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只能自求多福了
面对罗方的主动请罪,宋无忧淡淡道。
“爱卿不必自责,渝州与京城两地相隔千里,徐家要动手,你也是鞭长莫及。”
“微臣多谢陛下体谅,只是现在张合已死,王大同等人又将罪名都推到他头上,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如果不能定徐凯的罪,那他们布了这么久的局,怕是就要功亏一篑了。
“爱卿无需担心,此事朕早就已经安排好了。”
对此宋无忧缓缓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中。
“徐家的死士虽然杀了张合,但暗卫早就先一步将张合留下的证据带出,徐凯跑不掉。”
罗方闻言惊喜交加。
“万幸,还好陛下有远见,否则事情就大条了!”
“行了,你就别拍朕马屁了,这些证据你赶紧哪去,明日朝堂之上再拿出来了。”
宋无忧说着,将早就准备好的证据交给了他。
与此同时,镇远侯府。
“二哥,明日就是陛下的最后期限了,你说三哥会没事吗?”
“张合已死,还有王大同的亲口指认,咱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只能看老三自己的运气了。”
徐阳闻言,唏嘘道:“幸好现在陛下的态度还是站在咱们这边,估计问题也不大。”
“就是咱们一定防着庆国公等人再使坏!”
闻言徐军愤怒的冷哼一声:“这庆国公一再针对咱们家,我迟早要他好看!”
说着,他看向一旁的管家。
“本侯之前让你调查的事情,你查的怎么样了?”
“侯爷,属下已经查到城外的那块土地,是国公府从一个富商手中购买而来,说是购买,实际就是强买的。”
“那富商被庆国公府的人做局,不得不交出所有的家产以及城外的庄子抵债,之后就离开了京城,不知所踪。”
“不过属下已经派人在查,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找到此人的下落。”
“好,查到之后立刻把人带回来,本侯也要替他伸冤做主!”
徐军冷笑着说道。
想到庆国公的所作所为,徐阳也是一阵解恨。
“对,就该这样,庆国公敢算计咱们,也该让他同样尝尝被算计的滋味!”
“还有魏国公那几家,也不能放过,要不是他们在后面煽风点火,问题也不会这么严重!”
“放心吧四弟,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不过眼下咱们还不能一次把人都得罪了,得慢慢的来!”
徐军说着,露出一个阴险的笑容。
他当然清楚,这件事庆国公朝主谋,但其他几家也不干净。
但如今他还不能直接翻脸,免得这些人联合起来下死手。
……
“启禀陛下,关于渝州米商一事,虽然主要人证张合已死,但微臣却拿到了他留下的一份账本。”
“上面清楚的记录了他和徐凯合谋,设计陷害几人下狱,侵吞其家产的证据,还请陛下过目。”
早朝上,罗方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拿出了那份账本。
徐军两兄弟大惊失色,暗叫不妙。
之前他们收到死士的传信,确实听其提过张合留了证据。
但张合家不是都被一把火少了,这账本又是从哪里来的?
莫非又是有人在捣鬼?
徐军心中惊怒交加,想也不想的就看向一旁的庆国公。
如果真的是有人提前拿到这份账本,然后暗中交给了罗方,那么这个人就只能是他了!
庆国公还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就背了个黑锅。
感受到对方目光中的怒意,他翻了个白眼,根本没当回事。
宋无忧拿起罗方呈上来的账本,随意翻了两页,就将账本交给一旁的内侍。
“拿下去给大家都看看吧。”
账本很快就在众人的手上一一传阅。
众人看着上面的内容,无不震惊惊愕,窃窃私语。
“这徐郎中令胆子也太大了吧……”
“仗着钦差之职如此丧心病狂,这不是给朝廷抹黑?”
“也不知道这事镇远侯有没有份……”
徐军和徐阳还抱着期望,希望账本是假的,但当两人抢过账本翻了一遍,彻底死心了。
这份账本确实是出自张合之手……
还不等他们多想,众人的议论让两人更是慌张。
徐凯显然是保不住了,如果再把他们牵扯进来,侯府绝对会雪上加霜。
“徐爱卿,你怎么说?”
正当徐军快速盘算着解决之法,就听宋无忧冷冷问道。
“陛、陛下,这事与臣无关,臣真的不知情啊……”
徐军双膝一软,快速跪下去把自己摘个干净。
听着他满嘴谎言,宋无忧也没有戳破,而是顺着他的话道。
“徐爱卿对朕忠心耿耿,朕自然相信你的为人,只是如今证据确凿,你是徐凯的兄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没想到他会问自己的意见,徐军愣了一下,纠结了起来。
他不明白宋无忧此举何意。
毕竟之前在朝堂上,他一向都是独断专行,很少会过问臣子的意见。
更何况现在犯事是自己的亲兄弟,按理自己应该会比才是……
“陛下,徐凯一时糊涂,犯下这等大错,臣身为大齐臣子,也不能徇私袒护,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裁决!”
犹豫了一番,徐军狠心说道。
他不确定皇帝是不是在试探自己,自然也不敢贸然替徐凯求情。
只能让徐凯自求多福了……
听着他无情的话语,宋无忧心中忍不住感慨,此人果然够狠!
哪怕是面对自己的血亲,他也能快速且理智的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不为情绪所扰。
这种人若是成长起来,那必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他不禁庆幸,还好自己一开始就决定离间徐军和众世家,不然还真不好对付此人……
“难得徐爱卿刚正不阿,公私分明,朕心甚慰。”
他像模像样的褒奖了两句,这才话锋一转。
“徐凯身为钦差,奉旨赈灾,却利用手中的职权冤杀无辜,借机敛财,实在愧对朕的信任,这种人便是杀一儆百也不为过。”
“但朕是惜才之人,念其赈灾有功,功过相抵,就……罚其官降三级吧,另所得赃款全部充公,并罚俸一年,再以观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