城内,缩头王八似的与我们耗着!”
提到张英,司马缙恨得咬牙,可偏偏那老贼所占城池,易守难攻,又有这条淮河作为天然防护,实在叫他们无计可施。
与司马缙关注之处不同,裴瑕看着急报上“黄河水患……流民不计其数”,胸口那阵窒闷再度袭来。
“守真,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司马缙以为他是看到那“速战速决”倍感压力,宽慰道:“父皇虽说速战速决,但军中粮饷还能撑上半个月。实在不行,从金陵或湖广调一些来,也能撑上一阵。”
“多谢殿下关怀,臣并无大碍。”
裴瑕稍敛神色,又朝司马缙拱手:“若无他事,容臣先回帐中,思索应敌之策。”
司马缙本想说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但看他眸色深沉,到嘴边的话也变成:“成,那你去吧。”
裴瑕抬手挹礼:“臣先告退。”
望着那道离去的清隽背影,司马缙负手站在河边,心下感慨,这等风姿,难怪能惹得长安一干小娘子芳心大动,就连自家妹子也成日捧着他的文集爱不释手。
只可惜使君已有妇,有缘也无分了。
深青色营帐之内,一豆油灯照亮半张桌案。
案前的男人手持墨笔,手边那张宣纸已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密密载满对家乡涝灾的忧思牵挂。
言已至此,已可落笔封口。
然而看到桌边那块笼在黄澄澄烛光下的洁白玉璧,离家之前,那张匆忙赶来送平安扣的酡红小脸不觉浮现眼前,宛若昨日。
裴瑕垂眸,缓缓落笔:「问玉娘安……」
一滴墨汁忽的落在纸上,不偏不倚洇污那个“安”字。
裴瑕眉心一跳,再看手边那块玉璧,凤眸轻眯。
但凡有灾,河道官会第一时刻告知官府与世家,她有母亲和族中亲眷看顾着,应当是安然无事。
思及此处,他将那洇湿的一行划掉,重新落笔——
「顺颂时祺,并颂娘子妆安。」
她这样说,又叫沈玉娇想起前些年逝去的祖父母。
两位长辈待她说是如珠如宝也不为过,她至今还记得幼时,身为丞相的祖父,在外公正严明,不苟言笑,回到家中,就笑着把她背起,喊着:“带我们娇娇儿骑大马咯!”
忆起往事,沈玉娇眸底也泛起脉脉暖色,轻声应道:“是,我家长辈都蔼然可亲,很是疼我。”
一旁的翠兰好奇问:“小玉郎,那你别处还有亲戚吗?”
沈玉娇拿着饼,噎了下。
陶老太和陶大郎见状,都朝翠兰皱眉:“问这个做什么?”
翠兰也意识到这话好似有点甩开她的意思,忙红着脸摆手:“小玉郎,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随口问问……”
沈玉娇也知自己不能一辈子赖着陶家人,何况,在这世上她还有亲人尚存。
捏着那块饼,她眸光清明,莞尔浅笑:“我有至亲在岭南,我打算去那寻他们。”
她想通了,与其去找裴瑕,陷他于孝义两难全的窘境,倒不如忘记前尘往事,就当那个嫁入裴家的沈氏玉娘真的死了。
用她一条命,还裴瑕对她、对她家人的那些恩,从此夫妻两别,再不相欠!
想明白这点,她忽觉心胸豁然,拨云睹日般,不再那么阴暗茫然。
陶家人则是惊愕:“岭南?那可是个虫瘴横生的地方,何况那儿距咱们这可有千里之遥!”
“纵是有千里之遥,家人在那,又有何惧。”
沈玉娇朝陶家人露出个豁达笑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
陶家人皆是大字不识的平民,自也不懂她这句诗,但见她提起家人那满眼灿烂笑意,也都能理解,毕竟还有什么比和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呢?
“行,那你随我们南下。若是我们寻到地方安定下来,还有富余,就给你备些干粮清水……”
陶大郎望向沈玉娇,言语间满是一位兄长对小妹的关切:“再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
五百里外,淮南地界。
朝廷军与叛贼张英的军队,隔着一条烟波浩渺的淮河,遥遥对望。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燃起一簇簇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边,喝酒吃肉,谈天说笑。
裴瑕坐在河边,一袭白袍,哪怕独处,坐姿仍是端正,肩背笔挺,风姿卓然。
二皇子司马缙寻来时,就见河边那年轻郎君宛若才落凡尘的谪仙人,月色和火光交相辉映,洒落他的袍袖,而他只静静望着眼前波涛流动的河水,漆黑的眸光幽远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司马缙本无意惊扰,但才走两步,那人便回首看来。
“二殿下。”裴瑕起身行礼。
“坐下坐下。”司马缙忙抬手示意:“此处又无外人,守真不必多礼。”
饶是这样说了,裴瑕仍是行了挹礼,神色平淡:“殿下寻臣有事?”
“并无要事。”司马缙走上前,他生在皇家,自有一派天家气度,但看向裴瑕的目光却是格外和气:“只是没在帐中见到你,一问副将,才知你来河边了。”
行至身畔,他看了身侧这位清贵端方的贤才两眼,才缓声问:“守真瞧着似有心事?”
裴瑕薄唇轻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广袖之下的长指不觉拢紧,将掌心那块平安玉扣攥得更紧。
须臾,才淡声道:“有劳殿下挂怀,许是帐中酒气太重,忽觉有些胸闷,便出来透口气。”
司马缙听他所言,一脸了然道:“我知守真是克己守礼的君子,或许看不惯帐中那些粗野的将军们饮酒狎妓,但将士们白日在刀尖舔血,夜里放纵些也是人之常情。”
提起帐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场面,裴瑕浓眉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不过很快,又恢复一贯淡漠:“殿下所言,臣知晓。”
司马缙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刚想与他聊些朝堂之事,还未开口,忽然有探子匆匆跑来:“殿下!急报,急报!”
那传信的探子千里奔袭,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单膝跪地,于司马缙身前呈上书简:“长安十万火急信函,请殿下速览。”
此时传来急报,河边二人皆是一凛。
司马缙急急拆了那书简,待看完信上所言,两道浓眉皱成死结般。
裴瑕唤道:“殿下?”
“黄河水患,堤决堰破,良田覆灭,流民不计其数。”司马缙神色肃穆,边说边将那书简递给裴瑕,“户部已从国库拨银万两赈灾,后续可能还要不少银钱修建堤坝、恢复民生,是以军费吃紧,父皇命我们速战速决,不可再作拖延。”
裴瑕看着信中所书,清阔眉宇也沉下来。
“父皇远在长安,压根不清楚战前情况。是我们不愿速战速决么?分明是张英那老贼,据守城内,缩头王八似的与我们耗着!”
提到张英,司马缙恨得咬牙,可偏偏那老贼所占城池,易守难攻,又有这条淮河作为天然防护,实在叫他们无计可施。
与司马缙关注之处不同,裴瑕看着急报上“黄河水患……流民不计其数”,胸口那阵窒闷再度袭来。
“守真,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司马缙以为他是看到那“速战速决”倍感压力,宽慰道:“父皇虽说速战速决,但军中粮饷还能撑上半个月。实在不行,从金陵或湖广调一些来,也能撑上一阵。”
“多谢殿下关怀,臣并无大碍。”
裴瑕稍敛神色,又朝司马缙拱手:“若无他事,容臣先回帐中,思索应敌之策。”
司马缙本想说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但看他眸色深沉,到嘴边的话也变成:“成,那你去吧。”
裴瑕抬手挹礼:“臣先告退。”
望着那道离去的清隽背影,司马缙负手站在河边,心下感慨,这等风姿,难怪能惹得长安一干小娘子芳心大动,就连自家妹子也成日捧着他的文集爱不释手。
只可惜使君已有妇,有缘也无分了。
深青色营帐之内,一豆油灯照亮半张桌案。
案前的男人手持墨笔,手边那张宣纸已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密密载满对家乡涝灾的忧思牵挂。
言已至此,已可落笔封口。
然而看到桌边那块笼在黄澄澄烛光下的洁白玉璧,离家之前,那张匆忙赶来送平安扣的酡红小脸不觉浮现眼前,宛若昨日。
裴瑕垂眸,缓缓落笔:「问玉娘安……」
一滴墨汁忽的落在纸上,不偏不倚洇污那个“安”字。
裴瑕眉心一跳,再看手边那块玉璧,凤眸轻眯。
但凡有灾,河道官会第一时刻告知官府与世家,她有母亲和族中亲眷看顾着,应当是安然无事。
思及此处,他将那洇湿的一行划掉,重新落笔——
「顺颂时祺,并颂娘子妆安。」
她这样说,又叫沈玉娇想起前些年逝去的祖父母。
两位长辈待她说是如珠如宝也不为过,她至今还记得幼时,身为丞相的祖父,在外公正严明,不苟言笑,回到家中,就笑着把她背起,喊着:“带我们娇娇儿骑大马咯!”
忆起往事,沈玉娇眸底也泛起脉脉暖色,轻声应道:“是,我家长辈都蔼然可亲,很是疼我。”
一旁的翠兰好奇问:“小玉郎,那你别处还有亲戚吗?”
沈玉娇拿着饼,噎了下。
陶老太和陶大郎见状,都朝翠兰皱眉:“问这个做什么?”
翠兰也意识到这话好似有点甩开她的意思,忙红着脸摆手:“小玉郎,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随口问问……”
沈玉娇也知自己不能一辈子赖着陶家人,何况,在这世上她还有亲人尚存。
捏着那块饼,她眸光清明,莞尔浅笑:“我有至亲在岭南,我打算去那寻他们。”
她想通了,与其去找裴瑕,陷他于孝义两难全的窘境,倒不如忘记前尘往事,就当那个嫁入裴家的沈氏玉娘真的死了。
用她一条命,还裴瑕对她、对她家人的那些恩,从此夫妻两别,再不相欠!
想明白这点,她忽觉心胸豁然,拨云睹日般,不再那么阴暗茫然。
陶家人则是惊愕:“岭南?那可是个虫瘴横生的地方,何况那儿距咱们这可有千里之遥!”
“纵是有千里之遥,家人在那,又有何惧。”
沈玉娇朝陶家人露出个豁达笑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
陶家人皆是大字不识的平民,自也不懂她这句诗,但见她提起家人那满眼灿烂笑意,也都能理解,毕竟还有什么比和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呢?
“行,那你随我们南下。若是我们寻到地方安定下来,还有富余,就给你备些干粮清水……”
陶大郎望向沈玉娇,言语间满是一位兄长对小妹的关切:“再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
五百里外,淮南地界。
朝廷军与叛贼张英的军队,隔着一条烟波浩渺的淮河,遥遥对望。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燃起一簇簇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边,喝酒吃肉,谈天说笑。
裴瑕坐在河边,一袭白袍,哪怕独处,坐姿仍是端正,肩背笔挺,风姿卓然。
二皇子司马缙寻来时,就见河边那年轻郎君宛若才落凡尘的谪仙人,月色和火光交相辉映,洒落他的袍袖,而他只静静望着眼前波涛流动的河水,漆黑的眸光幽远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司马缙本无意惊扰,但才走两步,那人便回首看来。
“二殿下。”裴瑕起身行礼。
“坐下坐下。”司马缙忙抬手示意:“此处又无外人,守真不必多礼。”
饶是这样说了,裴瑕仍是行了挹礼,神色平淡:“殿下寻臣有事?”
“并无要事。”司马缙走上前,他生在皇家,自有一派天家气度,但看向裴瑕的目光却是格外和气:“只是没在帐中见到你,一问副将,才知你来河边了。”
行至身畔,他看了身侧这位清贵端方的贤才两眼,才缓声问:“守真瞧着似有心事?”
裴瑕薄唇轻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广袖之下的长指不觉拢紧,将掌心那块平安玉扣攥得更紧。
须臾,才淡声道:“有劳殿下挂怀,许是帐中酒气太重,忽觉有些胸闷,便出来透口气。”
司马缙听他所言,一脸了然道:“我知守真是克己守礼的君子,或许看不惯帐中那些粗野的将军们饮酒狎妓,但将士们白日在刀尖舔血,夜里放纵些也是人之常情。”
提起帐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场面,裴瑕浓眉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不过很快,又恢复一贯淡漠:“殿下所言,臣知晓。”
司马缙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刚想与他聊些朝堂之事,还未开口,忽然有探子匆匆跑来:“殿下!急报,急报!”
那传信的探子千里奔袭,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单膝跪地,于司马缙身前呈上书简:“长安十万火急信函,请殿下速览。”
此时传来急报,河边二人皆是一凛。
司马缙急急拆了那书简,待看完信上所言,两道浓眉皱成死结般。
裴瑕唤道:“殿下?”
“黄河水患,堤决堰破,良田覆灭,流民不计其数。”司马缙神色肃穆,边说边将那书简递给裴瑕,“户部已从国库拨银万两赈灾,后续可能还要不少银钱修建堤坝、恢复民生,是以军费吃紧,父皇命我们速战速决,不可再作拖延。”
裴瑕看着信中所书,清阔眉宇也沉下来。
“父皇远在长安,压根不清楚战前情况。是我们不愿速战速决么?分明是张英那老贼,据守城内,缩头王八似的与我们耗着!”
提到张英,司马缙恨得咬牙,可偏偏那老贼所占城池,易守难攻,又有这条淮河作为天然防护,实在叫他们无计可施。
与司马缙关注之处不同,裴瑕看着急报上“黄河水患……流民不计其数”,胸口那阵窒闷再度袭来。
“守真,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司马缙以为他是看到那“速战速决”倍感压力,宽慰道:“父皇虽说速战速决,但军中粮饷还能撑上半个月。实在不行,从金陵或湖广调一些来,也能撑上一阵。”
“多谢殿下关怀,臣并无大碍。”
裴瑕稍敛神色,又朝司马缙拱手:“若无他事,容臣先回帐中,思索应敌之策。”
司马缙本想说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但看他眸色深沉,到嘴边的话也变成:“成,那你去吧。”
裴瑕抬手挹礼:“臣先告退。”
望着那道离去的清隽背影,司马缙负手站在河边,心下感慨,这等风姿,难怪能惹得长安一干小娘子芳心大动,就连自家妹子也成日捧着他的文集爱不释手。
只可惜使君已有妇,有缘也无分了。
深青色营帐之内,一豆油灯照亮半张桌案。
案前的男人手持墨笔,手边那张宣纸已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密密载满对家乡涝灾的忧思牵挂。
言已至此,已可落笔封口。
然而看到桌边那块笼在黄澄澄烛光下的洁白玉璧,离家之前,那张匆忙赶来送平安扣的酡红小脸不觉浮现眼前,宛若昨日。
裴瑕垂眸,缓缓落笔:「问玉娘安……」
一滴墨汁忽的落在纸上,不偏不倚洇污那个“安”字。
裴瑕眉心一跳,再看手边那块玉璧,凤眸轻眯。
但凡有灾,河道官会第一时刻告知官府与世家,她有母亲和族中亲眷看顾着,应当是安然无事。
思及此处,他将那洇湿的一行划掉,重新落笔——
「顺颂时祺,并颂娘子妆安。」
她这样说,又叫沈玉娇想起前些年逝去的祖父母。
两位长辈待她说是如珠如宝也不为过,她至今还记得幼时,身为丞相的祖父,在外公正严明,不苟言笑,回到家中,就笑着把她背起,喊着:“带我们娇娇儿骑大马咯!”
忆起往事,沈玉娇眸底也泛起脉脉暖色,轻声应道:“是,我家长辈都蔼然可亲,很是疼我。”
一旁的翠兰好奇问:“小玉郎,那你别处还有亲戚吗?”
沈玉娇拿着饼,噎了下。
陶老太和陶大郎见状,都朝翠兰皱眉:“问这个做什么?”
翠兰也意识到这话好似有点甩开她的意思,忙红着脸摆手:“小玉郎,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随口问问……”
沈玉娇也知自己不能一辈子赖着陶家人,何况,在这世上她还有亲人尚存。
捏着那块饼,她眸光清明,莞尔浅笑:“我有至亲在岭南,我打算去那寻他们。”
她想通了,与其去找裴瑕,陷他于孝义两难全的窘境,倒不如忘记前尘往事,就当那个嫁入裴家的沈氏玉娘真的死了。
用她一条命,还裴瑕对她、对她家人的那些恩,从此夫妻两别,再不相欠!
想明白这点,她忽觉心胸豁然,拨云睹日般,不再那么阴暗茫然。
陶家人则是惊愕:“岭南?那可是个虫瘴横生的地方,何况那儿距咱们这可有千里之遥!”
“纵是有千里之遥,家人在那,又有何惧。”
沈玉娇朝陶家人露出个豁达笑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
陶家人皆是大字不识的平民,自也不懂她这句诗,但见她提起家人那满眼灿烂笑意,也都能理解,毕竟还有什么比和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呢?
“行,那你随我们南下。若是我们寻到地方安定下来,还有富余,就给你备些干粮清水……”
陶大郎望向沈玉娇,言语间满是一位兄长对小妹的关切:“再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
五百里外,淮南地界。
朝廷军与叛贼张英的军队,隔着一条烟波浩渺的淮河,遥遥对望。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燃起一簇簇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边,喝酒吃肉,谈天说笑。
裴瑕坐在河边,一袭白袍,哪怕独处,坐姿仍是端正,肩背笔挺,风姿卓然。
二皇子司马缙寻来时,就见河边那年轻郎君宛若才落凡尘的谪仙人,月色和火光交相辉映,洒落他的袍袖,而他只静静望着眼前波涛流动的河水,漆黑的眸光幽远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司马缙本无意惊扰,但才走两步,那人便回首看来。
“二殿下。”裴瑕起身行礼。
“坐下坐下。”司马缙忙抬手示意:“此处又无外人,守真不必多礼。”
饶是这样说了,裴瑕仍是行了挹礼,神色平淡:“殿下寻臣有事?”
“并无要事。”司马缙走上前,他生在皇家,自有一派天家气度,但看向裴瑕的目光却是格外和气:“只是没在帐中见到你,一问副将,才知你来河边了。”
行至身畔,他看了身侧这位清贵端方的贤才两眼,才缓声问:“守真瞧着似有心事?”
裴瑕薄唇轻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广袖之下的长指不觉拢紧,将掌心那块平安玉扣攥得更紧。
须臾,才淡声道:“有劳殿下挂怀,许是帐中酒气太重,忽觉有些胸闷,便出来透口气。”
司马缙听他所言,一脸了然道:“我知守真是克己守礼的君子,或许看不惯帐中那些粗野的将军们饮酒狎妓,但将士们白日在刀尖舔血,夜里放纵些也是人之常情。”
提起帐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场面,裴瑕浓眉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不过很快,又恢复一贯淡漠:“殿下所言,臣知晓。”
司马缙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刚想与他聊些朝堂之事,还未开口,忽然有探子匆匆跑来:“殿下!急报,急报!”
那传信的探子千里奔袭,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单膝跪地,于司马缙身前呈上书简:“长安十万火急信函,请殿下速览。”
此时传来急报,河边二人皆是一凛。
司马缙急急拆了那书简,待看完信上所言,两道浓眉皱成死结般。
裴瑕唤道:“殿下?”
“黄河水患,堤决堰破,良田覆灭,流民不计其数。”司马缙神色肃穆,边说边将那书简递给裴瑕,“户部已从国库拨银万两赈灾,后续可能还要不少银钱修建堤坝、恢复民生,是以军费吃紧,父皇命我们速战速决,不可再作拖延。”
裴瑕看着信中所书,清阔眉宇也沉下来。
“父皇远在长安,压根不清楚战前情况。是我们不愿速战速决么?分明是张英那老贼,据守城内,缩头王八似的与我们耗着!”
提到张英,司马缙恨得咬牙,可偏偏那老贼所占城池,易守难攻,又有这条淮河作为天然防护,实在叫他们无计可施。
与司马缙关注之处不同,裴瑕看着急报上“黄河水患……流民不计其数”,胸口那阵窒闷再度袭来。
“守真,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司马缙以为他是看到那“速战速决”倍感压力,宽慰道:“父皇虽说速战速决,但军中粮饷还能撑上半个月。实在不行,从金陵或湖广调一些来,也能撑上一阵。”
“多谢殿下关怀,臣并无大碍。”
裴瑕稍敛神色,又朝司马缙拱手:“若无他事,容臣先回帐中,思索应敌之策。”
司马缙本想说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但看他眸色深沉,到嘴边的话也变成:“成,那你去吧。”
裴瑕抬手挹礼:“臣先告退。”
望着那道离去的清隽背影,司马缙负手站在河边,心下感慨,这等风姿,难怪能惹得长安一干小娘子芳心大动,就连自家妹子也成日捧着他的文集爱不释手。
只可惜使君已有妇,有缘也无分了。
深青色营帐之内,一豆油灯照亮半张桌案。
案前的男人手持墨笔,手边那张宣纸已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密密载满对家乡涝灾的忧思牵挂。
言已至此,已可落笔封口。
然而看到桌边那块笼在黄澄澄烛光下的洁白玉璧,离家之前,那张匆忙赶来送平安扣的酡红小脸不觉浮现眼前,宛若昨日。
裴瑕垂眸,缓缓落笔:「问玉娘安……」
一滴墨汁忽的落在纸上,不偏不倚洇污那个“安”字。
裴瑕眉心一跳,再看手边那块玉璧,凤眸轻眯。
但凡有灾,河道官会第一时刻告知官府与世家,她有母亲和族中亲眷看顾着,应当是安然无事。
思及此处,他将那洇湿的一行划掉,重新落笔——
「顺颂时祺,并颂娘子妆安。」
她这样说,又叫沈玉娇想起前些年逝去的祖父母。
两位长辈待她说是如珠如宝也不为过,她至今还记得幼时,身为丞相的祖父,在外公正严明,不苟言笑,回到家中,就笑着把她背起,喊着:“带我们娇娇儿骑大马咯!”
忆起往事,沈玉娇眸底也泛起脉脉暖色,轻声应道:“是,我家长辈都蔼然可亲,很是疼我。”
一旁的翠兰好奇问:“小玉郎,那你别处还有亲戚吗?”
沈玉娇拿着饼,噎了下。
陶老太和陶大郎见状,都朝翠兰皱眉:“问这个做什么?”
翠兰也意识到这话好似有点甩开她的意思,忙红着脸摆手:“小玉郎,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随口问问……”
沈玉娇也知自己不能一辈子赖着陶家人,何况,在这世上她还有亲人尚存。
捏着那块饼,她眸光清明,莞尔浅笑:“我有至亲在岭南,我打算去那寻他们。”
她想通了,与其去找裴瑕,陷他于孝义两难全的窘境,倒不如忘记前尘往事,就当那个嫁入裴家的沈氏玉娘真的死了。
用她一条命,还裴瑕对她、对她家人的那些恩,从此夫妻两别,再不相欠!
想明白这点,她忽觉心胸豁然,拨云睹日般,不再那么阴暗茫然。
陶家人则是惊愕:“岭南?那可是个虫瘴横生的地方,何况那儿距咱们这可有千里之遥!”
“纵是有千里之遥,家人在那,又有何惧。”
沈玉娇朝陶家人露出个豁达笑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
陶家人皆是大字不识的平民,自也不懂她这句诗,但见她提起家人那满眼灿烂笑意,也都能理解,毕竟还有什么比和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呢?
“行,那你随我们南下。若是我们寻到地方安定下来,还有富余,就给你备些干粮清水……”
陶大郎望向沈玉娇,言语间满是一位兄长对小妹的关切:“再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
五百里外,淮南地界。
朝廷军与叛贼张英的军队,隔着一条烟波浩渺的淮河,遥遥对望。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燃起一簇簇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边,喝酒吃肉,谈天说笑。
裴瑕坐在河边,一袭白袍,哪怕独处,坐姿仍是端正,肩背笔挺,风姿卓然。
二皇子司马缙寻来时,就见河边那年轻郎君宛若才落凡尘的谪仙人,月色和火光交相辉映,洒落他的袍袖,而他只静静望着眼前波涛流动的河水,漆黑的眸光幽远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司马缙本无意惊扰,但才走两步,那人便回首看来。
“二殿下。”裴瑕起身行礼。
“坐下坐下。”司马缙忙抬手示意:“此处又无外人,守真不必多礼。”
饶是这样说了,裴瑕仍是行了挹礼,神色平淡:“殿下寻臣有事?”
“并无要事。”司马缙走上前,他生在皇家,自有一派天家气度,但看向裴瑕的目光却是格外和气:“只是没在帐中见到你,一问副将,才知你来河边了。”
行至身畔,他看了身侧这位清贵端方的贤才两眼,才缓声问:“守真瞧着似有心事?”
裴瑕薄唇轻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广袖之下的长指不觉拢紧,将掌心那块平安玉扣攥得更紧。
须臾,才淡声道:“有劳殿下挂怀,许是帐中酒气太重,忽觉有些胸闷,便出来透口气。”
司马缙听他所言,一脸了然道:“我知守真是克己守礼的君子,或许看不惯帐中那些粗野的将军们饮酒狎妓,但将士们白日在刀尖舔血,夜里放纵些也是人之常情。”
提起帐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场面,裴瑕浓眉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不过很快,又恢复一贯淡漠:“殿下所言,臣知晓。”
司马缙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刚想与他聊些朝堂之事,还未开口,忽然有探子匆匆跑来:“殿下!急报,急报!”
那传信的探子千里奔袭,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单膝跪地,于司马缙身前呈上书简:“长安十万火急信函,请殿下速览。”
此时传来急报,河边二人皆是一凛。
司马缙急急拆了那书简,待看完信上所言,两道浓眉皱成死结般。
裴瑕唤道:“殿下?”
“黄河水患,堤决堰破,良田覆灭,流民不计其数。”司马缙神色肃穆,边说边将那书简递给裴瑕,“户部已从国库拨银万两赈灾,后续可能还要不少银钱修建堤坝、恢复民生,是以军费吃紧,父皇命我们速战速决,不可再作拖延。”
裴瑕看着信中所书,清阔眉宇也沉下来。
“父皇远在长安,压根不清楚战前情况。是我们不愿速战速决么?分明是张英那老贼,据守城内,缩头王八似的与我们耗着!”
提到张英,司马缙恨得咬牙,可偏偏那老贼所占城池,易守难攻,又有这条淮河作为天然防护,实在叫他们无计可施。
与司马缙关注之处不同,裴瑕看着急报上“黄河水患……流民不计其数”,胸口那阵窒闷再度袭来。
“守真,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司马缙以为他是看到那“速战速决”倍感压力,宽慰道:“父皇虽说速战速决,但军中粮饷还能撑上半个月。实在不行,从金陵或湖广调一些来,也能撑上一阵。”
“多谢殿下关怀,臣并无大碍。”
裴瑕稍敛神色,又朝司马缙拱手:“若无他事,容臣先回帐中,思索应敌之策。”
司马缙本想说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但看他眸色深沉,到嘴边的话也变成:“成,那你去吧。”
裴瑕抬手挹礼:“臣先告退。”
望着那道离去的清隽背影,司马缙负手站在河边,心下感慨,这等风姿,难怪能惹得长安一干小娘子芳心大动,就连自家妹子也成日捧着他的文集爱不释手。
只可惜使君已有妇,有缘也无分了。
深青色营帐之内,一豆油灯照亮半张桌案。
案前的男人手持墨笔,手边那张宣纸已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密密载满对家乡涝灾的忧思牵挂。
言已至此,已可落笔封口。
然而看到桌边那块笼在黄澄澄烛光下的洁白玉璧,离家之前,那张匆忙赶来送平安扣的酡红小脸不觉浮现眼前,宛若昨日。
裴瑕垂眸,缓缓落笔:「问玉娘安……」
一滴墨汁忽的落在纸上,不偏不倚洇污那个“安”字。
裴瑕眉心一跳,再看手边那块玉璧,凤眸轻眯。
但凡有灾,河道官会第一时刻告知官府与世家,她有母亲和族中亲眷看顾着,应当是安然无事。
思及此处,他将那洇湿的一行划掉,重新落笔——
「顺颂时祺,并颂娘子妆安。」
她这样说,又叫沈玉娇想起前些年逝去的祖父母。
两位长辈待她说是如珠如宝也不为过,她至今还记得幼时,身为丞相的祖父,在外公正严明,不苟言笑,回到家中,就笑着把她背起,喊着:“带我们娇娇儿骑大马咯!”
忆起往事,沈玉娇眸底也泛起脉脉暖色,轻声应道:“是,我家长辈都蔼然可亲,很是疼我。”
一旁的翠兰好奇问:“小玉郎,那你别处还有亲戚吗?”
沈玉娇拿着饼,噎了下。
陶老太和陶大郎见状,都朝翠兰皱眉:“问这个做什么?”
翠兰也意识到这话好似有点甩开她的意思,忙红着脸摆手:“小玉郎,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随口问问……”
沈玉娇也知自己不能一辈子赖着陶家人,何况,在这世上她还有亲人尚存。
捏着那块饼,她眸光清明,莞尔浅笑:“我有至亲在岭南,我打算去那寻他们。”
她想通了,与其去找裴瑕,陷他于孝义两难全的窘境,倒不如忘记前尘往事,就当那个嫁入裴家的沈氏玉娘真的死了。
用她一条命,还裴瑕对她、对她家人的那些恩,从此夫妻两别,再不相欠!
想明白这点,她忽觉心胸豁然,拨云睹日般,不再那么阴暗茫然。
陶家人则是惊愕:“岭南?那可是个虫瘴横生的地方,何况那儿距咱们这可有千里之遥!”
“纵是有千里之遥,家人在那,又有何惧。”
沈玉娇朝陶家人露出个豁达笑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
陶家人皆是大字不识的平民,自也不懂她这句诗,但见她提起家人那满眼灿烂笑意,也都能理解,毕竟还有什么比和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呢?
“行,那你随我们南下。若是我们寻到地方安定下来,还有富余,就给你备些干粮清水……”
陶大郎望向沈玉娇,言语间满是一位兄长对小妹的关切:“再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
五百里外,淮南地界。
朝廷军与叛贼张英的军队,隔着一条烟波浩渺的淮河,遥遥对望。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燃起一簇簇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边,喝酒吃肉,谈天说笑。
裴瑕坐在河边,一袭白袍,哪怕独处,坐姿仍是端正,肩背笔挺,风姿卓然。
二皇子司马缙寻来时,就见河边那年轻郎君宛若才落凡尘的谪仙人,月色和火光交相辉映,洒落他的袍袖,而他只静静望着眼前波涛流动的河水,漆黑的眸光幽远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司马缙本无意惊扰,但才走两步,那人便回首看来。
“二殿下。”裴瑕起身行礼。
“坐下坐下。”司马缙忙抬手示意:“此处又无外人,守真不必多礼。”
饶是这样说了,裴瑕仍是行了挹礼,神色平淡:“殿下寻臣有事?”
“并无要事。”司马缙走上前,他生在皇家,自有一派天家气度,但看向裴瑕的目光却是格外和气:“只是没在帐中见到你,一问副将,才知你来河边了。”
行至身畔,他看了身侧这位清贵端方的贤才两眼,才缓声问:“守真瞧着似有心事?”
裴瑕薄唇轻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广袖之下的长指不觉拢紧,将掌心那块平安玉扣攥得更紧。
须臾,才淡声道:“有劳殿下挂怀,许是帐中酒气太重,忽觉有些胸闷,便出来透口气。”
司马缙听他所言,一脸了然道:“我知守真是克己守礼的君子,或许看不惯帐中那些粗野的将军们饮酒狎妓,但将士们白日在刀尖舔血,夜里放纵些也是人之常情。”
提起帐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场面,裴瑕浓眉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不过很快,又恢复一贯淡漠:“殿下所言,臣知晓。”
司马缙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刚想与他聊些朝堂之事,还未开口,忽然有探子匆匆跑来:“殿下!急报,急报!”
那传信的探子千里奔袭,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单膝跪地,于司马缙身前呈上书简:“长安十万火急信函,请殿下速览。”
此时传来急报,河边二人皆是一凛。
司马缙急急拆了那书简,待看完信上所言,两道浓眉皱成死结般。
裴瑕唤道:“殿下?”
“黄河水患,堤决堰破,良田覆灭,流民不计其数。”司马缙神色肃穆,边说边将那书简递给裴瑕,“户部已从国库拨银万两赈灾,后续可能还要不少银钱修建堤坝、恢复民生,是以军费吃紧,父皇命我们速战速决,不可再作拖延。”
裴瑕看着信中所书,清阔眉宇也沉下来。
“父皇远在长安,压根不清楚战前情况。是我们不愿速战速决么?分明是张英那老贼,据守城内,缩头王八似的与我们耗着!”
提到张英,司马缙恨得咬牙,可偏偏那老贼所占城池,易守难攻,又有这条淮河作为天然防护,实在叫他们无计可施。
与司马缙关注之处不同,裴瑕看着急报上“黄河水患……流民不计其数”,胸口那阵窒闷再度袭来。
“守真,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司马缙以为他是看到那“速战速决”倍感压力,宽慰道:“父皇虽说速战速决,但军中粮饷还能撑上半个月。实在不行,从金陵或湖广调一些来,也能撑上一阵。”
“多谢殿下关怀,臣并无大碍。”
裴瑕稍敛神色,又朝司马缙拱手:“若无他事,容臣先回帐中,思索应敌之策。”
司马缙本想说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但看他眸色深沉,到嘴边的话也变成:“成,那你去吧。”
裴瑕抬手挹礼:“臣先告退。”
望着那道离去的清隽背影,司马缙负手站在河边,心下感慨,这等风姿,难怪能惹得长安一干小娘子芳心大动,就连自家妹子也成日捧着他的文集爱不释手。
只可惜使君已有妇,有缘也无分了。
深青色营帐之内,一豆油灯照亮半张桌案。
案前的男人手持墨笔,手边那张宣纸已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密密载满对家乡涝灾的忧思牵挂。
言已至此,已可落笔封口。
然而看到桌边那块笼在黄澄澄烛光下的洁白玉璧,离家之前,那张匆忙赶来送平安扣的酡红小脸不觉浮现眼前,宛若昨日。
裴瑕垂眸,缓缓落笔:「问玉娘安……」
一滴墨汁忽的落在纸上,不偏不倚洇污那个“安”字。
裴瑕眉心一跳,再看手边那块玉璧,凤眸轻眯。
但凡有灾,河道官会第一时刻告知官府与世家,她有母亲和族中亲眷看顾着,应当是安然无事。
思及此处,他将那洇湿的一行划掉,重新落笔——
「顺颂时祺,并颂娘子妆安。」
她这样说,又叫沈玉娇想起前些年逝去的祖父母。
两位长辈待她说是如珠如宝也不为过,她至今还记得幼时,身为丞相的祖父,在外公正严明,不苟言笑,回到家中,就笑着把她背起,喊着:“带我们娇娇儿骑大马咯!”
忆起往事,沈玉娇眸底也泛起脉脉暖色,轻声应道:“是,我家长辈都蔼然可亲,很是疼我。”
一旁的翠兰好奇问:“小玉郎,那你别处还有亲戚吗?”
沈玉娇拿着饼,噎了下。
陶老太和陶大郎见状,都朝翠兰皱眉:“问这个做什么?”
翠兰也意识到这话好似有点甩开她的意思,忙红着脸摆手:“小玉郎,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随口问问……”
沈玉娇也知自己不能一辈子赖着陶家人,何况,在这世上她还有亲人尚存。
捏着那块饼,她眸光清明,莞尔浅笑:“我有至亲在岭南,我打算去那寻他们。”
她想通了,与其去找裴瑕,陷他于孝义两难全的窘境,倒不如忘记前尘往事,就当那个嫁入裴家的沈氏玉娘真的死了。
用她一条命,还裴瑕对她、对她家人的那些恩,从此夫妻两别,再不相欠!
想明白这点,她忽觉心胸豁然,拨云睹日般,不再那么阴暗茫然。
陶家人则是惊愕:“岭南?那可是个虫瘴横生的地方,何况那儿距咱们这可有千里之遥!”
“纵是有千里之遥,家人在那,又有何惧。”
沈玉娇朝陶家人露出个豁达笑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
陶家人皆是大字不识的平民,自也不懂她这句诗,但见她提起家人那满眼灿烂笑意,也都能理解,毕竟还有什么比和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呢?
“行,那你随我们南下。若是我们寻到地方安定下来,还有富余,就给你备些干粮清水……”
陶大郎望向沈玉娇,言语间满是一位兄长对小妹的关切:“再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
五百里外,淮南地界。
朝廷军与叛贼张英的军队,隔着一条烟波浩渺的淮河,遥遥对望。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燃起一簇簇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边,喝酒吃肉,谈天说笑。
裴瑕坐在河边,一袭白袍,哪怕独处,坐姿仍是端正,肩背笔挺,风姿卓然。
二皇子司马缙寻来时,就见河边那年轻郎君宛若才落凡尘的谪仙人,月色和火光交相辉映,洒落他的袍袖,而他只静静望着眼前波涛流动的河水,漆黑的眸光幽远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司马缙本无意惊扰,但才走两步,那人便回首看来。
“二殿下。”裴瑕起身行礼。
“坐下坐下。”司马缙忙抬手示意:“此处又无外人,守真不必多礼。”
饶是这样说了,裴瑕仍是行了挹礼,神色平淡:“殿下寻臣有事?”
“并无要事。”司马缙走上前,他生在皇家,自有一派天家气度,但看向裴瑕的目光却是格外和气:“只是没在帐中见到你,一问副将,才知你来河边了。”
行至身畔,他看了身侧这位清贵端方的贤才两眼,才缓声问:“守真瞧着似有心事?”
裴瑕薄唇轻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广袖之下的长指不觉拢紧,将掌心那块平安玉扣攥得更紧。
须臾,才淡声道:“有劳殿下挂怀,许是帐中酒气太重,忽觉有些胸闷,便出来透口气。”
司马缙听他所言,一脸了然道:“我知守真是克己守礼的君子,或许看不惯帐中那些粗野的将军们饮酒狎妓,但将士们白日在刀尖舔血,夜里放纵些也是人之常情。”
提起帐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场面,裴瑕浓眉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不过很快,又恢复一贯淡漠:“殿下所言,臣知晓。”
司马缙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刚想与他聊些朝堂之事,还未开口,忽然有探子匆匆跑来:“殿下!急报,急报!”
那传信的探子千里奔袭,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单膝跪地,于司马缙身前呈上书简:“长安十万火急信函,请殿下速览。”
此时传来急报,河边二人皆是一凛。
司马缙急急拆了那书简,待看完信上所言,两道浓眉皱成死结般。
裴瑕唤道:“殿下?”
“黄河水患,堤决堰破,良田覆灭,流民不计其数。”司马缙神色肃穆,边说边将那书简递给裴瑕,“户部已从国库拨银万两赈灾,后续可能还要不少银钱修建堤坝、恢复民生,是以军费吃紧,父皇命我们速战速决,不可再作拖延。”
裴瑕看着信中所书,清阔眉宇也沉下来。
“父皇远在长安,压根不清楚战前情况。是我们不愿速战速决么?分明是张英那老贼,据守城内,缩头王八似的与我们耗着!”
提到张英,司马缙恨得咬牙,可偏偏那老贼所占城池,易守难攻,又有这条淮河作为天然防护,实在叫他们无计可施。
与司马缙关注之处不同,裴瑕看着急报上“黄河水患……流民不计其数”,胸口那阵窒闷再度袭来。
“守真,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司马缙以为他是看到那“速战速决”倍感压力,宽慰道:“父皇虽说速战速决,但军中粮饷还能撑上半个月。实在不行,从金陵或湖广调一些来,也能撑上一阵。”
“多谢殿下关怀,臣并无大碍。”
裴瑕稍敛神色,又朝司马缙拱手:“若无他事,容臣先回帐中,思索应敌之策。”
司马缙本想说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但看他眸色深沉,到嘴边的话也变成:“成,那你去吧。”
裴瑕抬手挹礼:“臣先告退。”
望着那道离去的清隽背影,司马缙负手站在河边,心下感慨,这等风姿,难怪能惹得长安一干小娘子芳心大动,就连自家妹子也成日捧着他的文集爱不释手。
只可惜使君已有妇,有缘也无分了。
深青色营帐之内,一豆油灯照亮半张桌案。
案前的男人手持墨笔,手边那张宣纸已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密密载满对家乡涝灾的忧思牵挂。
言已至此,已可落笔封口。
然而看到桌边那块笼在黄澄澄烛光下的洁白玉璧,离家之前,那张匆忙赶来送平安扣的酡红小脸不觉浮现眼前,宛若昨日。
裴瑕垂眸,缓缓落笔:「问玉娘安……」
一滴墨汁忽的落在纸上,不偏不倚洇污那个“安”字。
裴瑕眉心一跳,再看手边那块玉璧,凤眸轻眯。
但凡有灾,河道官会第一时刻告知官府与世家,她有母亲和族中亲眷看顾着,应当是安然无事。
思及此处,他将那洇湿的一行划掉,重新落笔——
「顺颂时祺,并颂娘子妆安。」
她这样说,又叫沈玉娇想起前些年逝去的祖父母。
两位长辈待她说是如珠如宝也不为过,她至今还记得幼时,身为丞相的祖父,在外公正严明,不苟言笑,回到家中,就笑着把她背起,喊着:“带我们娇娇儿骑大马咯!”
忆起往事,沈玉娇眸底也泛起脉脉暖色,轻声应道:“是,我家长辈都蔼然可亲,很是疼我。”
一旁的翠兰好奇问:“小玉郎,那你别处还有亲戚吗?”
沈玉娇拿着饼,噎了下。
陶老太和陶大郎见状,都朝翠兰皱眉:“问这个做什么?”
翠兰也意识到这话好似有点甩开她的意思,忙红着脸摆手:“小玉郎,你别多想,我就是随口问问,随口问问……”
沈玉娇也知自己不能一辈子赖着陶家人,何况,在这世上她还有亲人尚存。
捏着那块饼,她眸光清明,莞尔浅笑:“我有至亲在岭南,我打算去那寻他们。”
她想通了,与其去找裴瑕,陷他于孝义两难全的窘境,倒不如忘记前尘往事,就当那个嫁入裴家的沈氏玉娘真的死了。
用她一条命,还裴瑕对她、对她家人的那些恩,从此夫妻两别,再不相欠!
想明白这点,她忽觉心胸豁然,拨云睹日般,不再那么阴暗茫然。
陶家人则是惊愕:“岭南?那可是个虫瘴横生的地方,何况那儿距咱们这可有千里之遥!”
“纵是有千里之遥,家人在那,又有何惧。”
沈玉娇朝陶家人露出个豁达笑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1]”
陶家人皆是大字不识的平民,自也不懂她这句诗,但见她提起家人那满眼灿烂笑意,也都能理解,毕竟还有什么比和家人团聚更重要的事呢?
“行,那你随我们南下。若是我们寻到地方安定下来,还有富余,就给你备些干粮清水……”
陶大郎望向沈玉娇,言语间满是一位兄长对小妹的关切:“再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
五百里外,淮南地界。
朝廷军与叛贼张英的军队,隔着一条烟波浩渺的淮河,遥遥对望。
夜色笼罩下的军营,燃起一簇簇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边,喝酒吃肉,谈天说笑。
裴瑕坐在河边,一袭白袍,哪怕独处,坐姿仍是端正,肩背笔挺,风姿卓然。
二皇子司马缙寻来时,就见河边那年轻郎君宛若才落凡尘的谪仙人,月色和火光交相辉映,洒落他的袍袖,而他只静静望着眼前波涛流动的河水,漆黑的眸光幽远深邃,让人捉摸不透。
司马缙本无意惊扰,但才走两步,那人便回首看来。
“二殿下。”裴瑕起身行礼。
“坐下坐下。”司马缙忙抬手示意:“此处又无外人,守真不必多礼。”
饶是这样说了,裴瑕仍是行了挹礼,神色平淡:“殿下寻臣有事?”
“并无要事。”司马缙走上前,他生在皇家,自有一派天家气度,但看向裴瑕的目光却是格外和气:“只是没在帐中见到你,一问副将,才知你来河边了。”
行至身畔,他看了身侧这位清贵端方的贤才两眼,才缓声问:“守真瞧着似有心事?”
裴瑕薄唇轻抿,并未立刻作答,倒是广袖之下的长指不觉拢紧,将掌心那块平安玉扣攥得更紧。
须臾,才淡声道:“有劳殿下挂怀,许是帐中酒气太重,忽觉有些胸闷,便出来透口气。”
司马缙听他所言,一脸了然道:“我知守真是克己守礼的君子,或许看不惯帐中那些粗野的将军们饮酒狎妓,但将士们白日在刀尖舔血,夜里放纵些也是人之常情。”
提起帐中那些寻欢作乐的场面,裴瑕浓眉微不可察地皱了下。
不过很快,又恢复一贯淡漠:“殿下所言,臣知晓。”
司马缙若有所思看他一眼,刚想与他聊些朝堂之事,还未开口,忽然有探子匆匆跑来:“殿下!急报,急报!”
那传信的探子千里奔袭,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单膝跪地,于司马缙身前呈上书简:“长安十万火急信函,请殿下速览。”
此时传来急报,河边二人皆是一凛。
司马缙急急拆了那书简,待看完信上所言,两道浓眉皱成死结般。
裴瑕唤道:“殿下?”
“黄河水患,堤决堰破,良田覆灭,流民不计其数。”司马缙神色肃穆,边说边将那书简递给裴瑕,“户部已从国库拨银万两赈灾,后续可能还要不少银钱修建堤坝、恢复民生,是以军费吃紧,父皇命我们速战速决,不可再作拖延。”
裴瑕看着信中所书,清阔眉宇也沉下来。
“父皇远在长安,压根不清楚战前情况。是我们不愿速战速决么?分明是张英那老贼,据守城内,缩头王八似的与我们耗着!”
提到张英,司马缙恨得咬牙,可偏偏那老贼所占城池,易守难攻,又有这条淮河作为天然防护,实在叫他们无计可施。
与司马缙关注之处不同,裴瑕看着急报上“黄河水患……流民不计其数”,胸口那阵窒闷再度袭来。
“守真,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司马缙以为他是看到那“速战速决”倍感压力,宽慰道:“父皇虽说速战速决,但军中粮饷还能撑上半个月。实在不行,从金陵或湖广调一些来,也能撑上一阵。”
“多谢殿下关怀,臣并无大碍。”
裴瑕稍敛神色,又朝司马缙拱手:“若无他事,容臣先回帐中,思索应敌之策。”
司马缙本想说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但看他眸色深沉,到嘴边的话也变成:“成,那你去吧。”
裴瑕抬手挹礼:“臣先告退。”
望着那道离去的清隽背影,司马缙负手站在河边,心下感慨,这等风姿,难怪能惹得长安一干小娘子芳心大动,就连自家妹子也成日捧着他的文集爱不释手。
只可惜使君已有妇,有缘也无分了。
深青色营帐之内,一豆油灯照亮半张桌案。
案前的男人手持墨笔,手边那张宣纸已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密密载满对家乡涝灾的忧思牵挂。
言已至此,已可落笔封口。
然而看到桌边那块笼在黄澄澄烛光下的洁白玉璧,离家之前,那张匆忙赶来送平安扣的酡红小脸不觉浮现眼前,宛若昨日。
裴瑕垂眸,缓缓落笔:「问玉娘安……」
一滴墨汁忽的落在纸上,不偏不倚洇污那个“安”字。
裴瑕眉心一跳,再看手边那块玉璧,凤眸轻眯。
但凡有灾,河道官会第一时刻告知官府与世家,她有母亲和族中亲眷看顾着,应当是安然无事。
思及此处,他将那洇湿的一行划掉,重新落笔——
「顺颂时祺,并颂娘子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