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650章 ,女纨绔与不公

第650章 ,女纨绔与不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汉历49年4月12日,会稽郡,吴县第一造船厂。

刘嫖得到家族支持之后,来到大汉最大的造船厂。

这是一个蒸汽朋克的世界,在船坞当中有个巨大的钢铁龙骨,四周的工匠用的机床在一块块厚重的钢板上,钻出一个个孔洞,而后龙门吊把钢板吊起来,固定在龙骨上,工匠拿着一个个烧的通红的铁钉,插进钢板的孔洞当中,而后用铁锤把这烧的通红的铁钉,“砰砰砰”一锤锤进去,等钢钉冷却,钢板就牢牢焊死在龙骨之上。

造船厂管事笑道:“在大汉只有我们的造船厂能生产2万t以上的运输船,最多10年风帆战列舰将会被淘汰。”

大汉的造船业一直是支柱产业,受到大汉朝廷的极大重视,造船业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辽东地区。

南方是以大汉的造船厂为主,北方则是辽东诸侯为主,在风帆运输船的时代,造船的主要原材料是木材,南方很快砍完了适宜的木料,导致南方舰船的龙骨从最开始的百年树木,变成了用巨木拼接,最后到钢铁龙头的过渡,而北方有山林当中到处都是适合建造船只的木料,那种能制造万吨运输船的巨型龙骨在北方可为是比比皆是,所以技术上是南方造船厂的领先,但南方造船的成本却比北方大。

但蒸汽机出现之后,很快就搬到了船上,只用了十年时间,蒸汽轮船就彻底取代了,大汉境内的各种风帆船,平底运输船,只有在远洋贸易上,因为蒸汽机的效率太低,还难以取代风帆船。

而且随着大汉蒸汽机技术的不断迭代,各种先进的机床开始出现,可以镶嵌钢板的技术研发出来,钢铁开始取代木材成为造船业的主要原材料,蒸汽机也开始取代风帆成为船只的主要动力,钢铁开始取代木材成为了造船的主要原材料,南方造船厂开始进行机械化的改造,龙门吊,机床,热处理炉等先进设备开始,开始用于制造钢铁蒸汽船。

原材料的限制被打开之后,南方造船业的产能开始迅猛暴涨,每年都能造出几十艘万吨级运输船。

刘嫖看到这种蒸汽朋克的景象,内心想的却是自己家二伯家的产业,沛国虽然也有小型的蒸汽轮船,但主要建造的还是远洋风帆船,毕竟辽东的木材资源丰富,木材的品质高,在很长一段时间,辽东造船厂生产的风帆运输船风帆战列舰一直是供不应求。

但如果以后都用钢铁来造船,沛国的造船厂不但没有优势,反而是劣势了,要是他二伯没跟上时代,沛国的支柱产业都有可能衰败。她决定回到辽东之后还是要跟他二伯说一说,最起码派人到吴县的造船厂来学习。

陈午更是羡慕道:“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以吴县造船厂规模,想来建造一个这样的造船厂花费不低吧。”

男人就没有不喜欢蒸汽朋克的,尤其是2万t的钢铁运输船,这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机械造物。

只可惜堂邑侯国,不管是工业的基础人才的储备,甚至于钱财都难以建设这样的工厂。这种如同城市般的造船厂,只有大汉这种体量的工业国才有资本建造。

“以前船厂主要生产的是风帆运输船,十年前进行了机械化改造,配备了大量的机床,热处理炉,龙门吊,花费了10亿钱,才有现在能制造钢铁运输船的船坞。”

陈午问道:“我们想购买两艘两万吨运矿船,不知道价格是多少,多久能提船?”

船坞管事笑道:“两万吨级的运输船,一说要1亿2000万,至于时间则需要排在一年之后,没办法,现在造船厂的订单太多了,我们吴县造船厂十个大型船坞都排满了。”

“一年后?”刘嫖眉头紧皱,他肯定不想等这么久。

于是道:“家父尚书令,在会稽郡为太守五年,管事我们是自己人,能不能插个队,让我们提前拿到船。”

船长管事皱着眉头,刘恒在会稽郡虽然只做了五年太守,会稽郡的发展只能算平稳,但刘恒在会稽郡百姓的声望非常高,刘恒弄问政政策,让当地百姓第一次感觉到朝廷是可以听他们的意见,加上刘恒喜欢深入民间,听取当地百姓的意见,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刘恒在会稽郡的威望算是第二高的太守,只差给叶腾。

现在刘郡守的女儿想要提前拿到船,他还真很难拒绝,沉思半天后,船长的管事道:“这样,半年后你们来提船。”

刘嫖觉得半年时间太长,还想继续说什么,但却被陈午拉住道:“半年就半年,多谢管事。”

“你拉我做什么,我再商讨一下,说不定能压到三个月以内。”刘嫖不满道。

运输行业,多提前三个月就可以多跑一趟,而一趟就可以赚三千万钱,所以每提前一天都可以赚几十万钱。

陈午恨铁不成钢道:“你忘记了大人的嘱咐,要是大人知道你这样拿他的名声挥霍,只怕他老人家不会允许我们购买运输船。”

陈午虽然做不到像刘恒一样恪守节俭,但他却是非常崇拜自己岳父的。他这个女婿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妻子如此败坏岳父的名声。

刘嫖想到这钱还是自己父亲出的,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就只能说刘嫖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历史上的她给自己的弟弟景帝介绍美人,他以长公主的身份收受贿赂,安插了大量的贪官污吏进入大汉的朝堂。后面老公死了公开养小白脸,公德和私德都极差,陈阿娇的皇后被废和刘嫖他们飞扬跋扈有很大关系。

大汉历49年9月1日,关中,杜里。

秋收即将到来,关中的小麦由绿转为金黄色,风吹麦浪,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个声音在徐爱民听来极其悦耳。

徐爱民笑道:“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这麦子看上去和军队一样,其茂如林,密密麻麻,看上去就精神。”

徐爱民青年的时候见识过关中的田地,那个时候关中只有少量的肥沃土地才能达到亩产三四石粮食,大部分土地还是两石,尤其是上郡的土地一石的下田是非常普遍的。但现在这田地里的麦苗明显多了好几倍,最起码有七八石以上。

陈买崇拜道:“还是托太上皇的福气,弄出来了化肥厂,天下农户才有现在这样丰收的景象。臣从上计统计出来的数据,从朝廷开始大规模建设化肥厂,大汉这十几年时间,每年粮食都能增产一成以上,现在在大汉的民间,家家都在朝拜太上皇,太上皇之功堪比神农在世。”

粮食想要丰收,水利和化肥是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前20年大汉大规模的新修水利,让粮食的产能逐步提升到3石左右,后面的20余年时间,大汉在全球挖掘鸟粪石,硝酸钾这些天然肥料。

但因为距离和运输的关系,这些天然的肥料价格高昂,难以在整个大汉普及,后面徐凡弄出合成氨之后,氮磷钾三种肥料都不缺,再加蒸汽轮船大规模普及,肥料的运输费用大幅度的下降,降低了肥料的价格,让农户乐意用肥料来提升粮食的产品,大汉粮食的产能再一次暴涨,现在亩产普遍能达到六石。就是因为有了充足的肥料和灌溉,现在一亩土地种植的小麦密度提升了好几倍。

徐爱民笑道:“神农再世,太过了,不过大汉能有今日盛世,父亲的确是居功甚伟。”

几人走进杜里,徐爱民看到几个坐在村口的笑道:“几位老丈好,今年收成不差吧?”

老人笑道:“托天子的福,今年粮食大丰收,过几天就可以收麦子了。”

徐爱民笑着问道:“您老高寿?”

老者笑道:“七旬有余,也是托天子的福气,居然给我等老朽养老金,要不然我等老朽怎么可能现在还活着。”

这个时候一个稍微年轻的老者羡慕道:“黄老哥当年可是大汉的老兵,即便是退休了朝廷依旧记得老哥的贡献,我等只有500钱的养老金,但黄老哥可是有2000钱,在我们杜里可是独一份。”

长安城的俸禄在大汉自然是独一份的,但2000钱的养老金依旧可以占到一个青壮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农村,2000钱可以让一家人生活优渥。对这个时代的老人来说,这笔养老金足够让他安享晚年。

徐爱民惊讶道:“那您可不是一般的老兵,最起码要打三次大战才有这待遇。”

老者笑道:“当年老朽跟着圣天子攻克过南郡,在黄河打过蒙恬,也跟着天子横渡黄河,攻破了号称天险的函谷关,不过没有立下太大的功劳,只得到了三块铜质勋章。”

当初汉军建立的时候,徐凡就学习后世,建立了勋章制度,分三等级,分别是金银铜三种材质的勋章,其中金质勋章最难得,都是那种斩将拔旗的先登猛士,而铜质勋章则相对简单,颁发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而大汉的勋章不止是荣誉,还是有实实在在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在提拔军官和汉吏之时,有这些勋章的老兵军官都属于优先提拔。

同时在这批功臣退休之后,一枚铜质勋章,每月可以获得500钱的养老金,银质勋章每月可以获得3000钱的养老金,金质勋章可以获得万钱养老金。

这其中铜质勋章相对来说是最容易获得的,只要打赢一场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战,所以徐爱民在听到老者有三块铜质勋章就知道这个老人打过三场大的战役。

徐爱民恭敬道:“没想到您老是开国功勋。”

当年徐凡在关中就按照了十几万老兵,不过大汉立国已经接近50年,当年的开国老兵已经不多了,徐爱民都没有想到能在杜里这个一个小村庄遇到一个。

老者笑道:“开国功勋算不上,老朽这一辈子就作对了一件事,就是跟对人,成为了圣天子手下的一个兵,只打了三年的仗却享了一辈子的福,这一次的选择比一生的努力都要重要。”

陈买道:“老丈,您给我等讲讲您的故事?”

老者想了想陷入回忆道:“我以前家住三川郡,当年父亲服徭役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不知道过来多少年,太守说中原有叛贼造反,就在三川郡募兵,当年我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为了秦军,而后稀里糊涂的被圣天子击败。”

“却没有想到这一败,让老朽时来运转,圣天子虽然俘虏了我们,但却没有杀我们,反而是给我们分房屋土地,老夫在颍川郡分了100亩田地,当时老夫就下定决心以后跟着圣天子干,后面老夫南下打过南郡,后面又跟着大军在黄河河蒙恬对峙,最后连老夫都没有想到,一直没有被攻破的函谷关居然会被圣天子轻易攻破。”

贾谊感叹道:“当年圣天子是有上苍保佑,所以连函谷关这样的雄关险要也难以阻挡我们汉军。”

秦汉大战充满许多的玄幻色彩,春秋战国多少霸主想要统一天下,但他们却依旧没有做到,即便是始皇帝他也是奋6世之余烈,花了十余年,而太上皇却是带来八百刑徒,三年时间就击败拥兵百万的大秦,尤其是进入函谷关,更是充满神话色彩了。当时大汉虽然歼灭了秦军主力,但大秦依旧有十几万大军,占据关中险要之地。六国无数英雄豪杰撞的头破血流的函谷关却轻松被太上皇找到了小道渡过去了,这不是上苍保佑都说不过去了。

老者笑道:“圣天子自然有上苍保佑了,我们进入关中之后,圣天子把关中肥沃土地分给我们,还让老朽娶了一个美人,就这样老朽娶亲生子,后半生都待在关中,只是可惜老朽受圣天子恩惠如此多,却没有办法偿还这份恩情,虽然打三场大战,却没有立下什么功勋。”

“功劳不分大小,您老参加了三场大战,就为大汉建立立下功勋啊。”

老者说的这事,徐爱民他们自然清楚,这是太上皇和始皇帝最本质的区别,始皇帝收集六国美人,但太上皇却把这些美人放到民间,让汉军士兵娶亲成家,甚至为此连秦皇宫的城墙都拆了,给这些士兵做房屋。汉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太上皇以士对待士兵有很大关系。这件事情在大汉的学术界也是大书特书的事情。

“突突突!”这个时候一辆拖拉机从远处缓缓的驶来。

一个老者自豪笑道:“这是老朽的孙子杜预,打小就聪明,勤学苦读之后考上了农学院,是我们村第一个上学府的人,现在是农社的社长,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他带领指挥的。”

杜预看到徐爱民一群人停下拖拉机走来问道:“爷爷!”

而后看着徐爱民他们问道:“各位来我们村有何事?”

徐爱民笑道:“我们是游客,在村口看到几位老丈悠闲自得,所以过来闲聊几句。”

而后徐爱民看着一位老子道:“老丈,你们觉得朝廷的养老金制度怎么样?”

老人竖起大拇指道:“那自然是前所未有的仁政,古往今来哪有白白送钱给我们这些老朽的,也就是在我们大汉才有的好事情。”

其他老人也是纷纷赞同道:“要是没有朝廷的养老金,我等也不可能悠闲自得了。”

但杜预却有点不满道:“有什么好的,朝廷不公,凭什么我等农户只能获得五百钱,而长安城的老人可以得到两千钱三千钱,甚至更多。”

徐爱民听到这话一脸愕然,而后莫名的想起了自己父亲教自己的话,百姓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大汉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

大汉的新生代和老一辈是不同的,这批老人历经了秦末的乱世,吃过苦,受过饿,遭过刀兵,受过难,所以他们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500钱足够让他们感恩戴德。

但杜预却是大汉开国一代。他生活在物质充裕,制度完善,财富快速增加的盛世时代,即便他可以从历史书上知道战国时期的动乱,秦末乱世的残酷,但他依旧不能共情那个混乱的年代。

贾谊道:“养老金制度只是朝廷对老人的一个托底政策。让整个大汉的老人不至于老年生活困苦,城里工匠养老金高。是因为他们在工厂创造的价值更高。”

杜预对这套说辞并没有买账,他冷哼道:“朝廷是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要什么都讲效率。那干脆把朝廷开成商社得了。”

刘恒笑道:“你这小子懂什么,天下之事不是说声公平就能做的好的,办事情是要花钱的,你想要高福利,那就要有高税收,以养老金为例,每年开支接近两百亿钱,我大汉只有亿万百姓,增加两百亿的养老金就相当于要增加200亿的税。大汉百姓每年就要增加200亿的税收,一户五口之家就要承担上千钱税。这事你们愿意承担吗?”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