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沈教练上岗
听了沈遇这话,宋玉枝真真叫一个喜出望外,眼眸越发明亮。
果然,沈遇就是无所不能的!
她在自家人面前,从不掩藏情绪,沈遇能直观地感受到她的惊喜和赞叹。
青年弯唇笑了笑,英气的面容柔和了几分,语气真挚地道:“我有些时日未曾接触水上行舟了,近日更是不曾去过码头,参与过你说的那种操练比试。所以若是我指点的不好……”
宋玉枝连忙摆手,示意他不必说下去。
正如方才沈遇分析的,那龙舟铺子里头的老师傅,未必就真的如那老掌柜说的那般厉害。真正厉害的老行尊,现下肯定是有钱都雇不到的!
同样都不是行业顶尖教练,那边还要一两银子的日薪呢!
那边还到底是外人,哪里有自家人尽心呢?
而且宋玉枝也了解沈遇说话的习惯,他稳妥的不能再稳妥,自谦的不能再自谦。
从不把话说满的。
再精通的事儿,到了他嘴里,那都是只知道皮毛、还是门外汉而已。
就像前不久,他给宋玉枝摊档上的一张桌子给修好了,当时也说自己于木工手艺粗陋的很。
但是近来外送订单激增,小摊档上的木桶已经不够用了,宋玉枝在唐木匠那边,又订了好些个中等价格的木桶。
从最早的推车,到了后头的一堆零零碎碎,宋玉枝已然是唐木匠那边的常客。
这次采买完,唐木匠就主动询问有没有什么要修葺的东西?
对方主动提供的维修售后,宋玉枝自然也不同他客气,正好小推车也用了大半年多,灶眼越来越不顶用了。她跟唐木匠约了个大概的时间,让他亲自跑了一趟。
后头唐木匠得了空,带着家伙什来了小摊档上,维修器具的时候,特特提了一嘴,说沈遇修过的那张桌子,活计是真不错!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唐木匠误以为宋玉枝另外结识了木匠师傅,一个劲儿地说从前是自己想的不周到,没早点过来帮着维护。生怕宋玉枝往后都改从别的木匠师傅那里,购买器具了。
可见眼前的青年说的话,也不能尽信的!
所以宋玉枝摆完手就笑着道:“沈大哥说的可不算,我回去问问赵大娘,她说的才准。”
两人说着话,就回到了清水巷。
暮色四合,家家户户都已经升起了炊烟。
宋玉枝也不用另外寻赵大娘,她就站在巷子口来回踱步呢。
见到他们二人,她松了口气,先是笑道:“你俩怎么一道回来了?”
又有些无奈地对着宋玉枝道:”枝枝你去哪里、忙什么,也不跟家里知会一声。我就是想寻,都不知道去哪里寻你……”
宋玉枝特地没跟赵大娘说清楚的。
近来小伙计们接到的订单一天比一天多。
赵大娘得一趟又一趟地帮他们运送,工作量不知道比从前翻了多少倍,算起来她近日来比宋玉枝还累得厉害。
甚至前一日大家一道吃过夕食,赵大娘照常陪着周氏做针线,前一瞬她还在和周氏说着话,后一瞬直接靠在炕桌上就睡着了。
宋玉枝这才一收摊就跑了个没影儿,不让她跟着自己跑来跑去。
现在赵大娘看着是歇过了一个午觉,看着比下午收摊那会儿精神了不少。
宋玉枝挽上赵大娘的胳膊,软声解释说自己没忙什么,就是跑了一趟龙舟铺子,想雇个老师傅来指点自己赞助的龙舟队,没想到那老掌柜那般能絮叨,追着她非要让她立刻就决定下来。
“还好遇到了沈大哥,他说能帮着我指点刘大哥他们。”
“哦对。”赵大娘恍然道,“臭小子从前……唔,总之他确实能忙的上忙。怪我!我近来真是忙糊涂了,一歇下来就只想着吃和睡。竟把他忘了。早该跟你提一嘴的,省得你顶着日头跑这一趟。”
之前沈遇进山,赵大娘都会多少有些忧心,数着日子等他回来。
这次沈遇临时被派进山里,赵大娘忙晕了头,都忘了他今日回来。
忘了沈遇在这方面能帮上忙,再正常不过。
三人前后脚回到宋家小院,周氏已经做好了简单的夕食。
虽然她的手艺还是不能和宋玉枝相提并论,但一道用饭的都是自家人,谁也不会挑剔什么。
吃过之后,有了些精神的赵大娘抢着去把碗洗了。
戌时前后,宋玉枝赶紧让大伙儿都去休息,尤其是沈遇——
早先柴炭行的东家说春日那一趟,就把春夏要卖的柴炭都弄好,夏日就不再需要他们进山了。
但没想到他买了宋玉枝做的小鱼干送礼,效果比往常的礼好了不少,生意便也跟着好了一些。
所以夏末之前,才多派了一趟任务。
他在山里一待就是一旬,风餐露宿。后头休沐的两日又揽下了教练的职责,不休息好了,那真是铁打的身子骨都熬不住。
两家人各自休息不提。
翌日宋玉枝照常开摊,只是一行人里头,再多个沈遇。
有他在的话,小伙计们便也不需要帮忙推推车了,他负责就行。
等早市开始,宋玉枝这边忙起来了,自让铁牛先去和刘大全他们知会一声,再让沈遇提上大几十个包子,给龙舟队送过去。
刘大全他们现下顿顿吃着宋玉枝这赞助商提供的饭食,俨然把她看成半个东家。
听铁牛说宋玉枝特地给他们寻了一个指点操练的师傅,一众苦力惊得直咂舌。
“小娘子实在有心!”
“明日就下场比试了。这档口了,雇用个指点的师傅得多少银钱啊?!”
”没有一两银子下不来吧?小娘子真是下了重本了。”
众人先是笑着把宋玉枝一通夸,但是等看清后脚跟过来送饭食的沈遇,众人脸上的笑就变得有些卡壳。
沈遇实在年轻,看着不过二十二三,跟别的龙舟队里头动辄四五十的老师傅格格不入。
甚至比他们这一行人里头的绝大多数人都年轻。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的,既不想在人前驳了宋玉枝的面子,但也把对这番安排的怀疑写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