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外室娇软,九千岁今天又破戒了 > 第225章 迟来的真相

第225章 迟来的真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房内,萧琛独自一人坐在书案前。

双眸失神般的地盯着书案上的卷宗,不悲不喜,却也再无往日威严。

他终究不曾派人前去阻拦高公公。

可显然也不愿被认回去!

“叩!叩!”

敲门声响起,也将萧琛的思绪拉了回来。

“进来。”

嗓音中裹挟着淡淡的无力,萧琛身子歪靠在椅子上。

还以为会是云初来了,却没想到是楚问。

书房门打开,又关上。

出门神秘兮兮的走上前。

“督公,属下这几日跟踪那几人,查明那些人就是奉命前去找寻三皇子的。不过那些人像是查到了督公身上。”

说到最后楚问的嗓音格外小。

近乎听不见。

“倘若属下不曾查错,三皇子背后应当是有一块胎记,红色,约莫拇指大小,像是一条鱼。不知督公背后……”

话说了一半,楚问见萧琛仍旧是淡然如常,便明白了一切。

看来萧琛是早一步知道了。

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的淡然。

“难道督公当真是……三皇子?”

楚问问出这话时连嗓音都在不住地发颤。

这样的大事,他又怎能不激动?

从九千岁到三皇子,这可是千古奇闻!

萧琛却仍是出乎意料的淡然。

“倘若所料不错,本公应当确是三皇子。”

然而即便是说出这话却还是没有半分的欣喜。

楚问愈发不解:“督公难道不高兴?”

萧琛眼睫垂下,看着自己的手,陷入沉思。

从猜想到自己或许就是三皇子时,到如今,他竟没有半分的欣喜。

哪怕是一瞬,也没有。

“本公从东厂一步步往上爬,好不容易有了今日,可却到如今才查出本公是皇子。迟来的真相,有何值得高兴的?”

他还记得自己幼时吃过的苦。

甚至记得自己几次险些丢了性命。

可如今日子好过了,却又说他是皇子。

锦上添花,终究不如雪中送炭!

况且身份一旦公开,众皇子之间的勾心斗角亦是令人心烦。

于他而言,这件事唯有他来日的子嗣能光明正大走在皇城中这一条好处。

“本公是皇子,你以为太子和那几位皇子会按兵不动?”

楚问闻言也再无半分的欣喜。

做皇子似乎也并非是好事!

“如此说来,督公是不愿被圣上知道自己的身份了?”

萧琛长舒了口气,“此事由不得本公。”

皇上既然已经查到了,甚至还问了云初,自然是由不得他。

况且云初还将他不是阉人一事告诉了高公公。

这件事只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是夜。

云初迟迟不曾等来萧琛,桌上的饭菜都已经凉了。

可他仍旧没回来。

她知道他就在督公府,但就是不来。

看来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但既然不愿被认回去,又为何不派人去找高公公呢?

只要阻拦高公公即可。

熟悉的脚步声响起,云初抬眼望去。

见是萧琛回来了赶忙起身走近。

“督公还在生气?”云初急切询问。

萧琛低笑,看着她一脸讨好的模样,抬手捏了捏她的脸颊,故意用力。

疼得她登时倒抽一口气。

“疼。”

委委屈屈的喊了一声,眼圈也跟着泛红。

萧琛这才松开了手。

云初揉了揉脸颊,近乎是抱着他的手臂往小桌前走去。

“督公是不是还在怨初儿?倘若督公不愿被圣上认回去,此刻便派人去找高公公,或许也来得及。”

萧琛却带着她一同在小桌前落座。

眉心舒展,似是已经想开了。

“本公不曾怨过初儿。”

拿起双箸,夹了些菜放在云初碗里。

“只是此事非同小可,真要是被圣上认回去,到时候初儿便是王妃,你我的处境便大不一样。其他皇子便会对你我出手,甚至连母亲和初儿的身份也难再隐瞒。”

云初也曾想过这些。

皇子之间勾心斗角,王妃之间又何尝不是?

到时候她和母亲的身份只怕就更藏不住了!

她都想过了。

可还是决意让萧琛认祖归宗。

“督公是为大局着想,也是为我与母亲着想,可如今好不容易知道这世上还有督公的亲生父亲在,初儿又怎能不让督公与自己父亲相认?”

萧琛是为他们着想,可她也要为萧琛着想。

“但若是督公不愿与圣上相认,此事尚且还有转圜的余地。或许……”

“初儿。”

萧琛打断了她的话,唇角勾起,散漫开腔:“此事本公决定认了。”

至少以后他们的孩子能光明正大的走出去。

不用躲躲藏藏。

大不了等云初和林华身份曝光时,他再另想法子就是了。

云初一怔,看着萧琛轻松淡然的模样,至此时方才松口气。

还以为萧琛不会接受这件事。

幸好,他答应了。

养心殿内。

直至深夜皇上才将得了片刻的歇息。

手中最后一本奏折放下,长舒一口气。

“今日送她回督公府,可曾见到萧琛?”

高公公弯腰道:“回陛下,奴才不曾见到督公。想来应当是去诏狱司忙了,这些日子南疆人一事督公办的颇得圣心,但那些南疆人统统被关在诏狱司,大抵还没来得及审问。”

言毕略微抬眼留意着圣上的神色。

见圣上神色缓和,心下思忖几息,又道:“不过奴才今日还查到一事。”

皇上带着几分不耐烦道:“有话直说。”

“是。”

高公公低下了头,“今日送督公夫人回府的路上,奴才问了夫人,督公的子孙根供在何处。奴才本想教教督公夫人如何才能将子孙根保存好,可没想到督公夫人说督公根本没留下子孙根。”

皇上余光淡淡一斜。

似是好奇这件事的后续。

高公公又接着言道:“陛下有所不知,奴才这种没了根儿的人,都是要将自己的子孙根存好,留着日后归西了,也跟着一起带走,算是有了全尸。宫里的太监有一个算一个,都将子孙根留下了。”

这件事皇上也曾有所耳闻。

往年宫里的太监,还有因为不小心打破装有子孙根坛子一事动手的。

甚至还不止一次呢。

“督公不曾留下子孙根实在是蹊跷,奴才便去问了那些为宫里太监净身的几个老太监,却没想到都说不知道此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