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8章 设局闹大
“没有啊?本王怎么会无动于衷,本王可是做了诸多准备。要知道,本王可是为了让他们聚集的更多更大,还刻意让人给他们提供了车马路费呢?”
“这就好,就好,有准备就好啊!”
忽然间,刺史陈居安猛然反应了过来,他抬起头,难以置信的看着晋王赵钰,整个人都傻了。
“好家伙,殿下啊,您这还不嫌事情闹的大吗?难不成您真的要让整个南境的文人学士,都弹劾您吗?”
“哈哈,陈刺史,你有句话说对了,本王就是要将事情闹大,越大越好,最好是徐州,乃至于整个南境的文人学士,都参与其中。”
“百人千人不足,万人十万人不够,人,本王已经杀了,并且,本王保证,这仅是一个开始,他皇甫家越是如此,本王就越不会放过他们。”
“如今,本王的刀下,只是杀了一个皇甫军已做惩戒,可若是他们这些家伙,依旧不知收敛,本王手中的刀,可永远不会放下。”
“杀戮,永远都是最为简单粗暴的手段,对蛮夷敌国如此,对敌国如此,对于这些不敬大赵的赵人,本王依旧会如此。”
“扑通”
刺史陈居安赶紧的跪倒在了地上,对着晋王赵钰就哀求了起来,这样的杀戮之气,一旦真的开始,那所有的事情,可都不受控了。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万一这些文士学子背后的豪门大族,聚众起势,那这大赵可不就又毁了吗?
“王爷不可,王爷不可啊,此乃涉及我大赵安危之事,您可一定要。。。。。。”
“报,急报,星辰阁探子急报,王爷,不好了,事情闹大了,真的闹大了!”
就在刺史陈居安还想解释什么的时候,星辰阁堂主云天,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对着晋王赵钰开口禀报了起来。
“是他们来了吧,从何而来,何等规模,是受谁指使的?”
晋王赵钰率先开口询问了起来,今日之变,本就是他故意而为的,无非是最后的规模和范围,他需要一个更加详细的标准而已。
云天有些不安,尽管他知道,今日之局,乃是自家王爷布置的,可如今这个规模,可也是他们不曾预料的。
“王爷,昨日之事流露出去之后,整个徐州之地震动,所有学院学子,先生,童院,文院,尽皆出动,仅是半日时间,就已经在这徐州城内,聚拢了千余人。”
“他们打出为徐州官员正名,为皇甫家族讨要说法的旗号,如今,已经进入东城区,正朝着刺史府而来啊!”
晋王赵钰神情淡然,甚至嘴角都还带着些许的笑容,他还害怕这些人不出现呢?
真要是那样的话,对于皇甫家,恐怕他还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呢?
“正名?说法?真是好一个文士学子啊,倒确实是让本王刮目相看呢?”
“王爷,要不老臣出面,对其稍作安抚,毕竟都是一些读书人罢了,他们总归是讲道理的。”
“等到他们退了,您再召集几个领头之人,弱上一些态度,想来,他们会妥协的。”
情急之下,刺史陈居安对着晋王赵钰再次开口起来,言语间,竟然有了几分命令的语气。
晋王赵钰饱含深意的看了陈刺史一眼,这表现的确实不错,可你确定是来解决问题的?
让他晋王赵钰示弱?
笑话,他如今可是代表着朝廷,代表着皇室的四境巡察使,一旦他低头了,那不就是说,面对这些文士学子的时候,朝堂和皇室低头了吗?
当然,若是寻常之事,朝堂让一让这些读书人,也就罢了,毕竟,相比于一般人,他们这个群体,确实能够为大赵做甚多事情。
然而,却不要忘了,徐州之事,以及那皇甫军的死,都是罪有应得,是他大赵长治久安的阻绊,他晋王赵钰以国法杀之,纵然是有些过度,但却有非杀不可的理由。
犯罪必究,违法必罪,重罪必杀。
这才是大赵的立身之本,不管是任何人,任何事,只要敢和这等底线的东西相背,都是不可原谅的存在。
涉及他整个四境巡察的结果和程度,别说这所谓的徐州了,纵然是整个南境,他晋王赵钰也不会有丝毫的在乎。
是,如今的大赵发展迅速,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可分不清是非对错的人才,他赵钰不需要,整个大赵也不需要。
陈居安身为一州刺史,他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纵然是如此,他依旧说出了让晋王赵钰示弱的话,这要是真的计较起来,不是坏就是菜。
他陈居安能够成为一州刺史,会是一个菜到这般地步的人吗?
“刺史大人,你的建议很好,以后不要建议了,今日之事,既然是本王所局,自然本王也会亲自出面解决。”
“刺史大人若是愿意,倒是可以和本王一起,看看这徐州学子,不一样的风采啊!”
晋王赵钰的话语,充满了无尽的讽刺,刺史陈居安自然是听懂了,可事已至此,他不能懂。
“王爷,什么风采不风采的,这么多学子闹起来,可真的会涉及国本的,您可一定要慎重,慎重才是。”
“哈哈哈,既如此,陈刺史,随本王走一趟吧!”
晋王赵钰极其的淡然,区区千余人的读书人罢了,他晋王赵钰在乎吗?
不过,纵然是如此,他还是将整个晋王所属的势力,尽皆带在了身边,毕竟,他不修武道,还是不要涉险的好。
“云天,通知张将军,让其派遣两千南军精锐,将这所谓的游行队伍拦下,本王之令,不得他们向前一步。”
“至于后续之事,本王会亲自处理的!”
云天拱了拱手,就赶紧的离开了,王爷深谋远虑,既然如此安排,必有深意,纵然是他云天,也是只需要执行就是了。
徐州州城,东城区
千余人的队伍,正在不断地前行着,沿途的百姓都呆住了,顺着衣服看过去,都是一些读书人啊。
“这读书人突然聚起来,究竟所为何事?难不成是朝堂又有什么难以接受的新政策吗?”
周围的百姓当中,还是有人忍不住的开口询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