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公主出嫁,阖宫喜庆。然而,就在这看似欢快的日子里,一场巨大的悲痛却正在悄然酝酿。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便已过去了三日。
汉景帝那原本就虚弱不堪、强自支撑着的身体,终究还是无法承受岁月和病魔的双重折磨。他的那双眼睛缓缓合上,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拖拽进了无尽的黑暗深渊之中,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昏迷状态。
太医院一片慌乱,众人皆面露惊恐之色。而此时,负责照料皇帝病情的太医令李国柱面色凝重地来到了皇后王姪面前。他微微躬身施礼后,声音低沉而沉重地道:“娘娘,陛下的状况十分危急……”说到此处,他不禁顿了一顿,似乎难以启齿接下来的话语。
王姪的心猛地一沉,她紧紧握住手中的帕子,急切地问道:“李大人,究竟如何?您但说无妨!”
李国柱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如今,陛下仅靠着那株极为珍贵的野山参王勉强维持着最后一口气息。可是……可是陛下已然油尽灯枯,微臣等虽竭尽全力,但实在是回天乏术啊!”
听闻此言,王姪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了。心中悲痛万分的她,只觉得眼前的世界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仿佛一切都失去了色彩……
王姪急召刘彻入宫。又命人速去通知窦太后。
刘彻火急火燎的进宫后,就看到汉景帝毫无生气的躺在龙床上。窦太后脸色阴沉的坐在床沿。
王姪和三个姐妹守在床边默默垂泪。
李太医正在给汉景帝施针抢救。刘彻悬着的心稍微放下。至少父皇还活着。
太医令后背全是汗,满脸凝重,他现在是兵行险招。希望汉景帝在最后时刻能清醒过来。施针的穴位都是要穴,半点也马虎不得,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汉景帝给扎死。
好不容易,汉景帝缓缓睁开了眼睛。一阵强烈的晕眩感让他又闭上眼睛。太医令拿了一块野山参王放到汉景帝口里让他含着。
汉景帝缓了一下才再次睁开眼睛。微微转头,看向坐在床沿的窦太后,嘶哑的道:“母后……”
窦太后听到他的声音十分激动。摸索着握住汉景帝的手道:“启儿,母后在。”
汉景帝又对刘彻道:“彻儿,扶朕坐起来。”
刘彻看向太医令,太医令点点头,他立刻近前扶起汉景帝,王姪帮在他腰后塞了一个靠枕。
汉景帝在床里边摸索出一个锦盒,把它交到窦太后手中道:“母后,朕把彻儿和汉室江山都托付给您了。”
窦太后接过锦盒,含泪道:“母后答应你。你放心吧!”
汉景帝又道:“母后,儿子不孝,不能侍奉您左右了。儿子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害武儿的性命,您相信儿子。”
窦太后老泪纵横,点头道:“母后相信你,母后知道,是武儿对不起你。母后不怪你。”
汉景帝大喜,笑道:“母后终于肯原谅儿子了。儿子也可以安心去了。”
窦太后颤抖的手,摸索着汉景帝的脸。犹如他还是孩童一般,充满宠溺的眼神。
汉景帝闭上眼睛,感受着母亲对他的温情。
然后,他看向信阳道:“信阳,扶你皇祖母回宫休息吧,你们也都退下吧。朕有些话要对彻儿说。”
众人都退出清凉殿。在殿外候着。王姪命人搬了软椅给窦太后坐下。
汉景帝拍了拍床沿,示意刘彻坐下。温和的道:“父皇把兵符交给皇祖母,你心里是不是有些不舒服?”
刘彻忙道:“儿子只要父皇能康复,其他都不在乎。”
汉景帝感到又一阵晕眩,他闭眼休息了一下,接着道:“父皇知道你有雄心壮志。但毕竟年轻气盛,许多事还不能考虑周全。你皇祖母雄才大略,且一心只有大汉,可助你一臂之力。你有驱除鞑虏的大志向,朕十分安慰,只是万事不可激进。以后父皇不在你身边,要多和你皇祖母商量。”
刘彻都含泪应允了,汉景帝又依依不舍的看了刘彻良久,才道:“好孩子,你去吧,让你母亲进来。”
王姪走到汉景帝的身边,汉景帝拉着她在床沿边坐下,笑道:“娡儿,朕将不久于人世,有些话你是不是可以跟朕说了?多年前你派人找到了孤女金俗,还特意安排人照顾她。”
王姪大惊失色道:“陛下,您都知道?”
汉景帝道:“如果不是你放不下她,朕也不确定那是你的亲生女儿。朕走了后,你把她接进京城吧!”
王姪泪盈于睫,哽咽道:“陛下,您不怪臣妾。”
汉景帝摇头道:“这么多年的夫妻了,朕与你有了彻儿和信阳她们几个,何必再纠结这些。”
王姪莞尔一笑,含泪道:“陛下最小气了,会不介意金王孙这个人?”
汉景帝淡淡的道:“金王孙那么年轻就死了你就不怀疑朕?”
王姪满脸惊恐,她差点忘记了,他是个至高无上的帝王,眼里从来容不得一粒沙子。
王姪叹道:“如果臣妾说金王孙的妻子早就已经死了,陛下相信吗?”
汉景帝不可置疑的看向王姪。
王姪无限深情的看着汉景帝笑道:“臣妾的心里自始至终唯有陛下一人。在认识陛下之前臣妾从没有见过金王孙这个人,陛下相信吗?”
汉景帝动容,问道:“怎么可能?”
王姪笑道:“陛下相信鬼神之说吗?娡儿是来自后世的灵魂,原本不属于这里。是意外穿越到这个年代,才依附到这具身体里的。”
汉景帝恍然大悟,笑道:“怪不得,朕总是觉得你与众不同。原来是这样啊,娡儿,此生有你相伴,朕真的很开心。哈哈……”
汉景帝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此生再无遗憾。他开怀大笑,笑着笑着就停止了呼吸。
王姪悲痛欲绝,再也克制不住抱着汉景帝失声痛哭。这个男人以帝王之尊隐忍了将近二十年。她何其有幸能够得到他如此深沉的爱。这让她如何没够割舍?
外面等待的众人听到王姪的哭声都浑身一哆嗦。
信阳第一个冲进清凉殿扑倒在汉景帝床前嚎啕大哭。她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女儿,父皇的离世对于她而言无疑是天崩地裂。
刘彻一路跪行到汉景帝床上,伏地痛哭流涕。父皇走了,大汉江山这个千斤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了。除了悲痛欲绝,他从没有感到过这样惶恐无助。
顷刻间清凉殿一片哀声,哀痛与悲伤交织在一起,无比沉重的气氛让人感到窒息。
窦太后似乎还无法接受,苍白的脸上惊惧的表情似乎已经凝固,好一会才哆哆嗦嗦的站起来,长公主忙过去搀扶。
她颤颤巍巍的走到汉景帝床上,想要再好好看看自己的儿子。可是,只看到模模糊糊的一个身影。窦太后老泪纵横。坐在床边伸出手把儿子的脸庞仔细的摸索了一遍。
接着,窦太后站起来,空气里,似乎弥漫起骇人的威严,她严肃对刘彻道:“彻儿,立刻召太常入宫准备国丧事宜。国不可一日无君,从今日起你就担起皇帝的职责,立刻召二品以上朝中大员以及宗亲世族到未央宫商议登基大典!”
刘彻的不安和无助感立刻消失,窦太后像一根定海神针,让他变得无比的坚定。他克制悲痛的情绪,立刻回应道:“孙儿即刻去办!”
窦太后同时命刘彻昭告天下,国丧期间举国同哀。停止蹴鞠、斗鸡、傀儡戏、相扑、格五等一切娱乐活动。所有妓馆,赌场,等一律禁止营业。不许婚嫁、不得举行大型庆祝活动。
长安城内响起了低沉而悠长的丧钟。缓缓回荡在宫墙内外。仿佛连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
很快,典丧官开始料理天子后事。丧礼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晨曦初破,天空刚微微泛白,整个长安城被哀愁笼罩,全城一片肃穆。
未央宫宫宫门大开。宫内白幡随风飘扬,没有往日的喧嚣和繁华。取而代之的是满宫缟素,庄严而沉静。
身着素服的宫人们面容悲伤肃穆的穿梭于宫墙之间。
汉景帝的灵堂设置在文华殿内,金碧辉煌的宫殿已经被一片素白代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冥钱燃烧的味道。王姪领着着陈娇以及公主后妃们跪在灵前哭得肝肠寸断。
汉景帝的妃子王兒姁等以及各地诸侯王都陆续赶回来奔丧。长安城虽车马辐辏。气氛却异常沉重。
刘彻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强忍悲伤一边操办丧礼,一边准备登基大典。
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洪亮的钟鼓鸣声打破了长安城的安宁。
刘彻身着黑色的衮服,在数万人的视线与注目下迈着坚定沉着的步伐。沉稳的气质完全看不出他仅仅是一位不满十六岁的少年。
他面沉如水,步伐均匀稳健的走进未央宫,摆动的龙袍上绣着的九条五爪金龙栩栩如生,彰显着尊贵和威仪。
公元前141年七月十四日刘彻顺应天命,下从民心。即皇帝位。尊称为汉武帝。
尊祖母窦漪房为太皇太后,迁居长信殿。
尊嫡母王姪为母后皇太后。
封陈娇为皇后,入住长门宫。
同年十二月,汉景帝葬于阳陵。
宏伟壮观的阳陵,宛如一座永恒的丰碑,见证着汉景帝过去的辉煌岁月。
汉武帝站在汉景帝墓碑前暗暗发誓,必将驱除匈奴,带领国家走向安宁和辉煌昌盛之路。
第二年春天,王姪坐在椒房殿等待着一位客人的来临。因为这里有些和汉景帝美好的回忆,王姪没有迁居到其他宫殿。
终于来了,王姪第一次看到她就惊叹血缘的神奇力量。
这女子二十来岁年龄,美艳绝伦,眉眼和年轻时候的王姪如出一辙。
雪樱和蔷薇都笑着打趣说,这孩子不像太后的远房侄女倒像是太后的亲生女儿。
王姪忍不住莞尔一笑。心想:“这不正是我的女儿?”
准确的来说,这就是王娡和金王孙的女儿金俗。
正巧陈娇和汉武帝的妃子们还有两位公主都过来给王姪请安。
她们看到金俗也十分好奇,南宫和隆虑更是愿意与她亲近。
王姪笑道:“既然你们都说金俗像哀家,那么哀家就索性收这孩子为义女吧!”
金俗大喜,忙伏地行大礼道:“义母在上,请受女儿一拜。”
王姪笑道:“你也跟着南宫她们叫母后吧,这样亲切。”
金俗乖乖巧巧的唤了一声母后。整个人仿若腾云驾雾一般。刚刚还是寻常百姓家,转瞬之间就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了金枝玉叶。这幸福来得实在是太奇妙了。
其实这都是经过王姪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想到她曾经答应过死去的王娡,要照顾好她的女儿。
不曾想这孩子反倒因为她的原因失去了父亲,成为了孤儿。想到金俗孤苦无依的生活了二十年。王姪惭愧不已,她感觉愧对王娡,所以一心想要补偿这个孩子。
刘彻听说多了一个姐姐也抽空去了一趟椒房殿。
半年前,王姪就特意安排了教习嬷嬷在宫外教导金俗琴棋书画,宫廷礼仪。
所以如今站在刘彻眼前的早已不是之前那个粗俗的农户女。而是一个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
只见她自然秀美,明眸善睐 ,皓腕玉颈,一头秀发如墨,肌肤莹白如雪。十分的美艳动人。
刘彻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女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她那眉眼之间、神态举止,果然很像自己的母亲。
刘彻不由自主地露出亲切而温暖的笑容,对金俗展现出无比深厚的情谊。这种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没有丝毫做作和勉强。
刘彻立刻下旨,封金俗为修成君。同时,赏赐给她一座豪华的上等宅邸,配备奴婢三百名侍奉左右,再加上良田一百顷。
王姪在一旁笑咪咪的看着,最终她还是将这归结为血缘的力量所致。毕竟,血浓于水。
三年的国丧期满后。刘彻再次做出惊人之举——特地将金俗赐婚给淮南王世子刘迁为正妃。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