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 章 中山大开垦?
二十万的人手,地泽大手一挥,让三万人去兴修水利,五万人去清理中山道路,剩下的挑出两万壮丁,前往山涧,做矿产的初步清理。
至于剩下的十万人,就让他们开始开垦荒地,在各地乡绅贵胄的带领下,丰富中山的耕地等。
刚开始的时候,地泽还供应着这二十万人的口粮和银子,但仅仅十日之后,郡守府就不再掏钱了。
没办法,这些豪绅贵胄们,也只能勉力供养,可问题是,这些人人数太多了,他们又如何能够支持的起呢?
可问题是,面对地泽这个毒狼郡守,他们也不敢多嘴不是。
就在众人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郡守府传令,除了兴修水利,清理道路,和矿产的十万人,剩下的十万劳役,所有开垦土地,尽归供养者所有。
当然了,该交税还是要交税的,至于剩下的,朝堂和郡守府不会管,毕竟,大赵从一开始奉行的,就是以中山之人治理中山的。
此等政令一出,中山之人可都沸腾了。
毕竟,多年的奴化教育,让他们对于中山沦陷之事,终究是耿耿于怀,现在好了,由他们中山的人来管理他们,那么,他们肯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然而,这些百姓可都太乐观,也太想当然了。
郡守府的传令,虽然对中山很宽松,可这其中的限制,才是最为关键的所在。
所有供养劳役,开垦土地的人,也就只有中山郡内的豪绅贵胄们,有这个权限,相反,为了保护这些人的权限,严禁私人开垦土地,违者严惩不贷。
一下子,这些豪绅贵胄,有了郡守府的背书,他们可都轰轰烈烈的大干了起来,毕竟,这可是土地啊,正儿八经的基础财富啊!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土地的执着,可是无与伦比的。
一旦有点余钱,他们就不断的买地,买地,好像只有土地,才会让他们心安一样。
大赵的世家豪门是如此,底层百姓也是如此,而中山之地的豪绅贵胄们,自然也是如此的。
整个中山一瞬间掀起了开荒供养的风潮,当然,若是说开垦的土地,都可归于本人的话,可能这股风潮会更加的夸张。
问题是,地泽设定的一切,可都是有目的的,你真以为他如此大方,就真的是在做善事吗?
毒狼前来中山,可是带着仇怨来的,毕竟他大赵将士,可是在这中山之地,折损太甚的,尤其是他前来中山任职的时候,都还有北军兄弟被杀。
这样屡教不改的仇怨,可是需要用鲜血来洗涤的。
地泽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动手,无非是理由不够而已,他是晋王赵钰任命的,若是直接杀戮,或者搞什么奴隶制,必然会被朝堂问罪。
连带着,晋王殿下都要因此被大赵朝堂追责,作为晋王府长史,他所思良久,还是想了这最稳妥的办法。
毕竟,如今的晋王殿下,乃是整个大赵的关键,一旦因为此事,让晋王殿下权势受损,那他在这中山所为,可就没有丝毫意义了。
于是乎,他一步步布局,可就是为了找一个可以下狠手的理由啊。
当然,在这其中会死上多少人,他地泽在乎吗?
反正到时候死的,不是他大赵之人,可不就够了吗?
区区二十万性命而已,王爷可是许他了,限度乃是中山的半数人口,那也就说,他地泽玩的尺度,可是能够达到五十万的。
当然这不是说,晋王赵钰给了他这个限度,他就一定要杀五十万性命,之所以晋王赵宇给他这个支持,说白了,就是不想给地泽太多限制罢了。
再说了,赵钰可是允许地泽再开奴隶制的,这些人口,可都是财富啊,杀数十万人,和数十万奴隶之间,那差别可就太夸张了!
别说晋王赵钰不愿意了,就是此刻的地泽,也舍不得这样巨大的财富吧!
而这些之后的处置,中山众人自然是不知道的,他们还在兴高采烈的大兴土木呢?
殊不知,就在他们以为这所谓的大赵毒狼,徒有虚名的时候,他们已然朝着深渊的方向,一步步的踏进去。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期间,地泽这位中山郡守就好像是消失了一样的,对于中山的一切,都不管不顾起来。
而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乡绅贵胄们的思绪逐渐的活泛起来了,中山郡说是两郡之地合并而成的,可归根到底,也只是一个小国的面子工程罢了。
随着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这些最开始还比较保守的家伙们,一下子狂妄起来了,土地就意味着财富啊,有了这众多的土地,那么,他们就可以获得更大的财富。
可中山说白了,就这么大点,财产和利益的冲突,是绝对无法调和的。
当然,这些人还是很能隐忍的,直到半年之后的某一日,因为界限的混乱,两个乡镇的豪绅爆发了巨大的冲突。
双方数千人参与了械斗,最后都动了刀子和弓箭,死了数十人之多,受伤的人更是有数百人,此事自然惊动了郡守府。
林修之带着五千北军将士,亲自赶往此地,在强势镇压了两乡争斗之后,将双方豪绅各自训斥了一顿,并严令,此后不允许出现千人之上的械斗,否则,后果自负。
至于双方伤亡,就让他们相互赔付,然后,林修之就走了,没有一点干涉的样子?
这可是把当时参与的两个豪绅给惊着了,毕竟,数千人的械斗,作为朝堂任命的中山将军,他再怎么,也要好好的惩戒一番才是啊!
可是结果呢?
就仅仅是训斥了一顿,这就完了?还美其名曰,大赵帝国,不参与中山治理中山之局?好家伙,这可真的天大的正义呢?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整个中山都乱起来了!
既然劳役只要自已能够供养,那所有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是自已的,那么,他们何不用更多的粮食钱财,去供养更多的劳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