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难测
第40章人心难测
把胤俄忽悠去跟康熙要南巡的名额,禾嘉高高兴兴回了东边起居室里看宝音从宫外带来的话本子。明清时期民间小说本就发展繁荣,更别提明年又要春闱了,京城里旧年落第没有回乡和新赴京赶考的学子都凑成了堆儿。
公私大小书局印的诗集文集话本子戏本子多得禾嘉都看不过来,听说京城里的纸价都往上涨了三成,文采没那么好的举人想要多印几本自己的诗集,还得往里头倒贴钱。禾嘉在京城开的货栈是前店后仓库的格局,往盛京和辽东的商队把货物带来京城,都会暂时存在货栈里,等待老客户上门交易。
货栈前面的店铺摆放样品,主要是为了告诉往来行人客商,京城有这么个地方专卖盛京蒙古辽东等地的东西,要是有人进店来问,不管买多买少都是新客源带来的新买卖。起初两个掌柜还觉得没必要,自家本来做的就是大宗的交易,货栈里往来的除了自家的商队,都是合作了好几年的老熟人。
从京城到辽东、盛京的路不比往南边能走水路那么好走,山货皮货珍珠药材这些东西虽好存放但也好抢,每次商队出发还要带上护卫和镖师。
再刨去冬天大雪封山没法走的几个月,一年下来往来也就那么几趟。能做好手头的生意就不错了,干嘛还非要花费精力去弄个铺子。
等到铺面弄起来,进店里的人九成都是看个热闹,总还有剩下一成半成是奔着真打算做生意来的。这样的人一多,便免不了有′大格格要另找人'的消息传出去。即便都是没影的事,也还是给现在的合作伙伴一点压力。
让他们知道大格格的生意不愁销路,听话些老实些大家能一起赚钱,谁要是不老实私底下捣鼓自己的小算盘,外边多的是人等着跟大格格做生意。
那些人乖了听话了,两个掌柜也跟着省了不少事。如今两人再不说铺子开着麻烦的话,有时甚至还要为了新客到底是谁谈下来的争上一争。
因为要存放的货物不少时间又长,禾嘉还提前把仓库两边的院子也盘了下来,以防往后生意做大了没地方存东西,还得另搬家。
自己进宫以后,巴雅尔和孟恩没着急扩张生意,就把还空着的院子都赁给了外地进京赶考的举子。其中有一个举子周志咏,家中在本地算是小富之家。几年前考上举人来了京城,第二年春闱没过没回家,就到处去游历名山大川拜访名师。
上个月重新回京城备考,别的学生都好清净就他喜欢热闹,赁下仓库旁边半个院子不说嫌吵,还总要隔三差五往店子里来找人聊天。
巴雅尔和赛音受不了他那个碎嘴子,好几次在货栈碰上都掉头就走。只有孟恩因为喜欢读书愿意跟他说话,一来二去熟悉起来才知道他还弄了个化名专门写话本子。他去的地方多见的人也多,除了才子佳人的本子之外,他还写了不少绿林好汉江湖志怪的故事,甚至还有几本游记画册。那些书没销路找不到书局愿意印刻售卖,只能留着自己无聊的时候翻一翻。
孟恩去他屋子里看过一次,就派人去誉写了一份等着宝音跟随采买出宫的时候,一起送进宫里来。周志咏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性子,他写的游记也比寻常的更跳脱一些。很多时候前一页还在写山水,后一页又穿插进一个志怪或当地民俗的小故事,甚至还有在后面附菜谱的。
禾嘉第一次翻看,就知道这人的书为什么没有书局肯要了。写书的人心性太跳脱哪哪儿都不连着,这书与其说是游记还不如说是他的日记,卖是肯定卖不了钱的。不过禾嘉很喜欢,这些年她已经在尽力给自己争取最大程度上的自由,但身份摆在这里还有很多事她要顾及要周全。她得了阿霸垓部大格格的身份,享受了这个身份带给自己的特权,就必定要另外放弃一部分。她不会砸银子去给周志咏刊印他这些书,但是她让忠德带了话出宫,告诉孟恩按着眼下京城举人出话本子的价钱翻三倍给周志咏,就当做是自己买了他的私人定制版。周志咏拿到银子才知道自己的书是被送进宫里去了,看上去嘻嘻哈哈从不跟自己较劲的人,把自己关在屋里一整天,第二天就又收拾出好些自己写的故事本子,一股脑全给了孟恩。
整夜没睡的人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身上穿着崭新的长衫,脸上全然没了平日的轻狂和漫不经心。见到孟恩以后往后退了两步拱手作揖一拜到底,“多谢孟恩先生替我引荐之恩,大恩大德鸣山永生难忘。”“周老爷是举人老爷又何必自轻,主子能喜欢你的书说到底还是你自己的本事,要不然书送去哪里也都没用,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道理自然是这样的,但周志咏生于商贾之家,这些年到处游历,又怎么会不清楚没有门路人脉,道理说出一朵花也只能哄着自己玩儿。
他的出身跟平头百姓比起来还算好,好歹读书这些年从来不用他为了笔墨纸砚一饭一食发愁犯难。但他这样的身家想要往官场上挤,便是难之又难。
上一次春闱落第以后,家里有来信叫他回去,说是想法子给他在临近县的县衙里谋了一个主簿的缺,只要他赶紧回去这个位置就是他的。
周志咏原本都妥协了,毕竟那会子他都快三十的人了,自己为了读书家中妻小常年见不着自己的面,有丈夫的日子比守寡的过得还清苦。
女儿见了自己低头无话,儿子见着自己就躲,实在躲不过去了才会生疏叫一声老爷。周志咏问两句功课学得如何,在家塾里有没有听先生的话,干巴巴问完几句父子之间就又没话说了。
但有时候命运就是很奇妙,他准备离京回乡的前一天又收到一封母亲催他回乡的信。可能是怕他不愿意,信里还专门重点强调了家里为了给他谋一个九品主簿花了多少银子。
不强调还好,这一说周志咏倒还生了反骨,说什么都不肯回去。但原先京城赁的宅子又退了租,这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出京去游学去了。
游学途中周志咏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看尽了人情冷暖。再次回京备考他其实没有对自己报太大的希望,毕竟就算考中进士还要候官。
就凭自家谋个主簿都要伤筋动骨的家底子,想要打通户部的关系给自己谋个正儿八经的官职,想想都觉得异想天开。
对于自己这样的人来说,皇子福晋就是云端上的人物,现在能靠自己的本事入了贵人的眼,甭管是游记还是诗集,周志咏都清楚自己决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从来旁人只说我轻狂傲气,孟恩先生却说我自轻。自轻也好轻狂也罢都无所谓,只望先生替我跟福晋带句话,日后福晋有用得着鸣山的地方,不论什么时候都愿效犬马之劳。”
“周老爷放心,我家主子早已经嘱咐过,明年就是春闱还请先生尽力而为才不枉费这些年的辛苦。只要您尽了力结果不要紧,等日后主子从宫里搬出来,总有用得上您的时候。”
得了孟恩这句话,周志咏才安心回去备考,不再到处闲逛游荡。
“这人你让孟恩看顾就行了,别不管也别太殷勤。“禾嘉这会儿翻看的便是周志咏从特角旮旯里找出来的游记。她清楚这人是想要投到自己门下,但读书人嘛难免心高气傲,哪怕现在他嘴上说得挺好,但心里想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就不好说了。
好在春闱要等到明年,自己出宫也要等到明年。这段时间就把他晾在外面磨一磨性子也是好的,要是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他还能维持现在这个心心态,到时候再说什么都不迟。
周志咏的游记写得很好,被他收起来这次才拿出来给孟恩的比上一次还要好。
原本还说下午要盘一盘孟恩送进宫来的账册,一时看入了迷就什么都撇在脑后。直到翠屏低着头进来回话说后院的郭络罗氏闹起来了,禾嘉这才意犹未尽放下手里的书。“后院的奴才克扣她了?”
“两位格格每日的份例都是奴婢在管着,奴婢绝不敢肆意妄为。”
“那她在闹什么。”
“奴婢说不好,但看管郭络罗格格的嬷嬷说,她好像脑子有点不太清醒了。”
成亲那天郭络罗氏想要靠身孕给禾嘉这个福晋一个下马威,却不想闹了个大乌龙。禾嘉虽然不至于为了这么一点事就喊打喊杀,但也不可能轻轻放过。
人性使然,大部分人都是欺软怕硬。就算有小部分人会更同情弱者,同时也会主动不去招惹他们心中的硬茬子。在宫里可以当好人,决不能做一个软弱的人。禾嘉懒得整天把精力耗在后院,就派了两个粗使嬷嬷守在郭络罗氏那里。
除了她住的厢房和院子,哪儿都不准去。不许去王氏那里串门,不准王氏跟她说话,出院门更加想都别想。刚开始几天众人还觉得禾嘉心善心软,怎么连抄佛经罚例钱都没有,禁足都还能去院子里放风散步,这也太轻松了。
就连郭络罗氏心里也觉得禾嘉这个从蒙古来的福晋算不得什么,连怎么处罚人都学不会,等自己解了禁到时候多的是翻身的机会。
但这一等,就从五月等到了六月,禾嘉那边不提什么时候解禁,郭络罗氏的禁足就要继续下去。人最怕没有盼头,郭络罗氏很快就慌了。
从轻轻松松看着王氏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去正院请安,到想方设法去跟王氏搭话,再到花银子托看管她的嬷嬷想要给胤俄带话,短短一个月郭络罗氏就从胸有成竹变得疑神疑鬼。
每天的三顿饭跟以前没有区别,甚至因为有了禾嘉这个福晋主事,她跟王氏的伙食比以前还要强不少。但郭络罗氏每天看着送来的饭菜就是觉得不对,总要拿筷子翻翻捡捡搅得稀巴烂之后,再让丫鬟先试吃。等到菜都放凉了丫鬟也没死,她才肯胡乱扒拉几口。冷了的菜不好吃,有些重油的菜色还会有猪油花凝固了飘在菜汤上。那埋汰样子别说郭络罗氏,就连绣菊和绣梅都受不了。
两人以前总吃郭络罗氏剩下的饭菜,最近也都往倒座房那边去吃专供宫女太监的饭食。按她们两的话来说,素是素了些但好歹不像消水泔水。
原想着郭络罗氏愿意这么折腾就随她去,反正那稀碎的饭菜大半都是她自己吃,却不想这几天她的情况突然就急转直下,绣菊她们想凑合着瞒下去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