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清 > 第二百零六章 五爷的肝火

第二百零六章 五爷的肝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殿下!”

韩王的出现令众人连忙上前行礼。

“孤与你们说过多次,孤虽是大明亲藩,然与诸位一样都是这山野间的亡命汉。论治军,孤不及二位;论谋略,孤也不及李帅、郝帅、袁帅;论胆色,此间山中任何一人都不弱于孤。如此,孤有什么值得你们行礼的,难道就因为孤姓朱?”

韩王摇头上前将洪部院、潘监军一一扶起。

当真是拗不过这二位。

有时倒觉得同郝摇旗、袁宗第那帮粗人在一起,比同这两位大明朝的真正重臣在一起要舒服许多,也自在许多。

起码不必搞那么多繁文俗礼,弄得大家都不自在。

就眼下这形势,说是山大王好,还是草台班子好?

因事而化,因势而新,才能因时而进。

老抱着过去的一套,除了自束手脚还能有什么作为。

所以在听说监军潘应龙派人将屡立战功的王耀武带到燕子寨,韩王立时便担心潘应龙“自毁长城”,这才不顾个人安危赶来。

潘公公起身时问了一句:“殿下是从主寨来的?”

“听说你把耀武叫了过来,我能不过来看看?”

韩王拍了拍自己的膝盖,苦笑一声道:“刚才下坡时走的急了险些摔下去。”

王五忙朝韩王身上看去,发现竟是破了几处,且韩王脸上明显有擦伤,明显是摔了一跤。

应是收到自己被监军“传讯”消息怕出意外着急赶来所致。

心下不由一暖。

这位韩王是识大体,知大局的,至少在战略眼光上看得比一般人要长远。

当初韩王提出“正衣冠、复燕京者可为中国共主”,可以说是统一战缐的集大成者。

纵是王五都无法比肩。

单此一句,不仅能结束明末以来反清各家的矛盾,也能令清营内部的实力派们产生动摇。

四川绿营那帮脑后长反骨的家伙为何肯借路助战,原因不就是他们也看到了韩王所提于日后的重要性么。

明朝实质已经灭亡,于其抱着一具躯壳放弃最后的机会垂死挣扎,不如就地埋葬换取新生。

王五提出的和谈只不过是在韩王宣言基础上实施的更加具体,也更具操作化的手段。

本质上并没有偏离正衣冠、复燕京这一准则。

无非是以拖待变。

复汉人天下而非复明室天下,也是基于此法理。

为何非要当众说自己是为复汉人天下而战,而非复明室天下而战,在于这两个说法涉及到“保国”还是“保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意君臣自谋,与天下百姓无关。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都当参与其中。

王五就是想劝说洪部院、潘监军以天下为重,暂时舍弃明室隐忍以待。

否则一昧强调保国,那剃发乃至和谈一事,真就是叛徒行径,难以解释清楚。

现在看来,韩王对于“权变”应是领悟,并支持的。

这让王五心中松了口气,只要韩王这位大明亲藩能支持和谈,虎帅、郝帅、袁帅那边就没理由反对。

毕竟,根本上来讲,三位老帅只是挂着明朝的牌子抗清,而非真的明臣。

连明朝的代表韩王都同意议和,三位老帅有何理由反对?

若弃了明朝牌子不用,那更当利用现在的有利局面暗中积蓄力量。

只洪部院显然对明朝太过迂忠,见韩王竟说王五说的好,急得刚要开口却被韩王抬手止住,摇了摇头道:“先生先听我言。”

说完视线朝正瞧着自己的王五看去,微微点头后重新看向洪育鳌,沉声道:“孤当日就说过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我朱家一姓之天下,此言先生应当不曾忘吧?”

“殿下!”

洪育鳌眉头微皱,韩王这般说辞是有大问题的,难道大明三百年江山真就要轻易拱手让人?

事后他同潘公公商议过,二人一致意见是大明法统绝不能轻易相让,否则后患无穷。

好在韩王并不肯监国,如此他所言只能代表韩藩态度,而不能代表明室,日后真若复国成功,可以此据理力争。

韩王这边突然走到王五面前,问他可识得昆山顾亭林,又或读过此人的书。

顾亭林便是明末大儒顾炎武。

王五当然是识得的,不过没见过其人,只知其主张的思想一二。

如亡国亡天下之分。

但他并没有说自己识得顾炎武,也没有读过此人的书。

因为他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与顾炎武没有任何交结,甚至都不识几个字。

“孤闻昆山顾亭林有言,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此言做何讲?耀武不妨说说看。”

韩王似在问王五,但更似在问洪部院和潘监军。

原是以为王五读书不多当说不出来,不想王五却道:“殿下,末将以为大明兴亡为臣子本份,此保国者;然天下兴亡,却是天下人的责任,此保天下者。”

韩王闻言有些诧异,继而深以为然道这:“不错,保国者乃我大明的王侯将相、皇亲国戚这些肉食者的责任,而保天下则是匹夫布衣的责任。”

言罢看向洪育鳌同潘应龙。

“今我大明实际已亡,部院同监军身为我大明重臣,心中自是存了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念,然本王却觉我大明虽亡,但天下犹在,故二位当为天下着想而非为我大明一家一姓之王朝着想,如此,暂与清军停战有何不可?”

见韩王表明态度,王五自是更进一步:“末将虽没读过兵法,但末将却知行军打仗绝不能计较一城一池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今我军只茅麓山弹丸之地,局面虽有所改观,但军民皆是力竭,可战物资也是极度短缺,根本难以支撑”

“弹丸之地又如何?”

洪部院甚是义愤打断王五,痛声道:“昔唐朝南阳张公巡守睢阳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全系南阳张公巡!”

南阳张公巡指唐安史之乱据守睢阳城的张巡。

因被安史军围困,睢阳城中缺粮,张巡便带头杀死自己的爱妾和奴仆供守城官兵分食,后更将城中数万无辜百姓杀害以为军食。

然而睢阳城最终还是被安史军攻破,张巡就义,死后被唐室褒奖。

洪部院显是以张巡事迹激励军民继续战斗到底。

“部院欲学张巡,可问过茅麓山上的百姓是否愿做士兵肚中食!末将以为张巡若不死的话,天下人只会说其禽兽,而不会有人说其忠义千古。

荒谬!

世间岂有以保境为由先杀己方百姓,甚至以为食物的!如此人物,忠义固然有之,但为人乎!”

王五是动了真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