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一致决定将半岛叛军贬为奴隶
但叛军的行事作风,也传到了别的地方,在叛军来临之时,老百姓们自发的组织守城,拒绝他们入城。
叛军勃然大怒,群起攻之,破城后开始屠杀百姓。
如此的行事作风,反抗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虽然叛军的队伍比从前壮大许多,但高壮也发现对叛军逐渐失去掌控。
日月更替,时间来到了十月十八。
终于有高句丽的老百姓来到辽东城求救。
“高壮贼子,本末倒置,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里,请总管下令,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他们现在终于知道,究竟该倒向谁了。
他们和高壮的矛盾是没有办法化解的,复国和自身的利益相比,可谓是不值一提。
“时机已到。”刘仁轨道。
现在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地的老百姓都在反抗着叛军,也在向大唐求救,希望能够援助他们。
“此时不发兵,更待何时。”尉迟恭点头道。
于是大唐的军队开始动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攻打过去,所到之处,老百姓们夹道欢迎,迎接王师。
这些人从来都没有觉得大唐对他们竟然这样的重要,即便是从前,大唐给他们打富豪,分土地,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激动。
军队被分成了两部分,除了守城门的将士,尉迟恭和薛万钧各自率领两万士兵攻城,凡是他所到之处,锐不可当。
那些叛军当然不是大唐的对手,从前他们人少,而且有人里应外合,通风报信,大唐的队伍一来,他们便逃之夭夭。
这次他们依葫芦画瓢,但是现在早已今非昔比,十几万的叛军,能装备战马的只是少数。
其他的叛军,当然是跑不赢这些大唐骑马的队伍,只能惨死在大唐的战马之下。
与其说大唐是在打仗,还不如说他们是在行军。
这些叛军,面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们如狼似虎,面对强大的唐军之时,他们却又选择做了逃兵。
现在的大唐,早已拉起了反击的讯号,失去的城池在接连的被收复,现在的叛军能够活动的地方越来越来越小,高壮和他的将领只能着急上火,但是没有丝毫的作用。
高壮的手里有四十多万的叛军,但面对去大唐的三万精兵,却是无能为力。
“为何要举行这样的起义!”高壮内心后悔,“现下已经失了民心,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大唐反击是必然之势,虽然在起义时已经考虑过,但是他们却漏了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民心。
一步错,步步错。
十一月十五。
唐军将整个半岛扫平,高壮和剑穆岑等首领皆被斩杀。
此战过后,新罗,百济,高句丽等故土饿莩遍野,只因叛军在绝望之时,将那些占领城池的老百姓屠杀殆尽。
在叛军的眼里,这些老百姓就是反贼。
百济,高句丽,新罗,三地本就有八九百万的人口,叛乱以后,竟只剩下了不到四百万。
这三个地方的人口缩减,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大唐移民的老百姓便更少了。
百济,高句丽,新罗这三个地方的叛乱,算是被平定了下来。
这个消息由飞鸽传到了长安。
李世民接到信后,立刻召集了长孙无忌等人商议。
“现在终于平定了叛乱。”
“微臣恭贺陛下。”长孙无忌等人都齐齐跪下,给李世民贺喜。
李世民摆摆手说道:“只不过是一些逆贼罢了,又有何惧。”
大唐早已举世无双,连武器都不齐全的这些人真算不上是大唐的对手。
不仅仅是李世民,就连长孙无忌等人也从未上心过。
民间的百姓也对大唐的实力信心十足,从未有过怀疑,秦羽为大唐带来强大,还让这个民族空前的自信。
软骨病在这个民族不会再存在了。
“陛下说得对。”长孙无忌等人也都赞同道。
“对于这些逆贼,该怎么处置!”
单是高壮聚集起来的叛军就有四十万,加上新罗百济当地的叛军,足足有百万之多。
除了在战场之上被杀的,剩下被俘虏的就有三四十万。
长孙无忌冷声道:“叛乱分子,诛九族算了。”
戴胄拿出了算盘一番拨动。
众人一看,就知道,戴胄又要算算经济账了。
结果还真是不出他的意料。
“赵国公说的有道理,但是大唐现在缺少人口,三十四万俘虏是加厚的劳动力,可以给大唐省下不少钱。”
魏征道:“戴尚书说得对,这么多俘虏都杀了,就怕有伤天和。”
有伤天和,这就是大唐没有对那些占领领土屠杀的原因,就连秦羽都无法做出屠杀普通百姓的决策。
只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减少那些异族。
李世民道:“就将所有人贬为奴隶。”
“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等人赞同道。
李世民又问:“李药师从西方发来了奏折,说是西路军团需要海军的帮忙,可是海军也不能从陆地走过去,怎么与他们汇合呢?这是个难题,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李靖的西路大军,在西方攻城掠地十分的顺利,可是一旦他们打到了海百纳以后,就需要海军的船只来运送士兵了。
对于那些蛮族,李靖是无法信任他们的,然后就把这个难题扔给李世民了。
之前李靖就飞鸽传书提出过这个问题。
但同时他也用信使把自己的书信送回给了李世民。
当李世民看到了他的奏折以后,便把此事说了出来。
政事堂面挂着世界地图,上面挂着大唐的龙旗。
“李药师率领大军,最多一年就能够打到海百纳。”
李世民指着大海:“朝廷是派出海军跟到西方跟他们汇合,还是派出造船的工匠,和水手前去西方?”
长孙无忌等人,还有房玄龄等人,都是面面相觑。
对于这个难题,他们都有点不知道如何是好。
长孙无忌叹道:“要是秦羽在长安多好。”
李世民点头:“秦羽不在,朕的心里也不是很踏实,遇到问题了,都不知道该找谁来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