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工坊可不用年龄太小的人!
永平县内,一普通农户家中,王大壮盯着手中的报纸,一点一点将上面的内容读出来。
“今年我军将在沅州府、武陵府、岳州府、潭州府、衡州府和永州府等地新建砖厂,若有想要干活的百姓,可到各府衙报名,签订雇佣契约。
干活的民夫必须已满十六岁。”
“另外,若发现各个工坊有不满十四岁的,工坊坊主不仅需要支付三倍酬劳,且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支付两倍罚金。
一半罚金将交由我军,另外一半在支付个人所得税后,支付给被雇佣的童工。”
“为了确保各家百姓孩童健康,从今往后,各个工坊雇佣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少年,需要支付三倍酬劳。”
苏清乾这么定法度,完全是为了防止各个工坊压榨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毕竟资本论里面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那里呢。
想要通过雇佣便宜的童工,节省成本,想要通过自家孩子赚到一点钱财,统统没门!
没到年纪的孩子就该好好在起义军建好的学堂上课,那么早干活干什么?
王大壮放下报纸,叹了一口气,他想要去干活补贴家用的心思完全没了,毕竟他今年才十二岁,哪个工坊敢要他?
王大壮他娘也听到他读出的内容,又开始唠唠叨叨:“大壮啊,青天大老爷定的规矩肯定没有问题。
你就在学堂里好好读书,好好学,未来啊,也当个青天大老爷,为我等百姓做事。”
王大壮听着听着,翻开算学,呈现在他眼前的已经不是九九乘法表了,而是各种图形。
王大壮叹了一口气,与读书相比,他更想参军,想起他爹那套新盔甲,他就一脸羡慕。
不仅他们一家得知起义军要建立砖厂的消息,更多百姓也知道了,而且给的银钱还不少。
湘潭和粤广两地虽然不冷,但种不了庄稼,这个时候,百姓没事干,就只能通过报社司的报纸,了解哪里有活干。
很快,砖厂就建好了,不仅有给百姓们休息的民房,还有提供饭菜的食堂。
百姓们干活就更起劲了,一块块红砖和青砖源源不断地从各府运出,用以加固城墙,或者在水泥路旁修建岗哨和堡垒。
苏清乾估计,要完成这一切,需要等到五月,毕竟在这其中,还有第一轮耕作呢。
时光如白驹过隙,苏清乾寿辰那天,百姓们再次欢腾一场,紧接着,正月快速结束。
正月结束,乙巳年的春耕可以开始了。
由于有了大量红薯藤蔓等植物,也不缺喂养耕牛的饲料,因此耕牛也不像去年那样瘦弱,而且一些母牛还生下不少小牛,再加上新式器具,这一年的春耕速度快了不少。
分到上等良田的百姓继续耕种谷物稻米,而拥有中等田和下等田的百姓可以耕种红薯和土豆。
为了公平起见,分到上等田的百姓也分到部分下等田,保证人人都能吃饱。
为了满足湘潭和粤广两地的种植,盘龙山上的玻璃房大棚内,已有了无数红薯藤蔓和土豆块茎。
春耕开始时,苏清乾安排铁鹰锐士运送这批种苗,铁鹰锐士日行五十四里甚至更多,行动速度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
有人有钱了,苏清乾就开始考虑建造更多的战船,以及水师将领所需要用到的楼船,除此之外,火炮的产量还需要向上提一提,至少要让每一个团都能有一个火炮营。
等做到了,打下南方这片大地,不是做梦。
苏清乾估计,等到全军换装,还需要等到年底,这还是考虑到不增兵的情况下。
而且火炮手的训练也需要一定时间,要想完全发挥全军的战斗力,需要等到明年。
否则火炮打不准,就是在浪费弹药,盘龙山上的硫磺矿虽多,但会有用完的时候。
湘潭和粤广两地的矿藏是相当有限的,于是苏清乾便将目光盯在湘潭和粤广的西面,也就是桂广路和云贵路。
在箫虹出兵参与会盟之时,他会带领大军,将这些地盘拿下,等稍稍稳固之后,苏清乾就可以称王了,到那时,他将吞并天下!
“主公,有好消息。”
此刻一人前来,正是黑龙卫,这名黑龙卫就是负责保护两位大师的其中一名护卫。
“说。”苏清乾眼睛亮了起来,两位大师那边好久没有突破了。
“两位大师已经将各类火器研发出来,两位大师请主公亲自前往查看。”
“好,走吧!”
大约一刻钟过后,苏清乾进入衡州府东面的一间隐秘工坊内,这里已经被影密卫的人牢牢保护,可疑的人根本无法进入。
苏清乾一到,两位技术大牛,就拉着他走到一个案台上。
案台上摆放着各种火器,皆是燧发枪类火器。
“上位,三眼铳、四眼铳、马上佛郎机铳、震叠铳、连珠铳和十眼铳等新式火器都在此列。”
看着摆在桌案上的一个个真家伙,苏清乾极为兴奋,他拿起一个个火器仔细摸索并查看。
在这里面,还有一种七星铳,并不在案台上,而是被放置在另外一边。
这是一种车载7管铳,管用铁造,长1尺3寸,7管平行排列,一管居中,6管围绕,外有铁皮,加箍三道,均有火药弹丸,尾部合为一处,后按一根5尺长木柄。车轮径1尺5寸,战时7铳齐射,管口能高能低,看起来威力很大。
经由鲁康泰的详细介绍,苏清乾点了点头,相当满意。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的作战方式将会多种多样,而且苏清乾想要组建的另外一支军队便有了基础,现在就只差马匹。
他想要组建的军队就是黄金火骑兵,作为大秦军队,怎么能没有这类军队呢。
苏清乾越发地想要去控制茶马古道了。
只不过,在那之前,起义军还需要好好在这段时间内,沉淀沉淀,至少让更多的新兵理会他们的纲领口号。
日子渐渐过去,转眼之间,就到了二月末,起义军也到了出发前往九江府的时日。
对于箫虹他们来说,这一趟不会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