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得此贤妻,夫复何求?
沈红鸾的声音中透露出果断与决心。
唐剑秋点头表示赞同,他也只这样是会让他有些煎熬。
他大手一伸,轻轻覆住沈红鸾那只如玉般柔滑的素手
“红鸾,你且放心,我必平安归来。”
“我能否与你一同出海?”
沈红鸾眼眸中流露出深深的担忧,她想跟唐剑秋共患难。
“不可,海上有太多危险因素,时常有倭寇海盗横行。”
唐剑秋看着她那紧锁的柳叶眉,知道她想要与自己共同面对未知的风险,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更加心疼。
他深知沈红鸾的武功高强,但在这次远离故土的巡洋之旅中,未知的危险太多,更不能让她冒这个险。
他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坚定:“海上的风浪变幻莫测,倭寇海盗横行,我不能让你涉险。”
他宁愿自己独自面对一切,也绝不允许她受到半点伤害!
沈红鸾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唐剑秋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她。
“秋郎,我知道你的心思,请你务必让我为你做些什么。”
沈红鸾依偎在唐剑秋的胸口,享受着难得的温存。
她的温柔只属于唐剑秋,甚至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唐剑秋安抚着她的粉背,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如今金军扶桑等敌国皆对我大明国土虎视眈眈,眼下是需要你的时候。”
“你这木头,究竟何时才能真正明白我的心意!”
沈红鸾娇嗔地轻敲了一下唐剑秋的胸膛,眼中闪过一丝懊恼。
唐剑秋微微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尽可能展现出最温柔的一面。
“有些时候我的确不善言辞,你只需知道我对你是真,待我从海外归来,必定向你赔罪。”
“真是个木头!”
沈红鸾闻言,不禁轻笑一声,娇嗔地瞪了他一眼,
"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木头!
"
尽管心中有些无奈,但她知道他的性格如此,也只能接受。
唐剑秋:“……”
他知道自己的确有时候有些木讷,但他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真心。
“夫君,让我好好服侍你。”
言罢,两人从桌木延至卧榻,又将朱唇紧贴,难舍难分,倪裳罗袜高挑,但见两轮新月,那樱桃口恰似莺啼,不离耳畔,一杆长枪直入,但见那杨柳腰乱颤,眉眼朦胧,恰似一番好滋味,惹得佳人万千妖娆。
一番鸳鸯戏水,共结连理枝生,只盼**共度,好生惬意。
两人一帆**过后,沈红鸾面色潮红,很是幸福地依偎在唐剑秋怀中,感受着难得的温存。
“可有什么想要的?”
他不由得问了一句,只要是她沈红鸾想要的,唐剑秋都会尽最大力得到。
“我要秋郎早些回来。”
沈红鸾柔情似水,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唐剑秋感到无比愧疚。
“红鸾放心,等办完手上的事情我一定马上来见你。”唐剑秋揽着她如藕般的香肩,心中愧意更浓。
“公婆又该如何?你总得跟他们见上一面。”
沈红鸾开口提议,而这也是唐剑秋不愿意提到的。
并非唐剑秋冷血,而是怕两个老人家承受不住,到了那时不过是徒增伤感。
想到他们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为自己担心,她实在有些承受不住。
可话又说回来,不在这紧要关头见上一面岂不是愧为人子?试问能否对得起良心二字?
经过一番斟酌,唐剑秋决定回府。
“我会尽快,可是……”
唐剑秋还没说完,被沈红鸾伸出玉指封唇,“陪公婆要紧,我这不必挂心,还是快一些吧。”
他又一次被沈红鸾的懂事感动,他还是同上一世一般,无时无刻都在为自己考虑,日后一定会慢慢补偿她。
“好,即是如此那我就先去了!”
两人并未温存多久,换好衣裳后,唐剑秋即刻起程去往唐府。
刚到门口就有下人认出来了,慌里慌张地往里边走了去,一边往里边赶一边喊着:“老爷,夫人,四少爷回来了!”
顾氏一脸惊喜,本能地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我的秋儿回来了。”
顾氏高兴得像个孩子,不用丫鬟上前搀扶,赶忙来到门口上前迎接。
“四郎,你可算来了,想煞娘了!”
她下意识地握住了对方的手,唐剑秋见了欠身忙行礼,“见过母亲。”
“不必如此拘礼,四郎回来怎得也不知会一声?娘好吩咐下人给你做喜欢吃的菜。”
“今日难得有空,来不及向母亲汇报,随便吃些就好。”
“你也是难得回来,哦对了,你爹还在里面呢,他今日心情不大好,可千万别招惹他了,他要说什么你只管顺着他的话就是了。”
“孩儿明白。”
要是可以,他都希望与父母大吵一架,这样他们就不会想起自己了,只是这样会让他们更伤心吧?
行至厅堂后,唐剑秋见到了身为顺天府尹的唐国栋。
“父亲。”
谁想唐国栋看都不看他一眼,取而代之的是严父般的严肃。
眼见气氛如此尴尬,顾氏忙打上圆场:“行了,你也别一天到晚的对咱儿板着一张脸,他没来之前你可时常念叨着,怎么今日见到了反而冷着脸?”
“别听你娘胡说八道!”
唐国栋嘴硬心软,他就像是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激动,不想被对方当场揭穿。
“行了,你们父子俩好好聊聊,我亲自下厨给我儿做一顿饭。”
言罢,顾氏便离开了,给父子俩独处的机会。
唐国栋却是一脸不爽,“你瞧瞧你娘,把你惯成什么样了!这要是你大哥妹子见了都得吃味!”
唐剑秋未语,对于小妹来京城的事情他倒是没有向唐国栋去说,因为后来他提议带着她一起回府,谁知唐月娥却求他别说出去。
起初他说什么都不同意,可最终还是拗不过。
没有办法了,他只能选择同意,谁让他只有这么一个妹妹呢。
“父亲大人不必如此动怒,孩儿知错,只是有一要紧的事情,又与你们二老相商,不妨等母亲回来再做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