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智取生辰纲之(下)杨志先锋战法用索超
秋老师:施耐庵老先生是多么地希望杨志能够接受索超,索超的绰号可是一个急公好义的“急先锋”最佳人选。
特别在第十四回安排了他两人的比武是有良苦用心,让这两人有了结交的机会,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或者“英雄惜英雄”,同时交代索超对于杨志可是“钦服”!
只要杨志一提出帮忙的要求,索超肯定会是兴冲冲地带着他的众多徒弟来帮忙!“升官发财抱大腿”这可是职场男人的三大法宝,这可不能独占,得让徒弟都来沾点光。
“花花的轿子就得有人相互抬”!在施老先生的本书中的指引下,正确的运输方案如下:
明老师:杨志首先找到索超把要求提出来,而索超对杨志早已在比武后就“钦服”,一定会把周谨等众多徒弟都叫上,让他们为一组,梁中书的厢禁军为一组,总共分成两组人马。
同时准备押运太平车子二十辆,要分成两组,其中杨志混在众徒弟中,让周谨假扮主帅骑马在前,十辆太平车子完全按梁中书的所有建议采纳执行。
这一点非常重要!
梁中书的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那去年被截去的“生辰纲”不是设计过一次吗?那不是假的吗?是蔡京编的,那是没局的第一步。如果去年真敢称“生辰纲”,那就是大不敬,蔡京是要掉脑袋的!
秋老师:今年不一样,今年是蔡京七十二岁大寿,宋徽宗会出席,那这套富贵餐具是为皇帝使用而制订的,筵席一旦结束,皇帝来打包带走,皇帝使用的不称纲,那称什么?
不!那次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根本是蔡太师自己“杜撰”出来的。这一次的安排可以说是梁中书想了好几个晚上才构思出来,没有想到杨志能全盘接受!
梁中书心中的戒备心就会降低,对杨志只会更好!
明老师:因为作为一员武将,除了要武力值之外,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还要有战场上的号召力,尤其是后面两项:
只有武力最多不过是一莽夫!
有组织策划能力就可以称之为将才!
但如果在激烈的战场上有号召力,能够有很多人团结在你的周围,随着你的战场发挥,不顾牺牲,为你抛头颅、洒热血的则为帅才,就可以成为一军中的统帅!
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志面临的真正考验就在这一回,杨志的表现有没有像施老先生所希望的那样,让人眼前一亮?没有!
秋老师:不,也不对!
梁中书发现有二十辆太平车子都是按他的意图布置,当然其中有十辆是假的。
也是跟那个消息一样,前假后真!让人虚实莫辩。
前面由急先锋带领众厢兵押运在前一里;周谨假扮杨志骑马做主将吸引对方注意,是主力,但在后面一组队中,杨志本人和索超的其他众徒弟也在后,杨志手拿朴刀和弓箭混在队伍中押运。
一旦土匪攻打先锋,那么索超率军且战且退,而周谨一旦发现前方战事,则赶紧将车辆布置成车阵,等待退回来的师父。
然后就可以构成更稳定的车阵,并利用弓箭的威力与对方周旋,此时弓箭最好射对方的双腿。
因为需要移动,腿部一般防御很弱,一旦射中,就会行动受阻,无力进攻,而且还需要加派人手去保护或掩护,截道土匪人数肯定不多。
明老师:你想如果是晁盖他们,虽然有公孙胜施用仙术,但他的法力有限,对于车阵也是无能为力。
一旦土匪识破,直接进攻后面的主力车阵,那么主力车阵一摆开,就可以利用弓箭前面压制。
对方的注意力肯定一开始是周谨,忽视杨志,那杨志的这个神箭手很可能就会带领众徒弟偷袭成功。
尤其杨志的弓箭只要射中二人,就会使对方压力,使对方战斗力减半前面先锋索超往回截杀,那么吴用晁盖等人一定是失败下场。也许靠公孙胜的仙术可以撤离,但能否全身而退就成了未知数!
这就是施老先生整个排兵布阵的思路和战法。实在是滴水不漏!高明之至!
秋老师:但是事情并没有按施老先生布置的方略去实施,虽然说用先锋的战法是杨文广作先锋的成名战法,杨家也因此战名声大振,杨志也是听着这些故事成长的!但显然杨志太贪功名利禄心,他不想让任何人分享属于他的功劳。
这是杨志的“精神纨绔”又发作了!
明老师:杨志就以为天下就只有他是个明白人,别人休想看透他的伎俩。他否定了梁中书的押运方案,造成成的后果很严重!
这个后果就不是杨志他能承受得住的!
第一个:梁中书心中不痛快!就会起疑心,俗话说:“财帛动人心”,万一如果杨志动了歪歪心,再从杨家找个帮手将无人能阻止。原来方案中有十个军健互为监督,现在只有一人跟随着监督,有风险!必须增加派人手监视。
第二个:梁中书派谁来监视而又不会引起杨志的过激的反应呢?这个念头一出现,我能做主的事情还要看杨志的脸色,就更加不痛快!此时他的老婆提议,由她自己的奶公谢都管并带两个虞候另外押运他老婆给自己家中女眷的礼物随同出发,这个理由说得过去。但是,就是这个决定直接导致这次“生辰纲”顺利被晁盖、吴用等人截走。
秋老师:虽然杨志也曾拒绝,但是架不住梁中书主意已定,软话说尽,但奶公这个监督人还是同行的目的达到。俗话说:“胳膊拗不过大腿”
第三个:杨志对待属下兵士,仍然像对待自家的家丁奴才或船工那样,原因是杨志从来没有带兵的经历,虽然当了提辖,只是拿了那一份收受(也就是月工资),并没有去军营和士兵吃住在一起的人生经历。
杨志天天在梁中书的官府里听差做小,唯唯诺诺,就像没有骨气的男人一样;一旦出来便是小人得“志”更猖狂,手拿藤条,动辄抽打军士,造成军士离心离德、心生怨恨,却又敢怒不敢言。
杨志这个名字起得好“形象”。他的外号就更形象,是??中书心目中的“宠兽〞,对待主人梁中书是唯唯喏喏,没有多少男子汉气概,整天在留守司侍候主人,但一旦出来就表现对自己手下鞭挞。
第四个:杨志不体恤属下军士,像阴历五月天气已经是相当炎热,人在活动就容易出汗,多出了水分就容易引发口渴,所以充分前一定要带足够饮用水,但因为不是用小车推,而是用担子挑。很累很辛苦,他们肯定是能不带就不带,或者少带,造成半路途中口渴难耐,无水解渴的窘境,这也是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五个:杨志改变押运的线路,无形之中增加了押运的难度和长度。其实蔡太师在设局时已经考虑到此问题,所以没有在杨志吃官司、发配等环节上干预,就是想让杨志对于他要给押运“生辰纲”去“探路”,结果杨志“背着枷锁”从东京到大名府经驿道行走,施老先生特定交代用了十几天,一路上要经过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砂坞、野云渡、赤松林。
都是靠近大名府的山东境内,其中黄泥冈在中间,如果用太平车子走那么有五七天就可以过了赤松林,靠近东京一路驿道就可以说安全了!
明老师:但蔡太师万万没有想到,杨志更是从大名府这条路经梁山再到东京更加深刻地走了一遍。除了被林冲的投名状截了一回,是因为远离了挑夫,现在我一直跟着,一路上一定会像上次一样太平无事,这样不就算做到瞒天过海吗?
但杨志改变线路走的是靠近驿道的山路,哪有平直的驿道好走,速度慢了一大半,六月初四方才到黄泥冈。
第六个:杨志又漏算了天气这一点,上次是在林冲雪夜上梁山的第三天之后,天寒地冻对挑夫和武人反而是好事,可以越走越快;这一次是六月初四,天气炎热,太阳当头,山路更难走!而且上一次是他用金钱雇佣挑夫那是专业户,就凭一双腿走山路,靠一根扁担吃饭。
而目前他和军士都是上下级关系,这些健壮的军士与挑夫在这两个项目上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完败。
所以表现出来的结果用时间就被施老先生得出来,行了十四五天到六月初四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离六月十五的寿诞只有十天时间,却要走三分之二的路程。
如果是挑夫,那十天都不用,目前却是这些军士按他们的这个速度又时间不够,一定要加快脚步才能赶上。
秋老师:但那十四人却没有一个不怨怅杨志,都想看杨志的笑话,你现在可以打我,将来一定有人会帮我教训你杨志怎么做人!误了时辰,你还是失败。
第七个:杨志没有选择到军营中临时挑选健壮军士,反而选择厢禁军士又是一个败笔。
厢禁军是大名府留守司里的老熟人,他们这拔人中每个人的底细梁中书并不是很清楚的,哪些人是最忠诚可靠,哪些人是各大势力的眼线,完全可以把这些人排除在外。
而军士是从军营中临时挑选,那里面肯定也可能有来自道教人员充斥其中,但一定比厢禁军士概率低多了,而身体的素质又强不少,道家想临时充人进去是难于做到,不给公孙胜通报每天的行程,吴用就无法从容设计智取。公孙胜一定不敢大包大揽消息来源。
但是,如果杨志按梁中书当初挑选的军营中健壮军土,道教一时间到哪里再找人来通信息。那公孙胜就麻烦了,有可能抓瞎了。
明老师:但是,由于杨志的贪功、自大、自私,造成急先锋索超这个重要出场的棋子成了一个摆设,空有报国之理想却无人赏识、无人正确使用的人才,所以索超被施老先生可怜之下取了一个天“空”星真是名副其实。
后来的索超在梁山军攻打大名府战斗中独木难支,而且他所“钦服”的杨志也在梁山军中,所以索超很痛快地就投降了梁山。这样,大名府有可能的两大支柱都没了,等到梁山军打破大名府,就将所有的军事设施摧废了。
书中交代可搬的都被搬走了!百年来修建的北宋第二大城市堡垒、被人寄予厚望的大名府成了一个“空架子”。关键是梁中书只能瞒上不瞒下,不敢上报朝廷重新建设,那怎么可能抵挡三年后金军的入侵!
等到征战方腊时,索超就早早被方腊的元帅石宝偷袭下,用暗器将索超杀死!索超和杨志本来也可以在三年后的抗金的战争中大放异彩,却因为杨志的“精神纨绔”的影响下,最终都死在征战方腊的战场上。
“空”有报国之心。天“空”星名副其实。
秋老师:试想一下,如果杨志和索超两人成功押运生辰纲到东京,肯定立功受赏,再回到大名府就有可能得到又一次的提拔重用。
杨志和索超将成为大名府的一对钢铁长城,现身说法,也许会有更多的有能力的青年也会到大名府来求得功名利禄,也不枉当时比武回城时,大名府两边街道老百姓扶老携幼都看了欢喜,并向梁中书一众官员发出内心的祝福!!
明老师:因为杨志没有按照施老先生所希望的那样采用先锋战术,也没有联系索超和他的众徒弟帮忙,完全没有想到过要把功劳分出去与索超共享,又否定了梁中书作为上司的正确设计、策划导致加入了奶公这个监督总管的同行,他的干预又导致引发管理上的混乱。由于杨志鞭挞军士,造成人人都怨怅杨志的状况下,吴用在炎热气候的配合下成功智取了生辰纲!这过程就不再赘述。
下面要评论的是关于吴用为什么即然是做私商,就必须事后要不要杀人灭口?
但是这一次吴用却放过了已失去行动能力的杨志和其他十四个人的性命。刘唐手中是有朴刀的,这一点在文中又特别提到过。杨志手中有藤条和朴刀、腰刀的,众军士做挑夫有没有刀文中反而没有提到。
在前面已经提到,晁盖只想要享受荣华富贵、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肯定是要杀人灭口的。
秋老师:但作为他的崇拜者—吴用却不想再让岁月蹉跎!必须大干,必须逼迫晁盖他们趁此契机上梁山落草,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拼搏之路。而如果将杨志等十五人杀死灭口,还真有可能让这次智取生辰纲成为无法破获的无头案,因为卖枣的线索就断了。
所以吴用放弃了杀人灭口,而杨志选择逃走。
黄泥冈上只剩下十四个人面面相觑,但很快十四人达成统一口径,是杨志伙同卖枣商人就破案了。
明老师:而且晁盖押运枣子却被办理此案的何家兄弟何清看见了,他认识晁盖这个东溪村的里正,当何清问他的姓名时候,却是一个三髭须白净面皮的人抢将过来答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过来,贩枣子去东京卖。”
同时还有个安乐村的白胜明明挑着酒水,却说是一担醋。
过后不久何清就听到沸沸扬扬的消息,便对他的哥哥何涛说道:“黄泥冈一伙贩枣的客人,把蒙汗药放入酒水麻翻了人,截了生辰纲去,我猜不是晁盖却是兀谁。”何涛听了大喜,来到州衙里,见了太守,至此智取生辰纲的案子就算是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