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信仰封圣
瀛洲的封圣和大夏的封圣不同。
虽然两者的地位都是同等的尊贵。
但瀛洲的封圣数量实在太少。
明面上的封圣不过区区五位。
除了皇室和幕府中的两位之外,剩下的三位封圣各自在瀛洲皆有其职位。
大夏光是十强十凶都有二十位封圣了,再算上现役的封圣,其总数肯定不下于三十人。
由此可见瀛洲的体系在培养超凡者上是多么的落后。
为了弥补体系的缺陷,在瀛洲存在另一条晋升为封圣的路线。
信仰封圣。
即收集人们的信仰,通过收集香火愿力来封圣。
和大夏不同,资源的匮乏和体系的不完整,让它不能源源不断的产出超凡者群体,绝大部分的民众都被锁在了愚昧无耻中一代又一代,成为了金字塔的最底层,贡献劳力、生命甚至信仰,去帮助天皇氏族维持自身的统治稳定,一旦这些底层人出现了思想觉醒,意图脱离神道教的控制,就会面临神罚与扼杀。
当然,信仰封圣的路线被优化的理由还有另一条,那就是它存在一条上限,信仰取决于人口,而人口存在上限,所以存量市场的博弈对于任何教会都是你死我活。
因为宗教本身迟早有一天会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被淘汰。
道教则是比佛门看的更清楚,追求成仙得道,实际上要比收集信仰、香火、生灵愿力要容易的多。
这位也就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的幕府将军,集合武人建立起了以武家为基础的新政权。
佛教自身都产生了分裂。
吃不饱穿不暖,靠信仰撑一撑也还行,可一旦吃饱穿暖思想逐步解放眼界大开了,谁还搞信仰那套。
但这个封圣路线,对于本就基于神道教立国的天皇氏族简直不要太适配。
这就证明了双方的发展必然是此消彼长的结果。
虽然没能彻底将天皇驱逐到权力中心之外,但为后世的武人们开了一个好头。
后来佛教传入,同样是对信众的争夺。
从此拉开了天皇和幕府的权力之争并一直持续至今。
宗教能提供的是心灵支柱和心灵寄托,放在现代,人们的心灵支柱可以是一个国家、民族。
因为生灵愿力是一个存量市场,必然会引发内部的激烈争夺。
而且某种意义上说,试图走信仰封圣的这条路线,那就是跟大夏这个国家主体抢饭吃啊。
因为信仰是存在一个目标的,最终信仰香火都是归于一人,使之成佛;那么剩下的人呢?
因而庞大的生灵愿力的最终流向的方向,是中湖。
白榆想到这里,产生了一个想法,也许地灵、国魂的这一概念,就是起源于信仰封圣。
所以瀛洲的情况很特别。
这才有了盛世和尚传教,乱世道士下山的说法。
这就好比一个朝廷只能容得下六部尚书的六把座椅,一个公共厕所的蹲位就那么多,一个坑里塞不进去两个屁股……因而信仰之争往往你死我活,这就必然会陷入无止境的内耗。
反观天皇氏族而不然。
若是幕府那边真的搞起了工业化,那么文明的压制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以瀛洲的体量,大约可以容得下三到四位的信仰封圣。
这意味着只要收集到了足够的生灵愿力,就能造出来一位封圣。
一旦进入乱世,就少不了一些山野地区出现淫祀的情况,而打击淫祀是自古每一个王朝都要做的事,信仰必须统一。
对天皇氏族来说,可以保证代代天皇都可以通过生灵愿力而封圣。
过去封圣数量少,一个教派供养一尊信仰封圣就是极限,这位封圣打其他人都是等级压制,能对抗的只有同级别的封圣,所以信徒愿意追随强大的宗教,信仰同一位神祗。
直至武士阶层中出现了第一位自主封圣者。
这条路线最初也是在大夏中泛滥过,甚至一度引发过信众的争夺战,数亿人的大国若是为了信仰来爆发战争,必然是你死我活的结果。
信仰封圣与国无益。
实际上瀛洲经常干这种事,从隔壁好不容易学点东西,却学一半丢一半。
在大夏已经淘汰的路线,反而在瀛洲这边得到了运用和发展。
但在大夏漫长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信仰这一条路线逐渐被优化和取代了出去。
而当其他体系逐渐发展,不依靠生灵愿力也能得以封圣,并且逐渐占据主流,就必然导致死盯着生灵愿力继续薅羊毛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神道教为了尽可能吸纳各种信徒,也是搞过很多次操作,神道教就存在多次改版,譬如佛本神道教就是其中一个阶段的产物,在三大稻荷之一的丰川稻荷神社,供奉的主神就是佛教中的骑着白狐的女性神明托枳尼真天。
借此,瀛洲维持了数个世纪的平稳局面,天皇的权力一直都能维持着稳定。
相对应之下的幕府反而要更加先进一些,幕府统治不借助外力,不需要信仰,全靠自身,甚至能主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搞生产力改革,因为幕府控制着暴力,有完整且相对成熟的体制。
可自行封圣的路线出现后,信众发现一个事实‘俺寻思只要自己努力,或许也有机会封圣啊’……既然有机会封圣,为什么还要继续朝拜宗教?信神信佛不如信自己,你一个靠着生灵愿力的信仰流封圣,难道比其他封圣更高贵?
而大夏建国后,这种信仰路线更是直接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