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冶金技术突破
这一年对于沈凝云来说是一个很忙碌的一年,主要是生产线建设的问题。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沈凝云终于与郭士铭等人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拖拉机的零部件标准确定下来后,又建设起了流水生产线。
这些生产线图纸已经确定下来,各零部件制造厂也全面铺开,到1907年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可观的产量了。
在张掖钢铁基地,沈凝云提出的顶吹、底吹转炉炼钢法经过近四年的摸索,终于是取得了成熟的技术。
转炉炼钢技术是有极大的优势的,炉龄高,生产快,适应性强,建设成本低,比平炉炼钢高效率得多。质量方面,转炉钢的质量经过几年的摸索下来,已接近平炉钢。
“这一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我们中国的炼钢技术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冶金生产力已经大幅度超出欧美。”白成明欣喜万分的对沈凝云做了报告,“有了这种技术,那些高酸性的铁矿石我们也能够冶炼,这种铁矿石的进口价格是非常低的,我们还可以从国外进口高酸性铁矿石,在冶炼过程中我们还能制取硝酸。”
“嗯!这个方案不错。”沈凝云给与了肯定,此时西北工业一定程度走的是出口型模式,有出口必然要有进口,否则只是拿到一堆不能吃的黄金白银,等于是给人做事,而内部建设所能投入的劳动力就少了。
因此必须也要进口,但是进口工业商品不符合西北利益,因此进口原材料是很好的模式。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规模太小无法发挥生产力优势。所以我们要建大炉子,先建一个日产500吨的转炉吧!然后再向1000、2000的层次跨越。但是要注意一点,我们必须封锁这个技术。所有进钢铁厂工作的工人,都要土生土长,工程师必须思想过硬,有充分的民族精神。同时还要防止工人与外界频繁接触。”沈凝云对白成明交代道。
“是,少帅。”白成明对这方面也十分认真对待,这年头国与国之间,拼的就是钢铁。就是太祖时期,还是拼钢铁。
此时西北冶金业有了转炉炼钢技术,自然是一次巨大的跨越式发展。要知道,苏联在二战后还是发展平炉钢。转炉钢是日本在6、7十年代开始发展的东西。原理并不复杂,以当前西北工业有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前提下,转炉钢并不是什么难题。难点在于意识,有没有发展这方面技术的意识。
就像是一层纸,一捅就破的。
因此要严密封锁这个技术。生产力的高低,国家先进还是落后,是取决于你比别人高多少的。就如后世的中国,比古代生产力高多了,但还是发展中国家,因为生产力比不上欧美。
有了比欧美更高的生产力,那么中国就是先进国家。
转炉钢的出现,使冶金方面的生产力大幅度的提高。
就技术封锁方面,还是比较简单的。钢铁冶炼,其实不需要太多工人,特别是这么高的生产力的状态下。
就如后来的美国,钢铁产量高达1亿多吨,钢铁工人只有20万在岗。当然,美国用的炼钢技术,主要还是转炉。只是他们的转炉建得很大,有些则用了更先进的电炉。
要把转炉造得足够大,生产成本才能降低。
此时美国最大的炼钢炉,日产250吨。而西北集团要建设的是日产500吨的转炉,实际上炉子都差不多大,但是转炉效率更高。
等于说西北钢铁,在岗工人数量不会超过20万以上。要想反间谍,首先要做的就是封锁转炉钢消息。再则,能接触到技术的工程师要签保密协议,还要对其接触的人群进行排查,这方面军情局有相关制度,企业也有其意识和制度。普通工人方面,能接触到技术的不多,但在招募时也要防范被间谍混入,这一点还是比较好把关的。日本间谍最为活跃,不过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甚至是从小把日本孩子送到中国,让中国人将其养大,然后从事间谍活动。
对外可以继续宣称用平炉技术,转炉技术则不见报纸,不宣传。
转炉钢的生产力,将使中国的重工业生产力迅速增长。
只要生产力上去了,整个社会每个人再加把劲多干点活,在战争潜力的建设的同时,民生也就上去了。
06年,西北工业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因为股市的出现,为西北企业提供了一个融资的平台。
西北的股市,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融资,从而将那些积压的无效资金流通起来。当资金流通速度越快,效率越高,那么一个国家就越发达。
同时西北也涌现出了第一批民企,很多商人、地主转型办实业,填补了财团所无法顾及到的领域。
西北的工业商品种类开始进入一个完善的阶段。
民企如果办得好,在一些财团空白领域,财团会对其进行注资,从而民企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同时也享受到了财团拥有的资源,还可以在政策上有一定优惠。这样一来,虽然股份被财团控制了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但是民企老板赚的钱却是更多了。
西北政府还鼓励学生创业,鼓励他们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同时这一年西北也推出了专利法,鼓励学生、工人改善生产技术。
沈凝云虽然懂得制造业,但是并不是所有领域都懂的。因此还是需要靠文化群体及工人对生产力进行不断的提高。
不过制造业依旧是核心,只要制造业技术上去了,整体上的实力也就上去了。
产品创新方面,沈凝云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来自后世的人自然知道什么样的商品是很有竞争力的。
06年西北推出了深受女性欢迎的胸罩、卫生巾,以及之前搞出来的过滤嘴香烟,开始在欧美地区畅销起来。
过滤嘴香烟出现后,在欧美地区迅速流行。卷烟制造业是此时西北一个比较发达的产业,06年随着塑料在包装上的应用,西北的出口型香烟用上了很超前的包装,纸盒加透明塑料膜,看上去有点反光透亮,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
中国的商品质量其实都不错,如茶叶、生丝这些,但是在欧美卖不好,主要还是包装上不符合欧美的市场审美观。
随着后天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繁华,也越来越浮躁,质量很多时候只是排在第二位的了,第一位的反而是包装。只要包装得好,同样的质量,却能卖出十倍的价钱,这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更高。什么黄金搭档,几块钱的维生素片,卖个几百块。什么脑白金,那不就是坐飞机用来调时差的玩意,包装一下也是几百块。
西北包装业正在财团机制及市场经济制度下快速发展。06年西北塑料制造业成功制造出了编织袋,取代了传统的麻袋。廉价的编织袋,降低很多大宗商品的包装成本。如化肥、水泥那些玩意。
合成橡胶工业发展较为迅速,实验室内制取出来的合成橡胶已接近天然橡胶的质量,西北橡胶合成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方面,西北已具备了前两者,沈凝云又接着上马了合成纤维的研究项目。
冶金方面则向低合金钢、合金钢研究开进,低合金钢主要是造桥梁等建筑用的,汽车也可以用到。低合金钢与合金钢是高级钢材,附加值高。
张掖钢铁基地除了建设一座日产500吨级的转炉,日后五年间,每年建造一座日产500吨的转炉,从而使钢铁产量提升100万吨。到了1910年,西北钢铁根据当前计划的建设量,钢铁产能会形成100吨转炉钢,以及160吨平炉钢,钢铁产量将达到260万吨。
后面还会有建设项目,因此1910年的时候,钢铁产量将超出260万吨,至于超出多少,要看接下来增加的建设量了。
钢铁产量确实可以更快的增加,不过这玩意也要看市场销量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可以进行爆发一下,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钢铁不愁销量。
就算是不爆发,这样的钢铁产量,也足够碾压日本的钢铁产量了。
铁矿石的开采方面,西北正在增多铁矿石开采规模,其中规模最大的变成了镜铁山铁矿开采。
同时各铁路沿线的铁矿石也陆续进入开发阶段,再则就是进口铁矿石了,这一年西北集团从澳大利亚进口了第一批铁矿石。并且出口了第一批履带式拖拉机,以及第一辆汽车。
西北出口的履带式拖拉机和汽车都比较贵,拖拉机一辆价格达到1000美元,汽车高达3000美元。
不过相比当前汽车动辄五六千美元的价格来说,这个价格算是比较便宜了,而且性能更高。
价格高自然限制了出口数量,但是现在西北的拖拉机和汽车的产量也不高。
倒是自行车迅速形成了产能,06年也出口了第一批自行车,售价为30美元,西北的自行车是有充气轮胎的,可以说是最先进的自行车,价格自然高一些。但西北自行车的售价虽然高达30美元,但是却受到了外部市场的欢迎。
载货汽车也因为性能好,出口的份额都卖光了。实际上载货汽车西北政府出口的不多,只出口了五十辆。更多的出产都是留着自己用。倒是家庭汽车的出口不留余力,第一批家庭汽车以每辆1000美元的低价格进行销售。这样的价格,可谓是低得惊人了。但是其利润却也高得惊人。
一辆造价不到200银元的汽车,却能卖到1000美元,也就是2000多银元,其利润是近七倍。造价之所以这么低,主要是工人成本低。同时第一条流水线开始作业,家庭汽车的生产成本也因此而降低。
此时产能低,自然也就卖高一点,等产能提高上去了,再慢慢的降低售价,从而扩大时市场销量。
之所以挤出一点汽车份额拿去出口,主要是为了持续培养市场口碑。否则以当前西北急缺汽车的情况,是不可能拿去出口的。
1906年西北夏收却是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丰收年,这一年气候条件不错,加上大规模用上了化肥、抗倒伏高产小麦种子,西北小麦增产一倍以上。
小麦产量突然暴增,使西北粮食变得非常充沛,首先西北粮行增加粮食储备库存,以提高应急救灾能力。同时减少海外粮食进口,免得浪费钱。同时降低了粮食售价,使老百姓能吃得更饱。
西北农业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未来在温饱上的问题可以迅速解决,粮食上自给自足将不是太大的问题。
林启荣受沈凝云委派,在农业研究所调拨了一批人手,赶赴海南省和湖北省,西北农业研究所将在海南和湖北各成立一个高产杂交水稻研究基地。
小麦高产问题初步解决,抗倒伏高产小麦的产量还可以继续提高。但小麦之外还有水稻,要解决温饱问题,水稻是很关键的。
西北小麦实现高产,使得西北农业很轻松的就能养活内部的三千万人口了。不过除了谷物之外,肉食产量还是增加的。
西北农业研究所当前的研究项目还有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的培育,同时成立了一个畜牧业研究基地,研究畜牧业生产技术。
粮食种植上,西北集团制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内部扩大生产,加大土地垦荒力度,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二是农垦公司向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方向扩张,同时向外省的地主、佃农、自耕农普及抗倒伏高产小麦及化肥。从而提高黄河、长江流域的粮食产量。
1906年西北农垦公司向陕西方向的扩张还是比较成功的,很多地主主动的用土地入股农垦公司,也有很多自耕农加入到其中,因为自耕农以土地入股农垦公司,既变为西北农垦公司的土地。西北农垦公司是拒不交税的。相当于那些自耕农不用交税了,同时在农垦公司工作,每个月能拿到工资。如果不想继续干农活,也可以分配到西北的工厂里面工作。
工厂里的工作比较稳定,不需要像铁路工人、建筑工人那样到处奔波,工钱虽然不如工地上的工人,但是却也是让外省民众很羡慕的。
周边数省的民众现在都在往西北跑,很多是去西北打工,并非是全家移民到西北。但也有一部分是全家都去西北。特别是很多工人到了西北后,发现西北的社会好得多,税收不会那么粗暴,低收入阶级几乎不用交税,除非是消费时被收了商品增值税。在西北,就算是失去工作,也不会出现饿死的问题,甚至是还有一定的失业保障。
很多自耕农把土地丢给西北农垦公司,拿了股份后直接移民到西北去了。
西北农业已能更大规模的支撑建设和工业发展,西北政府及西北集团迅速调整政策,开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加大棉花种植面积,以及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并且加大移民力度,使西北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1906年,新疆铁路通车,意味着新疆7000万亩土地将发挥作用。通往汉口的铁路也顺利修通,西北商品可以直接南下长江流域,西北工业商品市场的规模随之扩大。
四川铁路,也已经修到广元了,最难修的路段已经解决,商品也开始输出到四川北部,明年就可以修到四川成都了。
接下来就可以将成都做为中心,然后在四川到处修建支线铁路。
铁路修到四川,对于西北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四川有农业资源,也有林业资源,还有劳动力和矿产资源,也有商品市场。
当前西北的主要木材来源是热河和东北一带,以及甘肃秦岭山脉。只是甘肃的林业开发规模比较小,秦岭山脉为中国龙脉所在,林业砍伐规模不大,木材资源很多还是靠进口。西北就木材资源不足的问题,一是大力人工造林,发展人造林资源。第二就是海外进口木材,进口木材虽然使货币外流,但是工业出口赚到了钱。西北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工农业发展并非是可以无所忌惮的。
甘肃、青海,以及陕西关中平原的铁路支线这两年下来也修建了不少,甘肃的铁路支线已修建得差不多了。
出口型军工业的发展也比较迅猛,在中国内部市场,满清编练新军,一律采购西北的华夏01式步枪,子弹也是从西北军工业采购。同时军刀、军服、军靴、水壶、军被什么的全是从西北军工业采购的。重机枪、火炮,都是西北军工业的供应。
子弹和炮弹出口,是当前西北军工业出口到海外的一个比较强力的领域,西北子弹制造使用流水线生产模式,加之人工成本低,子弹价格比欧美子弹便宜得多。
德国7。92,美国7。62,英国7。7,法国8mm子弹,以及9mm派拉贝鲁手枪弹均有生产,只是根据出口数量对规模进行调整。
炮弹也用上了流水线生产模式,成本大幅度的降低。
中国子弹开始以价格低,质量好的口碑在世界各落后国家流传。很多欧洲小国家甚至都向西北军工厂下了子弹订单和炮弹订单。
军工业是充满暴利的,就算是以较低价格出售,但是生产成本低,利润依旧很高。
其实就算是没有利润,依旧可以持续。虽然没有利润,但本钱起码赚到的,工人能养活。从而通过这一部分的外汇,购买回一些资源,也就使西北工人实际上还是生产了那么多,但是军工业保持了运转。
军工业保持运转,可以积累军工业生产经验,扩大军工业规模,也就提高了战争潜力。后世中国就是这么干的。
军工业是一个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西北军工业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生产力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可能亏钱了。
可以说军工业是西北的优势产业,生产技术出了重型装备外,以超越德国。通过出口附加值高的军火,从而换回附加值低的普通原材料,这是非常划算的。相当于一个劳动力的成果,换回了更多劳动力的生产成果。