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全国普及军校
赵涛因为在青楼打了高衙内这件事。
引起了宋徽宗给他定亲的想法。
赵涛如果知道会这样,打死他也不会动高衙内。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童禄收留孤儿的事情,不知不觉的来到了苏轼家。
进去把苏轼也叫了出来,
苏辙也跟着出来了。
二人逛,变成了四人行。
童禄想在赵涛面前表现一番。
领着赵涛,苏轼,苏辙来到了,
收留孤儿的大院。
京城的郊区。
一个有一百亩地的大院。
院中传来了阵阵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
“这个意思就是人啊,刚出生的时候,秉性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后天的生活环境啊学习环境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越来越大,通懂了没有。”
“先生,听懂了!”
“那小白,你重复一遍”
四个人进了大院,看见周邦彦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周邦彦也看到了他们。
“你们自己复习三字经。”
说完,走向赵涛他们。
“殿下来了!”
“童将军。”
“哦,子瞻兄,子由”
苏轼看到周邦彦,上前一把握住周邦彦的手
:“美成兄,好久不见。’
:“子瞻兄,好久不见”
两个人都是有名的大才子,
惺惺相惜的那种。
苏轼为官早期,多次被贬,周邦彦也是担心不已。
这时候相见,激动不已。
赵涛看着两个男人亲热不已。
“哎,别这么腻歪好不好,这里还有人了!”
两个人这才放开了彼此的手。
“美成兄,怎么在这里教书啊?”
周邦彦看了一眼,赵涛,又看了一眼童禄。
“一言难尽啊。”
“子瞻兄,不是上任杭州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说来话长啊!”
“你们两个没完了,以后有的是机会腻歪。”
五个人进入一个休闲的房间。
“殿下,你觉的怎么样。”
童禄指了指外面。
找他哦没有说话,周邦彦却开口了。
“这些孩子们的救星啊。用文人的话语是圣贤。”
苏轼和苏澈其实一进来,就被这个院中内容所吸引。
苏轼听周邦彦这样一说,看向童禄
“这都是童将军弄的?”
童禄骄傲的扬了扬头。
“看来童将军很有钱啊,不说这个院子的房价,就这些孩子每天吃的,也不是一般人养的起的”
“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这都是沾三殿下的光。”
众人听童禄这么一说,
都看向赵涛。
赵涛笑了笑。
“银子花出去才叫银子,花不出去,那就是一堆石头。”
听所未闻,闻所未闻的话,只有离经叛道的三皇子能说出来。
众人围绕着这些孩子们讨论了起来。
“现在孩子越来越多,我一个人教书很难忙过来的,殿下是不是要找一些先生?”
“是啊,最近买菜,买米,置办睡觉,还要教他们学习武艺,确实忙不过来”
“笨蛋啊,我是让你们教学问,教武艺,你们不懂变通吗?我不是给你们一个计划,让他们接受培训,你能可以用稍微大点的孩子啊!这样也是一种锻炼。”
“稍微大点的孩子,学的不错的,福伯就要走了,扩充醉仙楼了。”
赵涛听童禄抱怨。
转向苏轼:‘子瞻,我打算在我大宋的所有州县都开一个学校,就是文武双修的那种,这其中的难度,涉及的东西也比较多,这不像开酒楼,你觉的如何?”
“大家都想一想,不要拘束,大胆的说。”
这是要全国开军校啊。
听赵涛这么一说,刚才还谈论人手不够,又弄军校。
都惊诧的看着赵涛。
“殿下,各州县都有私塾,只不过,没有像殿下这样文武双修的学院。如果另起炉灶,财力先不说,人力物力这块就是一个难题。”
苏轼一语说出了这局的难度。
“能不能这样,可以直接从各个私塾中,直接招童生,这样就会节省文学先生。”
苏辙了解地方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子由说的可以考虑,不过,穷文富武,有多少人有钱入学?”周邦彦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能不能这样,那些童生,好像这些孤儿一样,前学上三年,所有的费用,我们前垫上,然后再给我们打工三年。”童禄终于插上了嘴。
赵涛怪异的看着童禄。
这个家伙大才啊,
竟然知道,贷款念大学了的套路。
看来人多力量大,群策群力。
一下午,这些人,围绕着全国普及军校的事情,计划提上了日程。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福伯也来了。
当大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福伯。
让其开醉仙楼的时候,旁边顺便开一个军校。
“啥!少爷,老奴已经五十多岁了,考虑不过来啊。”
“童禄不是帮你的忙了吗?”
“少爷,童禄是粗人,只能干一些大事情,小的事情,他帮不上忙的,”
童禄一听福伯说自己粗人。
“谁粗人,你这个老头太坏了,忘了我忙前忙后的帮你了吗?累的我都瘦了好几斤。”
“殿下不弃,子由愿意主导这件事。”
“那再好不过了,我都不好意思开口,让你哥哥研究国策已经过分了。”
“殿下,不必客气,子由愿意。”
福伯见有人出来主导,看其面相,也是心思缜密之人。
高兴的拉着苏辙去一边商量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